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水桥梁桩基础钢吊箱围堰施工技术分析

2020-11-30陈明玉

市场周刊·市场版 2020年6期

摘 要:近年来,国内的桥梁建设行业规模逐步扩增,在一些江河、海湾、海峡区域会建设特大桥梁。尤其是在建设深水桥梁期间,需要使用较高的施工技术以及应用钢吊箱围堰施工技术,来保证项目施工作业顺利地开展。

关键词:深水桥梁;桩基基础;钢吊箱围堰

一、 引言

伴随着国内城市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国内的桥梁项目数量也在逐步增多。在一些山区地区、跨江地区建设桥梁时,这类工程项目施工难度较大。在深水区域开展桥梁的施工建设,对于工程人员的自身专业能力提出较高的要求,在深水区域,需要应用深水桩施工技术,来提升桥梁桩基基础工程的质量水平。

二、 桥梁水桩钻孔平台的设计和建设

在桥梁水桩的建设期间,会用钻孔施工设备,这些设备能够在生产区域内,提高桥梁钻孔效率。在施工中,有些工程公司使用过钻机包含了冲击钻、旋转钻。公司在沙地、沙土的施工作业面上,应用桩基础在桥梁建设中,冲击钻会钻开50~150米厚的岩层。旋转钻大多数是应用于沙土以及碎石材料中,近些年随着国内钻机技术飞速的发展,旋转钻的钻孔速度也在逐步地提升,这对于工程的施工效率提升也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在架设桥梁期间,旋转钻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还有一种是冲抓鉆,这类钻机要根据实际工程的需要,以及针对不同岩石类型,去匹配钻头。在桥梁建设施工中,要使钻机发挥出最佳的运行状态。

伴随着桥梁规模的逐步扩大,桥梁跨度增加,也要使桥梁的负荷压力增加。在桥梁建设中,要在钻井平台上有效地防范湍急的河流对桥梁大面积的冲刷,保证桥梁主体的结构稳定,以及确保深水桩基结构稳定,这样才能够去有效地应对裂缝扩大产生的各类影响问题。使桥梁覆盖层比较厚的状态下,可以深入到较深的水域中,提升桥梁主体结构承载能力,以及提升桥梁的稳定性。在建设桥梁桩基中,如果桩基下沉,并产生了偏移,就会影响到其他桥梁工程作业的实施。由于河流水流湍急,会造成部分管柱无法精确的定位。尤其在河流潮水涨潮期间,会产生桥梁桥柱晃动的情况。工程人员在选择钻机中,搭建钻孔平台,可以应用钢护筒,使桥梁的上游平台和项目平台的钢管相互交叉支撑,使钢管衔接成一个整体,才能够去搭建出稳定的钻孔平台。

三、 钢吊箱围堰施工技术研究

(一)加工和运输

在钻井平台的拆除之后,要在水箱的表面,对于这些支架进行焊接,并搭配一些配梁。还要使楼板底部的钢梁摆放正确。应用侧板,也就是钢吊箱的围堰双面,围堰侧板的重量需要达到540吨。加工的关键环节是分组全面提升能力,钢吊箱围堰工程的高度需要达到16米,将其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9米高,第二部分是7米高的箱体。钢吊箱包含钢吊箱支撑和提升系统,及锚定系统,吊箱的内部支架。此外,还要在加工区域周围支撑支架,吊车梁大多数是由船舶来吊装,有些锚碇系统部件经常是在现场加工制作,锚碇的混凝土构件会固定在岸边,用船体来运输。

(二)拼装和下沉

在钢料箱的加工期间,可以运用分段分块的方法,将钢吊箱的整体结构拆分为部件,这样就会方便吊装。在施工期间,还要将这些小单元进行组合,来形成一个完整的钢吊箱整体,再将钢料箱下沉。如果施工现场,并没有很多大型的起重机设备,工程人员就可以使用钢管基础,以及辅助一些辅助板支撑组件来完成安装工作,如图1所示,确保所有的工程面都是基于30吨的浮吊。部分钢吊箱工程规模较大,起重机需要大于10吨。起重机安装吊箱时,要利用吊箱底部和箱体支撑的构件,将底板和支架及钢管临时固定。安装人员在平台来支撑,根据吊装箱第1节箱侧板,开始组装,拼装吊箱侧板。拼装完成之后,需要吊箱底板、支撑板、侧板总共的重量达到700吨。

(三)封底混凝土浆液浇筑

在钢吊箱施工期间,会应用到混凝土浆液。通常工程人员会在水下来浇筑混凝土,吊箱需要用混凝土浆液来封底。在后期的桥梁施工中,要保证桥梁结构体密封质量达标,可以用封沙带来填补缝隙,以及堵住钢管空间的间隙,避免产生渗漏情况产生。同时,在混凝土上,覆盖一层氧化物薄膜,并确保混凝土与钢板之间没有缝隙。工程人员选择优质的混凝土材料,检查运送到现场的材料质量是否合格,确保混凝土浆液质量达标,检查钢管的密封效果,保障整体的工程质量达标。

四、 结语

近年来,在国内桥梁建设中,桥梁数量增多、工程量增大,以及社会对于桥梁工作需求量提升。但是在桥梁施工中,由于施工作业环节比较复杂,而且施工环境较为恶劣,这会对桥梁施工技术提出较高要求。工程人员要保证桥梁施工质量水平,同时,还需要工程人员准确去把握好桥梁钢吊箱施工技术的关键控制点。工程公司给现有的技术人员开展培训,让工程能够熟练掌握吊箱施工的技术和工作技能。公司加强对钢吊箱施工环节的监督,由专人去到施工现场去检查操作人员是否合规操作,避免引发安全事故。

参考文献:

[1]张献强.对深水桥梁桩基础钢吊箱围堰施工技术[J].四川水泥,2018(7):78.

作者简介:陈明玉,江苏建科工程咨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