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课堂有效性研究
2020-11-30刘硕
刘硕
(一)研究依据
有效教学的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大家认为:教学也是科学。即教学不仅有科学的基础,也可以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
1、赫斯特等人对有效教学的研究。赫斯特认为教学的目的是发展和扩大概念图式和心理技能,从而引起行为变化。教师应该经常考虑怎样使得教学内容被学生接受,使得学生真正学到知识。而合理运用不同的教学策略、方法和思想可以使得学生学到更深、更多和更广泛的知识。赫斯特认为有效的教学应该保证学生有兴趣、有自主权、能自我激发动机。这样学生会全身心的投入到处理教材和学习任务之中,他们会学到自己满意为止。因此下列三种情况属于有效教学:
学生不仅学到教师传授的大部分知识,还学到许多其他知识;上课结束很久以后,学生还在继续研究和探讨上课内容;不是强迫学生学习,而是学生渴望学习。
2、国内的有效教学研究也很活跃。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崔允郭教授的《有效教学:理念与策略》。崔 教 授 对 有 效 教 学 的 内 涵、核心思 想 做 了清 晰 的 界 定,提 出了有 效 教 学 的 理 念:一是“有 效教学关注学生的进步或发展”,教师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思想。二 是 要 求 教 师 有“全人”的 概 念。学生的 发 展 是全人的 发 展,而 不 是某一方面 或 某一学科 的 发 展,而 应 该 定 位 在对一个 完 整 的 人的 发 展上;三 是“有 效 教 学 关 注 教 学 效 益,要求教师有时间与 效 益的 概 念”;四 是“有 效 教 学 关 注 可 测 性 或 量 化”,如 教 学 目 标 尽 可 能 明 确 与 具 体,以 便 于 检 验 教 师 的 工作 效 益;五 是“有 效 教 学 需 要 教 师 具 备一种反思的意识”,要求每一位教师不断反思 自 己 的 日 常 教 学行为,追问“什 么 样 的 教 学 才 是 有 效 的”、“我 的 教 学 有 效 吗?”,“有没有比我更有效的教学?”;六是“有效教学也是一种策略”。他提出了教学的准备、教学的实施、教学的评价三个阶段的具体教学策略,还提出教师应该掌握有关的策略性的知识,以便于自己面对具体情景时能作出决策。
3、新课程改革重点之一。就是要让学生的学习产生实质性的变化,提倡自主、探索与合作的新型学习方式。建构这样的学习方式对教师的教学行为提出了新要求。在促进学生主动健康发展这一核心价值观下,从对教学设计的要求开始,经实施教学过程,到反思和重建,对教师的教学是否是有效教学提出了一套新要求,并通过这些行为推动教师回的到研究中去,从而促进教师的发展。
(二)有效教学的原则
1、互动的师生关系原则
教学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统一的实质是交流。因此现代教学观认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流、积 极 互 动、共 同 发 展 的 过 程。没 有 互 动 就 不 存 在 真 正 的 教 学,只有教学的形式外衣而无实质性交流发生的“教学”是假教学。把师生关系定位为双向、平等、理解的人际关系。
2、启发式教育原则
教师引导而不牵着学生走,用有效的教学情境激发他们学而不推着他们走。让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开动脑筋解决问题,而不直接告诉他们结论。引而不发是启发式的精髓,是有效教学的基础。
( 三)、研究的目标与内容、方法与过程
1、研究的目的
(1)通过研究,探索和总结出一套适合新课程背景的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2)通过研究,促进教师积极转变教育教学观念,让教师积极构建有效的、素质化的课 堂 教 学 模 式,培 养 学 生 自 主 学 习、探 究 学 习、合 作 学 习 的 能 力,以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研究的主要内容
(1)课堂有效教学的理论学习和研究。
(2)探讨有效教学的三个关键性的教学行为,即如何开展有效备课、有效指導、有效激励,从而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3)教师积极构建素质化的课堂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
(4)教 师 如 何 面 向 全 体 学 生,充 分 尊 重 学 生 人 格,关 注 学 生 个 体 差 异,实 行 差 异 教学,使 全体学生有不同程度地提高。
(5)研究现代化教学技术与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师生互动方式的转变,以提高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四)、研究成果与成效
高中数学有效课堂的构建是学生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促使数学素养的形成,使学生愿学、乐学、会学、善学、巧学,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实施有效教学,一是教师要有以学生为主体的意识,全部的教学是否合理有效的标准是学生是否获得充分发展。二是教师要注重教学方式的选择,精细化备课。三是要有良好的态度尤其是对学困生要多给他们机会,多鼓励。四是精选课后练习,不给学生作对他们来说太难或太容易的题目。同时经过课题研究的的教学实践,认为可以从以下六个方面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1、抓常规养成培养学生良好习惯
2、重视非智力因素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关注学情,采取差异教学
4、重视数学“再创造”过程
5、注重数学思想方法、数学观念
(1)把数学思想方法与知识有机结合起来
(2)加强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的系统性和有序性
6、课堂组织采取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