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完善军人专业岗位津贴制度浅析

2020-11-30王彦博刘腾翼

国防 2020年4期
关键词:动态性津贴军人

王彦博 刘腾翼

内容提要:建立科学的军人专业岗位津贴制度,从制度层面确保军人薪酬待遇,对于提升军人职业荣誉感、调动军人服役积极性,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但现行军人专业岗位津贴制度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存在相关概念界定不够准确、制度机制不够完善等问题,影响了其功能作用发挥,需认真加以研究,切实改进提高。一要准确界定军人专业岗位津贴制度的相关概念;二要科学把握完善军人专业岗位津贴制度的基本原则;三要积极探索完善军人专业岗位津贴制度的对策措施。

党的十九大报告作出“到本世纪中叶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①《党的十九大报告辅导读本》,59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的战略部署。把我军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必须要有一流人才作支撑。因此,培养和造就大批专业化、高素质军事人才,就显得尤为紧迫和重要。建立科学的军人专业岗位津贴制度,切实从制度层面确保军人薪酬待遇,对于提升军人职业荣誉感、吸引和保留专业化军事人才矢志强军事业,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但从近年来的实践看,现行军人专业岗位津贴制度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存在相关概念界定不够准确、制度机制不够完善等问题,影响了其功能作用发挥,需认真加以研究,切实改进提高。

一、军人专业岗位津贴制度相关概念界定

军人津贴。津贴是对劳动者特殊劳动付出的一种物质补偿形式,其分配依据主要是劳动者工作环境艰苦程度、技术性劳动付出水平和风险承担程度等。军人津贴,是以货币形式支付给军人超额劳动付出的特殊报酬,是对军人基本工资的补充,是军人收入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目的,是为军人的劳动付出提供合理补偿。常见的有工作性津贴、生活性津贴等。

军人专业岗位津贴。军人专业岗位津贴,是军人工作性津贴中的一个特殊版块。实施军人专业岗位津贴的主要目的,是补偿从事专业岗位工作的军人所付出的技术性劳动及承担的职业性风险。军人专业岗位津贴有别于军人津贴。军人津贴的分配要素只有劳动所处环境优劣,强调相对均等分配的观点,而军人专业岗位津贴由于加入了“专业”这一限定条件,因而就拓展了其分配要素,将专业岗位技术付出、超额劳动力付出等也纳入分配要素之中。我军现行的专业岗位津贴主要有:航天专业岗位津贴、航海(包括内河航海)专业岗位津贴、武器实验专业岗位津贴、技侦密码专业岗位津贴,以及2016年新增加的保卫岗位专业岗位津贴、纪检巡视岗位津贴、法官检查岗位津贴、军队审计岗位津贴、军队医疗岗位津贴和军队科研岗位津贴,等等。

军人专业岗位津贴制度。军人专业岗位津贴制度,是调整和规定军人专业岗位津贴发放项目、发放标准、发放对象等一系列内容的行为规范,是军人专业岗位津贴科学实施、有序运行的根本保障。比如,按照军人专业岗位津贴制度相关规定,我军现行专业岗位津贴标准主要由两个部分组成:一是按月发放的基础津贴,二是按天数、小时发放的任务津贴。

二、完善军人专业岗位津贴制度的基本原则

一是激励性原则。军人专业岗位津贴最根本的职能,就是在工资报酬上体现对军人职业劳动力付出的认可,以此激励军人积极投身军队建设。从这个意义上说,激励性原则是军人专业岗位津贴设置的核心原则。激励性原则与工资分配理论中的激励理论相互照应,是对军人专业岗位津贴制度基本理论的具体实践。与其他原则相比,激励性原则更加注重实施对象的主观性,物质和金钱保障只是手段方法,保障对象的精神满足才是根本目的,只有享受津贴的人员能够从精神上感受到国家、军队以及他人对自身从事的专业工作的认可,专业岗位津贴作用才算真正得到发挥。因此,一方面,激励性原则要求军人专业岗位津贴在制度设计上应尽可能地满足在岗人员的主观实际需要。另一方面,激励性原则要求在不同类别的专业岗位、不同级别的标准水平上应合理拉大差距,以体现薪酬策略的导向性。

二是补偿性原则。专业岗位津贴补偿的是军人超额劳动报酬,因此,津贴标准应该取决于专业劳动岗位的超额劳动实际付出多少,付出多的津贴标准就高,反之则低。超额劳动付出类别主要包括超额技术付出、超额风险性付出和超额艰苦付出等。突出补偿性原则,对军人专业岗位的超额劳动实施合理补偿,能够充分体现国家和军队对专业岗位军人的关怀和厚爱,有效调动专业岗位人才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是动态性原则。完善军人专业岗位津贴制度,应以合适的方法体现津贴标准设置的动态性,使专业岗位津贴能够随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变化而变化,即通过动态性原则逐步形成“自适性”的津贴标准调整机制。按照动态性原则设立军人专业岗位津贴制度,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有利于提高军人工作性津贴保障效率,改善军人福利待遇,提高军人生活水平。

三、完善军人专业岗位津贴制度的对策措施

一要充实完善专业岗位津贴制度体系。在过去大军区体制下,海军、空军和第二炮兵等军兵种的领导体制相对比较独立,其专业岗位津贴设置相对比较科学,专业岗位津贴制度也比较成熟。而陆军都归各军区领导管理,其专业岗位津贴设置不像军兵种有专职部门牵头负责,导致陆军专业岗位津贴制度建设一直滞后于海军、空军和第二炮兵,影响了军人专业岗位津贴制度体系协调发展。因此,完善军人专业岗位津贴制度,应着眼体系设计,优先增设相关兵种专业岗位津贴。比如,增设装甲兵专业岗位津贴、边防会晤站的翻译人员专业岗位津贴、工程兵部队专业岗位津贴等等。

二要探索实行动态性津贴设置标准。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相关数据来看,近几年,我国居民收入持续保持较高增长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以每年平均2%的幅度上升,全国居民消费水平呈现出一个动态上涨的过程。反观我军现行专业岗位津贴标准,调整周期长、调整覆盖面窄,难以跟上物价指数的变化,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军人生活水平的提高。因此,完善军人专业岗位津贴制度,应探索实行动态性津贴设置标准。动态性津贴设置标准通常有2种方法。一是工资比例法。就是在制定津贴标准时先测算其相当于基本工资的比例,并确定一个按比例变动的幅度。比如,假设确定的比例幅度为20%~30%,则开始执行时的津贴标准可以靠近上限的30%,随着基本工资的不断增长,这个变动的比例必然会逐渐下降,当比例幅度下降到接近或低于下限的20%时,就要对津贴标准进行重新设定,再调整到靠近上限的30%的水平。这样,就能保证军人津贴与基本工资同步上涨。二是物价指数法。物价指数(CPI)法,就是使专业岗位津贴标准随CPI变动而同幅度变动的一种方法。CPI上涨一定幅度时,及时调整津贴标准。比如,规定当物价上涨超过10%时,津贴标准提高10%,物价上涨幅度没有达到10%时,津贴标准不作调整,以保持标准的相对稳定。同时,CPI指数不仅包含了实际物价的上涨,也包括了通货膨胀带来的货币贬值。因此,采取物价指数法完善津贴设置标准,还能够一定程度消除通货膨胀对津贴水平带来的负面影响,确保军人专业岗位津贴标准相对稳定。

三要调整优化现有项目。我军现行的专业岗位津贴标准分类比较粗放、等级划分不够细化、层次不够鲜明,不少专业岗位津贴分配要素单一,不能科学体现人员类别和工作业绩。因此,完善军人岗位津贴制度,应根据不同的专业岗位调整优化现有项目,合理分配津贴要素,科学设置津贴标准。比如,针对军队科研岗位津贴标准只按专业技术职务等级划分,忽略科研人员贡献大小的现状,调整军队科研岗位津贴分配要素,将科研人员承担的科研任务数量以及完成任务绩效纳入津贴评定标准;针对医疗卫生保健岗位津贴只是按照从事工作范围划分津贴标准,并未考虑到个人职务等级以及从业时间等关键要素的现状,优化医疗卫生保健岗位津贴标准,根据个人职务等级,在原有津贴标准基础上,设定梯度津贴标准,并将一定比例的医龄津贴纳入其中;针对纪检巡视岗位津贴和军队审计岗位津贴主要依据个人职务等级按月发放固定金额的现状,改进津贴发放办法,增设按天数发放的外出任务津贴,确保其劳动付出能够得到合理补偿。

猜你喜欢

动态性津贴军人
军人母亲
自组织多主体系统动态性的推理研究
动态性对简笔画动物审美的影响及其神经机制*
军人脚上的“路虎”——作战靴
军人伪装效果逆天
图表
支持节点协同的工作流模型构建方法研究
初中思想品德“动态生成教学”的研究与发展
发放高层次人才年度津贴52万元
印度军人特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