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气活血温阳利水方联合针刺佐治慢性心力衰竭临床观察*
2020-12-01孟家瑞王建新尚苏娟李晓丽
孟家瑞 ,王建新 ,杨 洋 ,尚苏娟 ,张 杰 ,李晓丽
(1. 河北省邢台市中医院,河北 邢台 054000; 2. 河北省滦平县中医院,河北 承德 068250)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n =47)
慢性心力衰竭(CHF)是多数心脏病终末期临床综合征,临床主要表现为心脏功能异常,心室收缩力下降,神经内分泌激活等。既往流行病学统计表明,我国心力衰竭死亡率与恶性肿瘤相当,死因多为心律失常、猝死等[1]。有研究显示,中医辅助治疗CHF 优于单纯西药治疗[2-3]。益气活血温阳利水方为邢台市中医院治疗CHF 的协定处方,针刺可通过刺激心俞穴对心脏发挥双向调节作用[4]。本研究中探讨了益气活血温阳利水方联合针刺佐治CHF 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心功能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标准:符合《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治疗建议》[5]中CHF 诊断标准;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不小于Ⅱ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自身免疫系统疾病;急性心肌梗死;肝、肾功能严重障碍;恶性肿瘤;入组前3 个月内接受过激素治疗;严重感染。
病例选择与分组:选取邢台市中医院2017 年2 月至 2019 年2 月收治的 CHF 患者 94 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 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详见表 1。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予卧床休息、吸氧、控制钠盐摄入等基础治疗;并按《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治疗指南》[6]给予常规西药抗心力衰竭治疗,包括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 受体阻滞剂、利尿剂、抗凝药等。观察组患者加用益气活血温阳利水方(组方:黄芪30 g,茯苓、党参、车前子、炒白术、益母草、炒白芍各15 g,附子、葶苈子、生姜各10 g,桂枝、炙甘草各 6 g,随证加减),武火煮沸后,文火煎煮 30 min,取汁 200 mL,分早晚 2 次温服;并联合针刺治疗,患者取仰卧位,双侧心俞穴酒精常规消毒后,用0.5 mm 毫针直刺,深度约 1 cm,得气后留针 20 min,每日1 次。两组均持续治疗4 周。
1.3 观察指标与疗效判定标准
中医证候积分[7]:对患者治疗前后的心悸、胸闷、气急气喘、自汗、畏寒肢冷、浮肿、疲乏无力、气短口渴变化进行评分,每个症状评分范围为0 ~6 分,分数越高表明症状越重。
心功能指标:采用超声心动图仪测定患者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采用生化检测仪检测N 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
疗效评价[8]:显效,CHF 基本控制,心功能恢复至Ⅰ级或正常;有效,CHF 缓解,心功能改善级别≥2 级,但未达Ⅰ级;无效,心功能改善级别<1 级,甚至加重。总有效=显效+有效。
安全性:观察治疗期间患者窦性心动过缓、低血压、胃肠道反应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结果见表2 至表4。对照组发生窦性心动过缓、低血压各2 例,胃肠道反应1 例;观察组发生低血压1 例,胃肠道反应2 例。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当(10.64%比6.38% , χ2= 0.547, P = 0.460 > 0.05)。
表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例(%),n =47]
表3 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比较(,n =47)
表3 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比较(,n =47)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 P < 0.05。表 4 同。
组别对照组观察组t 值P 值LVEF(% ) LVEDd(mm) NT - ProBNP(pg /mL)治疗前43.58 ± 3.61 44.02 ± 3.47 0.602 0.548治疗后54.28 ± 3.04 60.08 ± 2.91 9.449 0.000治疗前58.46 ± 2.54 59.03 ± 2.62 1.071 0.287治疗后55.48 ± 3.26 51.03 ± 3.11 6.771 0.000治疗前1 765.26 ± 112.25 1 782.35 ± 112.37 0.738 0.463治疗后978.41 ± 92.17 850.11 ± 87.47 6.922 0.000
表4 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分,n =47)
表4 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分,n =47)
心悸 胸闷 气急气喘 自汗 畏寒肢冷 浮肿 疲乏无力 气短口渴组别对照组观察组t 值P 值治疗前5.08 ±0.50 5.09±0.51 0.096 0.924治疗后4.32±0.43 3.20±0.32 14.323 0.000治疗前4.92±0.49 4.93±0.49 0.099 0.921治疗后4.09±0.41 3.02±0.30 14.439 0.000治疗前4.51±0.45 4.52±0.46 0.107 0.915治疗后3.98±0.40 2.82±0.28 16.288 0.000治疗前4.51±0.44 4.53±0.45 0.218 0.828治疗后3.87±0.39 2.52±0.25 19.979 0.000治疗前4.23 ±0.42 4.25±0.43 0.228 0.820治疗后3.66±0.37 2.88±0.29 11.375 0.000治疗前4.20 ±0.42 4.22±0.42 0.231 0.818治疗后3.74±0.37 2.89±0.29 12.396 0.000治疗前3.92±0.39 3.93±0.39 0.124 0.901治疗后3.15±0.32 2.56±0.26 9.810 0.000治疗前3.52±0.35 3.55±0.36 0.410 0.683治疗后3.00 ±0.30 2.05±0.21 17.785 0.000
3 讨论
CHF 病机病因复杂,随着西医临床对其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目前治疗策略以长期、修复性为主,治疗目标为在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的同时延缓心室重构[9]。CHF 病症复杂、病情多变,西药治疗虽见效快但作用有限,且不良反应强、服药依从性较差[10]。
中医认为,CHF 属“心胀”“心痹”等范畴,基本病机为本虚标实,心病迁延日久、阳气虚衰,血液运行不畅,瘀血水停而发病[11]。益气活血温阳利水方中,以附子、黄芪为君药,温补心阳;桂枝、白术、葶苈子、茯苓为臣药,桂枝温阳利水,白术、茯苓利水消肿,葶苈子泻肺平喘,可缓解咳嗽喘憋症状。全方共奏温通心阳、益气健脾之功效。现代医学研究显示,黄芪中的黄芪多糖具有强心作用;葶苈子有显著正性肌力作用,在不增加心肌耗氧量的前提下,可增强心室收缩力;附子中的去甲乌药碱能恢复衰竭心脏收缩幅度[12-13]。另外,针刺通过刺激植物性交感神经有效调节人体系统功能,增加心力衰竭患者心肌泵血能力。
西医临床疗效常以心力衰竭控制情况和心功能改善级别判定。中医证候疗效则通过主要症状改善情况和积分法判定。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心悸、胸闷、气急气喘、自汗、畏寒肢冷、浮肿、疲乏无力、气短口渴等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
超声心动图综合参数可客观反映心脏各部分变化,有助于对心脏功能作出整体评价[14],常用指标有LVEDd 和 LVEF。NT - ProBNP 为心肌细胞合成的脑钠肽,与心室压力负荷状态和内容量有关[15]。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LVEF 明显高于对照组,LVEDd 明显小于对照组,NT-ProBNP 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增加益气活血温阳利水方联合针刺辅助治疗不会明显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综上所述,益气活血温阳利水方联合针刺佐治CHF,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中医证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