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访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青田石翁倪东方

2020-11-30王晶

非遗传承研究 2020年1期
关键词:石雕大师石头

王晶

在自然科学的维度,岩石是构成地壳的物质基础,是天然产出的具有稳定外型的矿物或玻璃集合体按照一定的方式结合形成。石头本是不具备文化内涵的天然材料,但被人类赋予理念和技艺,石头便有了精神内涵。进入文化维度,人类也拥有了一种宝贵的美学技艺——石雕。

作为石雕一大门类的青田石雕,是发端于距今5000 多年的菘泽文化时期的浙江省丽水市青田县的传统工艺美术。青田石雕师开“多层次镂雕”技术的先河,作品以“因材施艺、巧取俏色”的艺术特色闻名于世。2006年,青田石雕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谈及青田石雕,绕不开一位至关重要的人物,他就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自称“石翁”的耄耋老人石雕巨匠倪东方。

2019年6 月下旬,上海德缘文化工作组一行4 人乘坐高铁抵达青田。当天正值雨后,天气凉爽,依山傍水的青田县城被云雾环绕,颇有身临仙境之感。由新生代雕刻大师叶品勇引荐,到达倪东方大师位于山口镇的石雕陈列室惜石斋,见到仰慕已久的倪大师本人。倪大师已经92 岁高龄,鹤发童颜,声若洪钟,耳聪目明,步履轻松。他热情地迎向我们,为我们介绍展厅内琳琅满目的石雕作品,面对提问,平易近人的倪大师更是耐心解答。

问:倪大师您好!非常感谢您能够接受我们的采访。您从少年时代开始接触石雕,在这个行业里刀耕近七十载,以超凡的艺术禀赋和旺盛的创造力,创作出了许多具有极高艺术价值的石雕珍品。当初您是如何进入石雕领域的?

答:我的人生基本上可以用三个“三十年”来讲述。我的祖籍是浙江青田县方山乡倪岸村,全村大多数人姓倪。我父母的父辈们相交甚好,他们二人也是青梅竹马早早定了亲,并都会石雕手艺。因那时候生活极苦,于是父亲决心闯出一条生路后再迎娶母亲。那年温州码头有一艘开往法国的外轮招工,是那种在船上做工管吃住不发工钱,到了法国后必须离船的临时工。我父亲报了名,背着自己的石雕作品义无反顾地登上了开往法国的轮船,寻求机会。这一去就是十年。父亲赚了钱回国后已经35 岁,母亲也已经25 岁,他们才在黄坑底村成婚。

在我出生后还未满周岁时,父亲又收购了茶叶、石雕,再次远赴外国,村子里一家人的生活基本靠母亲维持。10 岁那年我写信给父亲说:“爸爸,我已经十岁了,读书已晚了一点,山里没有学校,您回来安排我读书好吗?”父亲接到我的信深受触动,马上安排回国行程。因为路途实在遥远,当父亲回到黄坑底村时我已经11 岁,他安排我上了学。在小学读书五年后毕业,我跟随母亲学了半年石雕,这便是我第一次接触石雕。但那时正值抗战时期,石雕无法出口,成了无法糊口的活计,我只能去种地、锯石头,就这样熬过了十三个年头。直到1955年,新中国迎来了手工业合作化高潮,在青田石雕发源地山口,成立了“山口石刻合作社”,我以锯石工的身份进入合作社,那时我已经28岁了。在合作社,锯了两年石头,那是我一生成就的起步。

第二个“三十年”,我通过努力改变了命运的轨迹。做锯石工是非常考验耐心的,两年的工作磨练了我的心性,让我能够耐得住心气去专注做好一件事。那时候除了锯石头,我每天会提早一小时到达合作社,下班后晚走一小时,用来摸索老师的雕刻技艺,练习打坯、钻洞、镂孔等工序,回到家继续偷偷练习石雕;又经母亲指点,我的石雕技术进步很快,不久便能做些工艺品出来。后来,我把自己雕刻的“烟灰缸”“和平鸽”等几件作品交给厂里领导,得到了他们的肯定。但那时候人员岗位不太流动,要转行不容易,我自愿降低工资,再从学徒开始做起,最后领导才同意我改行做石雕。通过在厂里五年的积极努力,我当选为副厂长兼厂石雕创作组长,在抓生产计划和产品质量的同时,我还完成了国内外参展作品的创作任务,并屡屡获奖。所以,在第二个“三十年”的阶段,我才正式步入石雕创作和研究工作。

1988年,是我第三个“三十年”的阶段。我退休后有了充裕的时间投入石雕创作,没有压力,创作自如,有了更多思考研发时间和空间。随着作品越来越多,我在家里建立了石雕陈列室“惜石斋”,用以保存和陈列我的作品。三十多年间我在“惜石斋”接待过的中央领导、文化名流以及不计其数的游客。到了如今这个年纪,我更多考虑的是这些作品的归宿问题,幸而偶然的一次机会结识了中国安特仪表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建武先生,我们一见如故,成功组建了占地面积3000 多平方米的“倪东方艺术博物馆”,馆内设有“史海钩沉”“东方瑰宝”“群英荟萃”“印田拾珍”等多个展厅,馆藏艺术品达500 余件。

问:青田石雕以奔放大气、色彩生动、细腻精巧的特色自成一派,善于根据石材特点因材施艺,并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不断在题材和表现形式上创新。请您谈谈您的创作观点和对青田石雕创新的见解。

答:看一件作品的价值,首先要看石料是否珍贵;其次看作品的主题构思和造型创意;第三看作品的雕工。三者俱佳才是一件珍品!青田石雕不是全靠精雕细刻,更看重创意。工艺品的价值不在于大小,小巧胜大。对于俏色的利用,既要谨慎,又要大胆。我喜欢讲一句话:“留则如心头肉,削则似地上泥”,雕刻艺术要汰劣留优,删繁从简,切勿让指面大小的俏色飞走,切勿令大片好料全然不动,雕得满满当当,而不讲究造型。总而言之:贵在石头,巧在构思。

我始终认为从艺工作者单凭自身的智慧是远远不够的,要不断从外部吸收营养补充自己。在外出参观中的所见所闻,都有可借鉴之处,即便是从电视、网络这些现代传媒中获得的信息,也可以去思考、研究,在创作构思中发挥作用。举个我自己的例子,有一天晚上我在电视中看到,作家老舍请画家齐白石作画,齐白石完成后,将这幅画取名为《蛙声十里出山泉》,老舍打开一看,画中竟连一只青蛙都没有,而只有点点蝌蚪,如此意境令他赞叹不已!从这个故事中我明白了,题款要含蓄,在我后来的一件作品中均有所体现。我雕的是桃树上的大小两只猴子,小猴子伸手摘桃,大猴子拉住它,我取名为《莫为》,寓意是告诫人生不要随便伸手。

对于创新的看法,我的要求是“不是新不新,而是美不美”。如果一件作品新而不美,那也不算创新的作品;如果一件作品突破传统,将老题材做出新意,那就是进步、成功。青田石雕已逾千年,到如今还有什么题材没有雕过?如同绘画领域,历代有多少画竹名家,但唯独清代郑板桥画竹是一绝。在石雕创作中,既要继承传统,又要改造创新,不管新老题材,都应达到美的境界。中国石雕的传统题材是花鸟鱼虫、赏花玩月,我想中国老百姓千百年来遵循的是“民以食为天”,而古代却鲜有用石雕去表现和赞美质朴的粮食,尤其是新中国成立后百姓的日子越过越好,创作也要与时俱进,所以我雕刻了体现谷穗和丰收的作品——《谷子》《秋》。

传统是肥沃的土壤,但不要被传统束缚。几千年来石雕作品集中于一个“雕”字,我们不可困在这个字眼里头。对于有些美不可言的奇特石材,有时不雕胜雕,以作品的题款配诗发挥出无限意境,国画有题款配诗“一字抵千花”之说,是值得石雕题款借鉴的。

问:您提到的这个观点“不雕胜雕”,很容易令我们想到您1981年的作品《睡美人》,被业内人士称为“绝品”。1999年时任北京故宫博物院副院长的杨伯达先生提到《睡美人》“巧在不雕,题中创意”,赞为国宝。请您谈谈这件作品的创作过程。

答:得到这块奇石是有一个小故事的。在改革开放初期,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好,那时候有“万元户”这个讲法,谁家成了万元户,那就算是富人了。有一天晚上11 点,突然有人敲我家的门,我开门一看,原来是“卖石佬”,他说他带来一个宝贝,不能给别人看。他打开包袱拿出“宝贝”,我看到这块石头上部是2.5 厘米厚的黄金耀,下部是5 厘米厚的封门青,这是块难得的金玉冻,是个宝贝!我问价格,“卖石佬”开价一万,这在当时是一个家庭几年的收入总和,价格不菲!但又觉得这么好的石头放弃了实在可惜,最终我和家人商量后决定留下。可是把家里所有存款都拿出来还远远不够,又卖掉了首饰,才凑到一万块,用全部身家换得这块奇石。看着这块石头,我很久不敢动它,因为这块石头实在太美,一点不舍得雕。来看过的人都赞不绝口,有人建议把黄层面雕成卧式美人或者卧佛,都是很好的建议,但我自己最终定义于“不镂不雕”,保留石头原貌,只是稍加修饰,抛光去痕,刻了“睡美人”三个字在金玉冻的边上,点题助意。细看这件作品,如同一位美人披着一件薄薄的黄绸缎,作沉睡状,虽不经雕刻,却让人遐思无穷。

问:青田石天然色彩丰富,巧取俏色是青田石雕的一大特色。在1978年举办的全国工艺美术作品展览中,您的作品《谷子》被邓小平同志称赞“俏色用得好”,当年4 月9 日的《人民日报》第五版刊登了这件作品。请您谈谈青田石雕的俏色利用。

答:青田石色彩丰富、花纹奇特,千姿百态的奇石不计其数。过去的艺人对青田石俏色并不十分重视,因为那个时代很少搞创作,多数是批量生产规格产品,坯料按尺寸锯成条条块块,有俏难留,有色不用。是改革开放的东风,促使青田石雕发生了根本变化,打破了定点生产格局,走上家家户户发展的道路,并以个体单位的个性化创作代替了“以销定产”的规格批量产品。从此,普通艺人开始利用石料俏色,创作出精雕作品,在节约原材料的同时也走上了致富的道路。

俏色精雕是当前石雕行业的主流,“因材施艺,因色取俏”是青田石雕的主要技艺特色。在创作中主要根据石料的天然色彩进行构思、构图、布局,有时是将石色模拟自然界的物体,有时是利用色彩对比关系,或是利用花纹象形进行构思、造型。在利用俏色上多下功夫,才有可能创作出好作品,再有底座搭配得当,一件作品才会形神兼备、妙趣横生。雕塑家、美学家王朝闻先生在参观青田石雕时,提到“艺术与技术是相互依赖关系,决定作用仍在艺术构思”,真是真知灼见。

我的一件作品《野珍》,很多来访者看到上面的蟹和鳖形色逼真,竟以为是石料拼接,其实是对俏色的利用。另一件作品《奔流》,其中的溪涧瀑布,是石材天然纹理。《天伦之乐》这件作品,看起来是纯属天然没露半点刀痕,但其实是人工磨炼的结果。原本是一块普通的黑白二层夹板石,我将黑的一面处理为二重山,刻上一首古诗,但并不满意,后来又经过几次磨刻,山形变大,一山变成老翁,另一山变成稚童,再经过修饰二者体型,五官也渐渐清晰,画面中稚童拉着老翁的胡须,老翁握住稚童的手,我将其取名《天伦之乐》,这样更加点明主题。这也说明了,石头不打磨不成器。

问:您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是青田石雕史上一位里程碑式的人物,《人民日报》曾刊登过报道您的文章,称您为“德艺双馨的石雕泰斗”。很多人都知道温家宝同志在任国务院总理期间到访过您的惜石斋,您能讲讲那次总理到访的经历吗?

答:谢谢!石雕泰斗实不敢当。我自称“石翁”,只是一名从事了一辈子石雕事业的艺术家和工匠而已。

2009年夏天,我记得是8 月,温总理到达珍品楼是下午六点多,当时由林福照大师陪同总理参观二楼大厅的石雕和印章后,温总理仔细参观了惜石斋。我为总理介绍了作品《黄山松》,这件作品的石料是封门山的名石,由我亲手雕刻,松树苍老坚挺,一派不屈不挠之色,这正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载之际,我将此作献予祖国,作品被收藏于中南海紫光阁,让来访的贵宾共赏共勉。总理说:“献给国家好。”我还为温总理介绍了我的印章和刻字,并将一块刻有“仰望星空,心忧天下”的印章亲手赠予总理。温总理看到非常高兴,也感谢我们培养石雕艺人,让中华传统工艺后继有人。

温总理日理万机,我也不敢久留,之后便恭送总理下楼。我们青田石雕界能够接待总理来访,非常荣幸!

问:青田石雕蜚声中外,向国内外输送了大量的石雕从艺者,在盛名与光环之外,您对后辈有哪些忠告?您如何看待青田石雕未来的发展?

答:我这一辈子几乎没有离开过山口小镇,我喜欢它的质朴和纯粹,“大道至简”是我非常喜欢的一句话,也是我做事的风格。我尝过生活的艰苦滋味,也体会过出名后的风光无限,我常常和人开玩笑说,我没出名的时候,是我做的石雕,大家也不相信是我做的;我出名后,不是我做的也成了我做的。做我们这行,有时候名利就在一夜之间,但这背后是很多忘我的投入,创作就要沉得下心,耐得住寂寞,有了名气后更加不能固步自封,不敢突破自己。

石头是不可再生资源,青田封门山的五大矿区终有一日会被开采完,青田石有朝一日会枯竭,但青田石雕的技艺不会消失,它会一代一代传承下去。世界各地都有青田华侨,他们中有很多人是懂石雕、有石雕技艺的人,我们的华侨在世界各地找到石头带回青田,再用青田石雕技艺进行雕刻,青田就成为石雕的集散地。虽然目前的石雕市场较为低迷,但我本身并不赞同石雕产业发展太快,一件石雕还没做完就被定走,石雕师怎么还能够耐着性子继续打磨?只有慢下来,才会出精品。只要青田石雕的技艺一代一代传承下去,我对青田石雕的未来就充满信心。

在与倪大师的交谈过程中,不难感受到他对青田石的痴迷,以及对青田石雕的深厚感情和期望。虽然倪大师已经92 岁高龄,但每日早起的习惯仍旧不变,并坚持每天上午去工作室雕刻两小时,手中的刻刀依然没有放下。与此同时,倪大师撰写的两本新著即将完成刊印,一本是大师自传,另一本是大师石雕作品集。

倪东方大师技艺精湛,德高望重,多年来接受过大大小小的采访不计其数。面对德缘文化的采访镜头,大师和蔼随性,谈性正浓时会发出爽朗的笑声。采访当天倪大师兴致颇高,访谈之余还不辞辛劳提笔挥毫,为上海德缘文化和每一位参访者书写、赠送了书法作品,老一辈艺术家热忱待人的谦和品行着实令人感动!

德缘文化恭候倪大师的两本著作早日问世,衷心祝愿倪东方大师健康长寿,艺术之树常青,以鲐背高龄为青田石雕的传承与发展做出新的奉献!

猜你喜欢

石雕大师石头
对话大师
别小瞧了石头
对话大师
石头里的鱼
环保高效的清洁大师
我可以向它扔石头吗
大师谈翻译永不让步
曲阳石雕作品选
方兴未艾的曲阳石雕
石雕艺术品的生产亟待整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