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改理念下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2020-11-30杨玲

家庭教育报·教师论坛 2020年40期
关键词:实践研究新课改高中语文

杨玲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教学不断改革与发展,新一轮课程改革已全面推进,现代化教学逐渐朝着素质教育的发展方向前行,在教育教学中以全新的思路、教学理念、教学模式,让学生能够参与到课堂教学之中,并获得真实体验和感悟。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积极改善教学现状,优化教学设计,认真钻研教材内容,使学生在课堂上得到充分的发挥,在这一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自主探究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及学科素养。基于此,本文主要对新课改理念下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实践研究进行了分析,以期帮助学生实现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实践研究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下,不仅在教学体系、教材内容、教学模式等方面有了重大转变,同时从侧面反映出教育教学的思想观念在发生变化,逐渐提升思想、敢于尝试和创新。在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教学方式、教学理念以及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不小的转变,由以往的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这不仅仅是启用新教材这么简单,而主要是以新教材为载体,通过创设多样新颖的教学方法,给学生提供优质的学习环境,让学生能够拥有良好的学习方式,充分挖掘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以及多方面能力的培养,将所学知识能够有效运用,在课堂上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高中生今后全面的成长与发展。

一、新课改下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主要原则

(一)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制定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主动脉,关系着课堂教学的整体质量和效率,也是教学活动的开始和结束。设定教学目标并不是希望这堂课达到怎样的目的,而是将本堂课程很好的规划,从设定大目标,再到设定课程中的小目标,将教学目标精细化、具体化。高中语文教学在设定教学目标时,可以从方向、内容、任务等方面着手,为接下来的教学活动指明方向,在语文教学活动中主要围绕目标进行,应遵循严谨性、科学性、全面性、合理性等原则,同时也为教学评价这一环节起到关键作用,可以说教学目标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的高低。

(二)教学主体

随着新课改已全面推进,现代化教学活动中呈现的是“双主体”的互动全过程,无论是教師还是学生,在课堂上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体作用,同时要尊重彼此的主体性。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与学生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在学习过程中能够积极主动、不厌其烦,培养吃苦耐劳、自觉主动的学习精神,锻炼学生自我管控能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力和创新力。另外,教师的主体作用主要体现在有自己的教学风格、教学特色,不再成为教材与学生之间的传递员,在课堂上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成为学生的最佳搭档,扮演不同的角色,做一名好的倾听者、指导者、合作者。

(三)开放教学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需要遵守的原则离不开开放性原则,以往传统教学体现出老旧、保守、被动的课堂教学模式,当然现如今课堂教学要摒弃以往教学模式,在课堂上展示灵活性、开放性、趣味性,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引入学生的真实生活,将实际生活与教学内容紧密相连,让学生们能够走出教室,了解更多的知识,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着眼于未来。教师还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利用多样化教学手段,创设不同的情境模式,使学生们能够全身心投入课堂教学之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应用能力。

二、新课改理念下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一)利用多媒体技术,营造趣味性课堂

在以往传统教学中,部分教师的教学理念始终停留在应试教学中难以自拔,课堂上呈现出单线教学,“教师讲、学生听”,使学生的学习状态一直处于被动模式,认为语文学科是一个非常枯燥无趣的课程,导致学生对语文学习失去浓厚的兴趣。因此,在新课改背景下,语文教师要将单向教学的形式转变为互动性教学,在课堂上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将话语权和主动权交给学生,并为课堂增添更多的欢乐趣味色彩,将多媒体技术引入课堂,充分利用多媒体的各项功能,将图片、声音、视频、文字汇集成动态画面,为学生们输送更多的信息资源,将学生们带入浓郁的学习情境之中,真实感受到多媒体带来的视觉感、直观感,见证现代化教学的优势,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课堂专注力。

例如,在学习《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诗词时,本身古文诗词就难以理解,首先,教师可以让学生了解这首诗词的写作背景,为学生详细介绍诗人苏轼写这首诗词时的经历、情绪、心理等方面,并能够体会诗人苏轼的深刻寓意。其次,为了能够更好地达到语文课堂教学效果,便于学生对诗词的理解,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播放关于《赤壁》、《三国演义》等电影的片段,结合现代思想理解这首诗词的含义,还可以播放一些关于苏轼的人文背景,相信学生们观看后会激发新的认知和思维,结合学习的相关知识,对学习展开无限的想象和创新,不仅节约课堂教学时间,还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便利,让他们感到语文课堂的趣味性,促进高中生全面发展。

(二)科学引导新思路,提升语言和思维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不要再像以往教学一样追着学生传递知识,而是要采用科学引导的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让学生通过自身独立思考和分析后得出结论,在此之前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引导性问题,一个小问题能够引发多个知识点,让学生们对旧知识进一步巩固,做好新知识的衔接。当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和答案时,教师需在一旁耐心倾听,阐述完后需要给予学生点拨,通过正确启发,让学生能够获得新的思路,并鼓励学生积极探索。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还要遵循语言训练和思维培养,可以说语文学科中语言发展和思维发展是教学核心,通过语言训练能够提高学生的思维模式,思维的跳跃性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可以说两者之间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整个语文学科,无论是阅读教学还是写作教学都是一种完美诠释。因此,教师应当在日常教学中,重视学生的思维培养和与训练,结合不同的训练方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发散思维、求异思维的各项能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作为教育工作者应当积极为课堂教学带来全新的局面。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敢于创新、深入教材,帮助学生进行知识归纳、梳理思路,有效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性,促进高中语文教学有序开展。

参考文献:

[1]曹金生.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J].文理导航(上旬),2021(10):8-9.

[2]陈波.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策略探究[J].试题与研究,2021(28):93-94.

猜你喜欢

实践研究新课改高中语文
新课改下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新课改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数学概念教学探索
新课改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实践研究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浅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新课改下开展数学建模教学之浅见
提高煤矿安全管理有效性的实践研究
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在高校公体课中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