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鸡毒支原体病的鉴别诊断与防治策略

2020-11-30张春生

中国动物保健 2020年12期
关键词:菌素种蛋病鸡

张春生

(吉林省榆树市泗河镇综合服务中心长春 130418)

鸡毒支原体是一种介于病毒和细菌之间的原核生物,没有细胞壁,在高倍显微镜下所呈现的形态不同,可呈丝状也可以呈圆形。此病对任何日龄的鸡均有易感性,且发病没有明显的季节性,一年四季均可以发病,这让其预防治疗难度大大增加。因此,进一步明确和掌握鸡毒支原体病的鉴别诊断与防治策略显得尤为关键。

1 鸡毒支原体病的鉴别诊断

鸡毒支原体病单纯依靠症状和病理变化无法取得直接有效的诊断结果,如果需要确诊必须经由实验室诊断。当前实验室诊断鸡毒支原体病的方法主要有三种,即血清平板凝集试验(SPA)、血凝抑制试验(HI)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SPA 试验方式操作简单,具有很好的重复性,其主要是对血清中的Ig M 进行检测,如果鸡感染此病会在7~10d 后呈现阳性反应,是目前群体检测中最为常用的一种检测方式。HI检测方式有良好的特异性,准确性高,主要检测血清中的IgG,属于当前检测鸡毒支原体病的最好方式,但其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如敏感性较差,通常需要在鸡感染3 周后才可以检出。另外,这种方式对检测环境的要求较高,使用的剂量大,操作流程也较为繁琐,虽然属于最好的检测方式,但在实验室诊断中不常用。ELISA 是通过检测鸡抗体水平来确定是否患病,此法操作简单,只需要采集少量的血样即可开展检测,更重要的是ELISA 稳定性好,在临床诊断和实验室研究中均有广泛的应用。

2 鸡毒支原体病的预防

2.1 源头上的预防

要想从源头上杜绝鸡毒支原体病的传入和传播,需要在引入种鸡时对其进行全面的检测,做好防疫工作,同时引进后需要开展隔离观察。另外,对种蛋也需要加强消毒处理,一般常用的方法是将种蛋加热到37℃,同时注入抗生素,然后开始种蛋孵化,如此孵化而出的雏鸡基本不会携带鸡毒支原体。

2.2 加强鸡舍日常管理

加强鸡舍日常管理也是预防鸡毒支原体病发生的有效措施,在养殖过程中需要定期对鸡舍环境进行清扫消毒,及时将鸡舍内的残留物质和粪便等杂物清理出去,要充分保证鸡舍清洁干净,不留有死角。需要注意的一点是,需要对消毒液进行定期更换,以防病原产生抗体。

2.3 接种疫苗

现阶段用于鸡毒支原体病的疫苗主要有两种,即鸡毒支原体活疫苗F36 株和鸡毒支原体灭活疫苗CR 株。两种类型的疫苗对1日龄、3 日龄和20 日龄的雏鸡接种中效果显著,致病力很小,不会导致雏鸡出现肉眼可见的症状及其气囊发生病变,也不会增加鸡的体重[1]。需要特别注意的一点是,在疫苗接种时要严格疫苗使用说明书进行操作,在疫苗接种的前后几天不能注射敏感性药物,比如盐酸多西环素、泰乐菌素等。另外,对于一些阳性率高的病鸡,如果正在接受药物治疗,则可以在停药后的第3d 进行疫苗接种,以此保证病鸡的安全。

3 鸡毒支原体病的治疗

目前对鸡毒支原体病的治疗以药物治疗为主,治疗药物有大环内酯类药物,可以直接饮水给药,也可以搅拌至饲料中。常用的大环内酯类药物有泰乐菌素、替米考星以及泰妙菌素等。就长期的实践应用发现,替米考星在鸡毒支原体病的治疗中效果最为显著,但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如果选用此药物治疗必须配伍相关的药物共同治疗,禁止单一使用,常用的配伍药物有恩诺沙星,恩诺沙星不仅可以有效杀死支原体,而且可以改善病鸡体内的水分、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在提升病鸡血液浓度、提供机体能量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2]。另外,在治疗时还可以采用一些方剂,比如联合使用泰乐菌素、盐酸多西环素、双黄连,或者林可霉素、双黄连,实践应用表明其均可以取得很好的治疗效果,且安全性较高。

4 结论

鉴于鸡毒支原体病具有很高的发病率,病程持续时间长,且一年四季均可以发病,因而在饲养过程中要做好日常预防工作,定期对鸡群进行疫苗接种,一旦发病则要立即隔离治疗,选用科学有效的治疗药物,给予充分的重视,最大限度减少鸡毒支原体对养殖户带来的经济损失。

猜你喜欢

菌素种蛋病鸡
多黏菌素B治疗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细菌感染的研究进展*
一例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诊治措施
黄连素对耐多黏菌素大肠杆菌的耐药性逆转和mcr-1基因消减作用
8月白羽肉鸡种蛋价格跌幅超30%
6月白羽肉鸡种蛋价格跌幅已超40%
鸡维生素B1缺乏症的诊治分析
鸡病毒性产蛋降低症的药物治疗效果
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国内首个0.6%伊维菌素预混剂(伊力佳)上市
印度用超强抗生素养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