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岭南报载寓言研究及其多重价值

2020-12-01田欣欣

岭南文史 2020年1期
关键词:岭南寓言报刊

田欣欣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文学开始近代转型。在诸多文学体裁中,寓言的转型最具典型意义。岭南报刊在寓言的近代转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第一,岭南报刊是最早译介域外寓言的中文报刊;第二,岭南报刊设立的“寓言”专栏,是近代中国最早的寓言专栏,标志着近代寓言的文体独立;第三,岭南报刊是近代寓言原创作品发表与传播的重要平台;第四,岭南报人引导了近代寓言的发展与嬗变,对近代寓言的产生、传播、定型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勾勒岭南报载寓言的发展概貌,探索岭南寓言的多重意义和价值,具有重要意义和学术价值。

一、岭南报刊与近代寓言的发生、发展、定型及流变

第一,初期岭南中文报刊与域外寓言的传入。岭南处于西学东渐的风口位置。19世纪初,第一批近代报刊在岭南创刊。1815年(清嘉庆二十年),《察世俗每月统计传》刊行,这是近代最早的中文报刊。1833年(清道光十三年),《东西洋考每月统计传》在岭南创办,这是第一份在中国本土出版的中文报刊。早期报刊的创办者都是西方传教士,他们的中文报刊是最早介绍域外寓言的近代报刊。

第二,岭南报刊“寓言”专栏的设立与近代寓言的文体独立。1853年(清咸丰三年),《遐迩贯珍》于香港创刊,这是鸦片战争后中国境内第一个中文期刊。《遐迩贯珍》特设“喻言”专栏,这是近代最早的寓言专栏。此后,其他报刊登载寓言作品大多标明“喻言”或“寓言”,寓言的名称逐渐固定。寓言的定名标志着近代寓言的文体自觉,寓言不再如传统寓言只是一种以寄寓为表现手法的泛文体,而是吸纳了西方寓言概念,成为独立的文学体裁。

第三,岭南本土报刊的兴起与近代寓言的定型。19世纪后半期,岭南出现中国人自办的近代报刊。影响较大的有《循环日报》(1874)、《知新报》(1897)、《中国日报》(1900)、《世界公益报》(1903)、《广东日报》(1904)、《有所谓报》(1905)等。这些报刊以启蒙为要旨,不少报刊的文学副刊,如《循环日报》的谐部副刊、《中国日报》的“鼓吹录”、《广东日报》的“无所谓”等成为岭南寓言创作和出版的重要平台。经过岭南寓言家的创作实践,西方寓言概念本土化,近代寓言定型。

19世纪后半期,岭南儿童报刊创刊,寓言出现儿童化、通俗化的趋势。“小说界革命”后,小说承担了启蒙的责任,寓言从主流文学淡出,主要用于青少年启蒙教育。

二、岭南报载寓言的分期及文学特征

第一,传教士中文报刊中域外寓言的内容及特征。19世纪初,第一批岭南报刊创办。这些报刊创办者都是西方传教士,如《察世俗每月统计传》的创办者为伦敦传教士米怜,《东西洋考每月统计传》的创办者是普鲁士传教士郭士立。这些报刊以阐发基督教义为根本要务,报刊中刊载的寓言主要是圣经寓言等宗教寓言。编者通过翻译的方式将圣经寓言介绍给读者,由于译介寓言的目的是阐发基督教义,因而寓言宗教色彩浓厚,并未引起知识界的关注。

第二,传教士世俗报刊的创办与报载寓言内容及风格的转变。为“消除中国人的排外心理,改变中国人的西洋观”,[1]鸦片战争后,传教士纷纷改变宣教策略,在中国创办世俗报刊,宣扬西方文化。传教士世俗报刊中的寓言不再限于宗教寓言,也刊登其他域外寓言作品。如《遐迩贯珍》中的“喻言”专栏主要刊登伊索寓言。编者通过翻译和改写两种方式介绍域外寓言。这些寓言题材新颖,文字生动,寓意深刻,文学价值较高,故而引起知识界的广泛关注。一时间,人们“惊伊索为独步”。[2]

第三,岭南本土报刊的繁荣与报载原创寓言的独特风格。19世纪后半期,岭南本土报刊繁荣。岭南报人不再仅仅译介、改写域外寓言,而是编发大批原创寓言作品,用以针砭时弊,启蒙大众,廓清世风。岭南报载寓言继承了传统寓言的精华,吸收了西方寓言的创作精神与表现手法,融会传统与近代市民文化,形成独特的风格:一是近代寓言观。岭南报载寓言汲取了域外寓言的题材及表现手法,动物成为主要题材,同时大量采用拟人、象征等手法,践行近代寓言观念。二是自觉的启蒙意识、强烈的批判色彩。在岭南报载寓言中,作家以寓言为启蒙工具,对传统政治、文化及种种不合理的社会现象进行毫无留情的的批判。三是谐谑诙谐的文风,引入兴趣。岭南报载寓言突破雅文学限制,汲取了中国古代笑话及市井文学的谐谑传统,形成嬉笑怒骂的文学风格,可读性极强。四是其独特的近代品格。岭南寓言融合中西方寓言文学传统,杂糅民间叙事与精英叙事,具有强烈的忧患意识,诙谐幽默,指陈时事,形成独特的近代品格。

三、岭南报人与岭南报载寓言

近代岭南涌现出大批优秀报人(寓言家)。他们或以主笔的身份亲身投入寓言创作,或编发大量中外寓言,对岭南报载寓言的发生、发展、嬗变产生了重大影响。

一是梁发与域外寓言的编译。梁发(1789-1855),广东高明人。他参与近代最早的中文报刊《察世俗每月统计传》的编辑工作,编发了大量圣经寓言。同时,为了宣传基督教义,他作为撰稿人以“学善者”“学善居士”为笔名撰写了不少圣经寓言。梁发在初期岭南报刊域外寓言的译介工作中发挥了重要先导作用。

二是郑贯公与近代寓言的出版、结集。郑贯公(1880-1906),字贯一,广东香山县(今中山市)人。主办《中国日报》《世界公益报》《广东日报》《有所谓报》等多家岭南报刊。他主张“寓言讽时、讴歌变俗,因势利导,化无用为有用”。[3]他在报刊中刊发大量寓言作品,旨在启蒙,对岭南寓言的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郑贯公还编辑岭南文学作品集《时谐新集》。该书出版年月不详,香港中华印务有限公司出版,国内外图书馆均未保存。据《胡从经书话》介绍,《时谐新集》分为 “文界”“小说界”“诗界”“曲界”四门,其中“小说界”辑录了20多则寓言,篇目有《人肉楼》《手足奴》《动物谈》《水族世界》《飞禽世界》《鸡鸭相庆》《格致奇谈》《饼芋同悲》 等,其中包括有吴趼人等岭南作家的寓言名作,对岭南报载寓言的保存及传播起了关键作用。

三是吴趼人与近代寓言的创作及传播。吴趼人(1866—1910),广东佛山人。1901年,吴趼人任《寓言报》主笔。该报是世界上最早的以寓言命名的报刊。在《寓言报》主笔的半年时间里,他不仅亲自撰写寓言,还组织译介大量域外寓言。1906年,吴趼人任《月月小说》主编。《月月小说》1906年(清光绪三十二年)11月创刊于上海,为晚清文学名刊之一,主要刊载小说、小说理论、戏剧、弹词、诗词、寓言等作品。在《月月小说》任职期间,吴趼人整理了自己的寓言旧作126则,命名为《俏皮话》,在《月月小说》上连载。1909年,根据《月月小说》的连载,上海群学图书社出版了吴趼人寓言集《俏皮话》。吴趼人是近代杰出的报人和寓言家,他的寓言是“中国古代寓言向现代寓言过渡的艺术桥梁”,[4]代表了近代寓言的最高成就。吴趼人成年后旅居上海,不过他的作品常常在岭南报刊发表,不少作品被选入岭南文学作品集。作为岭南文化孕育的报人及寓言家,吴趼人对岭南报载寓言的创作和传播产生了重要影响。

四是其他岭南报人与报载寓言。近代岭南还涌现出不少知名报人,如陈少白(l869—1934),江门人,任《中国日报》总编时编发了大量寓言作品。黄世仲(1872—1913),番禺人,曾任《天南新报》《中国日报》《世界公益报》《香港少年报》《中外小说林》报刊的编辑工作,编发了不少寓言作品。这些岭南报人为岭南报载寓言的创作、传播都作出了贡献。

四、岭南报载寓言研究的学术价值

岭南报载寓言不仅是近代寓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近代文学史、近代文化史、近代报刊史的研究也具有重要意义。

一是开拓岭南报载寓言研究的新领域。报载文学是近代出现的一种新的文学现象。一直以来,岭南文学研究主要集中于传统诗文研究,对报载文学重视不够。以岭南报载寓言为研究对象,开拓了报载寓言研究的新领域,对岭南文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二是以报载寓言为切入点对近代寓言的形成、发展、嬗变过程进行研究与阐释,对近代寓言史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近代寓言是晚清文学现代化的重要标本。岭南报载寓言引导了近代寓言的发生、发展与蜕变,代表了近代中国寓言的最高水平。以岭南报载寓言为切入点,具体而微地展现传统寓言的现代化进程,对深入近代寓言史研究具有极高价值。

三是通过报刊媒体对文学创作影响的研究,深入探讨近代文学的时代特征。

19世纪末,岭南报业繁荣。这种新的传播媒介对文学作品的内容、表现手法、语言风格都产生了深刻影响。对岭南报载寓言进行研究,可以深入探讨报刊传媒对文学创作的影响,进一步认识近代文学区别于传统文学的时代特征。

四是立足岭南、超越岭南,沟通多个研究领域,揭示近代岭南文化的价值。近代岭南文学文化是中国思想文化的重要资源。选取岭南报载寓言这一角度,一方面可以沟通近代岭南报刊研究、近代岭南文学研究、近代岭南历史文化名人研究等多个领域,另一方面也可以从寓言研究切入中国近代寓言史、晚清小说史、近代文化思想史等研究,既立足岭南,又超越岭南,揭示近代文学岭南文化对近代中国文学文化的影响,凸显近代岭南文化的地位、意义和价值。

五、岭南报载寓言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中国寓言源远流长。战国时期,庄子已提出“寓言”概念。不过,历代寓言没有统一称谓,是一种以寄寓为表现手法的泛文体,并非文体定名。近代以后,在西方寓言的影响下,寓言从其他文体中独立出来,成为一种独立的文学体裁。由于时代的选择,岭南报载寓言成为近代寓言发展与嬗变的急先锋。不过,岭南寓言的价值一直为人们所忽视,岭南报载寓言研究一直没有受到学术界的足够重视。

(一)岭南报载寓言的研究现状

当前学术界对岭南寓言的研究主要有几种情况:

第一,近代岭南寓言专题论文。新中国成立七十年间,近代岭南寓言研究专题论文仅有一篇,即黄剑华《吴趼人与<俏皮话>》(《文史杂志》1987年第6期),属普及性质论文,主要介绍吴趼人寓言集《俏皮话》的基本情况。笔者《近代寓言观的形成与晚清寓言的发展及嬗变》(《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17年第2期)一文对近代寓言观的形成及晚清寓言的发展、嬗变过程,包括岭南寓言及作家作品作了勾勒与阐释。此外,笔者《吴趼人寓言创作考论——以晚清文学现代化为背景》一文(《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2016年第1期),为吴趼人寓言专论,对近代岭南寓言名家吴趼人的寓言创作进行了比较细致的梳理和分析。

第二,中国寓言史、岭南文学史、岭南作家论中对岭南寓言论述不多。部分中国寓言史、岭南文学史、岭南作家论著作有文字涉及岭南寓言有:吴秋林 《中国寓言史》第八章《明清寓言》论及吴趼人等近代寓言作家;陈蒲清《中国古代寓言史》第七章,《中国现代寓言史纲》第二章各有一节介绍吴趼人寓言集《俏皮话》。此外,叶春生《岭南俗文学简史》第九章第五节论及岭南寓言,第十章第三节论及吴趼人寓言;任百强《我佛山人评传》对吴趼人的寓言创作及在《寓言报》的主笔情况作了介绍。不过,以上著作所述岭南寓言家限于吴趼人一家。此外,大多数寓言史没有把晚清寓言从中国古代寓言中区分出来,一般将晚清寓言归入明清寓言,对近代寓言的特征还缺乏深刻认识。

第三,晚清儿童文学、晚清报刊研究中的相关论述零星。晚清儿童文学与晚清寓言有一定关联。胡从经 《晚清儿童文学钩沉》中有三篇文章论晚清寓言,宋莉华《近代来华传教士与儿童文学的译介》也有一章论及晚清寓言。由于晚清寓言形式、内容、刊载媒介等特点,晚清报刊也与寓言存在密切关系。赵晓兰、吴潮《传教士中文报刊史》,邓毅、李祖勃编《岭南近代报刊史》,张天星《报刊与晚清文学近代化的发生》等,也论及晚清寓言。不过,这些书籍仅有零星文字涉及岭南寓言。此外,由于以上研究是从儿童文学、报刊研究等角度切入寓言,因而晚清寓言研究的诸多问题未能充分推介与展开。

(二)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

当前,学术界对岭南报载寓言研究存在以下不足:第一,寓言散见于近代报刊之中,尚未有人做基本的搜集、整理工作,文献研究基本空白。第二,岭南寓言研究专著暂付阙如,研究论文也极其罕见,近代寓言的特征及发展嬗变等基本问题还未进入基础性的研究与阐释。第三,近代报载寓言与晚清其他文学体裁、晚清启蒙思潮、晚清儿童文学、晚清报刊的发展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些横向研究还需要进一步深化。

寓言是一种与人类文化关系极为密切的文体。它与政治、哲学、宗教、教育和民俗等都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中国寓言经历了春秋战国、魏晋六朝、唐宋、明清及近代等几次创作与研究的高潮。进入21世纪以后,寓言研究逐渐引起学术界的重视。2012年,北京大学常森副教授撰文《中国寓言研究反思及传统寓言视野》(《文学遗产》2012年第1期)对古代寓言的范围作了辨析,为寓言研究厘清了一些基本概念。可以相信,随着寓言研究的复兴,岭南报载寓言研究有望取得新的突破。

注释:

[1]赵晓兰著:《传教士中文报刊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第393页,2011。

[2]孙毓修:《中国寓言序》//沈德鸿:《中国寓言初编》[M]。上海:商务印书馆,1917。

[3]邓毅、李祖勃编:《岭南近代报刊史》。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第230页,1998。

[4]陈蒲清:《中国古代寓言史》[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第366页,1983。

猜你喜欢

岭南寓言报刊
岭南荔枝红
汉代岭南考古学特征拾零
广州市岭南耐火材料有限公司
寓言
成长的寓言
时装寓言
融合发展:少儿报刊的一次华丽转身
《小学生必读》再次入选向全国少年儿童推荐百种优秀报刊
在“门”字内加字可以组成新的字,试着填填下面的空吧!
寓言的马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