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之我见
2020-11-30奚雪芳
奚雪芳
【摘要】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课堂教学是教学的主要阵地,而课堂效率是评价成功教学的主要砝码。所以说在这个学生作为主体,教师作为导演的阵地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课堂效率,可从师生关系和学生差异、理论指导和自身素养、课前准备和有效引导、教学环境和课堂结构等多维关系中寻求突破,把握从而建构有效的课堂效率。
【关键词】课堂教学 师生关系 个性引导
课堂教学是教师向学生进行教育、传授知识、培养技能的主要形式,是学生学习活动最主要的场所。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发展和成长,英语课堂是一门比较特殊的课堂,因为英语是中国学生的第二语言,在这短暂的45分钟中快速的让学生融入语境中,获得收获,需要一定的努力。以往的教学中,往往出现课堂效率不高致使“课内损失课外补”现象比比皆是。加重了学生的负担,弄得老师、学生都痛苦。因此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是不容小觑的。以下就结合自己八年来的教学体会,谈谈对英语课堂效率提高的看法。
一、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尊重个性的学习差异。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育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的安全的课堂气氛。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和形成良好的学习气氛是上好一节课的关键,是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源泉。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充分满足学生渴望被尊重的心理需要,尊重其个性差异,尊重其人格,为学生创造一个民主、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给每个学生提供均等的学习机会,课堂上不对学生说No而多说 OK, Very good., Wonderful,等表扬用语,鼓励学生以轻松愉快的情绪,全身心地投入到英语学习的教学活动中去,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英语的自信心,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最大限度地调动学习的主动性,促使他们积极地获取新知识,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从而培养学生的敢于探索、不怕困难、积极进取的个性品质,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发挥无形的指导作用,涵蓄自身的综合素养。
1、掌握先进的教学理论,英语教学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外语教学法等理论便是这些规律的总结和体现。英语教师只有学好并掌握这些理论,才能形成鲜明的指导思想和实现正确决策。有先进的教学理论作指导,工作中就可以创新,教学水平才可以提高一个层次。
2、深刻领会教学大纲,钻研课标,把握教材。这些都是教师永远的基本功。如果教师本身对课堂标准和教材都没有吃透,就很难有效的引导学生。只有吃透大纲精神,明确教学目的和要求,并在备课、上课过程中自觉地贯彻,才有可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如果对课标和教材不了然于胸,领着学生绕圈子,浪费了学生的时间,教师何以提高课堂效率?
综上所述,笔者提出两个教学案例。
案例一:一堂七年级的课,教师是这样进行课堂教学的。首先用十几分钟讲解昨天布置的家庭作业,然后慢条斯理地教学新课Section A中的2a、2b,最后布置家庭作业就下课了。这节课复习时间占多了,且复习内容与新授内容毫无关系,故没有完成教学任务。照这样上下去,除大纲规定的4课时外,再给她4课时,她都难以教完这个单元。这节课应该是听说课,可在这个老师的手里是两不像,练听力没带录音机,练口语仅仅用了五分钟。
从以上案例,我们不难看出来,这两位教师未对教材进行深入和细致地处理,其中第一位教师课后还跟笔者讲述,她是课前见有人听课临时改教学内容的,这种具有跳跃性和目的性教学,效果可想而知。教师应该明确,新课程的课堂教学模式和以前的截然不同了,以前的教学是带着知识走向学生,而现在新课标的要求是带着学生走向知识,前者是教师把知识给学生,学生来学,来接受,后者是教师预设出一些尽可能适合学生的办法让学生掌握知识,这是一个巨大的变化。
新教材观要求教师在使用教材时应当发挥积极的能动性,灵活地使用各种资源为教学实践服务,而不是拘泥于一套或者某套教材。教师需要精心的解读教材和运用,才可以设计出活生生的丰富多彩的课堂氛围,充分有效地将教材中的知识激活,才能激发学生入耳、入课、入心,才能有效地提高课堂质量。
三、引导有效的课前准备,减少无效的学习“损耗”。
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是课堂的主要参与者,他们能否积极地配合教师,完成本节课的目标,也是非常至关重要的。而学生的课前准备是否充分,是否有“备”而来,为完成一堂课堂教学提供了成败的先决条件。因此,在上英语课之前,学生的预习工作应在教师的指导下有序地开展。对于新单词及每篇课文的预习,学生应做到充分,以便在课堂中配合教师,让本节课有效地完成,减少“损耗”,从而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四、架构合理的课堂教学,创设温馨的教学模式。
1、提供好宽松愉快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玩”中学,在游戏中学。
比如对音标的教学,如果采用传统的教法,不管三七二十一,老师教读,学生跟读,表面看起来很热闹,也有一部分同学确实学会了,但更多的同学学了一段时间以后,就泄气了。因为他们没有从心底认识到学音标的重要性。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笔者没有急于给全班同学教音标,而是先让几个比较喜欢英语的同学学会了音标,然后笔者就在班上举行了一次记英语单词比赛。结果,学会了音标的几个同学记的单词记得又多又快又好,让没有学音标的同学羡慕不已。这时笔者把学音标的重要性又和盘托出,学生从内心生发求知的欲望,强烈地要求学音标。这样笔者的目的就如期而至,学生學音标的积极性、主动性无形中被带动起来。
结语:课堂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渠道。课堂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以及注意力集中的持久性都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在当今课程改革中,教师应站在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地高度,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以一切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为出发点,根据自己任教班级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个性特点,让学生以自己的内部需要、学习风格和外部学习环境为标志自由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无论是什么教材,无论是什么教法,只要是从实际出发,从效果出发,只要是适合学生自主的去学习、去探究、去学会解决问题,学生就能体验到学习的快乐、成功的快乐和全面健康的发展,这就是我们所“梦寐以求”的。
参考文献:
[1]高洋,浅论如何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效率[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