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初中语文作业设计策略研究
2020-11-30李云云
李云云
【摘要】在“双减”政策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师积极减轻初中生课后作业的负担,丰富作业的形式,才会让初中生更加轻松、开心学习语文课程。同时,还会让初中生的语文成绩、综合能力得到更好提升。这就需要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应用行之有效的策略。本文对在“双减”背景下,初中语文作业设计策略进行了研究,以期可以为初中语文教师提供参考。
【关键词】双减背景;初中语文;作业设计
前言:
在“双减”政策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师不仅要提高初中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还要不断丰富作业类型,设计多元化的作业,并将作业与初中生的实际情况紧密相连,才会让初中生在减轻作业压力的情况下,取得更多的进步。另外,教师要注重作业设计的科学性,让初中生拥有更多的选择权,才会让其更加积极去完成作业,并不断提高知识水平。
一、设计趣味性作业减轻初中生学习压力
初中语文课文不仅题材丰富,而且内容相对比较复杂。往往需要初中生付出较多努力才会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在“双减”背景下,教师要减轻初中生的学习压力,这就需要教师要科学设计课前作业,并且,要保证作业的趣味性,才会更好满足双减政策的标准。同时,也会让初中生更加高效、轻松地学习语文课程。初中生的学习压力,也会得到极大程度的减轻。另外,让作业具有趣味性,教师要不丰富作业的形式,让初中生从繁重的文字作业中脱离出来,才会更大力度激发初中生完成作业的动力。
丰富作业的形式,教师可以从动手实践、查阅网络资料等方面入手。不仅可以让初中生拥有强烈的新鲜感,还会让其更加主动、认真去完成作业,从而让其做好良好的学习准备。如,《荷叶·母親》一文,通过荷叶与荷花在雨中的形态,生动比喻了母爱的伟大。对于容易忽视亲情的初中生而言,有极大的教育意义。为了让初中生可以在学习课文时,充分融入到课文的情境中,领悟到母爱的深厚,并更好掌握其中的语文知识。教师就可以课前布置这样的作业:“利用互联网搜集歌颂母爱的诗句,或是作品,并将其整理在册;观察母亲在生活中的一举一动,感受母亲对自己的爱,并将具体细节记录下来。”。在这两种新颖的作业方式引导下,初中生完成作业的兴趣会更加浓厚,而且还可以让初中生在潜移默化中积累下文学知识,提高初中生的写作水平。另外,也会帮助初中生理解父母对自己的爱,并懂得去感恩父母。教师在初中生的情感得到升华的基础上,去开展授课实践,初中生也会快速的理解和接受,从而有效提高学习成效。
二、设计生活实践作业减轻初中生负担
生活是连接初中生和语文课程的纽带,教师设计作业也要与生活息息相关,才会让初中生有更积极的态度,去完成作业。同时,还会让初中生极大减轻重负感。另外,教师布置作业,一方面是让初中生可以对语文知识加以巩固,还要利用作业去延伸、拓展初中生的认知,让其发散思维能力得到更大的进步。倘若教师将作业与生活紧密融合,不仅会让初中生更好主动去发散思考,还会让其感受到学习语文的乐趣,由被动完成作业转变成主动完成。对于转变初中生的学习态度,也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这就需要语文教师在设计作业时,要从多个角度思考,并结合教学目标、初中生的真实学情加以设计,才会在减轻初中生负担的基础上,进一步促进初中生掌握知识的效率。如,孔子的文章《论语》十二章中,其中包含的知识十分丰富,不仅对初中生有极大的引领和启蒙教育意义,还有深刻的哲理性。教师在课堂上逐渐讲解孔子的十二条观点时后,就需要根据初中生对这十条观点的理解程度,去筛选性布置作业,才会真正减轻初中生的负担。同时,还可以让初中生更高效的完成。例如,初中生对论语第四条:“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理解不够透彻,教师结合生活布置作业,就可以将其设计为:“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述对这一点的理解。”。既不全限制作业的答案,又可以让初中生从自身出发,去反省和提升自己。不仅可以达到教学目的,还会让初中生得到进一步的成长。或者,教师也可以让初中生以表演的方式,去对论语内容加以表演重述,从而加深初中生对课内知识的巩固。同时,还会让初中生体验到许多乐趣,并有力减轻其作业和思想负担。
三、结合初中生情况设计分层作业
在实际教学中,为了让不同层次的初中生都有力提高知识水平,教师通常会采取分层教学法。而作业是教学工作的有力补充,所以教师设计作业也需要的所区别,分成不同层次。这样才会让初中生更加高效的去完成,并最大限度提高语文知识水平。而且,在分层作业的前提下,初中生的选择权会更多,会让其做作业的动力得到更大提升。另外,就分层作业而言,教师也需要从不同角度进行分层,才会更利于初中生的发展。
如,在指导初中生学习《纪念白求恩》这篇课文后,设计作业时,就可以设计成以下的层次:第一层,是针对平常语文知识水平相对较差的初中生而设计的,即让初中生熟读全文,并且背诵课文的最后一段;复习议论文的写作方法和特点;搜集生活中与白求恩同志有相同精神的人物例子,加以说明的同时,进行讨论。第二层,是针对平常成绩较优秀的初中生而设计的,除了包含第一层次的作业内容,还需要增加一些难度。即,复述全文的写作特点,内涵,立足自身阅历,讨论白求恩精神在生活中的重要意义和体现。在具体指导初中生做作业时,教师可以将第一层次作业作为必须完成的内容,而第二层次的作业,教师可以让初中生自愿去选择做或是不做。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让初中生有更多的选择权,还会让初中生以积极的心态去完成作业。不仅可以有力减轻初中生的作业负担,还会让初中生不再对作业有排斥心理,从而打下坚实的语文基础。
总结:
“双减”背景下,教师要注重不断丰富、更新作业的形式,让语文作业的趣味性不断提高。并且,教师要注重将以往单一以文字方式完成作业的模式,加以丰富,结合生活多开展实践型的作业,同时结合初中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去设计和布置作业,才会进一步促进初中生的发展,并让其不再对作业有所排斥。对于帮助初中生学习语文课程的积极性,也有重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张凤华.如何有效设计初中语文作业[J].教育现代化,2018,5(33):369-370.
[2]张桂华.初中语文作业分层设计浅析[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9(20):138-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