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生活化教学的实践探索
2020-11-30胡霞
胡霞
【摘要】在面对自己的心理问题时,大部分的学生会出现不知所措的情况,这是因为他们并没有掌握一定的同自己的心理健康问题作斗争的策略,这对于实现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是不利的。为了能够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可以对生活化的教学策略进行应用,让学生能够在熟悉的生活场景中,对自己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解决,帮助学生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本文围绕中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生活化教学的实践探索展开论述,希望对相关人士有所帮助。
【关键词】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生活化教学
前言:
面对升学的压力,学生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在学习上,因而学生并没有充足的时间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因此,学生在校园生活中,常常会因为学业的压力、生活的压力等,产生一系列的心理问题。而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可以对生活化的教学方式进行应用,帮助学生解决相应的问题,以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如,教师可以应用信息技术对人们所面对的生活压力进行展现、可以对自己的经历进行讲述,达到和学生共情的程度、可以引导学生预设自己将面对的心理问题,让学生能够在生活化教学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心理状态。
一、应用信息技术讲述现实生活中人们所面对的压力
由于学生社会经验的不足,他们往往更多地关注自身,而对于其他人所面对的压力缺乏了解。因此,他们常常会以自我为中心,陷入到自己的情绪中。这是因为他们并没有以客观的角度,审视人们遭遇不顺处境的必然性,因而不能够以良好的心态,处理自己的心理健康问题。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可以对信息技术进行应用,通过向学生讲述人们在生活中所面对的不同压力,让学生能够在对比其他人的情况共自己的情况时,了解心理问题存在的必然性,这能够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让学生能够以乐观的状态面对生活中的不顺心。
例如,教师可以以“升学压力”作为切入点,让学生能够在观看视频时,通过视频给出的有关中职生升学的数据信息,进一步地了解广大中职生面对的升学压力。在学生充分地了解大背景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就学生在校园生活中,经常面对的心理问题进行讲述,如,某学生在校园生活中,由于三观不合,不能够和同学进行友好相处,并且出现了大打出手的情况;某学生在考试中失利,并选择了复读;某学生在学习时,得知了家庭变故,整日魂不守舍,出现了成绩大幅下滑的情况……在向学生讲述这些生活中常见的例子时,学生能够意识到“并不只是我一个人在同心理问题做斗争”,这将帮助学生不再局限于个人的不良情绪中,而是能够以良好的心态,对相应的问题进行解决,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有一定的帮助。
二、讲述自己的亲身经历,达到和学生的共情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遭遇的各种事情,同教师在学习时遭遇的问题往往是大同小异的,因此,教师可以以自己上学时的经历作为切入点,向学生讲述自己当时在学习时的不如意,达到和学生进行共情的程度。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给出自己当时在解决心里健康问题时的策略,供学生进行参考,这对于帮助学生对自己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解决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在熟悉生活的情境中,学生能够更为容易地对教师给出的建议进行理解,并且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符合自身情况的方法,对自己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解决,这对于提高学生应对心理健康问题的能力有一定的帮助。
例如,教师可以就自己当时存在的“上学难”的问题进行深入讲解,如,自己当时需要步行很长时间才能够到达学校,一路上还要走泥泞的山路,给自己的求学带来了巨大的不便;可以就自己在面對学业成绩下滑的情况进行讲述,并且就自己的真实情况,向学生讲述缓解不良情绪的策略。例如,教师可以讲述自己同自己的教师一起分析试卷出错的原因,以及自己近期的学习状态,从这两个方面,对自己学业成绩出现后退的原因进行分析,并且在之后的学习中,自己是通过怎样的方式,提高自己的成绩,摆脱不良情绪的影响,让学生能够达到同教师共情的程度,这对于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解决心理健康问题的方法有一定的帮助;就与同学的相处之道,教师也可以进行展开讲解,通过将学生带入到相应的生活情境中,帮助学生了解同同学相处的方法,让他们能够有迹可循,尝试根据个人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同自己的同学相处,这对于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帮助每一位学生友好地同他人相处有重要的帮助。
三、引导学生对自己将面对的心理问题进行假设
学生的大多数心理问题都是可预见性的,因此,教师可以在学生心理状态良好时,引导他们预设自己可能会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并且就具体的情形,思考自己应当通过怎样的方式,对其进行解决,帮助学生能够做好一定的心理准备,并且能够在应对自己的心理问题时,能够以自如的状态完成对于问题的解决。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表达自己对于可能会出现心理健康问题,让他们能够在自我表达的过程中,增强学生之间的沟通,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了解到自己可能遭遇的心理健康问题。因此,学生能够在讨论的过程中,进入到相应的生活情境中,并且能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尝试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法,对自己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解决。因此,除了引导学生预设可能存在的心理问题外,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就“心理问题的解决”,提出自己的想法,这将帮助学生在理论上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能够为解决心理健康问题做好相应的准备。同时,在相互讨论的学习氛围中,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学习其他学生解决心理健康问题的策略,这对于丰富学生解决心理健康问题的方法有着不言而喻的重要性。
总结:
总而言之,教师在开展心理健康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可以应用信息技术呈现现实生活中,人们所面对的压力,让学生能够以客观的角度审视自己的心理问题;可以对自己的亲身经历进行讲述,在达到和学生共情时,予以学生一定的策略,供他们对自己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解决;可以引导学生预设自己讲面对的心理健康问题,让他们能够在真正面对相应的问题时,能够以自如的状态对其进行解决,帮助学生实现身心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亮.中职心理健康课程生活化教学方法探讨[J].山西青年,2021(16):181-182.
[2]王秋燕.浅析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生活化的途径[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1(04):1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