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法律职业资格考试视角简析高校法学教育改革要点

2020-12-01何应伟

法制博览 2020年33期
关键词:资格考试法学法治

黄 艳 何应伟

1.武汉轻工大学,湖北 武汉 430024;2.湖北百思得律师事务所,湖北 武汉 430077

近年来,我国法律不断完善,对法律职业人才提出新的要求,法律职业资格考试也发生新的变化。目前,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更加注重考生法律实践能力精神的考察,高校原本单纯的理论知识教学已经难以适应法律人才未来发展需求。因此,高校开展法学教育过程中应当根据时代变化,积极适应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的变化,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改革,推动学生理论知识能力与法律实践能力的全面发展,培养出优秀的法律职业人才,推动中国法制建设。

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对高校法学改革的影响

(一)法律基础知识是法治实践的基础

利用自身所学法律知识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法律问题是法治实践的根本目的,在法治实践过程中需要做到以理服人,充分利用自身扎实的法律理论基础做到言之有理,使对方信服自身观点,从而解决实际问题[1]。而法治实践离不开法学的话语体系与法律思维,需要法律职业人才具备良好的法律知识基础。而为保证学生具备良好的基础知识条件,不仅需要其具备良好的理论知识基础,对书本上的法律知识与法律条文做到熟悉,同时还需要对其他基础学科进行广泛学习,实现个人文化素养的提高,为自身法律学习打好知识基础,实现综合法律素养的提升。同时,法治实践不仅要求学生能够对各种法律条文具备深刻理解,有一定的法律概念,同时还要求其具备应用法律知识、符合法治精神、借鉴法治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

(二)法律基础知识通过缜密思维服务于实际需要

法治的本质是依据法规条文解决现实社会中出现的问题,这就要求法律职业从业者必须具备良好的信息分析能力,能够通过提炼各类信息甚至是矛盾信息来进行案情还原,并找到事实真相,通过证据思维与逻辑思维,剖析案情事件中各方的法律关系,利用自身缜密思维解决问题。因此在实际教学中,需要切实培养学生的案例分析能力,通过案例教学模拟复杂案情,训练学生在复杂案情中找到对法律责任具有明确影响的主要因素,归纳好实现各方的法律关系,并通过思维的缜密提升其实际事件解决能力。

(三)法律人才应当具备法治实践能力

在法治过程中,法律职业人员与当事人的交流是必要的,在现实案件中,其核心主要在于争议,但争议大小具有明显差别,因此在进行法治实践时,需要进行辩理,通过法治思维背景对法律知识进行充分利用。这就要求法律职业人员必须在能够进行法律文献检索的基础上,通过利用法律语言,借助法律文书写作并利用法律思维思考,从法律知识出发,并依据法律精神来选择合理方法解决现实中的法律问题,并帮助案件当事人辨明是非,确定责任事实[3]。这要求高校开展法学教学改革时,应当将实践能力培养需求重视起来,保证学生具备良好的法治应用能力。

二、目前高校法学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目标与法律职业资格考试需求不适应

在目前高校法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将学生法律知识体系作为教学重点,此类教学在素质教育意义上就是通识教育。在此类教学过程中学生处于被动地位,由教师进行基础理论知识传授,帮助其理解法律知识概念。而法律职业资格考试作为国家组织的、在全国范围内统一选拔合格法律职业人才的国家级考试,其主要检验未来将要从事法律职业的人是否真正具备该职业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和职业能力,以及对自身所学内容的实际掌握水平[4]。但在目前教学实践中,高校法学教育更重视司法实践中不必要的学术研究和立法性知识教学情况,难以真正适应司法实践职业教育需要,导致高校法学教育目标与法律职业考试之间脱节。

(二)教学内容与法律职业资格考试不适应

首先,在进行法学知识教学时,教师应当切实结合教学大纲,将课程教学重点放在学生知识实践应用能力上,在保证学生具备良好理论知识基础的前提下,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法学作为一门应用性学科,更应当注重此类职业相关教育内容。但就目前高校法学教育而言,其往往过于重视学生理论、基础知识教学,没有给予学生充分的法律实践机会,导致其法律实践能力水平难以提高,不能满足法律职业资格考试需求。其次,就目前我国高校法学教学而言,教师仍然选择传统演绎教学方法,带领学生对法律法规进行逐条剖析,学生虽然能够更好的进行理论知识理解,但却难以培养学生利用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目前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相较于学生理论知识,更加注重学生对法律法理的理解以及相关应用能力。因此,可以说高校法学教学内容与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存在不适应情况。

三、法律职业资格考试视角下高校法学教育改革的具体途径

(一)积极调整教学目标

目前随着教育改革不断推进,高校法学教育应当从原本传统的知识教育向职业教育、应试教育和通识教育三位一体方向转变。首先,在开展法学职业教育时,应当切实结合我国法治建设方向,深入研究当前社会所需要的法治人才,明确高校法学教育职业化目标[5]。其次,从法学应试角度来看,法律职业资格考试作为从事法律职业人才必须跨过的一道门槛,是对学生接受教育成果(包括理论知识体系与法律实践能力)的重要考验。此类应试教育并没有违背职业教育的需要,同时与通识教育也相互贯通。因此在实际开展高校法学教育时,教育工作者应当将应试环节重视起来,在学习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将应试教育与法学教育有机融合。最后,从法学通识教育视角来看,开展通识教育目标主要是为培养出综合性法律人才,保证法律人才能够适应社会各个方面的需求。

(二)调整课程教学体系

为适应法律职业化培养标准要求,首先需要进行法律职业教育基本课程调整。在实际调整过程中,应当从政治素养教育出发,将社会主义法治观念与法学教育结合起来,强调法律职业人员的历史使命为社会责任感[6],并将业务能力教育贯穿其中。高校可以根据自身需要对相关课程进行适当取舍,增添更多与法学课程相关的实践课程,实现对学生实践能力的有效培养,使其具备良好的问题解决能力与法律实践操作规范能力。同时需要注重职业伦理教育,培养学生的职业伦理道德,使其明确法律从业制度。其次,高校在开展法学教学过程中,应当根据地域需要开展特色教育。由于我国地域较为辽阔,其发展出现不平衡不均匀的情况,因此不同地区具备不同的法律问题。而高校作为培育法律职业人才重要阵地,应当从不同地方经济发展特征与地域环境特点出发,根据地方需要开设特色选修课程,培养符合国家不同地域需要的法律人才。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当前高校在开展法学教育的过程中,必须从法律职业资格考试视角出发,积极响应考试变化,从自身社会责任出发,坚守自身作为中国高等教育的品位,加强对学生法律实践以及法律职业考试能力的提升。在实际教育中,教师应当注重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全面培养,以帮助其树立起崇高的理想与高尚的情操,以正确的思想观念积极应对未来工作。最终令法学专业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能力与综合素养,获得良好教育改革效果。

猜你喜欢

资格考试法学法治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南大法学》征稿启事
《南大法学》征稿启事
《南大法学》征稿启事
城市郊狼资格考试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
2015年度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初级资格考试情况统计表
2015年度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中级资格考试情况统计表
法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