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三罗政区建置看明代抗倭英雄陈璘的历史贡献

2020-12-01司徒尚纪许桂灵

岭南文史 2020年1期

司徒尚纪 许桂灵

明代抗倭英雄陈璘(1532 -1607),字朝爵,号龙崖,韶州翁源县(今广东省韶关市翁源县)人,后定居云浮。他是一位有突出贡献的历史人物。列宁指出:“在分析任何一个社会问题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绝对要求,就是要把问题提到一定的历史范围之内。”[1]同样地,在分析历史人物时,也应该把人物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内进行考察。陈璘一生的活动主要在两广、贵州、朝鲜,在平定动乱、抗击倭寇、巩固海防等方面立下了赫赫战功,受到朝廷嘉奖、百姓拥护,被以各种形式祭奠纪念至今,实至名归。其中陈璘在明正统到万历年间平定粤西罗定地区动乱后,设置罗定直隶州,下辖西宁、东安二县,统称三罗地区。这是明代广东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对广东政区版图、空间格局、社会长治久安,当地经济开发、城市建设、交通改善,民族和文化融合,社会民生等,都产生了积极作用和深远影响,对推动粤西地区历史发展是一种正能量,应该充分肯定。后来三罗地区一改蛮荒状态、社会安定、经济复苏、走向繁荣,在岭南政治、经济版图上占有重要地位,陈璘平定三罗,设置州县,功不可没。

一、三罗的历史地理形势

三罗亦指罗旁地区,是西江在广东下游南岸以泷水县为中心及周边粤西山区的泛称,因有罗旁山、罗旁水而得名。在此之前三罗地区属肇庆府管辖,地域广及德庆、泷水、高要县,西江南岸,以及阳春、新兴和高州、信宜部分地区。明万历五年(1577)调整政区,辖今三罗地区。《明史·地理志》记载:“罗旁在德庆州上下江界,东西二山间,延袤七百里。……东接新兴,南连阳春,西抵(广西)玉林、岑溪,北至长江。”所以三罗地区实跨两广,西有云开大山脉,东属云雾、天露山脉,中部罗定江(南江)穿越期间,自西南向东北注入西江。全境峰峦错列,突兀高耸,不可胜数。周围数十里或数百里不等,植被茂密,瘴疠袭人,形势十分险要。据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记载,境内高山大岭有25座。如云浮山“高五十丈,周四十里,危峰突起,峰顶常有白云”;罗旁山“高七十丈,周四十余里”;青旗山“林木青葱,人不敢伐”;[2]又云雾山“周百里,在东安县西,自西北迳口达东南迳口,延袤二十余里,两岸峻峭,茂林蔽天,瑶贼旧据其中,人迹断绝,为东山第一畏途”。[3]南江河谷、罗定盆地及众多小盆地错落万山之中,被称为“峒”,土地肥沃,农作丰富,俯仰自给,即使发生战乱,高山隘道,可成为坚固地理屏障,山间盆地则为割据势力据险自守的经济保障。

三罗因位处两广交界,也是腹地,军事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其西连西江大藤峡等广西瑶区之源,向东南则居肇(庆)、高(州)、廉(州)、雷(州)、广(州)五府之上游,邻接沟通两广大动脉西江。历史上瑶区动乱每一发生,朝廷无法在这一地区建立有效的管治,也阻碍西江水运畅通。无论西江南北瑶乱,势必互相呼应,并向高雷地区扩散。故地方志称:“(罗旁)面控高凉,背负端州,枕长江,拥菁岭,西控岑溪之冲,东连阳春之险。崖谷深峻,滩水激高,一州两邑,界两粤、肇、高之间。瑶、僚杂错处,旧称岩险。”[4]顾祖禹也指出,罗旁地区不仅是“抚绥重地”,在军事地理上也是“门庭巨防”。[5]即军事防御重点地区、兵家必争之地、两广心腹之患。这类地区安危,增加行政建置不失为上策。后来屈大均总结这方面经验,指出:“昔人谓治广以狭,诚上策也。”[6]三罗建置可说明这一经验。

三罗更是广东少数民族聚居地,从古代俚僚人到隋唐瑶壮苗人等,到明代发展为更大规模瑶寨遍布,朝廷屡征未果,形成非常尖锐复杂的官民、汉瑶对立,征伐与反征伐激烈局面,这为朝廷任用陈璘平乱提供历史机遇和平台。陈璘藉此崭露头角,立下战功,时势造就了这位平乱英雄。

二、陈璘平定罗旁之乱与三罗建置

陈璘少有大志,臂力绝伦,好任侠,广交贤豪,学得一身高超的剑术,闻名乡里。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陈璘从军,参与平定潮州海盗张琏之乱有功,封爵万户,任命为把总,成为将军。此后,陈璘先后参与或带兵平定翁源凌珠、官祖政之乱,乳源、英德卓文胜之乱,始兴张韶南、黄士良之乱,清远赖惟清之乱,阳春西山吴子和、卓朝喜之乱,河源黄祖之乱,从化万尚钦之乱,揭阳田心之乱,晋宁南陂赋之乱,饶平刘田十之乱,粤东赖元爵、蓝一清及高要陈胜龙之乱,粤东诸良宝之乱等,皆连战连捷,朝野震动。但陈璘战功最为显赫之役是对粤西罗旁地区瑶乱平定。明初以后,罗旁瑶区动乱屡征不克,成为朝廷心腹之患。明万历四年(1576)由两广总督凌云翼筹划、部署征剿,集中高州、肇庆、韶州、广州等府兵力,陈璘专守高州,采取奇袭战术,总共动用兵力20万人,袭夺三罗瑶区。陈璘从信宜南下出击,配合征剿大军。史称“璘所破凡九十巢”。[7]在战斗中,陈璘“悬崖履险,躬冒矢石,先后俘斩三千多人,他哨少与埒者。”[8]事后《苍梧总督军门志》记:“师阅四月,攻破贼巢五百六十有四,擒斩一万六千一百四名颗,贼魁尽戳,冻饥焚死,筑景观焉。投降四百九十三名,俘获男妇两万三千一百五十一口,夺获器杖牛马无算。”[9]据李爱军博士后绘《万历四年平定罗旁瑶乱十哨进兵示意图》,[10]这20万人大军分信宜哨、茂名哨、阳春哨、新兴哨、德庆哨、连滩总哨、伏岗哨、泷水哨、罗旁哨、岑溪哨,总共10路,从东、西、北三个方向合围,终于使瑶寨被犁庭扫穴殆尽,其惨烈程度空前绝后,在全国也是一场大规模军事围剿行动。陈璘作为一位主要参与者和军事统帅,事后也写了《罗旁善后功绩碑》,对是役过程和军事部署也有详细记载。其中说到“进征分十大哨,武为统督,文为监督,而监军之权尤重。用兵计二十万,主有土兵,客有浙兵,而狼家之兵(按指广西壮兵)大多。兵哨严而不漏,分合详而有法。”[11]在强大军事力量围剿之下,瑶区之乱终被平定。吸取对三罗地区政治统治和军事镇压的教训,建设新行政区域成为当务之急。这就是三罗政区建置,陈璘功不可没。按三罗地区政治建置历史上不算单薄。唐以前政区建置姑且勿论,唐代有封州(临封郡),辖封川(郡治)、开建县;泷州(无阳郡),辖泷水(郡治)、开阳、安南、建水;勤州(云浮郡),下辖富林、铜陵2县;高要郡,辖高要(郡治)、平兴2县共涉及4郡、11县。南汉置泷州,辖泷水(州治)、开阳、镇南、建水4县;康州,辖端溪(州治)、晋康、悦城、都城4县;封州,辖封川(州治)、开建2县,共涉及3州、10县。至宋代,建置大为减少。北宋仅置封州,辖封川(州治)、开建2县;端州,辖高要(州治)1县;新州,辖新兴(州治)县;康州,辖端溪(州治)、泷水2县,共涉及4州、6县。南宋建置更少,仅有封州,辖封川(州治)、开建2县;新州,辖新兴(州治)1县;德庆府,辖端溪(府治)、泷水2县,共涉及3州府、5县。元代建置又减少,仅设德庆路,辖端溪(路治)、泷水2县;肇庆路,辖高要(路治)、四会2县;封州,辖封川、开建2县;新州,辖新兴(州治)1县。名义上有2路、2州、7县,但实际上这些路州范围很广,真正在三罗地区并不多。

明初,三罗建置相对萎缩。洪武元年(1368),改元末路为府。洪武二年撤新州,属县新兴、阳江、阳春划入。洪武九年德庆府降为州,隶属肇庆府,属县封川、开建、泷水3县,随州改属,撤销端溪县,实际上三罗地区只剩肇庆府泷水县。[12]政治管治力量甚弱,为瑶区之乱提供了政治、军事基础。

在阶级矛盾尖锐时期,封建王朝常在镇压人民反抗之后,在当地设置郡县,以达到“长治久安”目的。其中一例是明正德十四年(1519),南赣提督王守仁(王阳明)在镇压铲平王浰头之后,在《请立和平县疏》中说:“龙川和平地方,……其是山林阻隔,地里辽远,人迹既稀,奸究多萃”,“必立县以镇之,庶几长治之道图也。”[13]代表了这类政区设置的缘由。在平定瑶区之乱期间,两广总督凌云翼即向朝廷提交呈文《命大功已垂成并预计善后之图以保久安疏》,提出初步善后处理方案。瑶区之乱既平,陈璘在《罗旁善后功绩碑记》中记:“地方既平,督抚大臣爰上善后之策,当宁以为然。于是分东西为两山,二山各以参将一员防守之。山以东置东安县(今云浮县)以西置西宁县(今郁南县)。以泷水县适中,升为罗定州治,隶以二邑而控之宪臣,故守之中路守备,环之南乡、富霖、函口、封门四守御千户所,大小相维,军民杂成,二山自是屹然巨镇矣”。这样,三罗建置得以完成,当地自此有了一个三足鼎立的政区格局,有效地加强了地方治理,开拓了三罗政治、经济发展的新局面。

三、三罗建置的政治、军事意义

三罗地区平定之后,陈璘按照总督凌云翼向朝廷提出《命大功已垂成并预计善后之图以保久安疏》所规划蓝图,采取一系列实际措施,开展三罗善后建设,成绩灿然可观。

明代广东已进入全国先进地区之列,新设置22县,约占当时全省县总数30%,[14]以粤东韩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为多,另则为粤西,即废除元代设置泷水县,直接升格为罗定直隶州,与府同一级别,是广东唯一的一个直隶州,直接受广东布政使管辖,保留到清代。另置东安、西宁2县,后统称“三罗”。这是为加强粤西地区政治统治和协调汉族与瑶族、壮族关系的结果。在明代广东政区格局上,改变以前政区分布悬殊状态,使政区空间分布进一步趋于平衡,特别是粤东和粤西,增加的县最多,有利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三罗设置,“以一州统两县,治幅员千里,其势已壮”,[15]起到统摄全局作用。

另外,三罗地域宽广,仍需设置军事组织,以策安全。故再设南乡、富霖、封门、函口4个千户所,相距50-100公里,位置适中,都在通往新兴、阳春、信宜和广西岑溪交通要道上,使军事防御力量趋于均衡。其他险要隘口,另设巡检司、营堡。“声援相及,防守更便”。这一宏观基层政区、军事建置,奠定了三罗地区后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

四、陈璘对三罗的治理

一是修筑城池。析德庆州的晋康乡南岸地方(包括六都、宋桂、东坝、白石、镇安、高村),高要县的杨柳、都骑、思劳、思办四都,新兴县的芙蓉一图、二图,以及泷水县的南乡、富霖二所地,归东安县管辖。[16]首任知县肖元冈于同年闰八月主理建设县城墙工程,经过半年多努力,在万历六年(1578)二月建成。城墙高2丈,厚0.8丈,周384丈。县衙、军署、学宫、分司、社学、仓库等管理军政文教钱粮的机构也先后建立起来。[17]这样,作为三罗政治中心建立起来,有效地发挥它的政治、军事功能。

二是调整基层政区管辖范围。析原属德庆州的都城乡三个都,即十三都(都城白木)、十四都(桂圩、罗顺)、十五都(平台、万洞),与原属泷水县的6个都,即太平都(建城、宝珠)、永安都(通门)、裕宁都(历洞)、常静都(榃滨、新乐)、保和都(大湾、塔脚)、建康都(连滩、河口),归西宁县管辖。[18]新任知县朱宽修筑西宁县城,城墙高1.9丈,厚1丈,周383丈。万历十四年(1586)又将信宜县五个都,即定康都、信丰都、感化都、从善都、镇南都(扶合、泗纶),划西宁县管辖。[19]这样调整结果,使各县管辖乡都更加平衡合理,提高管治效率和施政效果。

当年即在东安县南北修筑富霖、南乡守御千户所城池。其中富霖守御户所在县治西南80里,城周149.7丈,高1.6丈,城内依次建参将衙门和千户所署等。南乡守御千户所在县治北30里,城周314丈,高1.6丈,厚1.2丈。[20]在西宁县南北修筑封门、函口守御千户所,其中封门所在县治西南50里,函口所在封门所南120里。[21]

三是在所城基础上,重新调整驻防兵力,使之更趋合理、有效。在罗定各地派驻中路前、左营,西路前、后、左、右营,东路前、后、左、右营,共十营5000人兵力,在泷水上设江防,派巡哨船12艘。各营兵力分开派驻到各县城、千户所、要隘、集镇之处,在全境设营堡51处,营堡间隔30—80里之间,星罗棋布,相对均匀,便于有突发情况时营堡之间互相助援。[22]

在承继原都城(西宁县辖)、开阳(西宁县辖)、晋康(东安县辖)三巡检司的基础上,将原归属新兴县管辖的罗苛巡检司调归东安县管辖。签发弓兵30—60人不等,使之形成“二县四巡检司”的防卫格局。

虽然以后随着形势的变化,政区和军事布防在区间内有所变化,如万历十六年(1588),函口千户所迁往满沟驿,开阳巡检司迁到怀乡等。但有明一代,罗定州军事部署的大体格局没有变化。通过军政区划调整,将叛乱依据为天险的原在德庆、新兴、泷水县界的大绀山、云雾山和天马山、金菊顶,分别置于新建的县中部,并在其南北分别设置千户所、营堡、巡检司控制,防范瑶区乱源死灰复燃和一切叛乱企图。[23]

四是修西山大道,发展交通。根据凌云翼的设计,万历十六年(1588)罗定州为防范动乱,由兵备副使陈瞻岳主持,开始修筑罗定州通往高州的西山大道。他们克服山高林密、瑶民阻拦等困难,三年终于完工。共有四条线路:一路起罗旁,经西宁县城、封门、夜护,到达怀乡,全长120公里;二路从怀乡经掘峒、罗镜冈到罗定州,全长167公里;三路从夜护经思虑到阿婆滩,全长27公里;四路从逍遥经振夷岭(后世称变夷岭,在今历洞胭脂顶称作二十四坳的地方)到西宁县城,全长27公里。四路道路各宽1.2丈,共架桥228座。关于此道对安定罗定西南地区的作用,时人陈万言在《开西山大道记》中论云:“自此,梗途遂成大道”,“商旅往来贸易,官府往来巡省,深溪绝峒久外天日之民,习见汉宫威仪而欣欣鼓舞若生,不敢越志以启衅,凡有举动朝发则朝闻,稍有邪谋夕发则夕扑。官政下达,民情上通,疏逖不闭,襁负日来。数百年虎隅兔窟之域,一旦转而为平平荡荡之区。”[24]

五、陈璘的历史贡献

平乱以后,陈璘以其功迹,万历五年(1577),奉朝廷之命举家从翁源迁居至东安县南乡(今云安县六都镇),从七品官把总升至正一品的左都督、广东守备,致力于三罗地方建设,成就斐然,贡献甚大,影响至今。

一是迁移人口,充实三罗地区。三罗地地区平乱后人口稀缺,经济凋零,赤地千里,一片荒凉。为充实新设州县,招民播种,承田立籍。迁入三罗者多为闽、广族群,包括惠州、广州等地居民。如西宁县,“开辟以来,闽浦插居,广肇附籍。”“间有翁源、封川之民”。在东安县,建县之初,“维时四方民和大会,胥相踵至。邑之内外,受廛者万计。连阳之民十居八九,务农力穑者尤甚。士之自广州者持牒,开府允所请,挟刺来学”。[25]从事农业的移民,多为连山、阳山(时属广州府)居多,而士者以广府为最,形成后来风尚各异局面。又因陈璘主持其政,翁源人在罗定州很普遍,[26]充当隶役的人多。德庆府封川县邻近罗定,来者也不乏其人。移民带来他们的观念、语言、习俗和生产技术等,也利于文化交流和族群融合。

二是开垦荒地。平乱后,垦荒为当务之急。在陈璘前后各任官员,都以垦辟土地为先。万历九年(1581)两广总督刘尧海上疏中称,开拓罗旁二山,复田58410亩,[27]屯兵和移民出力不少。福建闽县人郑人逵曾任罗定兵备道,对垦田开发发挥了重要作用。万历十五年,陈璘带头请求南海人陈万言撰拟《郑公去思碑》,内曰:“吾属东安之民,初来未知有养,刀耕火种,收聚非时。公授我田地,教我树艺,卖刀买犊,垦辟草莱,种植日广,屋居粒食,而民知养。”其效果可见一斑。

三是开辟道路,形成路网。基于三罗山峦重迭,交通梗阻不便,平乱后,即以罗定州治为枢纽,向南经罗镜冈、函口、怀乡,通高州;向北循小江出大满期,接寿康驿,至东安、西宁二县和南乡,封门二所。欲通信宜、茂名和广西岑溪,山势险恶,瑶人阻挠,积久未能成事。后经官府、军队、民众共同努力,终于成功,使州内道路形成一体,构成网络,方便官商百姓往来和加强地方管治。

四是创设学校,发展教育,改善民风。

三罗以前有“俍僮二种,皆不事诗书,好为觋巫,习尚粗鄙,鲜知礼仪”。经过包括陈璘在内各任官员的努力,三罗境内终于建立起州县学、社学,设立学田、学地、学塘,建设学宫,汉瑶民众得到教化;录取生员,选拔人才,培养了一批文化科学英才,改变了昔日蛮荒风气。地方志称“立社学以教瑶童,广廪额以资多士,修文偃武之风,或取自上裁,或谋之幕府,而公毅然行之。深山穷谷之中,淑气盈盈,新民效顺,卖刀剑而请耒耕,弃弁服而习诗书,盖非复初旁初定之时矣。”[28]

经过一系列的努力,三罗地区社会逐步安定,经济发展,从昔日的血腥战场而转变成为“未耕遍野,烟火弥望,鸡犬之声相闻之地,皆买犊荷锄,嬉游而歌诵”之地。[29]而在陈璘《罗旁善后功绩碑记》笔下,则“至今将狼烟息警,山城如画,行者歌,居者宁,缙绅大夫士,东西上下,而夜柝不出,斯果谁之力哉。璘不佞,大征后筑室分四,以世兹士。”这虽或有自我表功之嫌,但陈璘确实是为三罗开发立下了旷世之功,故其所立碑记,一点也不为过。

注释:

[1]列宁:《列宁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第375页,1995。

[2][5] 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112“广东·罗定州”。

[3] 《大清一统志》卷351·罗定州。

[4] [民国]:《罗定志》卷1·山川。

[6] 屈大均:《广东新语》卷2·地语。

[7] 张廷玉:《明史·陈璘传》。中华书局,1972。

[8] 中国科学院图书馆:《稀见中国地方志汇刊》(44册)。中国书店,1992。

[9]《苍梧总督军门志》卷21·讨罪五,第219页。

[10] 李爱军:《明代广东军事地理研究》。世界图书出版公司,第216页,2015。

[11][17] [清]康熙《东安县志》卷10·艺文志。

[12] 以上政区建置参见广东省地方志办公室编:《广东省行政区划图志》。广东省地图出版社,第129-145页,2016。

[13] [清]光绪《惠州府志》卷23。

[14] 司徒尚纪:《广东政区体系——历史·现实·改革》。中山大学出版社,第55页,1998。

[15] 见李爱军:《明代广东军事地理研究》。世界图书出版公司,第217页,2015。

[16][18] [清]康熙《罗定州志》卷1·舆地志。

[19][清]康熙《西宁县志》卷2·建置志·城池。

[20] [清]康熙《东安县志》卷8·兵防志。

[21] [清]康熙《西宁县志》卷7·兵防志。

[22] 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广东中·罗定州兵额》。

[23] 以上参见李爱军《明代广东军事地理研究》第219-220页。

[24] [民国]周学仕:《罗定志》卷8·艺文志。

[25] [清]乾隆《东安县志》卷4·艺文志。

[26] [清]康熙《罗定州志》卷1·舆地志·风俗。

[27] 《明神宗实录》卷177,明万历九年(1581)十月戊戌。

[28] [民国]《罗定志》卷8·艺文志·类编:万言:《罗定道陈公去思碑》。

[29] [民国]《罗定志》卷8·艺文志:洪有祖:《兵备道题名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