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营改增”背景下制造企业税收筹划问题

2020-11-30牟妍欣

市场周刊·市场版 2020年3期
关键词:制造企业税收筹划营改增

摘 要:企业的纳税筹划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点工作内容之一,只有落实好纳税筹划工作,才能科学合理地经营发展企业,有效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基于“营改增”的背景下,我国很多制造企业面临纳税筹划更新及优化是迫在眉睫的工作。文章主要探讨“营改增”后对制造企业的影响和改革,进而提出相应建议。

关键词:“营改增”;制造企业;税收筹划

“营改增”的税改问题已经出台有些时间,其对企业减免税负影响较大,而纳税筹划是制造企业在发展中重要的一项部署工作。税负具有一定的转嫁性,是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转由其他人赋税的一个行为过程。

一、 “营改增”对涉及行业及制造企业间接影响

(一)对交通运输行业的影响

交通运输企业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通常使用的计税方法,按照11%的税率计算销项税额,应纳税额是销项税额减去进项税额后的余额。如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

销售税额=不含税销售额×税率;

不含税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税率)

目前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可以扣除进项税额的项目主要是购买原材料、燃料、机器设备等货物以及接受的应税劳务和应税服务。“营改增”后这些部分是可以抵扣相应的税额,所以对交通运输的企业而言,“营改增”对企业是一项减负措施。而制造企业也会根据相应的11%税率进行减税。如按常规的制造企业在一年内要支付在交通运输的费用是100万,销售金额为150万,其进项为90万,按传统算法是100万×7%=7万,“营改增”后可抵扣为100万×11%=11万,即比原来可抵扣增加了4万,减低了企业的税负问题。

(二)对物流及辅助业务的影响

制造企业对于物流企业而言是最大的市场,其在物流及仓储、配送等业务中“营改增”后其整体税额有所减少,以公路交通为主的物流运输企业最为明显。制造企业过去是交增值税,每个月都有原材料进入、商品输出,“营改增”后上家下家的运输成本都有一定抵扣。制造企业是17%税率进行抵扣,但是抵扣后的实际税负一般约在5%左右,“营改增”前实际税负约6%,“营改增”让制造业在增值税上减税20%。如果在各行各业的增值税税率相对比较接近的话,那更利于抵扣成本。

(三)对融资租赁行业的影响

现行的增值税有关规定要求指出企业在购买规定的资产方面是可以取得专用票进行抵扣的。税改后一些融资租赁行业也相应有可抵扣的发票,将融资租赁也同样纳入增值税征收范围,使得该行业也拥有专用发票,从而增加企业可抵扣进项范围,减少企业的相关支出,企业也不会因为直接购买生产设备,造成巨大的资金压力问题,从而减轻企业资金流出,防止资金断裂。

(四)对研发和技术服务的影响

制造企业的研发和技术服务主要指就技术、新产品、新工藝或者新材料等进行研究与试验开发的业务活动,还包括技术咨询服务等发展。服务化转型的“瓶颈”期不再是依赖劳动与资本的替代弹性,税收政策改变时促进其优化的重要因素。“营改增”减轻了服务型制造业的税收负担问题,促进生产性服务业的优化和技术的改革和创新。“营改增”是对我国服务制造业的技术创新有重要转型意义,也是加强企业核心竞争优势的保证。

二、 “营改增”大环境下对制造企业的筹划策略

(一)制造企业对运输费用的筹划

上文中提到“营改增”政策已全面推广实行,交通运输业缴纳营业税改为增值税,其运输过程中所产生的费用成本可抵扣部分的成本费用。制造企业应充分认识在交易链条中企业所担任的角色,科学制订税收筹划。制造企业如果是销售方,可以将运输部分将单独核算,可以自行成立一个运输公司或是交由第三方去实行运输行为。对于“营改增”的政策,运输服务的企业在运输中是按照11%增值税缴纳,相关的部分可以进行抵扣。企业如果不把运输部分独立经营,那相当于是企业主营的部分,那需要缴纳17%的增值税,其费用就相当高。

(二)制造企业对物流仓储的筹划

目前制造企业的经营范围越来越广,为了方便配送货物,会选择在另外的城市租赁仓库作为配送的中转站,就会产生不动产租赁成本问题。而物流仓储服务却是增值税增收范围,可以为制造企业进行物理辅助税收筹划,也是常说的混合经营、混合销售筹划。以仓储服务为例,运输企业在拥有很多的外地仓库,并能开具仓储增值税专用发票,仓储服务是属于物流辅助服务增值税应税范畴,所以制造企业应充分考虑物流辅助方面的筹划作用。

(三)企业融资及租赁的税收筹划

在“营改增”后,将融资及租赁业务纳入增值税税收范围,融资是每个企业在创新发展中都会面临的一些问题,考虑税收因素就是融资考虑因素之一。利用不同的融资方式对税收有一定的影响,需要经过精心设计企业融资项目,优化资金的结构,降低了企业资金成本问题,是税收筹划的目的。如某制造企业在中国银行取得5年期长期借款200万,年利率是6%,费用率是0.5%,那借款利息费用为企业可以少缴所得税=(200×5×6%+200×0.5%)×25%=15.25万元。

(四)产品技术研发服务税收筹划

制造企业会根据财务的会计核算和研发项目的实际情况,进行收益化、资本处理化等处理。其主要方式将技术有偿转让,可以享受免征营业税的待遇。另外,要合理利用免征政策,比如高新技术产业的技术免征,优选高新技术的企业经营地。由此,通过多种方式进行产品技术服务的税收筹划工作。

三、 结语

综上所述,制造企业财务工作者要清楚掌握“营改增”后可抵扣项目和不能抵扣项目,从而全面掌握税收优惠规定,对企业税收工作进行科学合理筹划,减轻企业税收承担压力,从而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

参考文献:

[1]吴越梅.“营改增”背景下的制造企业纳税筹划探讨[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7(15):122.

[2]洪钒嘉.“营改增”背景下制造企业纳税筹划方法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8(4):74-75.

作者简介:牟妍欣,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制造企业税收筹划营改增
基于营改增背景下的制造企业纳税筹划方法分析
营改增对混凝土行业的影响及应对策略探讨
浅析制造企业物流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商业地产企业税收筹划研究
制造企业销售与收款业务的内部控制分析
房地产企业土地增值税税收筹划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