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产养殖常见病害流行特点与综合防治措施

2020-11-30解晓峰

江西水产科技 2020年5期
关键词:水产养殖综合防治病害

解晓峰

摘要:有效地防治病害是保证水产养殖经济效益的关键,水产养殖病害种类繁多,病害发生频率越来越快,这就为水产养殖带来更多的不确定性,直接增加水产养殖户的成本投入。总结了水产养殖常见病害种类及流行特点,提出了综合防治措施。

关键词:水产养殖;病害;综合防治

中图分类号:S94    文献标识码:C

水产养殖病害防治关系到整体行业的发展,直接影响着水产品的质量,是水产养殖安全健康的突出性影响因素。

1  常见的水产养殖病害

1.1  病毒病

病原体能够在细胞当中进行复制,无法利用药物对其进行有效地控制,鱼类疾病发生与个体品种、水温等有着直接的关系,例如春季鲤鱼发病时候的温度在15℃左右,发病温度不高于23℃[1]。鲤疱疹病毒病仅见于锦鲤和鲤鱼,发病温度约为25℃,低于17℃或高于32℃。草鱼出血病主要发生在草鱼和鲱鱼中,发病高峰在水温26℃左右[2]。鱼类病毒病潜伏期不同,在发病机制、症状表现上都有着复制性,并且具有较强的传染性,能够快速的传播,这些因素都加大了控制难度,在治疗上只能够加强日常的预防。

1.2  细菌性败血症

细菌性败血症的名称因地区而异,其发病机制是由嗜水气单胞菌、丹参气单胞菌、弧菌等多种革兰氏阴性杆菌引起的。主要分為以下几种:溶血性腹水病、出血性腹水病、淡水喂养鱼类暴发性流行病等,都是较为常见的养殖疾病[3]。

1.3  寄生虫病

寄生虫会导致患病鱼类出现身体损伤等状况,严重的会导致其直接死亡,发生严重的病变,寄生虫在鱼类体内寄生会对其身体组织和器官等产生压迫,导致鱼类生理功能出现完全性丧失,直接掠夺鱼类体内营养,这对于今后鱼类的稳定生长发育有着影响,寄生虫的排泄物在鱼类宿主体内会产生毒素,造成鱼类身体危害。

2  水产养殖病害流行特点

2.1  类型多样,发病快

新产品、新技术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得到快速的推广,养殖户也在这个过程当中过度的重视饲料量的投入,抗生素的滥用更是导致水质受到破坏,水体载体承受过中,水营养成分过高,水质已经不适合养殖,水污染更加严重[4]。寄生虫、病毒疾病等是水产养殖周期当中较为常见的症状,特别是随着鱼苗在全国范围当中的快速运输,不同鱼病也出现了全面流行,单一病害已经发展成为多元病害,养殖户预防观念的淡薄,在鱼类疾病发生之后会使用大量药剂,或者频繁更换药物,进一步导致养殖水体承载能力下降。

2.2  耐药性强,根治难

增加药物的数量并不能够使鱼类疾病症状得到改善,反而为病原体等提供了更加适合繁殖的环境。药物的使用并不能够完全消灭病原体等,寄生虫会通过进一步繁殖将抗病基因进行遗传,病原体、寄生虫等体内的耐药性增强[6]。这就是盲目使用药物导致的基因突变,最终形成全新病原体。多种病原体会加重鱼类疾病,形成的恶性循环,使环境污染加重。

2.3  病原较广,时间长

养殖水体既是水产品生长场所,同时也是寄生虫等繁殖载体,病原体会在水循环影响下加重养殖病害侵入[6]。以前的某种特定时期疾病发展到现在会出现在任何季节当中,并且发病时间、疾病种类等出现叠加状况。

3  水产养殖病害综合防治措施

3.1  彻底进行池塘消毒

池塘是繁殖物种的载体,但底部的淤泥也是一些病原体的良好栖息地。因此,在池塘养殖一段时间后,管理者应将池塘底部的淤泥清理过多,即保持淤泥厚度在10厘米左右并在阳光充足的情况下,适当暴露,改变病原菌的生存环境,以减少病原菌的基数,从而达到预防疾病发生的效果。在疾病高发季节前,管理人员还对水体中的病原体进行了预防性治疗,与一般农药相比,中草药对寄生虫也有极好的效果,而且其繁殖无任何副作用,不会使繁殖受毒害,用中草药代替农药消毒是一种新兴的消毒方式。

3.2  强化水质管理

水源水质应符合《淡水养殖水质要求》,养殖池塘水质应符合《渔业水质标准》。夏季气温较高时,池塘水环境容易恶化,会导致大量水产养殖病害。为了妥善处理这一问题,应利用在线水质检测设备对水质进行及时监测。正常情况下,养殖池塘用水每周例行检测一次,主要是测定pH值等,夏季暴雨过后,要及时掌握池水变化情况。池水透明度应保持在32cm左右,pH值应保持在7.5~8.5之间,氨氮含量应小于0.4 mg/L,溶解氧昼夜不低于5 mg/L[7]。

3.3  完善投饲管理

养殖户需要将每天的投喂时间固定在每天4个特定时段,这样容易形成投喂反射,要实现投喂的时间、位置等的固定化,投喂模式以分散饲料为主,避免出现由于投喂而争食而导致聚集,进而出现局部缺氧状况的发生。为保证饲料质量满足鱼类生长需要,可适当添加维生素以增强机体自身免疫力;每次投入饲料量应保持在正常量的75%左右。不得使用潮湿、有害的饲料,在饲料的选择和使用上要符合《渔业混合饲料安全限量》规定。

3.4  应用绿色生物药物技术

积极开展我国渔业生物制剂的绿色化研究和开发。渔业用药体系要符合水产品生长等需求,同时推广低危害、少残留等药物,根据渔场等实际情况改善安全用药技术,加大对微生物制剂的研究,适当对水生态环境进行调节,这样才能够实现渔场的可持续发展。

3.5  建立质量追溯监管体系

水产品质量追溯监管体系能够为提升水产品质量提供保障,对于无公害水产品要实施严格的检验检疫证明,开展水产品风险管理,排除水产品生产隐患,严格执行大面积养殖场和养殖场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掌握渔场等水产品的养殖详细信息,及时组织执法检验和整治活动,对于生产养殖安全事故隐患限定其整改,公开举报电话等,监督渔场等的环境维护情况,能够协调各方相互配合,提升检验力度这样才能够保护好水环境。

4  结论

水产养殖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都会导致病害流行,其中水质问题、预防措施不当等因素较为突出,防治难度不断地提升需要水产养殖要加强日常科学管理,积极开展疾病预防工作,针对发病快等特点突出对症用药效果,以保障经济效益作为水产养殖的关键。科学养殖更应该注重持续学习,创新养殖技术的同时加强预防措施的研究,降低养殖对于周边环境破坏,这样能够保证不必要经济损失的投入,实现水产养殖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林钢岭. 水产养殖病害流行特点及综合防治措施[J].农民致富之友,2019,598(05):157-158.

[2]胡晓刚. 水产养殖病害流行特点及综合防治措施[J].农业与技术,2015,35(014):178-179.

[3]岳继海,夏广济,吉红.陕西省水产养殖病害流行特点和综合防治措施[J]. 中国水产,2011(08):42-43.

[4]李洪滨,王菲菲.水产养殖病害的发生特点与防治措施研究[J].农民致富之友,2018,No.582(13):131-132.

[5]胡金春. 水产养殖病害流行态势剖析及防控对策[J]. 中国西部科技, 2018, 7(036):61-62.

[6]韦积德. 象州县水产养殖病害流行特点及综合防治措施探析[J]. 南方农业, 2020, v.14(09):153-154.

[7]田飞焱,欧阳敏. 2019年江西省水产养殖动物疾病监测与流行分析[J]. 江西水产科技,2020,11(001):3-8.

猜你喜欢

水产养殖综合防治病害
桥梁病害分析及加固处治设计研究
某道路病害原因及维修改造方案探讨
蔬菜病害田间诊断依据
杨树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
综采工作面水害分析及防治水实践探析
果木沟泥石流灾害形成条件及运动特征研究
水产养殖对渔业水域环境带来的影响与应对策略
水产养殖中病害的防治措施分析
土传病害防治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