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多元化演奏与教学方法
2020-12-02赵佳
赵 佳
(太原学院音乐系,山西 太原 030012)
一、钢琴多元化演奏的发展背景
(一)钢琴演奏不同阶段特征
钢琴演奏在不同时期演奏特征各异:古代,钢琴的演奏主要特点体现在手指的弹奏技巧上,利用手指清晰地演奏,音色清透;近代,除了指法上的技巧之外,钢琴家还看重演奏者内心真实的情感抒发,力求在演奏时能够身心俱投,全神贯注;新时代背景下,钢琴演奏展示出多元化发展途径,其表现形式也较为丰富多彩。
(二)钢琴普遍演奏逐渐被多元化演奏所替代
钢琴是众多乐器当中极赋有魅力和表现力的典型代表。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电子音乐的出现和推广丰富了钢琴演奏领域。时代在变,科技在进步,乐器也不仅仅拘泥已于一种形式。广大师生对时尚的追求,对精神世界的需求,使得新乐器不断被创造。人们追求新颖,是时代发展的趋势,钢琴注入新元素也是大势所趋。纵观古今中外,钢琴演奏的鼎盛和辉煌源于它具有时代效应和时代风格特色。当前,我们正处于新时代背景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时代,那么钢琴演奏也应该反映当下的人们的音乐审美观念和需求。坦白说,所有的音乐都应该立足于这个基础之上。如在钢琴演奏中融入一些新元素,配合一些新乐器,演奏多元化交响乐,也应该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如西方一些著名音乐家对我国钢琴演奏的发展方向给出了新的定位。要形成具有时代精神特色的钢琴演奏特点,利用钢琴多元化演奏,进而符合大众需求。
(三)钢琴多元化演奏紧紧跟随时代变迁
钢琴演奏走向多元是在紧随社会发展,不甘落后。在当代社会发展变化中,钢琴多元化演奏变得较为丰富,这主要源于音乐爱好者对乐谱进行改编。我国是具有五千多年发展史的大国,繁衍出很多优秀文化,其中,乐器更是我国民族文化和历史文化的沉淀。而音乐爱好者更是将这些民族乐器转移到了钢琴上来,充分利用民族乐器所具有的独特韵味与钢琴相融合,以此改编成众人喜爱的乐曲,例如《金蛇狂舞》这种激情奔放的曲子。另外,利用民族乐器对其进行改编也具有一定特征。首先,原曲的本题被极好地留存了下来;其次,加速钢琴演奏逐渐具体化,在对民族乐器类歌曲进行改编中,以传统为基础不断变化形式;最后,将古典音乐改编变成钢琴曲目,继续延续古典音乐中的精华,改善以往枯燥的演奏方式,赋予古典音乐新的魅力和质感,进而推动钢琴演奏朝着多元化方向迈进。自古以来,人们崇尚美德,而传统古典作品中就包含着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美德,因而令人珍惜。在新时代发展进程中,越来越多的钢琴家,都为求在作品中体现符合自己风格的特点与个性,不断向国外进行学习先进理念与技术,完善自己,更好地进行钢琴演奏,将中国钢琴演奏与世界接轨,才能更好地促进中国钢琴朝着更远的道路前进。
二、钢琴多元化演奏与讲习近况
(一)单一的钢琴教学模式
传统的钢琴教学采用的是个别教授和集体授课的教学模式,依据传统的讲习理念,这种特别的教授形式和钢琴教学的客观规律,教出来的效果都很显著。但是,这种讲习模式也存在一定弊端。一对一讲习模式不利于集体理论课教学,单调无味,缺乏科研交流;过度注重量化训练,忽视了向质的高度飞跃;校园里大多数学生在业余钢琴学习中都是半途而废,俗称为半吊子。这种情况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学生对于钢琴这种单一讲习失去了原本的兴趣,这主要源于老师没做好钢琴讲习工作。教师在课堂上通常格外重视量化的传习,对于学习者学习钢琴演奏的目的和动机挖掘得不深入。众所周知,学习者自发对钢琴产生深厚的兴趣才会有学习的动力。针对这种教学方式,教师应该想方设法改善教学模式,利用更有特色的教学方式激发音乐者学习钢琴演奏的想法,调动学生胃口,从而使教习赢得学生钟爱,达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二)教学内容独立
我国目前的钢琴教学内容大多以中大型独奏和技巧性练习为主,很少融入新元素。 并且钢琴、和声、声乐等课程都各为一体。教学内容没有进行交叉融合。教师在教学中只就钢琴一种器材进行讲课,将钢琴列为独立乐器,阻碍弟子的宏观成长。除此之外,现代钢琴教学大多倾向于国外一些,大多数情况下都以外国音乐为教学案例。学习者在课堂上接受的音乐作品常以为贝多芬、莫扎特等国外钢琴名家的经典艺术作品为典范,殊不知我国著名钢琴作品也十分丰富,教师应该多引用我国著名钢琴家的著名乐曲,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还有,钢琴教学中教师忽视了理论知识的传授,相比其他学科来说,钢琴教学的实践性强,教师们也十分注重将实践教学作为钢琴教学的重要领域。这种状况促使很多学生对音乐文化以及音乐理论的了解匮乏,音乐理论不够深厚,这对学生的未来发展产生阻碍,学生学习钢琴演奏技术本领也很少得到有效提高。
(三)教学实践和教学理念传统匮乏,学生认知能力尚浅
当前,各高校音乐教师的教学技术各为不同,钢琴作为音乐领域中的音乐之王,更是备受广大师生热爱。很多钢琴教师秉持着传统的教学理念,殊不知,时代在变,追求在变,理念也在变,要与时俱进,不能将钢琴教学趋于传统。以往的教学技术相对落后,教师授课思维陈旧,注重灌输为主,完全根据教学大纲实施课程教育。只注重理论传授,技巧上缺少创新。有些外国先进的教学理念很难引进和被我国钢琴教师理解和学习。学生的资质不同,有对钢琴特别执着与热爱的学生,愿意去钻研和创新钢琴演奏中蕴藏的奥秘;而有些学生只是接受式学习,不去钻研,学习积极性不高,不去主动研究外国先进理念来丰富自己,认知能力较为低下。
三、钢琴演奏与教学方法改革路径
(一)钢琴演奏中教学方法必不可少
钢琴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发展在新时代的高校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钢琴教学属于艺术领域的一部分,钢琴多元化演奏是一门艺术。同一架钢琴,同一首琴谱,不同的人进行演奏会产生不同的效果。环境也会影响演奏效果。即使一个人在不同环境下进行演奏,也会效果各异。因此,钢琴演奏具有一定的创造性。对于钢琴教师而言,担任这一职业,要求教师具备和掌握一定的实践创新能力。以往传统的钢琴演奏教学方法已经赶不上如今社会的发展速度,不仅专业学生能够学习钢琴教学,其他音乐爱好者也可以参加钢琴学习。此外,它对于提升学生综合文化素养、艺术技能,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陶冶情操都有十分显著的效果。钢琴教学方法的创新对于提升学生学习专业理念、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起到助力的效果。
(二)发展新的教学模式,充实教学方法
在钢琴演奏中,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以及钢琴教学的普通性,教学方法往往只用“讲授式”教学,耳提面命,讲述比实际动手教多。当代大学生反应速度快,创造力强,教师可以改善以往以自我为中心的传统思维,将学生看作主体,教授学生进行学习。自主教学策略是以学生为主要地位,教师对其进行辅助引导,进而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在通常情况下,教师教学步骤往往首先对乐谱背景进行了解,分析乐谱结构,主抓重难点,再进行示范演奏。这种教学法忽视了学生,被动式教学演奏效果往往只会一成不变。 如果引用自主教学法,学生可以将自己的观点讲出来,进行一些创新,那可想而知,演奏效果肯定锦上添花,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衷程度,活跃课堂氛围,使钢琴演奏上升到另一个高度。
(三)将电子音乐纳入教学内容
在音乐领域,电子音乐的出现,对音乐多元化发展,减轻演奏者的劳动有一定作用。音乐爱好者可以将电子音乐融入钢琴,二者结合将会带给人们灵感和创意。电子琴有录音功能,它可以在钢琴演奏时将演奏者的演奏曲完整地记录下来,这样既有利于演奏者更好地掌握表演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又可以就存在的问题进行修改,从而使乐谱达到更上一层楼。在当代中国钢琴音乐多元化发展进程中,利用电子音乐,不仅能更好地满足演奏者的需要,更能呈现更多风格各异的钢琴音乐演奏。另外,还应该不断开拓新的发展途径,积极探索新的发展风格,尽可能与更多不同类型乐器相融合,走向多元文化钢琴演奏发展道路。
(四)推广新的课堂与课外活动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长期的课堂式学习,大大降低了学生对钢琴演奏的学习兴趣,课堂氛围不活跃,学生活跃度不高。采用这种法式,将以课堂教学为主转变为与课外活动相结合,制定活动教学方案,实施课外活动,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活动方案中,利用各式多元化的活动吸引学生的眼球与猎奇心理。在活动过程中,采用奖罚分明的方式激发学生的竞争力和创造性更好的实现。
四、结语
社会进步给音乐讲授者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对学习者提出了更为严格、高标准的要求。不仅仅是将钢琴多样化演习发挥到更深层次,还得将钢琴演奏理念实时更新,不断应用到现实中来。对教学方式进行结构式改革,重新调整。从而衍生出较为生动的钢琴曲目,将钢琴演奏推向更广阔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