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川某硫化铜钼矿中伴生Ag、Au的综合回收

2020-11-30赵刘阳吴臣星李耀宏谢恩成尹兴思

世界有色金属 2020年18期
关键词:细度精矿品位

赵刘阳,吴臣星,李耀宏,谢恩成,尹兴思

(凉山矿业股份有限公司选矿厂,四川 凉山 615141)

辉钼矿常与各种铜的硫化矿物共-伴生[1,2],如德兴铜矿、宝山铜矿和闲林埠铜矿等,金堆城也属于这一类[3]。铜属于亲硫元素,铜矿物常以硫化铜矿的形式存在[4],目前全世界约90%的原生铜产量来自硫化铜矿[5],因此硫化铜矿物的选矿理论与工艺研究受到广泛关注。辉钼矿是自然界中已知的30余种含钼矿物中分布最广且具有现实工业价值的钼矿物[6]。稀贵金属金、银均为铜族元素,且具有亲硫、亲铜的特性,在地壳中常伴生赋存于铜矿之中。在我国金矿主要分布在胶东半岛、滇黔桂金三角及西北等地区[7,8]。根据矿物中金的结构状态和含金量,可将金矿床中的金矿物分为金矿物、含金矿物和载金矿物三大类[9]。我国银矿物主要分布在大兴安岭、东秦岭、西南三江等地[10],伴生银矿主要产在铅锌矿和铜矿中[11,12]。

四川某硫化铜钼矿中伴生有低品位金、银,以往金、银都被当做尾矿抛弃,本文对该矿中的铜、钼及金、银回收展开研究。考查该矿的化学组分及金、银的赋存状态,通过浮选药剂筛选、流程优化,最终实现了该矿中铜、钼、金、银的综合回收,研究结果对该矿工业化生产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同时对其他类似矿山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1 试样性质

1.1 化学组分与铜物相

矿样取自四川某硫化铜钼矿,其主要化学组分及铜物相分别见表1和表2。

表1 矿石化学多元素分析结果

由表1可知:矿石中目的元素Cu、Au、Ag的品位分别为0.86%、0.38g/t、3.30g/t,是一种较高价值的多金属矿石。

表2 矿石铜物相分析结果

由表2可知:矿石中铜金属主要以原生硫化铜的形式存在,占总铜的89.16%;次生硫化铜中铜占总铜的10.84%,含有微量的游离氧化铜和结合氧化铜,说明矿石中的铜较易回收,但应注意防止次生硫化铜的危害。

1.2 铜、金、银赋存状态

矿石中铜的含量为0.86%,以独立矿物的形式赋存于黄铜矿、斑铜矿中,以类质同象或机械混入物的形式赋存于辉钼矿、黄铁矿、自然金中。

矿石中金的含量为0.38g/t,以独立矿物的形式赋存于自然金中,以类质同象或机械混入物的形式赋存于黄铜矿、黄铁矿与磁铁矿等矿石中。单体金占有很大的比例。

矿石中银的含量为3.30g/t,未见独立矿物,主要以类质同象或机械混入物的形式赋存于自然金、黄铜矿(占55.59%)、黄铁矿、磁铁矿等矿石中。

2 实验结果及分析

(1)探索实验。由试验结果可知:铜、钼、银、金的回收率分别为:87.97%、83.37%、35.04%、56.71%;精矿品位分别为:24.77%、1.03%、23.60g/t、6.64g/t。其中银的回收率较低,结合粒度筛分数据推测是由磨矿细度不足导致的。

图1 探索试验流程图

(2)矿石可磨度试验。磨矿时间分别为:10、15、20、25min,矿石的可磨度曲线可以得知,当其它条件不变时,矿石细度与时间成正相关,表明试验矿样的可磨度较好。

(3)磨矿细度试验。细度条件:-200目含量分别为60%、70%、80%、90%。条件试验中都采用“一粗两扫”浮选流程,药剂制度:石灰调pH=8、柴油=40g/t、丁铵黑药=20(10+5+5)g/t、丁基黄药=50(30+10+10)g/t、2#油=50(30+10+10)g/t,试验结果可知:在不同磨矿细度条件下原矿经过“一粗两扫”选别流程后,铜、钼、金、银的粗精矿品位与磨矿细度成负相关。经过对比分析与结合车间实际生产状况,后续试验磨矿细度定为60%。

(4)石灰用量试验。取生产用的石灰浆进行试验,石灰浆用量条件设置为0ml、20ml、40ml、60ml。试验结果可知:控制石灰浆用量在20ml(pH=8)时,精矿中各有用金属的指标均达到最佳,表明试验矿石在低碱度条件下的浮选效果最好。

(5)药剂种类试验。为筛选出对金、银有高效选择性的选铜捕收剂的药剂组合,选用金、银常见捕收剂与丁基黄药和轻柴油共同进行试验研究,分别选用Y89、丁铵黑药、570、苯胺以及“空白对照”(只添加丁基黄药作为捕收剂)开展试验。试验结果可知丁铵黑药对有用金属回收的综合效果最佳。

(6)丁铵黑药用量试验。不同组别丁铵黑药用量情况分别为:1组:20(10+5+5)g/t;2组:40(20+10+10)g/t;3组:60(30+15+15)g/t;4组80(40+20+20)g/t。试验结果可知试验中丁铵黑药的最佳用量为20(10+5+5)g/t。

(7)闭路试验。根据以上试验结果结合生产情况,对试验矿样开展“一粗三精两扫”的闭路试验研究,以探究试验矿样在有中矿返回的情况下能够达到的指标情况。试验结果见表4。

表3 闭路实验结果

根据闭路试验结果可知,精矿中铜、钼、银、金的品位分别为25.46%、1.01%、24.98g/t、6.83g/t,回收率分别为93.47%、91.67%、23.93%、57.29%。

3 结论

(1)随着细度逐渐增加,精矿中各产品的品位反而降低,精矿中银的回收率逐渐提高,而精矿中金的回收率逐渐降低。表明该矿石在选别时提高细度对指标的提升存在一定的限制作用;

(2)石灰用量的试验中,在不添加石灰的情况下矿浆中有害物质大量浮起,严重影响精矿品位;但石灰用量较大时,有用金属矿物一同被抑制,降低精矿回收率。当石灰浆用量在20ml时,精矿的品位与回收率都能获得相对较好的指标;

(3)Y89对精矿中铜品位的提升较好;苯胺对精矿中金的回收效果较好;570对产品中各金属的品位与回收效果较一般;丁铵黑药对精矿中银品位的提升效果较好,且对精矿中铜、钼、银的回收效果较好。综合比较丁铵黑药对试验矿石的效果最好;

(4)随着丁铵黑药用量量的增加,金、银的回收率逐渐提高,但各有价金属品位降低,铜、钼的回收率也略有下降。由此可知,该矿样在保证铜钼回收率与品位的前提下应采用低用量的丁铵黑药进行金、银的富集回收。

猜你喜欢

细度精矿品位
生物质烘干钛精矿对其酸解性能的影响
原料煤细度对焦炭反应后强度的影响研究与实践
试论高杂钼精矿净化技术
试论高杂钼精矿净化技术
钟情山花烂漫 品位幸福时光
不同水分磨的粉碎细度对粮食水分含量的影响*
纱线细度对纯棉平纹面料芯吸高度的影响
涂料细度测定的影响因素探讨
提升阅读品位 培养阅读素养 阅读使人充实 坚持成就梦想
提升城市品位 推进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