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学生伤害事故及对策探讨

2020-12-01张宝徽胡俊杰郑国华

法制博览 2020年31期
关键词:伤害事故教职工高校学生

孟 燕 张宝徽 胡俊杰 郑国华

1.湖北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湖北 武汉 430065;

2.湖北中医药大学 中药资源与中药复方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北 武汉 430065

根据教育部《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规定,在学校实施的教育教学活动或学校组织的校外活动中,以及在学校负有管理责任的校舍、场地、其他教育教学设施、生活设施内发生的,造成在校学生人身损害后果的事故,称为学生伤害事故。近年来,高校伤害事故的发生概率逐渐增加,给高校造成了很大的负担。因此对此类事故的解决进行探讨,建立预防和解决此类问题的相关制度刻不容缓。

一、高校学生伤害事故产生的原因

学生是祖国的花朵,高校学生更是祖国的希望,每一起高校学生伤害事故的发生都是人们不愿意见到的事情。事实上,造成这类伤害事故的原因是社会客观原因与学生本身主观原因所导致的恶果。

(一)在校学生基数大,学校管理不善

随着高校扩招,高校教职工以及在校学生的人数也逐年增加,是产生高校伤害事故的客观原因之一。此外,部分高校周边环境复杂,人员流动大,安全隐患种类繁多,而学校管理制度不完善,是造成学生伤害的重要因素。首先高校领导层以及教职工对学生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其次相关管理制度也不够完善,没有配备相应的设施以及事故处理办法。在执行校园管理过程中,执法力度不够或者执法方式欠佳,都是导致学校伤害事故产生的客观原因。

(二)学生心理素质不健全,法律意识低下

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社会价值观已呈现多元化,很多青年学生开始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有的是由于对高校环境不适应,有的是在人际交往中的受挫,还有的是无法承受理想和现实的差距等等。总的来说,这些变化和不适应导致高校学生迷茫、情绪不稳定甚至痛苦,更有甚者有自杀的意念。学生心理素质不健全是导致学生产生伤害自己或者伤害他人的本质原因。

此外,高校学生缺乏法律意识,没有清楚的认识自己应该承担的法律责任,甚至忽略了自己应该捍卫的法律权益。在遇到不公或者愤怒时,首先想到的暴力手段,而不是法律手段解决问题,这必然导致学生伤害事故概率的升级。

二、高校在学生伤害事故中应该承担的法律责任

既然是高校伤害事故,那么顾名思义,这类伤害事故必然与高校这个大环境有关。在高校中发生的伤害事故,高校必然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具体分为以下几种情形:

(一)高校给学生提供的公共设施、安排的课程实验等不符合国家安全标准,存在安全隐患导致学生伤害事故的发生,高校必然要承担法律责任。

(二)高校单方面疏于管理,在人员安排上没有综合考察教职工素养,在岗位设置上分配不合理,管理存在纰漏,以及没有及时处理学生突发事故,也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

(三)高校未尽安全教育和劝阻义务,比如包括未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安全知识普及,未对产生纠纷的学生事故进行调解教育,任其发展,也应受到相应的处分。

(四)除此之外,高校对学生伤害事故的发生在以下几种情况可以不用承担法律责任。包括:一是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客观因素;二是不可遇见的偶发性侵害;三是学生自身的先天性身体因素;四是学生自主行为导致的伤害事故等。

三、高校学生伤害事故的对策

目前,大部分高校在预防和处理伤害事故上已颇有丰富的经验,但是新闻媒体关于此类事故的报道仍然比比皆是。例如“知名教授潜规则女性研究生”、“某高校学生跳楼自杀”、“某高校研究生实验室制毒”等等。那么,高校应该如何预防这类案件的发生,发生后又该如何处理呢?

(一)加强学生心理建设和法制学习

学生,作为各类伤害事故的主体角色,是解决伤害事故问题的基本前提。经调查表明,很多学生间伤害行为皆是学生心理疾病导致学生做出违法行为。诸如“马加爵事件”的起因往往都是一句话导致的悲剧,令人惋惜。因此,高校应当密切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注重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开设心理咨询室,经常对学生进行心理建设和评估,让学生拥有健康心态。

此外,当今社会是法治社会,法律不仅仅是惩罚的手段,也是人们保护自己的强大武器。很多高校学生在受到伤害后,不懂得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最后极端选择自杀等方式。例如前不久轰动一时的“女教授长期压制男学生致其自杀”事件,让很多人开始反思,高校除了传道授业解惑,也应该培养学生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法治权益。高校应当加强法律课程学习,开设法制大讲堂,积极宣传法律知识,引导学生不犯法,不违法,倡导学生遵法守法以及合理用法。

(二)高校完善设备人员,做好风险防范

高校要对学校设施进行排查,对学校周边环境进行摸底,去除安全隐患;对学校教职工等也要严格把关,在考察教职工业务水平的同时也要把职业道德和法律修养作为考核重点。高校同时要对校教职工进行培训,组织高校间的交流学习,积极借鉴国外著名院校处理经验,规范行为。

和学校相关部门合作,制定区域性学校安全风险清单,动态监测和搜集数据以及时为学校提供安全风险提示,指导学校健全风险评估和预防制度。要分析学校及周边存在的安全风险隐患,确定整改措施和时限;在出现可能影响学校安全的公共安全事件、自然灾害等风险时,要第一时间通报予以防范,减少失误,做好预防工作,降低事故发生概率。

(三)健全管理调节调解制度,避免事故纠纷

目前,除了医院纠纷,高校纠纷也十分常见。似乎学生一旦发生伤害事故,高校不论对错都会成为谴责的对象。学生家长和社会舆论一边倒,致使高校处于一个劣势地位,因此,完善学校管理和处理伤害事故的相关制度十分必要。法律法规的适用性虽然很广,但具体界定起来仍然有许多不够明确之处,在处理起相关案件时仍难以下手。因此,各高校应当根据学校需要改进本校的行为准则和规章制度。在法规制定前积极向群众进行调研,在法规制定后积极向群众了解可用性,在修改过程中重视群众的第一感受,提倡民主管理的教师代表组织和学生代表组织,收集各方面的意见和声音,可以有效促进制度建设和体系完善。

对于事故发生后的赔偿,可通过学校事故保险制度解决问题。在德国和美国,国家强制性地将学校事故纳入法律范围,大中小学生以及幼儿园都在事故保险之列。另外,在学校没有法律责任的情况下,还应该建立健全社会补偿和救助机制。这样才能真正解除学生家长的后顾之忧,即可降低事故纠纷发生的概率。

(四)利用新媒体保障高校制度法规有效实行

目前,数字技术、网络技术与移动技术已经日益渗透到大家生活的方方面面,并加速了社会媒体形态及相关机制的深刻变革。在新媒体时代,高校学生可以借助自媒体等新兴媒体实现自身的诉求,各级管理层也可以依托新媒体时代,营造一个健康、有序、理性的社会舆论环境,以此全面规范我国高等教育法制建设。例如,高校也可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建立起属于自己的网络媒体(如微博、微信公众号等),这样高校决策者与实施者就可以更高效地与学生沟通、交流与互动,更加切实有效地保障高校制度法规有效实行。

猜你喜欢

伤害事故教职工高校学生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从陕西省司法案件数据看学生伤害事故预防的关键点
机械伤害事故案例分析
集大教职工抗疫优秀作品选登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从教职工福利谈高校工会工作的创新
发达国家大学生伤害事故处理的经验及启示
小议高校学生违纪处分制度
关于高校学生工作的思考
用先进文化引领教职工思政教育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