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利用社会热点培养核心素养
2020-11-30刘伟锋
刘伟锋
【摘要】核心素养是当前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切入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利用社会热点培养核心素养,可以从课前学生准备、课堂热点导入、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环节切入和发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作为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基石,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道德与法治课程与核心素养培养高度契合,以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来展开对核心素养的培养,有着非常高的现实意义。依据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性质和特点,面向社会生活,利用社会热点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培养核心素养提供全新的切入点、突破点和着力点。
一、引导学生关注热点,整理热点
初中道德与法治是一门以初中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引导和促进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综合性课程。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道德与法治学科的课程性质决定了学习道德与法治必须密切联系社会生活,关注社会热点。在传统的思政教学中,对于社会热点的搜集整理,总是由教师一手包办,这样做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不利于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在道德与法治教学课前准备中,教师给学生布置关注热点、整理热点的任务。在网络时代、信息社会的背景下,学生可以通过手机、电脑等多种渠道获取信息。教师给学生布置这一任务,让学生上网时把时间和精力用在学习方面,有利于提高学生合理利用媒介的能力。在学习九年级上册第一课第二框题《创新永无止境》前,教师给学生布置了任务:关注、搜集并整理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火星这一热点。学生利用网络,搜索相关资讯,认真阅读并整理好学习笔记,这为课堂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对我国的科技创新有了初步认识,培养了爱国主义精神,树立了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二、热点导入环节,学生自导自演
在课堂教学中,导入新课环节一般由教师设计和实施。课堂教学中学生自己能做好的,教师要放手让学生去做。课堂是学生的课堂,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如果利用社会热点导入新课,我们可以让学生自主设计、自导自演。热点导入,教师要相信学生,大胆放手,让学生设计和实施,这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处理运用信息的能力、学以致用的能力、动手操作能力、技术应用能力等,有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学生自导自演的热点导入一般采用小记者新闻播报的形式。在学习九年级上册第二课第二框题《创新永无止境》时,两个班级采用了不同的形式。九一班的导入,是文字版本,在学生整理热点的基础上就可以运用到导入环节;九二班的导入,需要学生编辑视频、制作课件。中学生有一定的信息技术能力,为了完成热点导入,学生们搜集加工图片、视频资料,完成课件制作。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们的学习能力、技术应用能力等有较大提高。
三、联系热点,指导自学
在新课程改革中,课堂教学特别重视学生自学。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教师一般在出示学习目标后让学生自主学习。学生联系对照学习目标自学教材。依据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性质和特点,我们可以让学生联系热点开展自学。学生经过课前准备与热点导入这两个部分,已经对社会热点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并且提出了问題。教师要联系热点,引领指导学生自学,让学生在自学中把社会热点和教材相连接,用教材中的知识和内容去分析理解社会热点。在学习九年级上册第六课第二框题《共筑生命家园》时,学生对身边“禁煤、禁燃、禁放”这一社会热点已有了解。在学生自学时,教师让学生联系这一热点,用教材哪些知识去理解政府的这些措施。联系热点,学生有了“疑问”:为什么要采取这些措施呢?这样做有什么意义呢……带着问题,学生积极主动的自学教材,努力在教材中寻找答案。在自学中渗透这一热点,学生对教材中人与自然的关系、我国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等内容有了更准确和深刻的认识。
在道德与法治教学自学环节中,让学生联系社会热点自学教材,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热情,调动学生自学教材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把握学习重点,突破学习难点,提高学生自学的效率。
四.利用热点,合作探究
社会热点为道德与法治学科命制试题提供了丰富而鲜活的课程资源。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要利用社会热点,面向核心素养精心设置试题。通过完成热点试题,引发学生的思维,组织学生合作探究,从而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利用社会热点开展合作探究,要营造良好氛围,孕育核心素养。在此基础上教师要精选热点材料,涵养学生核心素养。热点材料具有鲜明的思想性、人文性、教育性等特点。好的社会热点材料本身就是培养核心素养绝佳素材。教师精选热点材料并加工整理,学生阅读感悟热点材料,涵养核心素养。例如,学生阅读我国脱贫攻坚的热点材料,他们会感受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取得的重大成就,激发了民族自豪感;学生更加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根本保障,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更加拥护党的领导,涵养核心素养中的政治认同。
利用社会热点开展合作探究,要精心设置试题,导向核心素养。热点试题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教师在命制热点试题时要面向核心素养,挖掘热点材料与核心素养的连接点,设问精准,直指核心素养。试题要有思想性、科学性、指向性和教育性。试题的命制要紧密结合热点材料,注重试题的思维含量,用巧妙的设问打开学生的思维之门。
核心素养是当前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切入点,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入新阶段的着力点。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利用社会热点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核心素养的培养提供了新的角度和方法,同时必将促进学校的德育建设和课程改革。
【本论文是保定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利用社会热点培养核心素养的实践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版
[2] 成尚荣.核心素养的中国表达[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