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约翰·拉斯金设计理论对我国遗产保护的影响

2020-12-01王国朋

文物季刊 2020年5期
关键词:明灯手工艺遗产

□ 王国朋

一、约翰·拉斯金设计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1)约翰·拉斯金设计理论

约翰·拉斯金[1](John Ruskin,1819~1900)认为,造型艺术是“大艺术”,设计是“小艺术”,必须要造型和设计兼备,否则社会便是有缺陷。他认为在工业化不断深入、批量生产越来普遍的情况下,设计应为多数人服务,强调设计的社会功能性、实用性,向自然学习设计思想,反对“为形式而形式”。

(2)时代背景

从文艺复兴到法国大革命,人们对建筑遗产的认识从古董上升到文物建筑、共同遗产,文物建筑的修复实现了从仿古到风格修复的转变。

19世纪初,英法战争中英国取得胜利后,英国逐渐强盛起来。英国经济取得了空前的繁荣,工业化逐渐普及。大批量的机器工厂代替手工工厂,工业革命给社会分工带来了进一步的发展,使得设计与制作分离。同时,人类的传统生活方式开始被摧毁,也击碎了人们的传统精神支柱——宗教信仰。人类在获得丰富的物质资料的同时,意识形态远远滞后于物质社会的发展,建筑材料和形式的单一化使得建筑设计乏味而无趣。

建筑修复与建筑设计是相伴而行,并逐渐走向分立的,而反修复的兴起就是这一分裂过程的助推剂。受到法国风格修复理论的影响,英国也有大量的历史建筑被修复。在此背景下,约翰·拉斯金尖锐地提出“反修复”的批评意见,之后推出了自己关于设计的理念,拉斯金认为“修复……意味着一幢建筑物所能遭到的最彻底的破坏”,认为文物建筑的物质结构的逐渐老化并最后坍塌是事物发展的自然规律,所以对文物建筑只需要进行经常性的维护和保养就可以了,没有必要去修复它。但“反修复”仅仅是一种保护理念,而非具体的保护措施。这种思想影响了工业革命以后的设计运动,有力推动了英国艺术的发展。

(3)拉斯金与反修复理论

18世纪的欧洲建筑考古发掘活动推动了19世纪初的建筑设计从模仿古典时代的建筑到表现不同时期建筑形式风格的转换。在对古代遗迹的研究中,建筑师们自认为已经发现并掌握了建筑的演进规律,即通过对不同历史时期建筑风格特征的知识掌握便可准确复原或重建特定历史时期的建筑。在这一背景下,法国逐渐发展出一种以“风格修复”[2]为主导的建筑设计理念,将不同时期的建筑统一在固定的形式特征与整体的审美论调之下。这种设计理念很快蔓延至英国,致使英国于18世纪下半叶开始大规模古迹修复活动,大量由中世纪遗留下来的古建筑以“改造”与“美化”为目的进行修复,造成了许多重要历史建筑形象被改变。随着修复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人们对于历史观念的不断反思,这种兼具破坏成分的修复方式开始受到诸多有识之士的质疑与反对。

特别是1842年英国的“剑桥-卡姆登协会”(Cambridge-Camden Society)提出旨在“恢复教堂昔日鼎盛荣光,统一并纯化不同时期建造风格”修复原则后,引发了英国建筑保护运动(Conservation Movement)的兴起。此后不久,英国艺术批评家约翰·拉斯金出版了其著名的《建筑七灯》(The Seven Lamps of Architecture,1849)一书,反修复运动由此进入了理论化的新时期。通过著书立说,拉斯金希望阻止修复狂热在英国的蔓延,“反修复”的观念开始向大众层面普及。

1877年,威廉·莫里斯[3](William Morris,1834-1896)吸收约翰·拉斯金“反修复”设计理论思想,领导成立了“古建筑保护协会”,发表了那篇著名的《宣言》(Manifesto of SPAB),其成员也积极参与到对各种破坏式修复的批判中。短短数年,“修复”就成为了人们避之惟恐不及的瘟疫的代名词,反修复的理念逐渐得到英国民众的认可,同时也开始被欧洲的大陆国家所借鉴,并直接影响了20世纪建筑保护理论的发展走向。

(4)拉斯金设计思想集成:《建筑七灯》

拉斯金的设计思想,在其著作《建筑七灯》得到了集中体现。《建筑七灯》是拉斯金关于建筑美学的七个原则。

第一盏明灯:牺牲明灯。拉斯金从宗教的角度分析,强调在建筑创作中一定要投入情感,并且用虔诚的态度做出最大付出。第二盏明灯:真理明灯。拉斯金强调的“真理”,是一种客观和绝对的建筑美学规则。第三盏明灯:权力明灯。拉斯金认为有两类建筑会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一类是非常珍贵精美的、给人爱意和敬慕的感觉;另一类是严肃的,带有神秘感、庄严感,给人某种神秘力。第四盏明灯:美的明灯。拉斯金讲到建筑美时,有崇尚自然的浪漫主义特色,认为所有的美丽线条都来自于自然中最常见的线条。第五盏明灯:生命明灯。“其高尚或卑鄙程度与明显施加于物体上的脑力成正比。这条原则应用于建筑物时最奇特、最不容置疑。对于这种建筑,与并非由令人愉悦的音乐或者美丽的色彩组成的事物一样,本质上毫无生气,其最高层次的尊严和令人愉悦的程度取决于其产生过程所涉及的智力生命的生动表达。”第六盏明灯:记忆明灯。建筑是记忆,“没有建筑,人们照样可以生活,没有建筑,人们照样可以崇拜,但是没有建筑,人们会失去记忆”。第七盏明灯:顺从明灯。拉斯金认为历史上已经有的建筑基本形式已经过前人的反复推敲,是“足够好的”,人们应该尽量使用它们,在此基础上进行改进,而不是凭空进行颠覆性的创新和改变。

(5)拉斯金设计思想对遗产保护理论的影响

拉斯金反修复理论对于过去年代里创造的文物建筑,最有效的方法是保持其在物质上的原真性。任何必须的修缮或修复决不可使历史见证失真,而又必须明白无误地是现代的。修复是根本不可能的。用保护(protection)代替修复(restoration),保护古建筑身上的全部历史,用经常的照料来防止破坏。为加固而用的措施应该让人一下就能辨别出,决不能伪装成什么,决不窜改古建筑的本体和装饰。

拉斯金设计思想的优点:与法国学派[4]较多的人为干预相比,英国学派[5]在浪漫主义思想的影响下更多地表现出“无为”,主张不要以过多的人为手段与措施改变文物建筑自身的自然发展与衰亡,只需要以日常的维护、管理使文物建筑保持健康状态就可以了。强调加固措施的可识别性和真实性,表明英国学派对文物建筑的原真性的理解和重视达到了一个很高的层次,为20世纪建筑遗产保护修复理论提供了理论支撑,成为《雅典宪章》[6]的关键基础理论之一。

拉斯金设计思想的缺点:过于绝对地否定修复,使英国学派的做法显得有些脱离实际,因为构成建筑物的各种材料寿命都是有限的,当文物建筑处在即将破坏的危急关头,仍反对一切修复,只会使文物建筑得不到应有的保护,而最终衰亡。

二、拉斯金设计思想的中国化

当前,中国“残留”的历史建筑,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冲击和考验。高速发展的中国经济,使得城市建筑变成“三年一小变,五年一大变”的混凝土快餐。在城市更新改造,房地产开发的推进过程中,大量历史建筑岌岌可危,成为城市建筑的牺牲品和垫脚石。城市也由此埋没了地域性和历史性的特质,变得千篇一律,毫无特色……中国的这个历史阶段和英国的19世纪有着相似的地方,同样处于一个积极思考和转型期,经历着比较大的社会经济文化变革,面临着在巨大经济利益的诱惑下传统价值体系的丧失风险。不同的是,历经几个世纪,现今现代西方各国保护制度以及管理体系已非常完善,具体的修复措施和技术非常严谨科学,为此我们可以借鉴参考。与此同时,国内建筑遗产学术界思想非常活跃,各种修复实践也在积极实践完成,包括诸如建筑遗产的再利用,历史街区的更新以及有关中国传统民居、水乡、村落的规划和保护等等。

我们需要研究前人的理论,来规避我们可能会犯的错误。拉斯金的设计和艺术理论前瞻性绝对首屈一指,很多理论在当今社会都不落后,对于中国目前的设计发展和遗产保护具有良好的借鉴意义。拉斯金强调设计的重要性、设计为大多数人服务、设计要取法于自然、设计要注重实用性(减少装饰)、设计要注重结合工业化发展、环境对艺术创作有影响的思想,不仅仅影响了英国的“工艺美术运动”,同时也对我国的建筑遗产保护有指导性意义,对我国美术史、建筑设计、工业设计以及遗产保护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我国建筑遗产保护实践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前景

(1)存在的问题

当下中国建筑设计和遗产保护力度不足,缺少文化传承。有些设计者将传统元素照搬,没有进行加工设计地加入到自己的建筑作品中,以为这就能体现民族的文化,却不曾想展现出来的仅有设计师的无知与浅薄。设计不应该只是表象,而是要有灵魂,能让人去品味去想象。当我们使用一种传统元素和文化的时候,首先需要去理解它,去消化它,甚至将它拆分开来,提取其中的灵魂,进行二次创造。如果手工艺技法缺失,设计出来的建筑一定缺少艺术与灵性。

拉斯金的设计理论对中国的启示。中国是一座世界闻名的文化古国,手工艺技法的传承到现在依然有发展。中国的传统手工艺技法众多,传承甚广,其中的传统手工艺技法如刺绣、编织、雕塑、刻印等,非常普遍。但当前的手工艺技法传承也面临一个巨大的问题,中国的设计该向手工艺产品发展还是该向现代科技发展?如果拉斯金站在现在的中国,他又会如何去做?传统手工艺经过传承与沉淀是中国无法舍弃的,而现代科技代表着先进与发展,也不能随便放弃,那我们该怎么做呢?拉斯金告诉我们“强调艺术与工业的结合”可以说是一种解决方法。现代设计产品加入传统手工艺技法,可以使得产品实现人与物的融合,使得产品更具有文化内涵,并且难以被借鉴与模仿。并且传统手工艺与现代科技产业的融合能够延续传统手工艺的发展,实现较高的经济利益。

(2)发展前景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遗产保护相关学科发展迅速,研究范围不断扩大,并呈现出向跨学科、综合性的模式发展,基础保护科学理论进一步系统化,实用技术与科学理论交融发展三大特点。在基础理论层面,保护活动的复杂性使一系列文化精神的再领悟成为可能,21世纪的修复活动进入哲学高度的思维阶段,特别是建筑的地域性受到重视,保护学由此与地域自然环境、人文历史、社会科技条件等相关学科产生关联。在研究方法层面,类型学研究方法被引入遗产实证调查研究领域,历史研究的方法论研究受到重视。在保护技术层面,跨学科的优势拓展了对遗产损坏机理、作用过程、产物、结构、缓蚀机理等方面的专项研究,逐渐形成了专门的理论体系,并根据保护修复对材料性能的特殊要求,开展了对文物保护材料、方法及技术的研究。在遗产管理层面,遗产保护法律建设、管理机制的完善,以城市发展角度进行的城市策划以及城市特色区域开发更新等课题也推进了遗产管理制度的建设。因此,为了适应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需要,建立科学的保护观,应该加快培育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的遗产保护学。

[1]约翰·拉斯金(John Ruskin)又译作约翰·罗斯金,是英国作家、艺术家、艺术评论家,还是哲学家、教师和业余的地质学家。1843年,他因《现代画家》(Modern Painters)成名,是反修复和工艺美术运动的倡导者。

[2]风格修复:建筑的修复是一种风格的修复,而风格自有它的原初性和整一性。一个建筑从建成到修复的这段时间里,会经历各个历史阶段对它施加的影响,必然有所增删——这从建筑的角度来说,是很自然的,因为建筑是有实用功能的,要满足不同时代人们的需要。

[3]威廉·莫里斯,英国设计师、诗人、早期社会主义活动家、自学成才的工匠。他设计、监制或亲手制造的家具、纺织品、花窗玻璃、壁纸以及其他各类装饰品引发了工艺美术运动,一改维多利亚时代以来的流行品味。1868年至1870年间出版的叙事诗集《地上乐园》,借古希腊到中世纪的传说一抒胸中块垒。他亦是拉斐尔前派的重要成员,但极少留下画作。

[4]法国学派:以勒·杜克为代表,提出较完整的修复理论,即“风格修复”理论,形成了遗产保护的法国学派。

[5]英国学派:以拉斯金、莫里斯为代表发起的反修复运动。

[6]《雅典宪章》主要理论:提出了“彻底放弃修复以避免修复工作所造成的危害,而代之以经常持久的维护”,“由于坍塌或破坏而必须修复时,应该尊重过去的历史和艺术作品,不排斥任何一个特定时期的风格”,“为了延续文物建筑的生命,必须继续使用它们,但使用的目的是为了保护它们的历史和艺术特性”这三个基本的保护原则。

猜你喜欢

明灯手工艺遗产
Andalusia's white villages
传统手工艺与博物馆
做一盏明灯
遗产怎么分
明灯
千万遗产
世界工艺文化之旅
手工艺·温州发绣
遗产之谜
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