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深度学习的音乐课堂综合性艺术表演实践性的案例研究

2020-11-30周之源

家庭教育报·教师论坛 2020年40期
关键词:艺术表演综合性音乐

周之源

【主题阐述】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课程性质应该体现出实践性,音乐课程的教学要通过聆听欣赏、演唱演奏、综合性艺术表演和音乐编创等多种实践形式才能得以实施落实。通过深度学习来触及学生心灵,深入到学生内在思想以激发他们对综合性艺术表演学习的积极性。

一、基于问题与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实践与探究

(一)观点剖析

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如果老师引导方式不当,学生对音乐缺乏正确的认识,就会影响课堂教学效果。學生才是教学的主体,学生积极主动有意义的学习也是综合性艺术教学的一种表现,这个过程必须建立在有效教学的基础上,学生才能在音乐教学中获得真正的音乐审美体验。然而个别音乐教师仅仅把课改的着力点放在改变学习方式等外在的形式上,给音乐教学披上一件“华丽”的外衣。如此引导出来的学生,学习态度和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因此,要想提升音乐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就必须要先静下心来,真正的去理解深度学习的内涵,采用综合性艺术表演提升音乐课堂教学效果。

(二)案例描述与分析

案例1:一教师在教学《春节序曲》时,前半节课先完成了歌曲的全曲聆听和作品赏析,之后将同学们分为三组,请每个小组设计出一个新的演绎方案。教师为同学们准备了很多乐器,请同学们在《春节序曲》的基础之上,自选乐器伴奏或组建小乐队演奏。经过一段时间的排练准备,同学们展现出来了一个相对完整的节目效果,首先是一位同学的主持,对作品的创作背景和小组节目进行了简单介绍,从而引出《春节序曲》的主旋律,一部分同学们利用手边的乐器对主旋律进行伴奏,并有两位同学跟随音乐进行了朗诵和填词演唱,在小组同学的配合下,同学们已然沉浸在这台“春节联欢晚会”之中,不时报以热烈的掌声。

分析:《春节序曲》生动的体现了我国人民在春节时热烈欢腾、同歌共舞的情绪。教师通过一系列的设计,让学生自选乐器以及担任不同角色,从不同角度融入了学生的自主表演,通过节奏变化、演奏乐器、表演形式等在乐曲中的不同表现,使学生感受到热闹的春节气氛,同时也激发了学生们热爱生活、热爱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良好品质。对于学生们来说这种表现形式更能让他们体会音乐的综合性表演艺术,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积极性。

案例2:音乐欣赏作品《但愿人长久》,教学重点在于感受歌曲的词曲特点,体会作品表现的情境和情感。一教师在演唱歌词前,创设情境,聆听歌曲,之后再请同学们带有情感的朗读歌词,让学生先亲近作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唱鉴赏完之后,教师请同学和自己的小组同伴们根据音乐编创一个节目。教师请了几位同学上台展示,先是一位同学模仿苏轼先生,喝着酒,仰头看明月,朗诵歌词,紧接着演奏长笛、吉他、古筝的同学开始演奏旋律,他们还进行了段落分配,演奏吉他同学先引入,自己编创了一段演奏旋律,沧桑感油然而生,紧随其后长笛和古筝演奏出本首作品的主旋律,两位舞蹈的同学紧随其后,开始翩翩起舞,台下的同学不由自主的为他们鼓掌,并一起主动开始演唱《但愿人长久》的歌词,台上同学们的综合性艺术表演,激发了台下同学们对作品的情感共鸣和表演热情。

分析:教师通过舞台剧表演的形式,让学生体会到这种综合性表演方式与传统音乐教学的不同之处,在欣赏与演唱中理解音乐与诗的融合,体验诗乐合一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通过不同的乐器演奏及对旋律的把控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深入学习音乐要素及音乐要素对歌曲的表现作用,这场《但愿人长久》的综合性舞台设计表演激发了学生们的表演热情,为掌握相关演唱演奏的知识与技能、领略音乐其中的内涵、提高艺术素养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基于音乐课堂教学现状的思考或反思

(一)音乐课程不只注重双基的培养,更注重表演与音乐的有机融合

深度学习是建立在学生先前知识基础上的概念改变,音乐教学中综合性艺术表演主要在演唱的基础上开展,培养学生音乐能力将“唱”放在首位,然后融合表演,尽量不要使表演与音乐独立,如果只是单纯地表演,舞台后方进行音乐配合,会造成表演痕迹过于明显,学生对音乐缺乏整体的感知。要鼓励学生在演唱的过程中进行表演,动作只是起到辅助和展现作用,将表演与歌唱有机融合,学生会主动细嚼音乐作品的内隐情感,在审美感知的基础上,实现情感体验、想象、领悟的结合,把握音乐的内涵和基本情调,进而通过表演展现出来。

(二)学生缺乏课外能力的培养与积累提升,教师应组织开展多样化的表演实践活动

综合性艺术表演作为一种表现性突出的教学模式,可以将音乐教学扩展到课外活动中,发挥音乐教学的优势,为学生创造展现自我的平台,弥补传统课堂教学的局限性。一是组建校园音乐兴趣小组。一些中学虽然成立了音乐乐队,但是功利性较强,且选拔相对严格,表演活动相对单一,不符合中学生的个性和大多数人的需求。音乐兴趣小组主要结合综合性艺术表演的特点,学校提供硬件设施的保障,学生根据自身音乐特长自由组合,分组对学生进行指导,可以组建合唱队、舞蹈队等,然后根据表演的内容进行组合,形成完整的综合性艺术演出形态。二是开展校园文化艺术节。根据学校安排定期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鼓励学生自发排练音乐节目,将学到的音乐知识以表演的形式呈现出来,艺术形式可以有独唱、合唱、器乐、舞蹈等,在巩固音乐课程知识的同时提升学生的表演能力。

结语

总之,音乐不仅是一种知识,更是一种艺术,在初中音乐教学过程中要注重综合性艺术表演的有效融入,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注重教学设计和实施控制,在表演中凸显美育功能、音乐知识与技能的深度融合,同时考虑学生心理特点,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深度学习、善于学习,提升音乐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真正实现资源的整合与教学效率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王路.声乐表演教学理论与实践探究——评《声乐教学与表演艺术实践探索》[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37(06):2.

[2]翁持更.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设计优秀案例集[M].上海音乐出版社,2013.

[3]李青.以学生为中心的音乐教学评价探微——以音乐欣赏课程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5(22):209-210.

[4]张黎红.多元文化背景下中小学民族音乐教学的对策研究——以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原则为例[J].当代音乐,2016(07):17-21.

猜你喜欢

艺术表演综合性音乐
Jiao Ayi| 《娇阿依》
对多发性抽动症患儿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
综合性护理在支气管扩张患者雾化吸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基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作文教学策略
论体育竞赛、艺术表演对城市发展的促进作用
音乐
音乐
综合性图书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