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神圣国土守护者、幸福家园建设者”
——关于新时代西藏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几点思考
2020-12-01许可峰
许可峰
(西藏民族大学教育学院,陕西 咸阳 712082)
2017年10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给西藏隆子县玉麦乡牧民卓嘎、央宗姐妹回信,勉励她们要继续传承爱国守边的精神,带动更多牧民群众像格桑花一样扎根在雪域边陲,做神圣国土的守护者、幸福家园的建设者。2018年2月21日至22日,西藏自治区党委书记吴英杰在墨脱县考察时指出,西藏要大力实施“神圣国土守护者、幸福家园建设者”战略,加快西藏发展,确保边疆巩固边境安全,用实际行动回报总书记的深切关爱。教育是一切事业的根本。“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神圣国土守护者、幸福家园建设者”的实施,就是要以教育为根本、为基础,通过人的培养来巩固国家边疆安全,促进民族地区发展。西藏高等教育承担着为西藏各方面建设培养高层次人才的神圣使命,需要充分认识这一战略的重大意义,以培养“神圣国土守护者、幸福家园建设者”为目标,加强教育模式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这一战略服务。
一、为何培养:西藏高校培养“神圣国土守护者、幸福家园建设者”的重要意义
(一)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安全,更好地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位于世界之巅的西藏自治区面积120多万平方公里,约占我国国土总面积的八分之一,陆地边境线长4000多公里,约占全国陆上边境线总长的五分之一。千百年来,青藏高原与北方大漠、东方海洋、西南高山一起,环拱成中华民族舒适、安全的巨大摇篮,孕育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绚丽多彩、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时至今日,西藏自治区仍然是我国重要的国家安全屏障,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正因为如此,从近代以来,西方势力一直觊觎我国西藏地区,试图将她从中国分裂出去。印度独立以后,出于安全战略考虑,也一直对西藏怀有很大的领土野心。西藏民主改革以来,西方敌对势力和印度政府利用境外分裂势力,与区内分裂势力内外呼应,一直试图在西藏兴风作浪。在我国各边疆民族地区之中,西藏的安全问题由于内外因素相互交织,显得尤为复杂,因此被中央视为边疆治理的重中之重。
《淮南子·泰族训》中说:“天子得道,守在四夷。”这里所说的“四夷”,相当于今天所说的边疆少数民族。增强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和对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边疆少数民族就能成为守护国家安全的钢铁长城。西藏特殊的自然环境,被很多非世居人群视为不可涉足的畏途。现代高原医学证明低压低氧环境暴露对动物的心、脑组织及其功能能够造成明显损伤[1],大于等于5000米高海拔移居人群返回平原1年之后,他们的机体功能尚未完全恢复[2]。即使是在西藏世居人群看来,仍然是海拔低的地方环境好,因此纷纷购房,即便是房价堪比全国二线城市的拉萨市(海拔3600多米),也因海拔的原因,许多内地人或者不敢来旅游,或者不愿意长期居住。而西藏70%的世居民族人口长期生活在3500米以上的高海拔低压低氧环境中,他们对于高海拔低压低氧环境,已经形成了良好的机体适应性。因此西藏的国防和建设,固然离不开包括汉族在内的各族人民的共同奋斗,但是西藏世居少数民族的作用,尤其不能忽视。西藏高校应该重视西藏世居民族学生教育,把他们培养成政治上靠得住、能力上用得上、情感上下得去的高素质边疆建设人才。培养爱国爱藏的高层次人才扎根边疆,建设边疆,带领广大人民群众一起守护边疆,就是西藏高校培养“神圣国土的守护者”题中的应有之义。
除此之外,西藏高校每年还招收了相当数量的内地生源大学生,他们在长达几年的时间里,与藏族同学一起学习、生活,熟悉西藏区情,了解西藏文化,最有可能留在西藏工作,成为我国西藏神圣国土守卫者和幸福家园建设者队伍中的新生力量和中坚力量。即使他们毕业之后不在藏工作,也可以多种方式支持西藏的建设与发展。因此做好这一部分大学生的爱国爱藏教育和民族团结教育,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促进西藏经济和社会发展,更好地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水平
在西藏广袤的土地上,生活着三百多万各族人民。在党的正确领导和亲切关怀下,西藏的经济社会发展很快。特别是进入新时代以来,西藏的经济GDP连续25年保持10%以上的高速增长,增速居于全国前列。2015年之前,西藏的集中连片贫困高达35.2%,是全国唯一的省级集中连片贫困区,经过几年的努力,脱贫攻坚取得重大突破,55个贫困县摘帽,4700多个贫困村(居)退出,近48万人实现了脱贫,贫困发生率目前已经下降到6%以下[3]。但还是应该看到,由于历史欠账比较多,西藏人均GDP在全国仍然处于比较落后的状态。由于群众的整体文化观念、知识水平还相对比较落后,脱贫攻坚的外源性比较强,而内发性动力、能力仍然不足,在依靠政府强大动员和支持脱贫攻坚之后,脱困人口返贫的可能性仍然比较大。我们经常说扶贫先扶志,扶贫先扶智。对贫困家庭的成年劳动力扶志扶智固然重要,但这仍然是治末之举,而非治本之策。治本之策就是要在学校教育中抓好育志育智。义务教育是如此,高等教育更应该这样。高等教育要为西藏地区培养扶贫致富的领头人,领头雁,要培养能够把西藏的三大产业提高到现代化水平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西藏高校需要以此作为自己的人才培养目标。
(三)促进西藏学科、专业结构调整与质量提升,更好地服务于西藏经济社会发展
西藏高校在学科和专业调整方面,长期遭受“路径依赖”的制约,“存量决定增量”,新学科、新专业的增长受既有学科、专业和师资力量的影响,重视遵循教育机构内部的发展逻辑而忽视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导致学科与专业发展和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相脱节。例如,早在1993年3月,全区第四次教育工作会议出台的《关于改革和发展全区高等教育的意见》,就提出今后西藏民族学院要办成文理结合、以理为主的综合大学[4]。但是时至今日,西藏民族大学从公学建立之初就形成的以文科为主的倾向依然根深蒂固,与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结合不够紧密,成为这所高校在西藏高等教育战略格局中不断被边缘化的重要原因。区内其他几所高校因为成立时间较晚,历史包袱相对较轻,学科与专业设置与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结合程度相对较好,但是受制于地理位置条件,从内地引进高层次人才比较困难;受制于西藏高等教育办学质量与办学层次的影响,进入高校教师队伍的本土化高层次人才也数量有限。这些都严重制约着西藏高校学科和专业建设的质量。区内一些新建学科和专业,一开始师资几乎全靠援藏高校支援,被戏称为“××大学××学院拉萨分院”。这种严重依靠“外援”的办学方式能够解一时之需,但却不具有可持续性。西藏区内高校近十几年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另外一个路径是降低门槛引进硕士研究生,进校几年后通过教育援藏政策再送到对口援藏高校攻读博士学位,以此提高教师队伍学历层次。这一政策的实施对提升西藏高校教师队伍质量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在执行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1.硕士研究生招聘待遇较低,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不足;2.硕士研究生招聘条件要求太低,门槛不高;3.用人单位选送在职教师读博缺乏严格条件要求;4.援藏单位在招录受援高校推送的在职教师读研时几乎照单全收,门槛过低;5.援藏高校导师缺乏西藏研究方面的学科积累,对西藏高校在职读博教师选择西藏相关问题开展研究普遍不予支持,导致后者毕业论文选题远离西藏实际,既增大了完成的难度,毕业后要顺利开展西藏方面的研究课题也需要很长时间的调整与适应,有的教师由于很快错过了学术发展的黄金时间,而终身难以将研究领域转移到西藏相关问题;6.西藏高校由于师资力量薄弱,人手紧缺,对在职读博教师的支持不够,有的学校要求在职读博教师读博第二年就要返校给学生上课,导致在职读博教师缺乏足够时间用于读书和研究,读博不得不一再延期,有的甚至被迫最终无法取得博士学位而被退学。调整西藏高校学科和专业结构,长期以来卡在师资队伍建设这个短板上,要么缺乏调整的勇气和行动,要么不顾教师队伍现状“大干快上”,有学科和专业数量而缺乏质量保障。“神圣国土守护者、幸福家园建设者”人才建设战略的实施,给倒逼西藏高校学科与专业调整,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促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二、培养对象:谁能成为“神圣国土守护者、幸福家园建设者”
(一)无论是在农牧区就业还是在城镇就业,都可以是西藏幸福家园建设者和神圣国土守护者
倡导西藏高校大学生做“神圣国土守护者、幸福家园建设者”,不是要让所有的大学生都回到农牧区。西藏农牧区脆弱的生态容纳不了太多的人口,况且也不是所有专业毕业的学生都适合回到农牧区就业或创业。城镇化是全球大趋势,而且这种城镇化趋势不是扁平化的,而是人口越来越集中在大城市、特大城市。这种人口的集中有利于形成产业配套齐全的工业和服务业体系。同时,由于工业和服务业人口的集中,使得对农牧业产品的消费升级,农牧业产品价格提高,从而促进农牧业现代化水平提高和农牧业人口收入的增长。相反,人口越集中在农牧区,农牧区越贫困,人们越想脱离农牧区却又无力脱离。所以无论是在农牧区就业还是在城镇就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别。我们既要努力转变西藏高校大学生那种“以农为耻”,不愿意到农牧区就业创业的观念,也不要走向另一个极端,在宣传上给人一种到城镇就业就不是“神圣国土的守护者、幸福家园的建设者”的印象,形成事实上的道德绑架。这种城乡二元对立的思维才是“神圣国土守护者、幸福家园建设者”需要坚决反对的。城镇离不开农村,农村离不开城镇。无论毕业后是在农牧区还是城镇,只要能促进西藏经济社会的发展,就是“神圣国土守护者、幸福家园建设者”。
(二)无论是西藏生源大学生还是内地生源大学生,都可以做西藏幸福家园的建设者和神圣国土的守护者
我们同样不能把西藏神圣国土的守护者、幸福家园的建设者,简单化地理解为只是对藏族青年的希望,或者只是对西藏生源大学生的希望。西藏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全国人民的西藏。建设西藏,守护西藏,是每一个中国公民、每一个华夏儿女应尽的职责和光荣的使命。通过西藏高等教育培养“神圣国土的守护者、幸福家园的建设者”,既要重视西藏高校西藏生源大学生的教育,也要重视西藏高校内地生源大学生的教育,既要重视在校大学生的教育,还要重视包括援藏干部在内的西藏各条战线各民族干部和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西藏离不开全国,全国离不开西藏。无论是西藏生源大学生,还是内地生源大学生,无论他们毕业后在西藏工作,还是到内地工作,只要能够促进西藏与内地经济文化交往交流交融,就是西藏神圣国土守护者、幸福家园建设者。
一方面,我们绝不能把建设西藏幸福家园,守护祖国神圣国土,简单化地理解为只能在西藏工作才能实现的目标,才能履行的职责。西藏只有三百多万人口,却有着占全国约八分之一的国土面积,这就使得西藏高等教育存在着一个难以克服的困难:如果仅仅局限于西藏高校,如何培养出各行各业需要的种类齐全的专业技术人才?以人才需求数量较多的教师岗位而言,各中小学学科所需人数与内地省份相比可谓“微不足道”。以2018年为例,全区中小学教师公招岗位中,藏语文233个,思政100个,计算机97个,英语97个,汉语文90个,数学85个,美术69个,体育66个,音乐56个,历史47个,化学45个,物理44个,生物37个,科学教育32个,地理25个,心理23个,特殊教育7个[5]。这样一个人才需求量,往往一个专业一两个班就可以满足,甚至有的专业,办一个班,都可能会产生毕业生过剩的问题。一个专业建设起来不容易,撤销也不容易,西藏高校毕业生结构性过剩的问题,由此而来。这些过剩的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只能通过“转移”的方式来实现。一是行业转移,即转移到与所学专业不完全一致的行业中去就业;二是地区转移,即选择到内地就业。无论是到其他行业就业,还是到内地就业,这些毕业生都是祖国神圣国土的守护者,西藏幸福家园的建设者。无论他们走到哪里,都能够为建设西藏、振兴西藏,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维护边疆安全作出自己的贡献。如果片面强调只有在西藏就业才是祖国神圣国土的守护者,西藏幸福家园的建设者,不利于西藏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解决,也不利于西藏经济社会建设和民族团结。建设西藏,振兴西藏,必须有一批勇敢、有为的西藏生源高校毕业生大胆走向内地,成为促进西藏与内地经济交往交流交融的桥梁。
另一方面,西藏经济社会正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许多新的人才需求,西藏高校还没有相应的专业,也不可能提前建设这样的专业。除非某一专业在西藏已经有了比较大的需求,至少两年能够达到四五十人的需求量,西藏高校才可以通过区内外混合班招生或者隔年招生的办法,开设这样的专业。不仅西藏高校的专业建设很难跟上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即使内地高校每年在藏的高考招生计划,专业增加也比较缓慢。2012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本科专业有506种,而2008—2012年全国普通高校在西藏招生的本科专业只有378个,其中招生人数在1000人以上的专业2个,501—1000人的专业6个,5年间“在藏招生100人以上的本科专业共73个,占全国普通高校在藏招生本科专业总数的19.3%;这73个本科专业5年间在藏招生总计22090人,占5年间全国普通高校在藏本科招生总数的80.84%。换句话说,全国不到20%的本科专业5年间在西藏招收了超过80%的本科生。”[6]5年100人,平均到每年也就是20人。由此可见,全国许多专业在西藏很少招生或者根本没有招生。当然,许多专业,内地高校也很难在西藏尚未出现这方面的需求时就开始在西藏大量招生。这就导致西藏如果需要这些专业的人才,只能让区内高中毕业生去内地攻读这样的专业,或者从内地引进这些专业的毕业生。此外,受基础教育质量的影响,以及西藏人才结构中高层次人才缺乏的现实,西藏每年也需要从内地引进一批高水平人才,来带动西藏经济社会的发展。
2019年暑期进藏,笔者住在拉萨市藏游坛城格拉丹东酒店。那一带三年前还是比较冷清的郊区,如今却非常繁华,有“东有布达拉宫,西有藏游坛城”的美誉。正是大量内地游客和内地商家的到来,给拉萨带来了无限的商机,也为本地人的就业与创业,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正如邓小平曾经指出的那样,西藏是人口很稀少的地区,地方大得很,单靠藏族同胞去建设是不够的,“如果以在西藏有多少汉人来判断中国的民族政策和西藏问题,不会得出正确的结论”[7]。
因此,我们一方面要提倡西藏高校毕业生到内地做促进西藏幸福家园建设以及内地与西藏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桥梁,另一方面要提倡西藏急需专业的内地高校毕业生到西藏就业,做西藏幸福家园的建设者,祖国神圣国土的守护者。讲清楚这个道理,才能做好西藏高校毕业生的思想工作,让他们明白为什么一方面有为数不少的内地大学生到西藏就业,而西藏生源高校毕业生还要到内地就业。这个问题关系到他们就业观念的转变,也关系到西藏社会的稳定和民族团结。
三、人才要求:如何做“神圣国土的守护者、幸福家园的建设者”
过去我们讲西藏高校人才培养,有这么几句话:“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在新形势下来看这几句话,需要赋予新的含义。
(一)“下得去”是起点,“上得来”是目标
“下得去”,主要是转变西藏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观念,到西藏最需要的基层去,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和聪明才智,创新创业,开拓和丰富西藏的就业市场,促进西藏经济社会的发展。西藏稀少的人口与广阔的地域和丰富的资源相比,突显出西藏当地就业潜在的巨大可能。要把这种可能变为现实,就要求我们的高校,要培养有创新创业勇气和能力的新人,而不是只等着在体制内就业的毕业生。“下得去”不仅是对西藏生源高校毕业生而言,内地生源高校毕业生也要有“下得去”的勇气和毅力,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开创新的天地,引领西藏人民共同建设小康社会。对于选择到内地就业的西藏生源大学毕业生,也要引导他们树立“下得去”的意识,要让他们理解这样一个道理,即西藏高等教育今天发展的规模,是国家全力保障少数民族平等受教育权利的结果,高等教育只是提升人的素质,与就业不能划等号。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全国各地的大学生都要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并通过职后的不断学习,实现人生发展目标。
“没有上得来,就没有下得去。”面对21世纪的大学生,一味拿“奉献”教育他们,教他们“下得去”,却让他们看不到“上得来”的希望,这样的就业观念教育必然失败。一定要让大学生树立这样的观念:“下得去”是起点,“上得来”是目标。这个“上得来”,不是说要脱离边区,脱离基层,而是指实现人生发展目标,取得事业上的成功与辉煌。越是基层的地方,越留有广阔的空间,越能够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越能够为人生发展提供厚积薄发的力量源泉。我们的大学生回到农牧区,带领广大农牧民发家致富奔小康,希望自己也能够发家致富,到城里买房,让老人更方便地享受优质医疗等养老条件,让子女享受优质教育资源,这种理想是非常自然,非常健康,非常值得提倡的。
(二)“留得住”不仅需要感情,更要靠本事
情感上不爱基层,不爱边远地区,只把基层和边远地区体制内岗位作为职业发展的跳板和过渡,不可能“留得住”。但只强调情感上留得住还不够。人是追求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只有在基层干得好,能放光发热,找到用武之地,获得自我实现的满足,才能从内心里喜欢上基层,喜欢上脚下西藏的这片“热土”——西藏大多数地方每年平均温度很低,可谓“冷土”,要成为“热土”,必须心里有热量(热爱家乡),体内有能量(知识能力),事业有容量(发展前景),生活有质量(能让家人感到幸福)。目前不仅很多内地生源高校毕业生不愿意去西藏基层,就是西藏生源高校毕业生也不愿意去基层。西藏生源高校毕业生大多数选择返藏就业,即使内地援藏省市和援藏企业拿出很多岗位,这些岗位内地高校毕业生看着都“眼红”,西藏生源高校毕业生却不愿意去。他们中很多人解释自己这样选择的理由是“回到西藏,建设家乡”,实际上却只想着“回到拉萨,回到了布达拉”,即在西藏城市就业。即使毕业时选择报考边远地区的基层,去了很多人又不安心工作,心心念念想方设法往城里调动,导致每年西藏基层都分配了很多高校毕业生,但是却又永远缺人。西藏高校除了要教育大学生热爱家乡,要带动贫困落后的边远地区发展,而且要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让毕业生能够学有所长,学有所为,在基层和边远地区,也能够做出一番事业。我们经常说是金子总会发光。但前提是,自己是一块金子。如果我们的大学生到基层不能发光,不能发热,他们就会觉得冷,觉得前途黑暗,心心念念要回到他们多年学生时代已经非常习惯和喜欢的城里工作和生活。
(三)“用得上”要靠全面深化教育模式改革
“用得上”,就是人才培养的类型和质量是最重要的。考虑到西藏对人才需求的多样性,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终身化学习能力的要求,西藏高校专业建设的数量的有限性,以及西藏现有专业重理论轻实践的现实,在人才培养的专业类型上,西藏高校今后应强调大类招生,通才培养,以及终身化学习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无论对到西藏就业的西藏生源大学生,对到西藏就业的内地生源大学生,还是到内地就业的西藏生源大学生,如何让他们“下得去”又“留得住”,最后还能“上得来”,而不是沦为社会的底层,西藏高校需要做好全面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四、如何培养:针对不同大学生群体开展“守护者与建设者”教育
基于上文提到的理由,我们把西藏高校大学生分为四种类型:将来返藏就业的西藏生源大学生、将来进藏就业的内地生源大学生、将来内地就业的西藏生源大学生和将来内地就业的内地生源大学生,他们都是我国西藏幸福家园的建设者,祖国神圣国土的守护者,对他们的教育,侧重点上应该有所不同,但都要强调城乡结合、区内外文化结合、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结合。
(一)返藏就业西藏生源大学生教育:情感上“下得去”,观念上“出得来”
对于愿意返藏就业的西藏生源大学生,无论是区内高校毕业生,还是内地普通高校毕业的西藏生源毕业生,以及身处内地的西藏民族大学西藏生源毕业生,他们的优势都是比较熟悉西藏区情和风土人情,更可能到边远地区和基层工作。对这部分西藏高校大学生的教育,要注重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下得去”。要教育他们,“爱家乡”不等于“爱拉萨”,不能把“回到家乡”等同于“回到了布达拉”。无论在哪里工作,对家乡的爱要具体到西藏的每一寸土地,每一处人民,要带领广大人民群众一起勤劳致富,改变西藏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的落后面貌。
二是“出得来”。既要加强对现代全球和全国新知识新技术新发展的了解。西藏要发展,不可能是封闭的发展、孤立的发展。全球化和全国经济的不断腾飞,给西藏经济发展带来了很多挑战,但也提供了广阔的机遇,只有迎难而上,拥抱机遇,才能使西藏成为全球化和全国经济腾飞大潮中的耀眼明星,而不是被不断边缘化。这就意味着“去基层”“去边远地区”,必须心里有城市,有全国,有世界,才能将边远地区的发展,搭上城镇化、全国经济发展和全球化的快车。在城里工作的大学生也一样,要心系家乡,努力帮助家乡发展。
三是要加强对西藏地方知识、民族传统文化知识、全国、全球知识和文化的学习与融合。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地方的才是全球的。西藏经济发展属于后发式发展,属于生态薄弱地区发展,这就决定了西藏复制其他地方经济发展模式的空间变得非常之小。比如对于内地一些很成功的企业,在西藏不可能再建设这样的企业。首先人家已经形成的品牌优势和市场垄断地位不容易挑战,其次西藏生态环境不允许。在这种情况下,西藏经济发展只能打“特”字牌,突出地方特色、民族特色,才能弯道超车。但“弯道超车”需要特殊的“驾驶技能”,这就意味着西藏高校毕业生对西藏地方知识和民族传统文化知识要有比较充分的了解,还要了解内地和全球人们的消费观念,才能吸引全国、全球消费者的眼光,做全国、全球的生意,赚全国、全球的钱。我们不能一提到地方特色、民族特色,就意味着原汁原味的甜茶馆、藏餐厅等。笔者在西藏考察得知,像这种从外在到内在都过于“原汁原味”的藏餐厅,基本上只能吸引藏族人消费。餐饮业是如此,其他方面也是这样。只有努力把民族的变成世界的,民族文化等各方面资源才能走出去,成为民族地区经济腾飞的基础。
(二)进藏就业内地生源大学生教育:努力学习西藏地方知识和民族语言文化
进藏就业的内地生源大学生,包括两种类型。一是西藏区属高校中的内地生源大学生,一是全国普通高校的进藏高校毕业生。对前者的培养本身就是西藏区属高校的职责所在,但后者也非常可能以在职培训的形式,成为西藏区属高校的教育对象。进藏就业的内地生源大学生的优势在于他们的专业基础比较扎实,比较熟悉内地的市场观念和消费需求,有条件在内地和西藏市场之间架起交流与合作的桥梁。但他们的劣势也很明显,那就是不熟悉西藏的区情民风,不熟悉藏族人的文化传统和交往习惯。语言和文化差异带来很多沟通方面的障碍,导致内地进入西藏的高校毕业生也需要经历复杂的文化和心理适应过程,一些人甚至一生都没有能够较好地完成这一过程。笔者以本人曾经带过的汉族师范专业毕业生为例,不要说内地生源汉族师范专业毕业生,就是西藏生源的汉族师范专业毕业生,他们一些人毕业很多年后仍然面临着比较严重的适应问题。在大学期间他们的学业成绩明明比大多数藏族同学都要好,但是毕业后的教学成绩却一直不理想。所教学科从这一门换成另一门,就差藏语课没有换了,仍然无法发挥出自己的优势。为什么?因为他们没有能够成为优秀的跨文化教师。归根结底,是我们的师范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忽视了对这一部分进藏就业的汉族大学生的跨文化教育能力的培养。我们的在职教师培训课程体系里,也缺失了这方面的内容。
(三)内地就业西藏生源大学生教育:发挥跨文化差异性竞争优势
如前所述,内地就业的西藏生源大学生,也是祖国神圣国土的守护者,西藏幸福家园的建设者。人是第一位的。西藏、藏族都不是抽象的概念。无论是西藏还是藏族,最宝贵的是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因此民生是最大的问题,就业又是民生工作的首要问题。西藏的发展最终是要服务于西藏的人民群众。西藏生源大学生无论在哪里就业,首先都帮助西藏解决了就业问题,给父母家人带来了生活的保障和希望,这本身就是建设幸福家园。笔者在甘肃看到一些乡镇,市场繁荣,楼市火爆。但这些地方气候干旱,水资源和其他资源都很匮乏,农业入不敷出,工业几乎是零,其经济依靠的只是劳务输出。打工者将收入带回家乡,在镇上购房,让父母带着孩子在镇上接受较好的教育。西藏高校毕业生到内地就业,同样可以给家乡的发展带来希望。而且西藏资源丰富,到内地的西藏生源学生只要头脑灵活,就能够在西藏和内地的商业、旅游、工业等各方面的交流上,做出一番事业。在这方面,无论内地高校还是西藏高校,都应该教给学生这样的观念,并且在课程体系和学生管理方面,给学生这方面的发展创造条件。一些学校门禁森严,固然有利于校园安全,但是如果过度限制学生走出校园,接触社会,这样的学生管理制度与人才培养的目标是背道而驰的。有的高校搞大学生创业教育,创业项目却只是面向一万人左右的校内师生服务,而不能走出校门,面对真正的市场竞争。一些学校在寒暑假让大学生尽可能回家,不允许留在校园,固然有利于降低管理成本,但是却不便于学生利用寒暑假在学校附近打工,培养社会实践经验。内地高校和在内地办学的西藏民族大学,在这方面尤其应该为西藏生源大学生创造更多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比如西藏民族大学可以借鉴西南民族大学,在校园周边建设形成“西藏风情街”,鼓励在校大学生和毕业生创业。此外还要创造条件,如开设课程或提供网上选修课程,让西藏生源大学生更多了解西藏区情和传统文化,这是他们将来如果参与内地竞争的“差异比较优势”。因为这种与民族文化具有紧密内在关联的民族智力资源,是一种内源性动力系统,是民族地区发展的第一推动力[8]。西藏经济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一大批勇敢走向内地就业创业的西藏人。西藏只有走向内地,走向世界,才能拥有真正的现代化,拥有未来。
(四)内地就业内地生源大学生教育:做藏汉团结和经济文化交流的使者
那些西藏区属高校中的内地生源大学生,如果毕业后不选择去西藏就业,学校也应该从我国西藏“神圣国土守护者、幸福家园建设者”的培养目标出发,加强对他们的教育。一方面当然是教育他们要建设自己家乡的幸福家园,另一方面,作为西藏高校学子,西藏也是他们的第二故乡。与选择内地就业的西藏生源大学生一样,他们在校期间对西藏区情、文化和风土人情的了解,与西藏同学建立的深厚友谊,都是他们此生非常宝贵的财富。如果他们在未来的事业发展中能够利用好这些财富,不仅对于他们个人的发展,而且对于西藏经济社会的发展,都能产生重要的作用。所以西藏区属高校一定要站在“神圣国土守护者、幸福家园建设者”的层面,高度重视这部分大学生的培养工作,在课程体系和课外实践活动两个方面,都要努力促进他们对西藏区情和风土人情的了解,以及藏汉各族大学生之间的友谊,使他们在毕业之后,能够成为汉藏民族团结的纽带,西藏与内地经济文化交往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