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师与学生成功沟通方法的案例研究

2020-11-30雷丹

家庭教育报·教师论坛 2020年40期
关键词:教育活动

雷丹

【摘要】教学过程是师生在相互沟通中进行的,成功的教育,有很多种因素,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质量就是一个重要的因素。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对学生品德的培养、学业的提高以及学生的身心健康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则有赖于师生之间的有效沟通。只有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师生感情和谐融洽,学生才能尊敬你、信任你,进而“传道授业解惑也”。

【关键词】教育活动   师生沟通方法   成功的教育

引言

我们的一切教育活动从本质上说就是师生双方借助于交往和沟通而实现的,没有交往和沟通,教育关系便不能成立,教育活动便不可能产生。成功的教育,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师生之间的沟通以及沟通的质量。

一、影响沟通效果的因素

1.1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

目前的小学生大多数为独生子女,是家里的小太阳。孩子们常常是在“以自我为中心”的顺境下成长的,因此,使他们在学校的表现自然也会有很大的差异,但普遍存在着学习不努力、纪律散漫、任性、依赖性强等特点,其次,小学生自我意识发展与外界要求的不一致及个性结构不完整也影响着小学生的人际交往,从而致使他们不会与人正常交往,同时他们又希望得到教师的关心、理解与爱。教师如不能以热情的态度给予帮助和指导,反而横加指责,学生则会感到失望,会产生消极情绪,导致师生关系淡漠。

1.2教师方面的因素

教师为了树立自己的权威地位,在学生面前经常是居高临下、咄咄逼人的,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课堂之外,总是给学生一种冷漠和疏远的感觉,只要求学生对自己言听计从。教师这种“可敬不可亲”的架子根本不利于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甚至会对教育效果产生负面的影响。另外许多教师在矛盾发生时往往不能对学生一视同仁,甚至拿某个“问题学生”开刀,以便“杀一儆百”,有这种行为的教师当然不能和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

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的工作量重,而且任务琐碎又复杂。结合自身的工作经历,除了完成课堂上的教学任务,在课下教师既忙于备课又忙于批改作业。没有时间与学生主动接触,学生又因为惧怕老师的威严而躲避,这样就把彼此之间的距离拉开了。

师生沟通的内容涉及方方面面,心理、思想、生活、责任等等,如沟通技巧欠缺,谈话艺术运用错误等等,必然会导致沟通结果截然相反。

二、怎样才能有效沟通

2.1树立正确的交往观

在师生交往过程中,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要公平、真诚的对待每一个学生,要用健康的心理去理解学生,要用良好的师德去塑造心灵。当教师要求学生养成文明礼貌的习惯时,自己首先要做一个充满爱心真诚的人,遇到学生问候,我微笑点头应答,学生帮忙我一定说谢谢,教学中偶有失误我会真诚地说对不起,要求学生养成做事认真的习惯,自己首先要有忘我的工作态度,在教学中精神振奋,情绪饱满,以严谨治学的态度和行为感染学生,要求学生热爱学习,自己首先抱着终身学习的态度,不断充实自己,给学生做出表率。因此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学生观、质量关,从素质教育的角度出发,从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需要来认识师生交往的重要性,建立良好的教师形象,有助于学生的成长和学习。

2.2改善教育行为

要热爱学生,爱是教育的灵魂,爱护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是教师热爱教育事业的具体表现。教师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学生,但对问题学生的教育,一定要与其家长密切配合,包括扭转其家长不正确的教育态度和教育方法,在教育孩子的观念上要达成一致,教师只有与学生和学生家长多沟通才能了解学生的实情,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为此教师要处处做“有心人”和“知心人”。为人师者应用心接纳每一个孩子,不管他们是聪明或驽钝,乖巧或淘气,他们都是一个个最真实的个体,也唯有老师用心接纳,孩子才能把上课当成一种享受,乐于学习。对于差生,不要把他们推出去教育,而应用爱心接纳他们,要善于发现他们的优点,抓住教育时机,有情有理有力有度。

2.3提高素质,有效运用沟通艺术

与学生沟通还要讲究艺术。随着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不少家庭都承受着社会大环境的各种冲击,造成学生们生活环境、教育环境的差异,进而造成儿童身心发展的不平衡,这就需要教师学会运用不同的方法和策略处理问题。例如:1.耐心倾听。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下课了学生想和教师聊天,但教师却随意打断学生的谈话,使他想要表达的内容没有得到完全的表达,这是一种很不礼貌的行为,让学生很尴尬也很委屈。有了这样的行为,孩子对你的印象会大打折扣。所以,注意倾听在互相交流时是极其重要的。懂得谈话技巧的人,懂得尊重别人的人,在认真倾听别人谈话的时候,会以专注的眼神看着你,鼓励你说下去,有时甚至会对你说:“还有吗?请继续说下去。”友善与尊重之情溢于言表。最重要的一点,教师是在沟通中认识与了解学生的。2.换位思考。教师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从学生的立场出发,了解学生的心理。3.注重引导。引导是一个以讨论为基础,以启发为目标的积极的思想过程,具体地说,在与学生谈心时,多提问题、少加评论,多做启发、少做说教,多鼓励对方讲话,少讲个人观点,了解关键后,捕捉教育时机,以理导其行,以共同探讨代替强制的说理,引导学生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才是我们教育的最终目的。

四、结论

总而言之,师生关系是关乎教育成功的关键,师生之间的沟通是相互的。作为现时代的教师,必须要学习沟通交往的策略,教师在和学生的沟通过程中,应针对他们不同的个性,采取不同的方法,要会运用学生的心理来开展工作。只有教师与学生之间以心换心,才能将师生关系拉近,使学生信任老师。学生往往把教师的言行举止都当做自己学习的榜样,教师与学生交往时,要以自身文明的言行举止,丰富的兴趣爱好去感染学生,使学生能在教师身上汲取营养,健康成长。对此,教师应不断的探索,掌握沟通的技巧,更新教育理念,从而获得有效的师生沟通,引导学生成为有益于社会发展和进步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楊娟丽:《沟通—教师与学生之间桥梁》,《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2006年10期,开篇

2、薛雪.《与学生沟通的智慧》[M].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2:218

3、于红玉:《浅谈教师与学生沟通的方法》,《黑河教育》,2008年第一期,第16页

猜你喜欢

教育活动
浅谈幼儿健康领域教育活动实施的有效途径
语言活动中对幼儿良好倾听习惯的培养
如何将小学生德育教育活动渗透到学习生活中
浅谈开展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措施
教育活动中培养幼儿主体性的研究
在幼儿教育活动中培养幼儿的交谈能力探索
浅谈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
企业基层单位两学一做中领导的作用
高职院校资助育人工作的探索与实践
浅谈传统文化教育在幼儿日常活动中的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