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混合式教学在应用型本科高校经济法课程中的实践与反思

2020-11-30李志鹏

法制博览 2020年10期
关键词:经济法法庭教学方式

李志鹏

潍坊科技学院,山东 寿光 262700

一、混合式教学理念的提出与发展

混合式教学是将互联网教学和传统的教学方式整合在一起的“线上”+“线下”的教学方式,二者的结合能将知识由表及里、由浅及深地引向深度学习,是根据学习内容、学生需要、学习氛围等对传递方式进行选择和使用,以提高学习效果为目的之教学方式。我国传统的教学方式主要以“教师为课堂的中心”,这种教学方式忽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自主探究的机会,学生缺乏质疑精神和思维能力。当今时代提倡发展人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团结协作的能力。西方国家提倡“以人为本”,教学理念是“学生为课堂的中心”,学生有充分的学习自主机会,这种方式导致学生的学习基础掌握不牢固。由此可见,无论片面的“以学生为中心”还是“以教师为中心”都有缺点和不足。在课堂上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意味着教师处于被动地位,而是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主动繁荣学习。将教师中心的“一言堂”和以学生为中心的“重学轻教”结合起来,建立“主导和主体相结合”的教育思想基础。混合式教学不是单纯地将互联网技术和学科课程相结合,而是利用互联网创造先进的教学方式,营造现代化的教学环境,以实现新型的教学模式,从而积极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自主性,使课堂结构发生质的改变,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发展,实践能力有所提高,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1]。

二、混合式教学在经济法课程中的实践和经验总结

经济法课程是一门有实践意义的课程,是经济、管理类等专业的学生开设的必修或选修课程,在传统的经济法课堂当中,常用的教学方法是使用教材或多媒体教学工具配合和讲解案例进行讲解,由此可见,仍然是在沿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学生在课上处于被动地位,课上师生缺少互动,学生没有质疑机会和表达自己见解的机会,这种经济法课堂的教学质量较低。因此,想要提高经济法课堂的教学质量,要不断摸索新的教学形式。本人对于混合式教学和经济法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投入实践运用,取得高质量的教学效果,下面将把自己的工作经验分享给同行工作者:

(一)在教学理念上完成从教了什么到关注学生学到多少的转变

首先,教师的教学理念要有所转变,将“我教了什么”转变为“学生学到了多少”。在传统的经济法教学中,教师常按照教学计划讲解课堂内容,注意力关注在我讲课状态怎么样,都教了哪些内容,有没有按原计划完成教学进度,为了能在有限的课堂中讲解更多的知识,教师通常滔滔不绝地进行知识的灌输,教师虽然很负责,但是这种教学效果是很低的,教师应该思考,一节课学生能够学会多少。

想要了解学生的课前掌握情况,就要通过和学生交流、课堂讨论、学生发言的途径知道,在课堂开始之前,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在小组内对经济法案例分析讨论,讨论过后学生自愿总结发言,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价,教师要注意这时学生是课堂主体,要认真倾听学生的发言,及时给予指导,并给予鼓励性、表扬性的评价,提升学生表达的积极性[2]。

(二)微课线上有资源,资源的选取要实现对知识的讲解

网上资源是混合式教学的基础和前提,现代化的混合式学习是将传统课堂转变成在课前通过观看微视频的方式学习知识,再带着对知识的了解走进课堂。学生在课前可以反复观看微视频,自由控制听课学习的次数。一方面,在掌握课前知识之后,能够高效地进入课堂学习,理解掌握教师讲解的新知识。另一方面,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提前知晓,可以带着对知识的兴趣有目的去学习,还有利于使学生获得成功感。在课上学习中,教师只要有针对性地讲授重难点以及学生共同反映的问题,学生可以参与到有深度的知识学习中,在知识层面进行参与,和教师进行思想上的碰撞[3]。

由此可见通过网络学习,能够先让学生学习基础的知识点,之后参与到常规的课堂中,通过教师对于课堂的精心设计,设计更高层级的教学目标,探索更高深的知识,让学生有机会参与到认知层面的探索讨论之中,而不是被动地接收知识。教师带领大家拾遗补缺,将重难点逐个击破之后,再组织学生将课上所学习的知识进行巩固,作业内容要能够检验、巩固、转化网上资源的学习,并能够举一反三,灵活运用。

由此可见“线上”加“线下”教学效果更佳。并不是只有精通信息技术的教师才能够用网上资源建设资源教学,教学的设计不是比赛评比,不用多么的完善、精美,只要能够用简单的设计加上语言的讲授即可。教师只要愿意不断地学习,将课程和网络课程结合不是很困难的事情。投入一些时间,对以往的教学资源,如课件PPT、教学视频等进行修改、整合,成为更加符合现代化的课程资源,比如,将知识点分解成小段,做成教学微视频,给每个微视频设定学习目标并配有每章节的练习题等。

(三)教师在学习前、中、后都开展学习评估

对于学生课前学习和课程学习的过程都要给予及时的反馈。学生运用网络学习时,教师不在参与过程中,可以通过在线平台,微信小程序、公众号进行测试,可以利用线上平台对学生的学习程度进行反馈,学生能够真实地看到自己掌握的内容,配上题目的解析,错题原因,能够让学生找到薄弱点进行二次学习。混合式教学和传统的预习不同,不是泛泛的进行简单预习,不是为教学起辅助、铺垫作用,而是学习环节的一个重要内容,是不可或缺的教学活动。对于学校学习的内容,也不是传统课堂教学活动的照搬,而是根据课前学习结果展开的更深层次的教学活动,也就是线上+线下教学的结合。混合式教学虽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但统一的要求是发挥线上和线下的教学优势,改变传统教学方式的不足;结合传统教学的优势,改变教学上的学生参与性的不足、学习被动、学生的学习效果差异大的现状。混合式教学是将传统教学模式重新构建的过程,拓展了传统教学的时间和空间,给予学生更多参与的机会。教与学不一定同时在课堂发生,在网上学习拓展了课堂的时间和空间。

(四)开展模拟公司,模拟法庭课堂实践

将学生分成小组,创设一个模拟公司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自主创业,每个小组给自己的公司命名,拟定公司章程,公司协议等,增强真实感,增加学生的热情。

此外,还可以开展模拟法庭,要在课前选择学生熟悉的典型案例,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做开庭准备。尤其是非法学专业的学生,要提前熟悉流程,可以通过播放法庭视频、让学生提前查找资源学习。让全班同学都参与到模拟法庭案件的审理之中,相互转化角色,让学生扮演法官、诉讼代理人、审判员等人,体会不同的角色,获得置身于角色中获得不同的体验,可以每隔一段时间模拟一次课堂法庭,教师在开庭过程中的指导和评价,如果条件允许,教师可以请来专业的法院工作者来课堂现场,给学生展示真实的法庭,或参与到学生模拟的法庭中,做更规范的指导。每次模拟法庭开展后,都要学生写出诉讼文书。

(五)对混合式教学在经济法课程中如何进一步应用的反思

课件与案例数据库等资源的建设和共享。教师可以建立线上资料库,将自己的上传到网络资源库或微信公众平台上,学生通过平台学习交流。将微信公众号投身于混合式教学的应用中,通过微信号可以向学生推荐图片、文字、视频等学习资料,通过推送教师精心选择的内容,可以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学习新知识,时间都设置在3-5分钟左右。并且以图文并茂的形式推送,文章会更加有趣,不知不觉就看完了文章,吸引学生的眼球。

将大学生用智能手机的使用时间分配给观看微信推送的学习资料、专业知识的学习,每天用碎片化的时间学习,效果比集中学习更好。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推送内容,长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养成看推送的习惯。

三、总结

经过实践发现,混合式教学实践提高了经济法课堂的质量,学生对课堂的参与性越来越高,和教师的互动也有了很大改进。目前混合式经济法课程还在成长中,没有一种教学方法是完美的,对于混合式教学方法还需要广大教师投身于不断探索、建设之中。

猜你喜欢

经济法法庭教学方式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法庭不需要煽情的辩护词
论经济法的宪法性
上法庭必须戴假发?
经济法在我国经济转型中的作用分析
公安高等院校经济法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高中数学高效教学方式与方法优选例谈
高中化学教学方式探析
法庭争孙究竟为哪般?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经济法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