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贸试验区背景下绥芬河口岸经济发展问题与对策

2020-11-30李燕崔大为

商业经济 2020年11期

李燕 崔大为

[摘 要] 自贸试验区建设是我国扩大对外开放的新舉措,绥芬河市应将自贸试验区的制度优势转化为口岸经济的发展优势。绥芬河市口岸经济发展仍面临口岸物流枢纽建设不足、口岸产业发展薄弱、制度创新力度有待提升等问题。为此,绥芬河市应以打造国际综合枢纽为目标,推动口岸枢纽经济发展,提升口岸通关效率,优化营商环境,立足口岸优势推进产业发展,加强口岸管理人才队伍建设。

[关键词] 自贸试验区;口岸经济;口岸发展

[中图分类号] F470[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9-6043(2020)11-0100-02

2019年8月26日,黑龙江自贸试验区总体方案获得国家批复,标志着黑龙江进入“自贸区时代”,这将为黑龙江构建现代开放体系增添新平台,为经济发展提供新动力。绥芬河片区作为黑龙江自贸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利用自贸区这一重要平台,抓住机遇,以发展口岸经济为突破口,提升对外开放水平,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绥芬河口岸经济发展现状

(一)口岸与口岸经济

口岸是国内外人员交往、对外贸易和交通工具出入境的通道。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口岸作为国家对外开放的门户,其概念已不单是狭义上的客货进出的通道[1],而是集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等于一体,包含商业洽谈、仓储物流、博览展销、技术产业开发与合作、电子商务、保税加工、涉外商务和旅游购物等多领域的外向型经济中心[2]。以口岸为依托形成的口岸经济在区域经济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口岸经济是以口岸为核心,以进出口贸易和加工贸易为基础,通过人流、物流、资金流等要素流动推进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的综合经济系统。

绥芬河口岸是黑龙江省铁路、公路俱全的国家级一类陆路口岸,也是黑龙江省第一大对俄口岸,是中欧班列重要的出入境口岸之一,具有东出西联、南下北上的区位优势。自中国(黑龙江)自贸试验区设立来,绥芬河片区通过制度创新引领,不断推动口岸经济发展。

(二)绥芬河口岸运行基本情况

绥芬河公路口岸位于绥芬河市东部,与俄罗斯滨海边疆区波格拉尼奇内公路口岸相对应,距陆路交通枢纽乌苏里斯克120千米,2000年经国务院批准为对外开放口岸。绥芬河铁路口岸建成于1899年6月,是黑龙江省唯一的对俄边境铁路口岸,是我国对俄罗斯经贸的重要口岸之一。2017绥芬河铁路口岸、公路口岸进行扩能改造,改造后的铁路口岸换装能力达到3300万吨,过客能力达到2200万人次。公路口岸年通关能力达到600万人次、车辆55万辆次、货物550万吨,这将大大提升了口岸运输能力。自贸区的设立使得口岸的贸易往来更加频繁,自贸试验区挂牌以来,哈绥俄亚陆海联运共计发运64列,货值5.97亿元,同比增长14.4%[3]。

(三)绥芬河口岸管理情况

自贸试验区以转变政府职能为切入点,通过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和市场管理模式,精简行政审批程序,提升政务服务效率[4]。在推进通关便利化方面,绥芬河启动“两步申报”通关服务模式,不断压缩提货时间,改进备案系统,推行“一站式”通关,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申报率达99%。同时实施“舱单归并”、“无纸化通关”、“中俄监管互认”、“审单放行”等举措促进贸易通关便利化。在监管模式方面,利用现代化技术整合口岸管理资源,打破信息孤岛壁垒,优化市场资源配置,提高市场运作效率。

(四)绥芬河对外贸易规模

自贸区具有贸易促进效应,自贸区设立以后,一方面通过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带来贸易量的增加,另一方面,自贸区通过简化通关手续和相关税收优惠政策促进贸易便利化、自由化,从而推动贸易发展。2012年以来,绥芬河进出口总值呈下降趋势,而根据中国口岸统计年鉴数据显示,自2012年起绥芬河进出口货物总量均保持在800万吨以上,且2014年开始绥芬河进出口货物总量呈上升趋势,借助自贸区平台,绥芬河应改变以往“过境通道”模式,推动产业发展,实现从“通道经济”向“口岸经济”转变。

(五)外资利用情况

自贸试验区确立了以负面清单管理为核心的管理制度,制定和实施外商投资负面清单,对负面清单以外领域,实施内外资一致的市场准入,降低了对外商投资的准入限制,放宽市场准入能够带来资本要素的集聚,缓解当地可能存在的资金短缺问题。2019年绥芬河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7.2亿元,比上年增长18.1%,利用外资总额为23万美元,比上年增长34.7%,借助自贸区,利用国内和国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能够有效促进资金的有效流动,为绥芬河发展带来新机遇。

(六)绥芬河自贸区建设

绥芬河片区是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三个片区之一,绥芬河自贸片区涵盖了综合保税区、边境经济合作区、互市贸易区等国家级功能区。在推进自贸试验片区建设中,绥芬河围绕重点进出口加工产业和商贸、金融、旅游、物流等现代服务业,相继启动了中俄木材交易加工中心、集疏运物流产业园、互贸加工产业园、清洁能源储运加工园等一批重大平台项目,专业性产业园区的建设使得企业能够依托口岸优势资源形成境内外园区联动的发展,推进产业链发展。

二、自贸试验区背景下绥芬河口岸经济发展的问题

(一)口岸物流枢纽功能有待提高

目前,口岸物流体系建设不够完善,尚未完全实现以铁路、公路、航空等不同运输方式为组合的多式联运物流系统。在口岸的信息化和智能化建设方面仍存在短板,基础设施养护有待加强,口岸装卸作业设备损耗严重,影响口岸通关效率。在口岸的信息化和智能化建设方面仍存在短板,口岸的物流组织与管理相对落后,制约了口岸物流发展。

(二)口岸产业发展薄弱

绥芬河产业结构单一,2019年绥芬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绥芬河三次产业结构比为2.5:14.5:83.0,可以看出产业发展层次不高,没有大的工业支撑,产业链短,产业发展基础薄弱。从进出口商品来看,绥芬河出口主要以轻工业产品为主,进口以资源类商品为主,精深加工产品较少,而且边境贸易以小额贸易和一般贸易为主,加工贸易所占比重较少,产业发展水平仍需提升。此外,口岸产业园区建设滞后,配套设施不完善,功能不全,不利于产业发展。

(三)制度创新力度有待提升

自贸试验区通过制度创新优化营商环境,降低实体经济的运行成本,提升区域竞争力。然而,绥芬河自贸片区的建设处于初级阶段,制度创新也处于探索阶段,自贸区的多数创新成果是由政府取得的,是由政府而非企业所主导的,这就导致了政府制度创新虽带来了一些红利,但是缺乏与产业、企业实践的结合,推动经济发展的能力有限。此外,涉及跨部门的制度创新成果较少,所推行的制度创新大多优化了单一部门的流程。

三、推进绥芬河口岸经济发展的对策

(一)以打造国际综合枢纽为目标,提升口岸枢纽经济建设

要加强跨境多式联运交通走廊建设,成立多式联运专项工作组,通过协调各方促进不同运输方式与物流系统之间的无缝连接。要完善节点间的运输路线,加强与邻国外交沟通,加快形成以铁路运输为骨干、以公路运输为网络、以大型物流园区为集疏枢纽的综合运输体系。同时要构建口岸物流信息网络系统,实现口岸信息化建设。加快绥芬河与俄罗斯格城铁路口岸宽、准轨跨设铁路的改造,提升口岸通货能力。要加快绥芬河机场建设,提升口岸运输水平。

(二)提升口岸通关效率,优化营商环境

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要把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作为突破口,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建立服务型政府。一是要不断探索自貿区跨境服务贸易负面管理模式,全面推行无纸化报关、舱单归并改革,简化行政审批手续。二是要深入推进国际贸易“单一口岸”,加强口岸管理领域部门间的协调与合作,完善跨区域合作机制,推动口岸通关效率。三是要充分学习并借鉴其他自贸区相关优惠政策,优化服务体系。

(三)立足口岸优势推进产业发展

口岸经济发展必须要得到临岸加工业、仓储物流业以及商贸服务业等相关产业的支撑。要依托自贸试验区平台优势,立足口岸优势,加强绥芬河综合保税区、边境经济合作区、互市贸易区建设,吸引企业落户,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形成产业集群,延伸产业链,提高产业附加值。同时要围绕口岸建设发展一批口岸服务业群,包括车辆维修检修与配件、为进驻口岸从事商业活动和旅游观光的人员提供餐饮住宿、为从事商业贸易往来提供金融支持与咨询等配套产业。此外,要通过引资、引智和引技加快高新技术产品和高新产业链形成,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不断向创新驱动发展迈进。要搭建跨境产业平台,形成内外衔接、协同互动的跨境产业链。

(四)加强口岸管理人才队伍建设

一方面,通过学习先进的管理理念与模式,积极优化人才结构,通过与国内外高校合作,培养口岸高素质经营管理人才,提升口岸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另一方面要加快建立专业人才引进机制,出台相关政策,提高工资待遇和福利,吸引口岸管理运营人才落户绥芬河。

[参考文献]

[1]张长虹.论内蒙古口岸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2):71-74.

[2]李琪.中国与中亚:边境口岸经济的涉外性特点——新疆霍尔果斯口岸发展鸟瞰[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1(4):25-31.

[3]新浪新闻.黑龙江自贸试验区打造向北开放合作新高[EB/OL].https://news.sina.cn/gn/2020-09-07/detail-iivhuipp2933024.d.html

[4]林娜,李丹.自贸试验区驱动口岸服务业发展:机理与对策——以四川省为例[J].中国西部,2019(3):109-118.

[责任编辑:潘洪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