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创产业嵌入、行业开放度与制造业创新绩效

2020-12-01李子妍胥朝阳赵晓阳

科技创业月刊 2020年10期
关键词:文创程度制造业

李子妍 胥朝阳 赵晓阳

(武汉纺织大学 会计学院,湖北 武汉 430200)

0 引言

创新是实现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是稳固综合国力的“定海神针”,是建设科技强国的核心动力。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指出应坚持中国特色自主创新之路,将科技创新摆在我国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以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工作。2020年1月,全国科技工作会议指出,我国即将迈入创新对经济贡献率高、技术对外依赖度低的创新型国家行列。面对产能过剩、产品附加值较低的困境,作为实体经济创新主力军的制造业重任在肩。在诸多提升制造业创新能力的举措中,加强与文化创意产业的渗透融合大有可为。事实上,国务院于2014年便提出《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将文化创意和设计类服务产业与实体经济相融合,通过增加工业消费品的文化内涵与设计研发能力,促进消费与产业升级,以产业互嵌塑造制造业的新时代优势。

目前,产业互嵌已广泛进入中外学者的研究视野。Lind[1](2005)认为产业间的融合是一种产业技术创新致使产业边界被重新划分的现象。Fredrik[2](2010)认为传统意义上的产业界限正逐渐模糊,企业和行业层面都正在进行知识、应用和技术方面的产业融合。厉无畏[3](2002)把产业融合描述为在高新技术背景下,不同产业间渗透交叉所带来经济和生产上的溢出效应。随着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不断发展,将文化产业嵌入制造业以实现产业转型升级既为国家鼓励,又是大势所趋。周振华[4](2003)认为制造业作为实体产业,在文化创意产业的设计品牌效应催生下将产生崭新的产品与服务,最终形成一条完整的多元化产业链。顾乃华[5](2006)认为其他产业融入制造业,有利于制造业的深度发展。赵丽杰[6](2017)通过灰色关联法定量分析了产业融合度与产业附加值的关系。王晓晓[7](2019)验证了生产性创意服务与制造业融合的产业升级效应,并分析其中介效应为成本降低与创新提升。由此可见,现有研究已达成产业嵌入有利于产业发展这一共识,然而大多数研究为概念阐述与路径探讨,定量分析较少,且实证研究大多检验产业嵌入与产业绩效的关系,尚未有产业嵌入程度与创新绩效关系的研究,关于市场开放度对两者关系的调节效应分析甚少。基于此,本文以2000-2014年投入产出表数据为依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文创产业的嵌入能够提升制造业的创新绩效,且行业对外开放度越大,制造业吸收文化产业所产生的创新效应越显著。研究结果对营造产业融合大环境,促进制造业产业升级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本文的主要贡献如下:第一,在研究内容上,鲜有文献对产业嵌入与创新绩效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本文拓展了这一领域的相关研究,且进一步探究了行业开放度的调节效应;第二,在研究方法上,现有文献的相关研究多为定性分析,本文从国际投入产出表以及《中国科技统计年鉴》选取精确数据,使用更可行的产业嵌入程度测算方法并建立模型进行定量分析,使本研究表述的观点更具说服力。

1 文献综述与研究假设

1.1 产业嵌入与创新绩效

在当前传统制造业技术文化附加值较低、人工成本优势逐渐消失的背景下,知识密度高、能耗低的文化创意产业的嵌入有力推进了制造业转型。产业嵌入对于绩效和产业成长的促进作用已成为学者们的研究热点。植草益[8](2001)认为,技术领域创新使得不同产业产生代替关系,产业间的融合直接关系到技术创新,有利于企业扩大规模、开辟市场、研发新产品。Stieglitz[9](2003)指出产业嵌入有助于转换产业的创新体系,进而推动产业的发展。Hacklin[10](2005)分析了信息与通信技术产业的案例,研究发现产业间融合促进累积性的创新过程转为高突破性创新过程,提出产业间互相嵌入能够使创新产生突破性效应。宾厚[11](2020)使用线性回归研究方法,证明产业融合与其引发的技术引进、技术购买和协同创新绩效显著正向相关。产业创新理论指出,产业创新框架由产业组织创新、结构创新与发展创新三部分组成。文化创意产业在生产与传播文化的过程中,对文化本体不断进行理念整合与创新,使其在组织上具有独特性,向传统制造产业组织输送鲜明文化创意;文化的高渗透性与强共存性令其向生产部门进军,如出版书籍画册可带动印刷业与纸品制造业,服装产业又与文化设计不可分割,引发制造业生产结构的创新;创意与思想得之于灵感,具备可再生与无限性,文化创意产业的可持续性为制造业的发展提供崭新思路与不竭动力。文创产业对制造业的嵌入打破了制造业与文化创意产业之间的界限,将文化创意产业中的设计元素、研发技术贯通至制造业中,通过知识密集化、业务融合和市场融合满足大众精神知识层面的市场需求。文化创意产业处于价值链上游,将其文化资源、高端人才、管理理念渗透至制造业的生产、制造与销售等流程,使得制造业价值链更加完整;文化输入使产品具有差异化、富有独特性,从而利于产业的创新绩效。基于以上分析,提出本文假设:

假设1:控制其他条件,文化创意产业对制造业嵌入程度越高,制造业的创新绩效越好。

1.2 产业嵌入、行业对外开放度与创新绩效

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对加强区域间交流、吸收海外投资与提升我国制造业市场竞争力起到巨大推动作用。面对国际市场日渐激烈的竞争,必须加快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抢占产业链制高点的步伐。这就要求制造业各细分行业高水平扩大对外开放,加强与国外的经济科技文化交流,使世界科技革命成为传统产业变革创新的催化剂,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与价值链上完成产业创新升级。开放式创新理论认为,企业或组织在创新过程中不能限于自身系统,还应利用外部有价值的创新资源,跨越传统的界限,使技术创新走向开放。吸收利用外部创新资源,并与内部资源整合的开放过程又将产生学习溢出效应,实现创新资源再造,在模仿、交流、竞争中获取额外的创新绩效。刘纯彬[12](2011)研究表明,行业开放度的提高能够加强制造业吸收服务业所产生的升级效应。王鑫静[13](2018)指出,市场开放为中国制造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有助于制造业面对外商引进资本、引入国外高端技术和技能较强的专业人员,提高制造业的综合竞争力。顾乃华[14](2019)认为,促进制造业与服务业的深度融合是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而扩大生产性服务业对外开放则是推进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融合的有效手段。因此,在文创产业嵌入制造业的背景下,行业对外开放有利于各项生产要素的流动和优质资源的获取,对产业创新绩效与开放合作具有促进作用。此外,对外开放度的提升有助于产业更为积极合理地利用外资,吸收尖端技术与海外优良文化及人才,为产业经营与技术创新提供有利条件。基于以上分析,提出本文的假设:

假设2:控制其他条件,行业对外开放度越高,文化产业嵌入对制造业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越强。

2 研究设计

2.1 数据来源

考虑到中国投入产出表当前仅有2002、2007与2012年的面板数据,样本量较少,而woid国际投入产出表最新披露数据至2014年,故本文产业嵌入度数据选自2000-2014年woid国际投入产出表。参考汪芳(2015)的研究,选取食品饮料与烟草制造、纺织服装及皮革制品制造、木材制造、纸制品制造、印刷和复制记录媒体、焦炭和成品油制造、化工及化工产品制造、基本药品与制剂生产、橡胶与塑料制品制造、基本金属制造、计算机电子与光学、机械设备制造等12个制造业细分行业,以2000-2014年间的行业数据作为样本进行分析。行业规模等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网站,行业专利数据统计自《中国科技统计年鉴》。为减小极端值对结果产生的误差,对回归中所有连续变量进行了1%缩尾处理。

2.2 变量定义

(1)被解释变量。对于制造业各细分行业的创新绩效(crtv),本文参考王晓晓(2019)的研究方法,选用《中国科技统计年鉴》中2000-2014每年度各行业的专利申请数,取其对数值表示。数值越大,则该制造业细分行业的创新绩效越好;数值越小,则该制造业细分行业的创新绩效越差。

(2)解释变量。本文以文化创意产业嵌入制造业的程度(conv)作为解释变量。在市场、业务与技术等产业嵌入融合的途径中,技术指标更易于描述,且能被广泛认可。为描述这种不同产业间技术沟通、相互渗透的现象,各学者针对相异的研究内容及对象,采用不同的计量方法。目前较为常用的方法有Theil(1972)率先运用的熵指数法[15]、Gamberdella(1998)使用的赫芬达尔指数法[16]与李美云[17](2007)提出的投入产出法。

综上,本文选择投入产出法作为计量文化创意产业对制造业嵌入程度的方法。参考王晓晓[7](2019)的做法,根据国际投入产出表的结构,将计算机程序设计与咨询活动、信息服务、法律及会计服务、管理咨询服务、建筑工程活动、科研与发展、广告、其他专业科技活动、教育服务划分为文化创意产业,计算出各制造业细分行业最终产品中的文化创意产业投入与制造业总产出的比值,选择其百分比度量文创产业对制造业的嵌入程度。

(3)调节变量。为检测行业对外开放度(open)对制造业吸收文创产业所产生创新效应的影响,以2000-2014年制造业各细分行业港澳台及外国资本与实收资本的比值来计量行业对外开放度,建立调节变量检验模型进行研究。

(4)控制变量。本文参考汪芳[18](2015)的研究,选择行业平均规模(size)与行业人力资本(hc)作为控制变量。其中行业平均规模由制造业细分行业各年度总资产与企业个数之比计算可得,行业人力资本为制造业细分行业各年度从业人员数量。

2.3 模型构建

为了验证假设1与假设2,本文建立模型如下:

crtv=β0+β1conv+β2size+β3hc+u

(1)

crtv=β0+β1conv+β2open+β3size+β4hc+u

(2)

crtv=β0+β1conv+β2open+β3conv×open+β4size+β5hc+u

(3)

其中,crtv为创新能力,conv为文化创意产业对制造业各细分行业的嵌入程度,open是行业对外开放度,conv×open代表嵌入程度与对外开放度中心化后的交乘项,size为行业平均规模,hc为行业人力资本,u表示随机误差。

3 实证分析

3.1 描述性统计分析

主要变量描述性统计如表1所示,2000-2014各年度中,文化创意产业对制造业的嵌入程度平均为5.202%,其中最高嵌入程度为32.5%,最小为0.167%,可见文化创意产业对制造业不同细分行业的嵌入程度相差较大,如服装皮革、印刷复制媒体制造业与文化创意、艺术设计服务的相关性相较于技术密集型的机械、金属制造业更强;各细分行业创新能力平均为7.490,其中最大为11.40,最小为2.398,其中计算机、机械、药品等先进制造业受国家扶持,专利申请数量相对较大,与其他产业创新能力差距显著。

表1 描述性统计分析

本文核心解释变量为文创产业对制造业的嵌入程度。运用投入产出法,选取食品饮料与烟草制造、纺织服装及皮革制品制造、木材制造、纸制品制造、印刷和复制记录媒体、焦炭和成品油制造、化工及化工产品制造、基本药品与制剂生产、橡胶与塑料制品制造、基本金属制造、计算机电子与光学、机械设备制造等12个制造业细分行业;参考王晓晓(2017)的研究方法,将计算机程序设计咨询活动、信息服务、法律及会计服务、管理咨询服务、建筑工程活动、科研与发展、广告、其他专业科技活动、教育服务划分为文化创意产业,整理计算融合度数据如表2所示。

表2 中国2000-2014年文创产业与制造业融合度

年度基本药品与制剂生产橡胶、塑料制品制造基本金属制造计算机电子光学机械设备制造制造业平均20000.01280.00330.00180.10440.02360.039620010.01410.00350.00190.11620.02560.042220020.01550.00370.00190.12370.02730.045120030.01280.00520.00190.11210.02380.047520040.01110.00650.00200.10090.02190.052220050.00850.00830.00250.10280.02260.059420060.00850.00780.00200.08680.01690.054120070.00830.00760.00170.07790.01300.050620080.00830.00650.00170.07630.01030.052320090.00830.00600.00170.08170.00910.054220100.00780.00530.00170.07300.00820.054720110.00710.00470.00180.07290.00770.055720120.00670.00420.00180.07390.00700.056620130.00680.00420.00180.07550.00700.056420140.00680.00440.00180.07750.00710.0580

据表2绘制出中国文创产业对制造业嵌入程度趋势图,如图1所示。可见与文化创意产业嵌入程度较高的行业为印刷与复制记录媒体行业和纸制品制造行业,而金属、化工以及机械设备制造行业吸收文创产业的程度较低。产业间的关联性与产业升级的压力是产业嵌入的推动因素,印刷、复制记录媒体行业与纸制品制造行业隶属劳动密集型行业,对尖端技术的要求不高,却有较大的产业升级压力,趋向于吸收新颖的设计理念、创意元素和文化内涵,因此与文化创意产业的关联性与密切度相对较高;金属、化工与机械设备制造业等行业多为技术密集型,该类行业更倾向于将先锋信息科技技术应用到生产过程中,而对品牌效应、创意性商业模式和文化附加值的需求较低,因此这些行业吸收文化创意产业的程度较低。此外,我国文创产业对制造业的嵌入程度均值在2000-2005年间稳步提高,由3.96%上升到5.94%,与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有关;2005—2007年基本持平;2007年后继续逐步上升,从5.06%提高至5.80%,得益于我国“十一五”期间紧抓奥运发展机遇,鼓励融合文化与技术,提升文化软实力与影响力的理念。国家、政府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促进支柱制造业提高文化附加值,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文化创意产业对制造业的嵌入。

图1 中国文化创意产业与制造业融合度趋势

3.2 文创产业嵌入程度对制造业创新绩效影响的检验

为检验制造业创新绩效与文创产业嵌入程度的关系,首先对模型(1)进行回归分析,回归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创新能力与产业嵌入程度

由表3可知,文化创新产业嵌入程度与制造业创新绩效在1%的水平上显著正相关,R方为0.789,拟合程度较好。说明文创产业嵌入程度的增加能够提升制造业的创新绩效,证实了假设。

文化创意产业主要以非实体的形式存在,以拥有研究、开发、设计、售后服务等高知识性的智力成果为优势。制造业长久以来是我国的支柱产业,是实体经济的重要支撑。制造业侧重于规模与速度,以将产品制成为目标,但在设计性、文化性的考虑上有所欠缺。文化创意产业的嵌入恰好弥补了制造业作为实体经济在产品附加值与设计功能上的不足,同时制造业又可以作为文创产业中无实体的设计理念和文化符号的载体,二者实质上相辅相成。随着嵌入程度的增加,制造业与文化创意产业间的界限愈加模糊,文创产业的先进理念与新颖创意为制造业注入新鲜血液,令常规的制造流程具备了独特的品牌效应。针对众多消费者各具特色且更高层次的消费需求,塑造不同的文化创意主题,延长产业链并丰富价值链,创造新的产品与文化品牌,促使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创新绩效进一步增强。

此外,表3还显示行业规模与人力资本与制造业创新绩效在1%的水平上显著正向相关。制造业各细分行业的规模越大,资本越雄厚,越易于为引进新技术创造有利条件;人力资本占比越高,高质量人才的比重越大,越有利于集思广益,成为创意的温床。因此,行业规模的扩大与人力资本的增长也有利于制造业创新绩效的提升。

3.3 行业对外开放度的调节效应检验

加入模型(2)、(3),检验行业对外开放度是否会调节文创产业嵌入对制造业的创新效应,回归结果如表4所示。

表4 行业对外开放度的调节效应检验

在模型(1)中单独加入制造业对外开放度变量得到模型(2),回归结果显示文创产业嵌入程度与制造业创新绩效仍然在1%的水平上显著正向相关,对外开放度与创新绩效的关系则不显著,且R方为0.793。模型(3)在模型(2)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入嵌入程度与对外开放度的交互项,回归结果显示嵌入程度的系数在1%的显著水平上为正,对外开放度的系数不显著,但对外开放度与嵌入程度交互项的回归系数在1%的显著水平上为正,R方为0.810,与模型(2)相比拟合程度更优。说明对外开放程度越高,文化创意产业嵌入对制造业创新绩效的提升作用越大。

在对外开放的背景下,宽松的政策有助于顺应国际经济发展趋势,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促进开放型经济发展。各行业也会主动推进对外经济来往,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收国外的先进技术、创新人才及创新思维等创新资源,在产业相互渗透的过程中激发自主创新能力,为制造业创新发展提供技术和经济保障。具体而言,文化创意产业可以在本土文化的基础上引进异国优秀文化,不同文化的碰撞可以带来新的创意,再作为新的文化符号或图腾嵌入制造业,制作文化周边产品,打造新颖品牌,提高制造业的市场竞争能力与创新绩效。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本文运用投入产出法衡量分析2000-2014年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对制造业的嵌入程度,运用创新产出指标即专利数申请数度量我国制造业创新绩效,并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检验文创产业嵌入程度对制造业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运用调节效应模型检验对外开放度对于产业嵌入的创新效应的调节作用。研究结论如下:①产业嵌入程度与创新绩效显著正相关,即文化创意产业嵌入制造业的程度越高,制造业的创新绩效越好。②行业对外开放度对产业嵌入的创新效应有调节作用,且行业对外开放度越高,文创产业嵌入对制造业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越强。③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嵌入制造业程度虽然逐年递增但有所波动,且总体嵌入程度较低,促进制造业吸收文化创意元素恰逢其时。

4.2 建议

基于以上结论,本文对推进文化创意产业向制造业渗透提出如下建议:

(1)营造有利于产业嵌入的外部环境。有了适宜的土壤,文化创意产业对制造业的嵌入发展才能根深叶茂。就政府层面而言,需要从法律法规、产业规划、财税信贷、上市融资、并购重组、复合人才培养等方面营造利于产业嵌入的大环境: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严格阻止与大力打击侵权行为;贯彻落实对外开放政策,吸收国外优秀文化与国际先进技术,同时加大我国传统文化传承力度;制定文创产业深度嵌入制造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减轻其纳税压力;支持相关企业在资本市场公开上市,为产业嵌入提供便捷融资渠道;优化并建设如北京798艺术区、上海M50创意产业园区等富有特色的精品文化创意园区,为文化概念与设计服务提供实物载体与销售渠道,为文化创意产业与制造业的融通搭建更为宽阔的平台;深层次变革人才培养模式,促进各学科的交叉融合,培养深谙文创产业与制造业发展特征的复合型人才。

(2)增强企业融合发展的动力与能力。创新意识、品牌优势和创意营销驱动制造业企业与文化创意元素的融合,提升产业融合能力,最终带动相关制造业的融合创新。企业经营管理层应当从研发投入、品牌观念、营销手段等方面着手,增强制造业企业融合发展的动力与能力。一是驱动制造业企业与文化创意元素融合,加大研发设计环节的投入,提升创新能力,使产品具有更高的附加值;二是树立制造业企业的品牌观念,打造独立品牌并丰富其文化内涵,有助于企业塑造形象,增强知名度和美誉度,避免产品的同质化,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并建立自主创新体系;三是摈弃传统企业的制造与销售模式,注重营销模式的创意性,为产品烙下独特印记,设计品牌图标并推出周边产品以满足消费者更深层次的精神文化需要。文化创意资源的嵌入使简单的商品成为了文化的载体,作为有形资产的物品却能体现出作为无形资产的文化设计理念,从而提高产业附加价值。

猜你喜欢

文创程度制造业
陶溪川文创街区
冰雪制造业的鲁企担当
精致和严谨程度让人惊叹 Sonus Faber(意大利势霸)PALLADIO(帕拉迪奥)PW-562/PC-562
男女身高受欢迎程度表
《岁寒三友文创海报》
喜看新中国七十年突飞猛进的制造业
“不落灰”的文创
铧芯文创
2014上海民营制造业50强
2014上海制造业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