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商业银行加强员工关爱的几点思考
2020-11-30李旭东
摘 要:如何让“关爱员工”机制在更深更广的层面上发挥其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功能,成为商业银行适应经济新常态、推进第二发展曲线的撒手锏,是当前必须花大力气探索和解决的重要命题。
关键词:商业银行;员工关爱;思考
一、 员工关爱的重要意义
得人心者,得天下。员工关爱是企业“以人为本”核心理念,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留住优秀人才的基本保障。只有做好员工关怀,才能提高员工的存在感,满足其被尊重、被认可、被理解的需求,从而提高员工忠诚度,减少人才流失率。
二是提升团队凝聚力的重要措施。做好员工关心关怀,可以培养员工向上向善的心态,使得工作氛围更加和谐,员工之间交流更轻松,更容易达成工作共识。
三是实现可持续稳定发展的内在要求。通过做好员工关爱,能够激发员工的工作创造力,盘活人力资源潜力,增强经营活力,创造更多经济利润。
二、 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是工作强度高,员工思想压力大。随着营业网点效能的不断提升,员工工作强度不断增加。各类营销任务分解到个人,令缺乏社会资源、能力较为欠缺的员工尤感营销指标压力沉重。此外,神秘人检查和非现场监控检查等让一线员工长期处于神经高度集中的状态中,思想紧绷,压力较大。
二是绩效差异大,员工积极性不高。因各个经营机构之间网点绩效、地理位置、公共资源的不同而导致了相同岗位员工收入存在较大差异,使得部分员工产生心理落差,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其工作积极性。
三是培训不到位,员工业务知识不精。员工培训主要采用集中学习,未能根据不同员工的特性做到因材施教,使得业务知识泛而不精,素质提升较为缓慢。
四是关爱措施形式化,缺乏内在员工关怀。银行管理层尽管已意识到关爱员工的重要性,也经常下基层慰问员工,但往往较为形式化,并不能满足员工的内在诉求。
三、 如何建立“关爱”机制
建立“关爱”机制,必须要从员工的切实需求出发,既要统筹兼顾、立足长远、完善体制机制,又要区分层次、因人而异、把握个性特征。
(一)遵循三原则,夯实关爱基础
一是倾斜基层原则。倾斜基层力度越大,越有利于调动基层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全行则越富有活力。
二是综合激励原则。要坚持外在性激励和内在性激励、现实激励和长远激励、适时性激励和常态化激励相结合,促进更多的人力资源转变为人力资本。
三是客户化原则。要根植于员工中,视员工为客户,从客户的角度思考问题,给予员工客户化的关爱。
(二)以员工需要为突破口,建立关爱体系
1. 稳固教育统领作用
让员工认同企业的核心价值观是企业维护团队稳定、推动人才培养和促进人尽其才的基础。要始终坚持“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加强舆论宣传工作,不断拓宽覆盖面,增强渗透力。完善阵地功能,充分利用内部网站、宣传栏、文化走廊、工作群等载体,通过开展相互交流、举办讲座等形式,提高党性修养,增强文化认同和服务意识,始终秉持理想信念不放弃,以此激励员工对工作目标的执着追求,积极投身本职工作。
2. 搭建民主管理平台
企业员工都希望对管理事务有知情权、参与权、商量权和决定权,其在参与民主管理过程中会有一种归属感和成就感。管理层要创造条件让员工参与民主管理和经营决策,通过定期开展银行管理层和员工的面对面对话的活动、设立“行长接待日”,在制度、考核办法的制订、重大事项出台以及涉及大部分员工切身利益等方面,多让员工参与,听取员工意见,采纳员工建议,撷取员工智慧,使员工在民主管理参政议政的“锻炼”中,强化主人翁意识。
3. 完善考核机制激励作用
薪酬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中较为重要的一个部分,它是员工衡量工作压力和心理满足间平衡的一个重要指标。绩效考核办法应该是科学合理,并且赋有指导性的,可以使企业充满活力和竞争力,实现综合效益最大化。完善考核体系“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既要多劳多得、绩效优先,在突出业绩挂钩的同时,又要全面兼顾到各网点的经营规模、区域环境、同业竞争状态、员工年龄结构等因素,使考核更合理公平,充分调动各层级、各条线员工的积极性。
4. 拓宽职业发展空间
应根据员工的年龄、学历、个性特质、潜力价值等条件,为其设计符合个人成长的职业发展规划,安排相应的工作岗位,真正做到人尽其才。积极拓宽晋升渠道,加快基层优秀员工成长速度和质量,打破职业发展的“天花板”,不断拓展员工职业发展空间。要在保持相对稳定的基础上,采取轮岗实践、带教培养的方式,适度进行网点与机关岗位之间的合理流动,进一步增强基层员工的跨岗位适应能力和协作能力。
5. 注重学习培训提升作用
管理层要深入了解不同层面员工的学习培训需求,为员工学习创造条件、提供方便,充分利用从众心理和激励手段,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应从人力资源的角度,充分结合员工特性及培训需求,分层分群分类地开展针对性的培训课程,对现有管理人员进行注重“催熟”的培训、对新提拔年轻干部进行注重“助长”的培训、对后备干部进行注重“育苗”的培训、对新员工积极推行“导师制”,促进新员工更快了解和适应企业文化。
6. 落地释压減负举措
应重视员工的压力管理,在优化业务流程、减少操作环节、减轻员工负担上多做文章,在改善工作环境、解决好午餐午休、帮助员工解决生活中的困难上多下功夫,在调整员工心态方面多花心思。通过适当精简和优化工作流程,落实服务保障机制,有效提高管理效能,改善员工体验;通过主动找员工交流,举办心理健康知识讲座、组织心理咨询师走基层、开展文体活动等形式,让员工学会“降压下火”,提高“心理免疫力”。
作者简介:李旭东,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长沙市芙蓉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