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膜技术在处理钢铁酸洗废硫酸中的应用

2020-11-30张鲜苗李志刚陈晓丹

市场周刊·市场版 2020年6期
关键词:浓度温度

张鲜苗 李志刚 陈晓丹

摘 要:文章通过研究硫酸亚铁在不同浓度、温度下饱和度不同的性质,用扩散渗析膜技術处理钢铁酸洗废酸的前期论证、现场实验,现已实际应用于对废酸回收利用的生产中。目前,该系统运行正常。现就该项膜技术对废酸回收的原理、工艺流程等情况做以介绍。

关键词:扩散渗析;酸回收率;硫酸亚铁饱和度;温度;浓度

一、 引言

随着钢铁消费市场的不断扩大,近年来,我国的钢铁生产规模已急剧增长,其产量已达到了始料不及的程度。然而,在钢铁酸洗过程中,当洗板酸液中金属离子浓度超过规定值时,必须设法降低金属离子浓度,以满足工艺需求。目前的通常做法是先排出一定量的金属离子浓度超标酸液,再补充新酸液。排出的废酸液,酸浓度较高,当前较成熟的废酸回收方法是焙烧或蒸馏等。由于这种废酸回收方法存在一次性投资成本大、二次污染环境、效率低等问题。随着膜技术在水处理方面的应用与发展,为扩散渗析膜技术在酸回收中应用奠定了基础。

二、 废酸水的主要特征

为了使扩散渗析膜技术处理钢铁酸洗废酸的效果更有说服力,前往潍坊某特钢企业提取废酸样进行模块实验,废酸水特征如下。

硫酸浓度7%,硫酸亚铁达到饱和(酸液静置24小时后底部有大量硫酸亚铁晶体析出)。昼夜温差十度左右,由析出晶体初步判定硫酸亚铁饱和度与温度有关。做验证性试验及结果如下。

(一)硫酸亚铁饱和度与温度的关系

取含7%硫酸的过饱和硫酸亚铁溶液5份500ml分别放入17℃、25℃、30℃、35℃、40℃水浴锅中,静置2小时后分别检测铁离子浓度。

图1数据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硫酸亚铁饱和度增加,温度在35℃左右饱和度趋于平稳。

(二)硫酸亚铁饱和度与硫酸浓度的关系

取硫酸亚铁溶液7份500ml分别放入适量硫酸调节酸度,加热充分溶液后静置18小时后分别检测铁离子浓度。数据如图2。图2数据表明,随着硫酸浓度的增加硫酸亚铁饱和度降低。

(三)相同温度酸度下硫酸亚铁饱和度对比

分别取含硫酸2%和12%的过饱和硫酸亚铁溶液500ml,在设定好温度的水浴锅中静置2小时,检测铁离子浓度,数据如图3。图3数据表明,相同温度下,硫酸浓度越高硫酸亚铁饱和度越低。

基于以上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硫酸亚铁饱和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随时硫酸浓度的升高而降低。

三、 扩散渗析膜法回收废酸原理及工艺流程说明

(一)扩散渗析膜法回收废酸原理

整个装置是由一定数量的膜组成的一系列结构单元;其中每个单元由一张阴离子均相膜隔开成渗析室和扩散室,采用逆流操作,在阴离子均相膜的两侧分别通入废酸液及接受液(自来水)时,废酸液侧的酸及其盐的浓度远高于水的一侧,根据扩散渗析原理,由于浓度梯度的存在,废酸及其盐类有向扩散室渗透的趋势,但膜对阴离子具有选择透过性,故在浓度差的作用下,废酸侧的阴离子被吸引而顺利地透过膜孔道进入水的一侧。同时根据电中性要求,也会夹带阳离子,由于H+的水化半径比较小,电荷较少;而金属盐的水化半径较大,电荷较多,因此H+会优先通过膜,这样废液中的酸就会被分离出来。

(二)工艺流程

由于钢铁酸洗行业中的废酸含量高、铁离子含量高、铁离子浓度易变等特点,特设计废酸回收的工艺流程图。

(三)工艺说明

废酸中含有大量的固体杂质和悬浮物,首先进入沉降池,再用泵输送经过滤器进一步去除悬浮物;料液升温至35度进入膜系统。

漂洗水升温至35℃后与料液同时进入膜系统,回收酸自流进入回收酸缓冲罐,缓冲罐出口配置泵将料液打入配酸罐。残液自流进入残液缓冲罐(要求该储罐入口高度低于设备高度),再用泵将残液进行冷却结晶,因为温度越低硫酸亚铁的饱和度越低。

料液和漂洗水升温是基于硫酸亚铁饱和度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加,这样也就降低了硫酸亚铁在膜系统中析出的风险。膜系统温度需要控制在40℃以下,所以设置料液和水的温度为35℃。

四、 运行效果

嘉兴某不锈钢企业和山东某钢帘线企业的项目实施后,笔者跟踪投运后的生产状况,对运行效果进行了分析。该项目废酸回收率在85%左右,铁离子截留率在90%以上。而且每年减少大量处理废酸用的石灰及高分子絮凝剂。每年产生的经济效益相当可观。同时水处理产生的污泥量减少,也产生了良好的环境效益。

五、 结语

“扩散渗析膜技术”工艺在钢铁酸洗废酸回收项目上运用是完全可行的。该项工艺流程简单,设备占地少,易于操作维护。设备一次性投资相对较低,酸回收率相对较高,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避免了因焚烧或蒸馏而引起的二次污染问题,减少了通过废水处理的污泥产生量,减轻了对区域环境的压力。

参考文献:

[1]Qdais H A,Moussa H.Removal of heavy metals from wastewater by membrane processeas:a comparative study〔J〕.desalination,2004,1164(2):10-110.

[2]张启修.湿法炼铜领域中的膜技术〔J〕.有色金属,2002,54(4):81-85.

[3]张传福,张启修.离子交换膜分离技术在冶金中的应用[J].膜科学与技术,2001,21.

[4]雷兆武,孙颖.矿山酸性废水重金属沉淀分离研究 环境科学与管理,2008,33(11).

作者简介:张鲜苗,李志刚,陈晓丹,山东天维膜技术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浓度温度
生长素的两重性剖析
化开了
温度计为什么 能测温度?
一头猪的哼哧
温度与情绪大作战?
物质的量浓度计算策略
测个温度再盖被
难溶电解质溶解平衡的图像题集锦
化学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