高职声乐教学如何与信息化完美结合
2020-12-02刘爱珍洛阳科技职业学院
◎刘爱珍 (洛阳科技职业学院)
当今社会随着新一代5G移动通信技术的广泛应用,我们高职声乐信息化教育迎来全新的发展空间。新技术的出现对我们学习方式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作为教育的引导者应该利用信息化工具来辅助教学。对于高职学生学习能力薄弱而又热衷于各种互联网新应用的特点,教师可以利用这些新技术来提高同学们的学习能力,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主动而有效的交互式学习。尤其针对目前高职声乐课的现状来说更应该积极主动的去适应新形势,提高教学质量。
声乐是以人的声带为主,配合口腔、舌头、鼻腔作用于气息,发出的悦耳的、连续性、有节奏的演唱方式。当今社会人们越来越关注声乐这种艺术形式,随着高职的扩招,声乐教学模式也有之前的一对一声乐小课,改为一对多,甚至直接改为声乐大课。因材施教以及个性化的发展被磨灭,这种情况下老师不能对每个学生都兼顾到,声乐课的教学质量也大打折扣,信息化的出现对老师的教学起到了非常好的补充作用和辅助作用。
一、课前如何使用信息化
课前预习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也是一种良好的习惯。教师可以利用一些信息化手段,使同学们能够在课前对所学知识形成初步的概念,产生好奇心,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目前有很多软件可以配合教师工作,比如现在非常流行的移动教学助手软件蓝墨云班课、希沃授课助手等等,或者在同学们中最广泛应用的通信软件QQ、微信等,老师通过这些软件来发布课前预习内容,给同学们一定的时间来了解。当然有时候同学们会对预习的内容不清晰,老师还可以借助这些软件来发布一些知识点的链接,或者视频提供给同学们,让大家的选择性多一些,看视频或者查询问题的工作留在课下,也节约了上课时间,增强课堂的效率。
针对我们声乐课来说,多数是让大家学习一些歌曲,我们可以通过软件来公布所学歌曲的信息。但是如果要想更好的演绎一首歌曲,对歌曲的词曲作者以及创作背景都是要有充分的了解。这时老师就可以把这首歌曲有关的信息或者链接公布在学习平台上,节约大家的查询时间,同时对歌曲的创作背景等信息也有统一的了解。
例如:有一次父亲节前夕,我们要学习筷子兄弟的歌曲《父亲》,虽然大家对父爱都有感触,但是对我们将要学习的这首歌曲《父亲》的词曲作者一点都不了解,只从曲名知道肯定是父爱,具体是怎样的父爱,大家也是千人千面各有不同。于是我将歌曲的词曲作者筷子兄弟两人的简介最精华的部分提炼出来发送给大家,并且还发送了他们拍的两部微电影《父亲》的链接,同学们观看之后对歌曲的理解提升了不少,对学习这首歌曲的热情顿时增强了许多,大家基本在我上课前都已经将歌曲的主旋律能够大概的哼唱下来。所以信息化的课前预习使我们的上课效率大大的提升的同时,也使同学的兴趣也有了很大的增强。
二、授课过程中对信息化的利用
如果把一堂课程比喻为一首歌曲,课前预习是引子,授课过程是歌曲的主要段落,课后复习是歌曲的尾声。课前预习都已经信息化,那么作为一堂课的中心环节怎么可能不用信息化?信息化应用的更加专业精深才最能反映出教学过程的现代化。我们说一堂好的声乐课是由练声开始,然后通过讲解同学们视唱歌曲谱子,最后加入歌词,通过老师讲解来完整演绎歌曲。
首先是练声,传统的练声方式是老师讲授练声曲的重点和难点,然后给学生做示范,学生再来学习并模仿老师练习。但是这种方式不够形象和具体,对和错全靠老师的耳朵来判断,学生的学习也是在摸索探究中尝试,效率也比较低下,歌唱的理论知识单纯用言语来表达太抽象,学起来枯燥无味,学生易失去兴趣难以理解。将信息化引入课堂以后,老师一方面可以把练声时的人体三维立体动画模型播放出来,一边给学生观看,一边给学生讲解,课堂氛围立刻生动许多,更有助于同学们的理解,使抽象的事物具体化,高难度的知识简易化。信息化技术配合老师的指导,同学们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练声之后对歌曲乐谱的视唱,传统的教学方式是老师弹琴学生跟琴一起模拟唱,这种效果有它的优点学生的音准度非常精准,但也有它的缺点当人数众多时老师如果不弹琴,那些没有学会的同学就陷入了尴尬的境地。如何解决这一问题,信息化技术在此就发挥了它独特的地位和作用,信息化的使用弥补了老师不能照顾到所有同学的不足。同学们可以通过完美钢琴软件辅助学习,如果哪个音不准,我们在手机上弹奏有针对的改正,不失为一个完美的解决方案。同时老师还可以借助微课视频来讲述视唱中的难点,让学习软件有针对性的辅助我们的课程,提高了我们的学习效率同时,课堂也不再那么的枯燥无味。
歌曲演绎是最后环节。随着科技发展,喜欢唱歌的人们越来越多,很多手机软件都有针对性的设计了歌唱软件,比如全民K歌,唱吧等等。在自己学会演唱之后利用这些软件找到对应的伴奏,有伴奏的加入演唱歌曲时更容易投入情感,也同时会增强对歌曲演唱的热情,伴奏的加入有效增加了同学们对声乐演唱的积极性。
例如:在同学们课前预习过《父亲》这首歌曲之后,正式上课时我利用人体立体三维模型讲解重点练声时大家需要注意的各个事项,让同学们通过立体影像来观测发声时人体的器官是如何运行的,观看过后同学再来有针对性做发声练习;微课视频很好的帮助我为大家讲解难点三度音程知识结构;手机APP完美钢琴则辅助同学们纠正发声音准问题;解决了重难点之后大家利用全民K歌软件练习演唱歌曲《父亲》;最后我用QQ音乐伴奏音频大家挑选同学来为大家完美演绎歌曲《父亲》。大家通过手机为最喜欢的演唱者送花,来评选我们的最佳小歌手。信息化的使用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也系统的辅助了我的教学。
所以信息化的利用刺激了教学,它对教学效果的提高是显著的,尤其对声乐课而言。因为它提高了同学们多重感官刺激,对同学们知识的获取和掌握都是非常有利的。利用信息化技术将声乐演唱通过,动画,色彩以及声音展现出来内容直观、形象、生动,动静结合,给学生视觉和听觉的新体验,重点突出,难点也很清晰。有助于同学们的记忆和更加全面的理解。最后将这些知识点设计为游戏让同学们在娱乐中学习,学习中娱乐,消化知识。
三、课后对信息化的使用
课后同学们还会通过班级QQ群、微信群,相互切磋提高歌技,也会通过班级群来交流演唱心得,甚至会借助于歌唱软件评分标准来一决高下。老师也会将歌曲演唱的一些不同版本发送给大家让大家来对比感受音乐的不同。看到同学群里互动的热情度,身为老师也倍感欣慰。看到了学生生机一面的同时也感受到了孩子们对音乐的热爱,激发了老师对课堂讲授的动力。
例如:学习过《父亲》歌曲之后,课后同学们在全民K歌上演唱父亲,大家可以采用很多评比形式,一是根据软件评分标准,得分最高者获胜,二是同学们为唱的好的同学送鲜花,鲜花最多的获胜。这样的评比增添了学习的趣味性。除此以外我还将其它风格不同,演唱方式不同的《父亲》通过班级QQ、微信群发送给同学们学习欣赏,以便开阔同学们的视野,充分感受音乐的多元化。
四、信息化技术应用的利弊
信息化的运用无疑给传统的教学带来了冲击和变化,但同时也是我们音乐教师的福音,为我们打开了音乐教学改革的新思路。信息化技术集动画、动漫、音频、视频、图片、文字为一体,有机的将音、像和光、色结合起来,视听并举,声图并茂,为同学们学习音乐的道路添加了不同的色彩,让孩子们感受到音乐世界的五彩缤纷。老师也因为信息化的使用教学也变得更加生动直观,上课也更有活力,对一些难点的讲解也更加得心应手。老师的讲课激情提高了更容易调动同学们的主动性,两者相互结合紧密联系,才能够达到共赢的局面。
但不可否认信息化的应用也有它的一些弊端,教学中过多滥用信息化技术也会违背学生学习和认知的规律,过多的依赖于视觉,而忽略音乐听觉和学习的感悟力等现象,也是将我们的课程带入了一个误区。为此我们要辩证的看待信息化技术在声乐课中的应用。要合理科学的利用信息化技术。
最后我们深信随着科技的发展,音乐多媒体时代的发展信息化技术必将对声乐课的教学方式产生巨大的改革。它对提高声乐教学改革,和实现声乐现代化教学必将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