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肝内胆管癌与甲胎蛋白阴性肝细胞肝癌的MRI 影像特征对照分析

2020-11-30游幼匡段少银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20年6期
关键词:渐进性门脉包膜

游幼匡,段少银

(1.福建省厦门市仙岳医院放射科,福建 厦门 361012;2.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影像科,福建 厦门 361004)

肝内胆管癌(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ICC)是指肿瘤起源于肝内胆道系统2 级胆管以下的胆管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1-2],是原发性肝癌(primary liver cancer,PLC)中继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后第2 常见的恶性肿瘤,具有早期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恶性度高、进展快等特点。目前临床诊断PLC 的主要指标是甲胎蛋白(AFP),已广泛用于高危人群的普查和筛查。在我国30%~40%的PLC 患者AFP 呈阴性[3],而ICC 的AFP 几乎均为阴性,这与AFP 阴性的HCC 鉴别诊断困难[4]。本研究比较ICC 及AFP 阴性HCC 的术前MRI 资料,并分析其影像特点,以期增加对ICC 的认识,及早诊断治疗。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6 年1 月至2019 年7 月于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实施肝脏切除术并经病理证实AFP 阴性的PLC 117 例,其中男95 例,女22 例,男女比例4.32∶1,年龄35~91 岁,平均(58.95±13.08)岁。ICC 组22 例,男15 例,女7 例,男∶女比例2.14∶1,年龄35~75 岁,平均(57.32±11.73)岁;HCC 组95 例,男80 例,女15 例,男女比例5.33∶1,年龄37~91 岁,平均(59.33±13.4)岁。所有患者术前均行AFP、MRI 等检查,均经手术病理诊断为ICC 或HCC,临床诊断均符合PLC 诊断标准[5]。

1.2 AFP 测定标准 血清AFP 采用酶标定量法测定:AFP 正常值为0~20 μg/L,≤20 μg/L 为阴性,>20 μg/L 为阳性。

1.3 仪器与方法 使用Siemens 3.0 T Verio MRI机、腹部线圈8 通道。扫描范围自膈顶至肝下缘。扫描序列及参数:T2WI 采用TSE-FS 序列,TR 2 000 ms,TE 79 ms,1 次 信 号 采 集;T1WI 采 用SE 序 列,TR 240 ms,TE 3.69 ms,1 次信号采集;冠状位T2-HASTE序列,TR 1 400 ms,TE 93 ms,1 次信号采集;DWI 采用b 值=50、400、1 000 s/mm2,TR 5 900 ms,TE 83 ms,5 次信号采集;增强扫描采用横断面Vibe 序列,TR 3.92 ms,TE 1.39 ms,1 次信号采集。全部扫描序列矩阵为288×224、256×179,视野38 cm×30 cm,层厚3~8 mm,层距1~2 mm。增强扫描使用对比剂Gd-DTPA,经肘静脉高压注射,流率1.5~2.0 mL/s,剂量0.1 mmol/kg 体质量,分别于注射后20~35 s、50~60 s及4~5 min 行3 期扫描。

1.4 图像分析 由2 名放射科副主任医师分别对图像进行分析,比较2 组肿瘤部位、数量、大小、信号特点、强化模式、包膜、脉管瘤栓、肝内转移、淋巴结转移、肝硬化、门脉高压、腹水、肝内胆管扩张等情况。强化模式分为“快进快出”、“渐进性强化”,其中“快进快出”表现为动脉期病灶明显强化,门脉期或延迟期强化程度减低;“渐进性强化”表现为动脉期病灶边缘强化,门脉期或延迟期病灶向心性渐进性持续性强化。MRI 增强扫描表现为门静脉充盈缺损时定义为脉管瘤栓。

1.5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25.0 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用n(%)的形式表示,行χ2检验或Fisher 精确检验比较分析。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组术前MRI 表现见表1,2 组发病部位、强化模式、包膜、肝内胆管扩张、淋巴结转移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 组肿瘤数量、最大径、信号特点、脉管瘤栓、肝内转移、肝硬化、门脉高压、腹水例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图1,2。

表1 2 组术前MRI 表现对照 例(%)

3 讨论

本研究117 例PLC 的AFP 均为阴性,ICC 病 灶发生在肝右叶12 例(54.5%),肝左叶8 例(36.4%),肝左、右叶2 例(9.1%),肝左叶发病率明显高于HCC组(15.8%,15/95),肝左、右叶同时发病比例明显低于HCC 组(25.3%,24/95)(P<0.05);与文献[6]报道相符。ICC 组T1WI 呈稍低信号、T2WI 呈稍高信号8例(36.4%),T1WI 呈低信号、T2WI 呈高信号14 例(63.6%),DWI 呈高信号19 例(86.4%)或稍高信号3例(13.6%)信号,与HCC 组比较,MRI 信号特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ICC 患者MRI 的信号特点无特异性;2 组强化模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2 组血流动力学变化方面不同,由于ICC 纤维间质组织丰富,血供相对较少,肿瘤组织在其内散在或集群分布,主要表现为渐进性强化。有学者[7-8]认为,对比剂在纤维间质和血管之间弥散、清除较慢,是ICC 会出现特征性渐进性强化的病理基础,与王淑贤等[9]的研究一致。本研究ICC 组中伴肝内胆管扩张比例显著高于HCC 组(68.2% vs.3.2%),这与ICC起源于胆管上皮细胞,癌细胞沿胆管侵犯,或原有胆管疾病导致胆管阻塞和/或破坏而引起胆管扩张有关。因此有学者[10]认为病灶内胆管扩张可作为ICC最重要的伴随征象。文献[11-12]报道,ICC 约1/3 发生淋巴结转移,本研究ICC 组8 例(36.4%),明显高于HCC组(9.5%,9/95)(P<0.05),提示ICC 淋巴结转移率较高且较HCC 常见,与报道相符。本研究ICC 有包膜3 例(13.6%),明显低于HCC 组(30.5%,29/95),提示ICC 呈浸润性生长且纤维包膜缺乏恶性生物学行为。

图1 女,54 岁,肝内胆管癌(ICC),AFP 值为8.62 ng/mL 图1a 轴位T1WI 示病灶位于肝右叶,呈类圆形,信号均匀,呈稍低信号 图1b 轴位T2WI 脂肪抑制序列呈稍高信号,大小5.2 cm×4.2 cm,边缘模糊,形态欠规则 图1c DWI 上病灶呈高信号 图1d 增强扫描动脉期病灶呈明显不均匀强化 图1e,1f 分别为门脉期、延迟期,病灶缓慢填充,表现为渐进性强化(箭头) 图2 男,35 岁,ICC,AFP 值1.92 μg/L 图2a 轴位T1WI 示病灶位于肝右叶,呈多发团块状,信号尚均匀,呈低信号 图2b 轴位T2WI 脂肪抑制序列呈高信号,信号不均;较大者11.0 cm×9.3 cm,边缘模糊,形态欠规则 图2c DWI 上病灶呈稍高信号 图2d 增强扫描动脉期病灶呈明显不均匀强化 图2e,2f 分别为门脉期、延迟期,病灶呈相对低信号,周边见环形强化影,强化方式表现为快进快出(箭头)

综上所述,AFP 阴性ICC 在血流动力学方面与AFP 阴性HCC 具有明显差异,且AFP 阴性ICC 多伴肝内胆管扩张、淋巴结转移率较高,侵袭性较强,较少有包膜。AFP 阴性ICC 的MRI 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MRI 多期增强扫描有助于AFP 阴性肝内占位性病变的鉴别诊断。

猜你喜欢

渐进性门脉包膜
假包膜外切除术治疗无功能型垂体腺瘤的疗效
垂体腺瘤假包膜的研究进展
基于门脉期CT影像组学预测肝癌病理分化程度的价值
非酒精性脂肪肝脂肪分数与门脉血流动力学的MRI研究
肥料包膜材料使用安全风险评价和控制研究
原发性肝癌假包膜影像表现与病理分级的对照研究*
B 超在肝硬化患者门脉血管直径测量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职教英语课堂活动设计的渐进性分析
英语深层阅读的渐进性教学策略
综合护理对乙肝胃病60例康复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