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教学

2020-11-30吴园园

家庭教育报·教师论坛 2020年40期
关键词:课外阅读习惯方法

吴园园

【摘要】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活动是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开展好课外阅读活动,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开展课外阅读可以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探求知识的欲望,丰富知识,开阔视野;开展课外阅读还有利于学习和巩固老师在课堂上所教的知识,使学生学得有趣,学得扎实,学得活泼,是启迪智慧、锻炼才能的一条主要途径。

【关键词】课外阅读  习惯   方法

【正文】《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非常重视小学生课外阅读,要求在整个小学阶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同时还提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因此,教师要精心抓好课外阅读。阅读是一项最重要的语文基本功。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中心环节,担负着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良好阅读习惯的重要任务。阅读教学与识字教学、听说教学、作文教学有密切联系,可谓一损皆损,一荣俱荣。要抓好阅读教学,仅凭小学语文课本中三百篇左右文章,三四十万字的阅读量根本无法满足其能力形成的需求。21世纪是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是人才激烈竞争的年代,它对人才的知识、技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谁在知识和科技上占优势,,谁就在发展上占据主导地位。人才源自知识,而知识的获得跟广泛的阅读积累密不可分的。因此,当新世纪拉开帷幕的时候,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不能不深思:应该如何及早引导学生正确面对纷坛繁杂而又丰富多彩的阅读世界,博览群书,开拓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是学生身心得以健康成长,潜能得以充分发掘,以渊博的知识去适应和面对未来社会的需要和挑战。对此,我有几点浅见。

一、选书、购书是关键

选择的书籍由师生共同确定,选书的前提是教师自己应该有比较大的阅读量,有判断优秀作品的标准。

1.选择的书籍要尽可能照顾全班学生的阅读趣味。

2.选择的书籍要有合适的讨论话题。

3.选择的书籍要分低、中、高三个层次。

4.选择书籍应尽量从新课标推荐的书目范围中选取。

书籍选定后,学校图书馆统一购买一个班的量,班与班循环使用

二、激发兴趣,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兴趣是需求的内驱力,只有培养学生对课外阅读的浓厚兴趣,学生才会以积极主动的心态,投入到课外阅读中去。   1、榜样激励。榜样能使学生产生看齐的向上心理。平时,老师可以有意地向学生介绍古今中外热爱读书的一些名人名家:如文学家高尔基、伟大领袖毛泽东、大作家老舍、叶圣陶、冰心;也可以在班中树立典型来激励学生,使学生逐渐认识到只有多读书,肯读书,才能有较高的阅读能力,鼓励学生热爱书籍,从书籍中汲取无穷无尽的语言营养,精神食粮。

2、赏析片段,激发兴趣。教师撷取文中精彩片段,有声有色地向学生朗读,或介绍文章的开头、结尾,来激发学生对文章阅读的兴趣。如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桂林山水》一文中,作者在描写桂林的山、水使用的排比句,学生朗朗上口,在读的过程中也领悟了作者描写的景物,也学会了一种写作方法,为学生的写作打下了基础。

3、活动激趣。开展与课外阅读有关的活动,在有趣、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学生体会到课外阅读的乐趣。可以开展与课内阅读有关的收集活动。如《诗歌朗诵会》,举办活动前让学生大量阅读跟诗歌有关的书籍,让他们从中筛选出自己喜欢的来朗诵,学生积极性提高了,诗歌也朗诵,也得到锻炼,这样的活动很受学生的欢迎。

4、故事引趣 。低年级学生识字量少,要培养他们从小就爱看书,老師可以每天抽出一些时间,声情并茂的讲述一些孩子感兴趣的故事,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看到老师讲得有趣,也会无形中受到感染,而且老师要有计划的坚持每天讲一个小故事,这样耳濡目染,学生就会觉得书是那样的神奇,慢慢的也会觉得书里有很多故事在等着他,而且,故事又是孩子最容易接受的一种学习课外阅读的方法之一。

5、表演生趣,体会人物情感。当学生阅读一些寓言或神话故事时老师可以挤出一节语文课,进行课外阅读、交流活动,谈收获、谈体会,或者进行阅读表演。如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寓言故事《扁鹊治病》这课教学时,让学生自由组合成小组,来进行表演训练,这样既锻炼了孩子们表演的能力,也促使孩子认真阅读书中人物的动作、表情、样子,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强,在一阵阵笑声中孩子们也尝到了书籍带来的快乐。

三、注重方法指导,培养阅读习惯

过去孩子们读书,多数在家长的陪同下进行,更多的是关注故事。现在自己进行整本书的阅读。如何读一本书,在方法上我们应为学生进行适当的指导。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除了让学生通读全书,精读精彩片断外,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勾画圈点、做读书卡片,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

1、指导学生制定阅读计划。

就目前的状况而言,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不容乐观,学生自由阅读的时间极为有限,引导学生学会合理安排有限的阅读时间,显得尤为重要。读什么书,什么时间读;零碎的时间读什么,整块的时间读什么;文学名著什么时间读,报刊杂志什么时间读;要有长计划、短安排。制定长计划,是为了有一个长远的目标;短安排,是为了适应可能随时变化的情况。有了阅读计划,就能大大提高阅读效率。

2、引导学生投入真情实感。

读书时,能否将自己的情感投入进去,是能不能读好书的关键。因为语言文字,除了“达意”,还有“传情”的功能。大量文质兼美的文章里,既有鲜明生动的形象,又凝聚着强烈的感情,渗透着深刻的理性。学生从认知入手,借助形象,引发感情,在感情的陶冶中,展开想象,启动思维,从中感受、体会、感悟、理解并获得一定的语文能力。

3、引导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

在阅读过程中,对于一些精彩片断中的好词佳句,可让学生进行圈圈点点,完成读书笔记。笔记中“本书主要人物”、“我学到的词汇”、、“我最喜欢的段落”、“本书值得讨论的要点”、“我配的插图”、“我为本书设计的广告语”等栏目使学生在积累的同时,不知不觉中养成了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结束语】引导学生广泛进行课外阅读,是课程资源开发的必需,也是提高语文学科教学效率的有效手段,更是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的需要。“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作为语文教师,应引导学生有效地进行课外阅读,积极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主动帮助他们选择课外阅读的内容,经常性地围绕课外阅读组织形式多样的阅读交流,给处在记忆黄金时期和人格形成时期的孩子们,播下最好的种子,提供最好的养料,留下最好的回忆,从而让学生在书籍的海洋中浸润,享受崇高精神的滋养,不断充实自己的文化底蕴、丰富自己的气质涵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

[1]徐艳.浅谈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J].学周刊,2015(1).

[2]周晓艳.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重要性[J].中国校外教育,2015(35).

[3]李红云.浅谈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重要性[J].中国校外教育,2016(4).

猜你喜欢

课外阅读习惯方法
上课好习惯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做好课外阅读指导之我见
当你不喜欢,你就不习惯
你总要习惯一个人
好习惯
可能是方法不对
用对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捕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