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辛伐他汀佐治急性冠脉综合征临床评价

2020-12-01施永杰刘士欣李世珍

中国药业 2020年22期
关键词:辛伐他汀性反应斑块

施永杰,刘士欣,李世珍

(河北省邢台市宁晋县医院,河北 邢台 055550)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分为不稳定型心绞痛、心源性猝死及急性心肌梗死[1]。人内皮素(ET)可反映神经细胞及脑细胞的损伤程度[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升高[3],可促进血管内皮细胞迁移、增殖、分裂,促进病灶部位血管的形成。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 -9)可体现局部炎性反应程度,对于预后判断有积极意义[4]。辛伐他汀在调血脂的同时,对于局部的炎性反应也具有一定积极意义[5]。本研究中探讨了辛伐他汀对 ACS 患者 ET,VEGF,MMP - 9 水平及炎性反应和应激反应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标准:符合ACS 诊断标准[6]。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其他器质性心脏病(如风湿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心脏瓣膜病、心肌病),血液系统疾病及肝肾功能不全;妊娠期或哺乳期;单纯冠脉痉挛所致变异性心绞痛;慢性心力衰竭,射血分数小于45%。

病例选择与分组:选取医院2016 年2 月至2019 年4 月收治的ACS 患者120 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 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详见表 1。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予常规治疗,包括溶栓、抗凝及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观察组患者加用辛伐他汀片(甘肃益尔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23110,规格为每片10 mg),每次20 mg,睡前服用。两组均持续治疗 4 周。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n =60)

1.3 观察指标

ET,VEGF,MMP - 9:分别于治疗前后采集静脉血各 4 mL,3 500 r/min 离心 10 min,取上清液,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 ET,VEGF,MMP - 9 水平。

炎性因子:取上述上清液,采用ELISA 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 - α(TNF -α)、白细胞介素 6(IL -6)、白细胞介素 8(IL - 8)水平。

应激指标: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 个月采集静脉血各 4 mL,3 000 r/min 离心 15 min,分离血清,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肾素、肾上腺素(E)、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及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

安全性:观察治疗期间患者心律异常、出血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行 χ2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行 t 检验。P <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结果见表2 至表4。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

表 2 两组患者血清 ET,VEGF,MMP -9 水平比较(,n =60)

表 2 两组患者血清 ET,VEGF,MMP -9 水平比较(,n =60)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 P < 0.05。表 3、表 4 同。

组别ET(ng/L) VEGF(pg/L) MMP-9(ng/L)观察组对照组t 值P 值治疗前95.25±7.26 95.33±7.25 0.060 0.952治疗后74.82 ±6.29 80.11 ±6.24 4.625 0.000治疗前487.33 ±5.59 487.29 ±5.52 0.039 0.969治疗后450.66 ±5.31 460.00 ±5.44 9.517 0.000治疗前93.95 ±4.21 94.12 ±4.33 0.218 0.828治疗后26.11 ±2.44 35.56 ±2.49 0.031 0.975

表 3 两组患者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g /L, n = 60)

表 3 两组患者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g /L, n = 60)

组别TNF- IL-6 IL-8观察组对照组t 值P 值治疗前3.39 ±0.21 3.49 ±0.22 0.487 0.627治疗后2.11 ±0.46 4.15 ±0.44 28.015 0.000治疗前42.21±11.21 41.42±12.43 0.028 0.978治疗后15.85 ±7.81 30.89 ±7.79 7.502 0.000治疗前99.07 ±22.35 99.24 ±19.33 0.011 0.991治疗后11.67 ±9.55 37.69 ±9.57 9.917 0.000

表4 两组患者应激反应指标比较(,n =60)

表4 两组患者应激反应指标比较(,n =60)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t 值P 值肾素(pg /mL) E(mg / mL) Ang Ⅱ(pg / mL) NE(mg / mL)治疗前1.16 ± 0.43 1.19 ± 0.44 0.378 0.706治疗后1.84 ± 0.44 2.68 ± 0.43 10.576 0.000治疗前25.36 ± 4.65 24.76 ± 4.18 0.743 0.459治疗后46.27 ± 4.72 54.25 ± 4.06 9.928 0.000治疗前17.42 ± 4.75 18.01 ± 4.69 0.685 0.495治疗后26.36 ± 4.69 38.69 ± 5.13 13.741 0.000治疗前221.36 ± 37.12 223.52 ± 36.29 0.322 0.748治疗后242.62 ± 27.99 284.44 ± 34.55 7.285 0.000

3 讨论

ACS 疾病早期对患者病灶部位予以干预[7],及时疏通冠状动脉堵塞部位,对于治疗具有积极意义。有研究指出,在对ACS 患者的治疗中采用辛伐他汀可在疾病早期起到显著抗炎作用[8]。药理学研究显示,辛伐他汀可通过抑制多种炎性反应介质,减轻局部病灶部位的内皮细胞损伤,降低血栓形成风险[9]。

MMP-9 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斑块的稳定性具有重要影响,水平升高,可促进粥样动脉斑块向不稳定性转化,增加冠状动脉血栓脱落风险[10]。辛伐他汀可显著降低其活性,降低组织局部血栓纤维帽的脱落,对于稳定斑块及降低炎性反应具有积极意义[11]。本研究中加用辛伐他汀治疗后患者的MMP-9 水平显著降低。

ET 可反映病灶部位的炎性反应及循环作用,辛伐他汀可进一步稳固冠状动脉斑块,减轻局部炎性反应,在调节血脂水平的同时,及时抑制炎性反应,降低炎性反应的介导,对于预后具有积极意义,且与黄鑫华等[12]的研究结论相符。

观察组患者的VEGF 水平显著降低,提示患者冠状动脉的畅通性增加,局部由于代偿作用造成的毛细血管的作用降低,对于疾病的恢复具有重要意义。张红心等[13]的研究中也得出了类似结论。观察组患者炎性因子水平及应激反应水平均显著降低,提示对ACS 患者予辛伐他汀治疗时可减轻炎性反应,同时,血管紧张素等在应激反应水平下降的同时,也随之下降,进一步降低了血栓形成的风险,也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辛伐他汀对ACS 的疗效。但本研究样本量较小,未能对不同分型患者的以上指标进行详细分析,有待进一步研究。

综上所述,辛伐他汀可降低ACS 患者血清的ET,VEGF,MMP-9 水平,减弱应激反应及炎性反应。

猜你喜欢

辛伐他汀性反应斑块
基于miR-181/NF-κB通路的辛伐他汀对结直肠癌小鼠血液高凝状态的改善研究Δ
辛伐他汀联合心血管药物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脂水平的影响观察
载辛伐他汀PCL-Gt/PCL屏障膜对兔颅骨缺损修复作用的研究
颈动脉的斑块逆转看“软硬”
一篇文章了解颈动脉斑块
肠道菌群失调通过促进炎性反应影响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辛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动脉硬化闭塞症效果观察及机制分析
microRNA-146a与冠心病患者斑块稳定性的相关性
纤维支气管镜下氨溴索肺泡灌洗对非出血型支气管扩张并感染患者肺功能及炎性反应的影响
有颈动脉斑块未必要吃降脂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