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西汀联合甲钴胺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分析
2020-11-30周红霞
周红霞
[摘要] 目的 研究长春西汀与甲钴胺注射液联合应用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将该院2018年1月—2020年3月68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甲钴胺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长春西汀与甲钴胺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神经传导速度与临床疗效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运动神经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均明显比对照组患者更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38、3.031、2.927、4.266、3.107、3.713,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12%,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9.41%,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22,P<0.05)。结论 长春西汀与甲钴胺注射液联合应用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其临床疗效确切,能显著提升患者的运动神经与感觉神经的传导速度,改善微循环。
[关键词] 长春西汀;甲钴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神经传导
[中图分类号] R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20)10(a)-0192-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linical therapeutic effect of vinpocetine and mecobalamin injection in patients with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Methods From January 2018 to March 2020, 68 patients with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in the hospital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with 34 cases in each group.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mecobalamin, and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combined treatment with vinpocetine and mecobalamin. The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 and clinical efficacy of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ere compared. Results After treatment, the motor and sensory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ies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group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t=3.438, 3.031, 2.927, 4.266, 3.107, 3.713, P<0.05);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reatment for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4.12%, and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reatment for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as 79.41%.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χ2=5.422, P<0.05). Conclusion Vinpocetine combined with mecobalamin injection in patients with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has a definite clinical effect. It can significantly increase the conduction speed of the motor nerve and sensory nerve of the patient and improve the microcirculation.
[Key words] Vinpocetine; Mecobalamin;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Curative effect; Nerve conduction
作為糖尿病的一类多发性慢性并发症,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病率达到了70%~90%,其临床表现症状呈多样性,但主要累及部位为运动神经和感觉神经[1]。患者以疼痛、感觉障碍、睡眠障碍、感染、难治性溃疡以及创口难愈合等为主要的临床表现症状,严重者甚至导致截肢,对其日常生活、工作及身体健康造成了严重的不良影响。该病与糖尿病的代谢紊乱、氧化应激、血管损害以及神经-体液生长因子的缺损等因素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因此,目前临床以控制血糖、纠正代谢紊乱、改善微循环等方式来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2]。该研究以该院2018年1月—2020年3月收治的68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长春西汀与甲钴胺注射液联合应用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该院68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纳入该次研究,纳入标准:①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诊断标准相符;②该研究得到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所有患者和家属在了解该研究内容后自愿参与,同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其他原因造成的周围神经病变;②肝肾功能异常或心功能不全者;③对该次使用药物过敏者;④精神疾病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中,男18例,女16例;年龄35~76岁,平均年龄为(55.5±12.6)岁;病程1~8年,平均病程为(4.5±1.2)年。观察组中,男19例,女15例;年龄36~74岁,平均年龄为(55.0±12.2)岁;病程2~6年,平均病程为(4.0±1.1)年。两组受试者的临床资料(性别、年龄、病程等)比较,数据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都接受常规降糖治疗,使其空腹血糖低于7.0 mmol/L,餐后2 h血糖低于10.0 mmol/L;高血脂和高血压患者给予常规调脂降压处理。对照组取500 μg甲钴胺(国药准字 J20170016)注射液,对患者进行肌肉注射,3次/周。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30 mg长春西汀(国药准字H20143089)与250 mL 0.9%的氯化钠溶液,进行静脉滴注治疗,1次/d。两组疗程均为2周。
1.3 观察指标与评判标准
记录两组患者的神经传导速度,比较患者的临床疗效情况。疗效评判标准:患者的深浅感觉与腱反射复常,主要的临床表现症状消失,肌电图检查结果发现,神经传导速度至少提高5 m/s为显效;患者的深浅感觉与腱反射有所恢复,主要的临床表现症状有一定好转,肌电图检查结果发现,神经传导速度提高1~5 m/s为有效;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均未改善,甚至病情加重,即为无效;治疗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00%[3]。
1.4 统计方法
该次研究数据经SPSS 26.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取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以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运动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运动神经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均明显比对照组患者更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临床疗效情况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12%,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9.41%,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更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随着研究的深入,临床除了认为糖代谢紊乱是引起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基础,还发现微血管病变是该病的另一诱因[4]。糖尿病造成患者机体组织血流量上升,在高灌注狀态下,容易引起大分子蛋白外流至血管壁,随之产生微血管透明变性和增生,造成管壁内的糖蛋白与脂肪沉积,引起管腔狭窄,引起微循环障碍,减慢血流速度,降低氧弥散功能,使神经内膜缺氧缺血,神经细胞发生重症和轴突变性,降低其生理功能,减缓传导速度[5]。此外,由于糖尿病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异常,使得其血液黏滞度上升,容易造成血小板功能异常,降低红细胞的释氧与携氧以及变形能力,增加组织纤溶酶原抑制物,减少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增加血液中的凝血物质,造成血液的高凝状态,通过病理检查发现,其神经内膜血管的内皮细胞增生、肥大,血管壁变厚,出现纤维素沉淀,形成血小板感染与微血栓,引起管腔闭塞,进而造成神经病变[6]。临床研究发现,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多发于血糖长期没有有效控制的糖尿病患者中,且病情的严重程度与病程的长短成正相关。该次研究基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病机制与病理变化,在给予常规降糖和控糖的基础上,配合改善微循环和神经营养药物长春西汀与甲钴胺注射液,以提高临床疗效[7]。
长春西汀作为一类吲哚类生物碱,能减少血管阻力,提高末梢血流速度,促进释放血红蛋白氧分,改善组织供氧,促进血流再灌注和微循环[8]。还对氧化脂质的合成具有抑制作用,对氧自由基具有较好的清除效果,促进有氧代谢,提高细胞腺嘌呤核苷三磷酸的生成率,对钙离子通道予以有效抑制,以免发生钙离子的超载损伤,显著提升已受损神经的葡萄糖代谢效率,预防细胞水肿,加速受损轴突与髓鞘的再生,对神经元细胞起到保护作用,预防神经元坏死,为末梢神经提供充足营养,改善循环[9-10]。不仅如此,长春西汀还能减少血小板聚集,从而降低血液粘度,有利于脂质代谢的调节,使机体组织更好地摄取葡萄糖,对缺血缺氧状态下的乳酸生成起到抑制作用,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予以有效清除,提高组织的功能作用。甲钴胺是维生素B12的一类活性代谢产物,相比于维生素B12,甲钴胺更能改善神经元的传导作用[11],能参与到甲基转化反应、蛋白质、核酸以及脂类代谢,是一种辅助酶,能修复轴突的受损区域,增加蛋氨酸合成酶活性,合成脂质卵磷脂,修复受损髓鞘,预防轴突变性,进而提高神经传导速度[12]。该次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运动神经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均明显比对照组患者更高(P<0.05),表明长春西汀与甲钴胺注射液联合治疗能切实提高患者的运动神经和感觉神经的传导速度,进而改善微循环。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1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41%(P<0.05),提示长春西汀与甲钴胺注射液联合治疗的疗效优于单一药物治疗,再次证明了该次用药方案的有效性与可行性。
综上所述,长春西汀与甲钴胺注射液联合应用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其临床治疗效果确切,能显著提升患者的运动神经与感觉神经的传导速度,改善微循环。
[参考文献]
[1] 王朝霞,李亚钊.不同剂量甲钴胺联合硫辛酸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周围神经传导功能的影响[J].海南医学,2020,31(6):702-704.
[2] 张守清.甲钴胺联合长春西汀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神经传导速度的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17(13):118-119.
[3] 韩春花.不同剂量丹红注射液联合甲钴胺片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安全性[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9,4(2):136-138.
[4] 余玲,宋秋艳,甄月巧,等.血塞通联合甲钴胺和硫辛酸治疗DPN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脂水平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J].世界中医药,2019,14(3):687-690,695.
[5] 王红梅,杨男,许倩,等.α-硫辛酸单用及其与甲钴胺联用对比甲钴胺辅助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药物经济学评价[J].中国药房,2019,30(5):689-693.
[6] 陈旭,陈亚丹,纪富溪,等.长春西汀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Meta分析[J].安徽医药,2018,22(5):935-940.
[7] 董丽荣,胡昌明,凌娜,等.川芎嗪注射液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及机制分析[J].中医临床研究,2018,10(19):63-65.
[8] 李瑜,付海尔.长春西汀注射液与硫辛酸注射液、注射用甲钴胺分别存在配伍禁忌[C].中国药学会.2014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四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中国药学会:中国药学会,2014:1039-1042.
[9] 李林,刘北彦.α-硫辛酸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及对血清SOD、MDA和AOPPs水平的影响[J].卒中与神经疾病,2020,27(2):197-199,204.
[10] 龚承岚,许艳美.甲钴胺联合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对血液流变学及神经电生理指标的影响[J].医药论坛杂志,2019,40(12):153-155.
[11] 杨彬婕,陈昌海,侯丹,等.长春西汀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J].临床军医杂志,2017,45(11):1174-1175.
[12] 侯兆鹏.糖尿病治疗仪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7,20(4):190-191.
(收稿日期:2020-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