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性课程设计的实践探索
——以“石头”为例
2020-12-01江苏省泰州市幼儿园
◆马 洁 江苏省泰州市幼儿园
幼儿园课程是从幼儿的发展特点出发,引导幼儿在生活、游戏等多样化的活动中,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充实经验。[1]如何让课程更贴近儿童的经验和需要,真正做到以儿童的视角进行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在实践中,我们尝试走进幼儿,在观察中发现幼儿的兴趣,在倾听中了解幼儿的经验和需要,在反思中生成适合儿童的课程。
[情景再现]户外泥巴区,几个孩子围在刚刚投放的一筐石头旁,有的取了石头在地上敲敲、听听,又在墙壁上、花台上敲敲、听听,然后兴奋地喊同伴一起来听石头敲击所发出的声音,有的把石头排排队,开起了小火车。
对于观察中发现的这一幕,教师思考:“石头”有没有课程生发的价值?如果有价值,“石头”这一资源能带给儿童哪些经验的伸展?教师又该如何支持儿童的主动学习?
一、捕捉儿童兴趣,探寻课程价值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2]因此幼儿园的课程内容应该是幼儿感兴趣的,只有是幼儿感兴趣的课程才能真正发挥其魅力,最大限度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因此,兴趣是课程实施的重要因素,那石头对于孩子们到底有没有继续探究的兴趣和愿望,他们关注的点又有哪些呢?
1.持续观察
带着问题,我们分别在泥巴区、野战区、美术区投放了大小不一、颜色不同的石头。同时,对幼儿进行了再观察,看到以下几个场景:
场景一:泥巴区,两个中班孩子挑了一块较大的石头埋进挖好的泥洞中,还说道:“种瓜了,种瓜了!”旁边两个小班的孩子先是看中班小朋友“种瓜”,然后也学哥哥的样子种起“瓜”来。一个小班的孩子从筐子里挑了一个小小的石头,扔进泥巴区旁的水缸中,然后趴在水缸边找扔进去的石头,过了一会儿,又找了块大一点的石头轻轻的放进去,这时,一个大班孩子看见了,说“石头沉下去啦!”
场景二:野战区,几个大班的孩子发现原来的沙包不见了,在寻找过程中,有孩子发现了附近的石头,商量后,开始搬运石头搭建战壕。
场景三:美术区材料框中放着的几块彩色石头吸引了孩子们:“咦,这块石头真好看!”“诶,这是石头还是肥肉?”“快看,这上面有个京剧脸谱!”“石头上可以画画吗?”
2.场景分析
在以上的场景中,我们可以看到孩子们对石头的兴趣,因此可以追随这样的兴趣,从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结合《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各年龄段、各领域中提到的教育目标与建议开展个别活动,根据幼儿情况还可以从个别活动延展成小组活动或是集体活动。从孩子们的操作、探索和交流的内容来看,我们发现了很多“石头”的课程元素,比如搬运石头的手部大肌肉活动、石头的沉与浮、石头垒高、石头上的花纹等。当这些课程元素能够与孩子们当下的兴趣点相呼应并展开,从他们的需要出发实施教育,这样就既能满足孩子们的兴趣点,又可以促进幼儿的经验生长。
3.巧妙梳理
《关注儿童的生活:以儿童为中心的反思性课程设计》一书在“课程实施的关键问题”中提出:“我们要尊重幼儿园课程发展的规律和特点,探索适合于幼儿的生动、有趣和有意义的课程体系”。[3]在实践中,因为缺乏经验,加上长期以来教师是以预设课程为主,同时对孩子的诊断和支持能力不足,因此常常不能把握住儿童课程生成的机会。对于“石头”这样的生活教育素材,我们要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孩子,充分解放儿童的头脑、双手、眼睛、耳朵、嘴巴、时间和空间,将“石头”中有价值、有意义的课程要素进一步反思、梳理,将孩子们感兴趣的话题通过观察、操作、调查、比较、网络收集等方式探寻答案,使之获得更多的经验。
二、基于儿童视角,助推课程生发
“石头”可能存在的的课程价值得到大家的认同之后,对于如何“基于儿童”开展适宜的活动,以及这些活动能带给孩子哪些经验,老师们展开了聚焦式研讨。
1.幼儿当下的需要
要做到“基于儿童”,老师们认为首先需要了解幼儿当下的需要。于是设计了调查表,让幼儿以图画的方式讲述“我见过的石头……”以及“我还想知道的石头……”。从中了解到幼儿对于“石头为什么有大有小?”“石头是怎么来的?”“为什么石头摸上去是滑滑的?”“有的石头上怎么会有花纹的?”等问题有着探究了解的需要。这些内容都将成为教师支持和回应的价值点。
2.教师的支持回应
教师对不同年龄段幼儿的现有经验进行了分析,同时对“石头”资源中有可能存在的课程设计元素进行了剖析,并结合幼儿“最近发展 区 ” , 从 “ 为 什 么 支 持 ? ” 和 “ 怎 样 支持?”两方面进行了具体探讨,梳理了“玩石头”的价值与回应(见表1)
表1“玩石头”的支持策略
3.课程的生发与实践
在追随儿童、顺应儿童的过程中,“石头”课程应运而生,陪伴孩子走进了一段“与石共游”的美妙旅程中。
旅程一:亲子“集”石乐
为了“石头”课程的顺利开展,“收集石头”成为重要的一环,家长们在了解了“石头”课程的启动原因后,都积极参与进来,与孩子们共同收集了各种各样的“石头”以及关于石头的电子资源。在这样的收集过程中,孩子们亲历了“石头”们的生活环境,了解了石头的基本特性。同时,在这样的亲子互动中,孩子们体验了与父母共同完成任务的乐趣。
旅程二:趣味“种”石欢
为了验证儿童“种瓜”的奇思妙想,我们在种植区提供了观察记录表,让对此有好奇心的幼儿自己亲自“种”下石头,观察并记录“种石”的过程,看看石头会不会发芽,能不能长出可爱的石头宝宝。经历了观察过程,孩子们终于明白石头和其他的植物不一样,无论提供什么条件都不可能长出芽,种下去什么样还是什么样,永远都不会发生改变,了解了石头这一特性。
旅程三:多维“探”石记
随着石头在班级区域的“落户”,孩子们很快和它成了玩伴,在游戏中不断发现着石头的秘密,体验着“探”石的乐趣。
(1)科学区里知石头
在科学区,我们提供了“藏宝袋”,在袋子中装了木块、木珠、塑料玩具、纸球、棉花球等不同材料,让幼儿通过摸、捏等方式找出袋中的石头朋友,感知石头的外形特征。
在敲击石头的实验中,我们投入了石头、木块、塑料、钢勺、铁钉、木板、核桃、土块、棉花、纸片以及小铁锤等材料。在石头和不同物品互相敲击过程中,孩子们发现了敲击发出的声音是不一样的;进一步感知了石头是硬硬的,不会碎,不会变形。“燧石取火”图片的投放让孩子们产生探究的欲望,他们尝试着用两个石头互相摩擦,尽管没有看到生火,但感受到了因摩擦而产生的石头发烫,对摩擦生热有了初步的感知。
在“石头的沉与浮”试验中,我们投放了塑料、积木块、纸盒以及大小不同的石头等材料,幼儿将不同材料逐一放进水中后发现塑料、木块、纸盒会浮在水面上,而石头则无论大小,一放进水里就沉下去了。在实验中,孩子们还观察到有的石头到了水中颜色会变,石头上的图案更加清晰,有的石头变得更加透明。在这些观察实验后,我们在科学区提供了几张“石船”的图片,引发了孩子们的探讨:为什么石头会沉到水底,做成了船却能浮在水面?石头那么硬,又是怎么做成船的?孩子们带着疑问走进了新的探究活动中……
(2)美术区里画石头
美术区提供的“石头画”作品欣赏激发了孩子们的创作愿望。他们有的选择绘画工具直接在石头上进行“创意绘画”,可爱的“ 小 乌 龟 ” 、 美 丽 的 “ 热 带 鱼 ” 、 有 趣 的“石头宝宝”等作品让人爱不释手;有的利用石头的形状特征将其组合拼贴成“恐龙”“石头房子”“彩石路”等不同造型。有趣的石头创意作品得到大家的喜爱,于是“石头记”专卖店应运而生。作品的介绍与售卖让孩子们忙得不亦乐乎,也给了孩子们感知美、表达美以及人际交往互动的机会,体验了创作的乐趣。
(3)阅读区中品石头
在阅读区,我们将家长和孩子们的亲子创作“我知道的石头”整理成册投放其中,将大家共同收集的一些“雨花石”和特别形状及花纹的石头展示在阅读区,这些材料的投放,引发了孩子们的阅读兴趣。他们边品石边讲故事,从中了解了更多的石头种类、特质以及石头的作用,知道了我们收集的鹅卵石等石头是石头家族中最常见的成员,翡翠、玉石、红宝石等则是非常名贵的石头,可以做成饰品,了解到我们生活中也有很多石头制作的物品,比如小区里的石桌、石凳、制作豆腐的石磨、写毛笔字用的石砚等,明白原来石头在我们的生活中是如此重要。
旅程四:欢乐“觅”石游
陈鹤琴先生曾经说过:“生活即教育”、“大自然、大社会是一本无字的书”。石头是构成自然生态环境的一种无生命的物质,在幼儿的生活中随处可见。为了让幼儿了解更多石头的利用价值,我们让家长和孩子利用假期在旅行、网上云游和生活中开展“欢乐“觅”石游活动。活动中,孩子们不断上传着他们的新发现:如旅游中孩子们在苏州看到的久享“千古名石”盛名的太湖石;网上云游时“寻”到的闽南地区泉州冬暖夏凉的石头房子;生活中发现的磨刀石、小区里可以按摩脚的石头路、公园里的石头马、石头滑滑梯……了解到石头原来在我们生活中应用如此之多。
在这段“与石共游”的旅程中,丰富的石头课程资源得以有效整合,助推了“石头课程”的生成与发展,让幼儿的经验得以延展,张雪门先生曾经说过:“自然经验在生长上是堆积的经验”,人为经验“在生长上是有机的经验”。[4]“石头”课程的实践就把本来生活中自然的经验转化为人为的经验,并使这些经验相互关联,相互支撑。[5]
三、聚焦儿童发展,反思课程实践
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诸如“石头”之类的课程生发契机是常有发生的,大多也是孩子在自主活动时产生的。面对孩子自主生发的课程选择,我们该如何甄别、诊断与支持幼儿持续的“主动学习”呢?大家聚焦儿童的发展,反思了“石头”课程的建构过程,认为需要遵循以下要点:
1.基于儿童,发现价值
发生在儿童生活中的事很多,产生的问题也不少,那么到底什么样的内容能够成为课程的生长点呢?这就需要教师在观察、倾听、调查、了解幼儿兴趣的基础上结合《指南》以及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加以分析和判断。如结合“石头”课程的价值分析,首先思考其意义价值——话题是否从幼儿关注点展开,幼儿的学习兴趣是否有相应的活动素材引发与支持,幼儿的情感体验是否得到满足,幼儿的内在学习动机是否被激发;其次需考虑幼儿的经验——活动话题是否吸引幼儿,内容是否具有挑战性,是否能让幼儿坚持参与活动,是否有更多的经验生长点带给幼儿;第三要看幼儿有无多元参与——活动内容能否引发更多的活动伸展,能否支持孩子与他人的互动,是否产生共鸣等。在甄别、分析的基础上,教师才能真正基于儿童,提供适宜的鹰架,进一步扩展幼儿的兴趣,或是围绕共同兴趣点展开活动,针对个别兴趣不断吸引其他幼儿加入活动中来。
2.读懂幼儿,实施课程
读懂幼儿意味着教师不仅会注意孩子们在做什么和玩什么,而且还会注意孩子们在游戏时是怎么玩和说了些什么。[6]这时,教师才处于基于儿童来生发课程的有利地位。在课程实施中,教师充当的是促进者的角色,[7]应立足支持的“适宜性”,充分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与特点,结合幼儿的年龄特征,分析其当下发展水平和“最近发展区”,梳理可能存在的课程设计元素,结合《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南》中相关目标,从幼儿的整体发展出发,适时在“有准备的预设”和“可能的生成”之间设计、调整,鼓励幼儿的持续参与和互动。[8]同时应注意避免成人意识,进一步转变儿童观、教育观和课程观,读懂幼儿行为背后真正的需要,并积极支持、鼓励幼儿根据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开展深入的探究活动,通过“观察——发现——诊断——预设——生成——反思”的有机循环生成适宜课程,让幼儿在课程实践活动中获得充分的发展。[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