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校学生家庭德育现状分析及对策

2020-11-30杨璐

求学·教育研究 2020年13期
关键词:优化措施现状分析

杨璐

摘要:都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环境也是学生步入社会之前最为重要的成长环境,对学生未来发展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因此,本文以中职学生的家庭德育作为分析背景,首先分析了当前家庭德育的现状,其次阐述了如何优化家庭德育的措施。意在通过本文论述,能够全面提升中职院校学生家庭教育的质量,为塑造人才良好的内心品格和道德修养奠定基础。

关键词:家庭德育;现状分析;优化措施

德育教学已经成为当前提升中职院校学生自身素养和品德操守的重要手段,而德育教学的主体不仅仅局限于院校的教师,与学生的家庭也有紧密的联系。家长是接触学生时间最久且具备管理责任的群体,其最为了解学生的思想情况和个人能力,因此利用家长来落实德育教育,与教师进行合作教学,才能够取得更好的成效。

一、当前中职学生的家庭德育现状

(一)物质生活与情感精神不平衡

当前学生普遍具有较为优渥的生活环境,家长能够为学生提供其需要的各种学习资源和居住环境,家庭的经济收入较为可观,生活设施也较为完善。从家长的角度看来,其已经倾尽了全力为学生构建良好的成长环境,但是这种方式过于注重物质的给予,却忽视了学生在精神方面的需求。大部分的中职学生存在交际缺陷,这源于家长对其关爱和重视不足,大部分的家长都会忙于工作,与孩子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受到了限制,从而导致了情感断层,子女与家长之间的关系逐渐冷漠,仅靠物质进行维持,这种方式会将孩子推出家庭生活之外,被迫接受其他交际圈的思想,很容易构建不良的思想意识。

(二)成绩与德行不平衡

受到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部分家长认为学生只要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便可以获得鼓励。因此在自身的家庭教育中,家长往往会以学生的成绩作为目标,要求学生完成某项任务,而未认识到学生的思想意识也需要进行正确的引导,长时间在这样的环境下生活,学生逐渐对学习产生了厌倦心理,其渴望能够拥有更加轻松的成长环境。但是在挣脱家庭束缚寻找新型成长环境的过程中,其思想意识也会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从而降低德育教学的成效和价值。

(三)个人与群体不平衡

从德育教学内容上来看,个人的德育教育主要指的是家庭的伦理观念以及子女个人的思想道德,而群体道德主要指的是当前的社会公共道德以及国家崇高意识。而个人与群体德育教学不平衡主要体现为部分家长过于重视引导孩子尊师重教、尊敬老人、勤做家务、关爱儿童等,这些教育理念的出发点均是家庭生活,但是对于社会环境以及国家整体而言却丧失了教育力度。虽然家长能够为孩子提供基本的社会德育教育,例如过马路要看红绿灯、禁止乱扔垃圾等,但是这些也仅仅局限于基础的公共行为规范,且提供教育者以年轻父母居多,而部分长时间与家庭中的老人共同生活成长的学生,其接受社会道德引导以及国家意识引导的机率大大下降。

(四)理论与实践不平衡

就当前的家庭德育现状来看,理论与实践不平衡的状况最为突出,这种情况主要体现为家长通常会利用讲道理的方式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思维意识,但是德育理论仅仅是德育教育中的框架,是提供基础方向的引导元素。子女在接受理论引导的过程中,并未能认识到理论可以体现为怎样的行为,甚至部分家长在诉诸理论的同时,针对自身的行为也未能进行约束,其无法正确认识到良好思想品德与不良思想品德的界限,从而导致家庭德育失败。

二、优化中职院校学生家庭的成效的措施

(一)构建社会德育浪潮

从整个社会结构来看,家庭是其中的个体元素,因此社会整体的德育大环境质量会对中职学生的思想造成影响。尤其是该年龄段的学生往往刚刚具备了极强的自主意识,渴求能够通过自身的能力探索未知世界。绝大部分的中職生崇拜影视明星,并且将大量的精力投入到追星活动中,而针对我国的历史英雄人物的了解和认知较少,也未能进行深入的研究,除了课本中学习到的优秀人物和优秀精神之外,学生对该类英雄主义往往缺乏较大的兴趣,反之对于购买应援物品、参加演唱活动等有极大的兴趣。就其本质来讲,影视明星也具备德育精神,其在纷繁的娱乐圈内能够站稳脚跟,是不断通过自身的努力来达到某些成就的。但是学生并不具备判断这些德育精神的能力,其会被社会过度的包装形式和追星热潮吸引,从而导致最常见的偶像崇拜也与道德教育失之交臂。

因此就该种形式来讲,无论是院校还是政府相关部门,都要结合当前的社会文化大众化和多元化的体系构建起良好的教育管理理念,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这种社会环境,并且从中解析出具备德育教学价值的元素。而家长在其中要发挥引导作用,综合学生的喜好为其灌输良好的价值观念。

(二)加强情感教育力度

中职院校的学生往往处于叛逆期,其对于家长的传统理论式引导较为厌倦,渴望能够通过自己的方式来达到某些目标,获取他人的支持,在这个过程中,家长便要时刻转换自身的角色,不能单纯地从管理者的角度来约束学生的行为,可以通过转变自身的处事方式来获取学生的认同。例如增加与子女之间的相处时间,家长要认识到在家庭德育中“学生”是不存在的,存在的是朝夕相处的亲人。因此德育教育也要注重情感的构建,家长可以利用周末或者下班时间与子女进行交流谈心,借助子女感兴趣的事物来倾听其的心声,了解其心理变化和意识需求,并且积极以朋友的身份来解决其遇到的困难,缩短与子女之间的距离,才能够构建和谐稳定的情感氛围,这种氛围能够提升德育教育的落实效率。

另外家长也要积极地听取孩子的意愿。以平等的身份与子女进行沟通,沟通应建立在尊重彼此的基础上,聆听对方的心里所想,适度满足对方的需求。且引导子女能够按照正确的行为规范行事,让子女勇于尝试,切勿打压其探究的兴趣,而家长要作为子女在尝试过程中的支撑力量,帮助其解决问题,引导其向正确的方式发展,总结其探究经验,才能够为德育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打造家长德育教育模式

首先,相关部门以及院校要积极地引导家长学习先进的社会理念和德育教育技巧,使其能够具备正常的教育引导能力。要及时转变家长的传统教育观念,使其认识到在新时期,孩子的成长不仅要注重个人利益,也要注重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同时个人技能与个人德行素养都是社会未来发展的需求,也是提升子女未来岗位竞争优势的关键元素。使家长认识到家庭德育的重要性,进一步打造家庭的和睦关系,并且能够积极地引导家长在言传的过程中也能够实现身教,以身作则为学生展示榜样的力量,将德育教育理论会转化为实践行动,使学生能够受到行动感染力的影响,才能够进一步提升家庭德育的效率和质量。

综上所述,家庭德育在引导中职学生德育教育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着重针对当前家庭德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且综合构建德育大环境、营造家庭情感德育氛围、构建家长德育教育模式这三个方面来阐述了优化措施。这种方式能够有效转变家长教育模式遗留下的问题,将家长的角色从管理者变为辅助学生成长的引路人,使学生能够认识到作为学生具有学习先进知识的义务。而作为儿女需要与家长共同担任起构建良好家庭氛围的责任,在这个过程中也是辅助学生提升自身德行基础水平的过程。因此,利用本文论述的方式能够进一步提升中职院校学生家庭德育的效率和质量。

猜你喜欢

优化措施现状分析
浅谈基本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的市政工程招投标
浅谈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优化
医院工资薪酬分配及优化对策
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分析与指导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策略研究
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分析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