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情”与“新意”:草原丝绸之路的重塑对新时代内蒙古地区发展的启示*
2020-11-30郭存在孟和宝音
郭存在 孟和宝音
内蒙古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内蒙古 包头 014010
何谓“旧情”与“新意”?“旧情”指草原丝绸之路所承载的历史文化底蕴,“新意”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对古代草原丝绸之路理论内涵的丰富和空间范围的拓展,两者具有着双向度的关系,“旧情”是“新意”的发展根基,“新意”是“旧情”的现代意义体现。近年来学界对草原丝绸之路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多集中在对草原丝绸之路历史进程的考究、草原丝绸之路所孕育的草原文化以及在“一带一路”倡议之下,草原丝绸之路应该发挥何种价值。本文将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回顾古代草原丝绸之路历史为主线,以重塑草原丝绸之路为核心,力求能够还原一条真实生动的草原丝绸之路,进一步阐述在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的指引下,草原丝绸之路的复兴对内蒙古地区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一、“旧情”:古代草原丝绸之路的历史脉络
据考古发现,古代草原丝绸之路相比绿洲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和西南丝绸之路起始要早,大约距今8000年前,内蒙古东部区的兴隆洼文化时代,草原先民就已同西方交往。公元前3世纪,匈奴在草原上兴起,正值中原的秦汉王朝,这一时期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时有战争发生,农耕文明以先进的生产方式最终赢得了胜利,匈奴部族一部分向西迁徙,一部分被汉人同化,草原丝绸之路在民族之间的交流中逐渐形成。魏晋南北朝时期,一般学界认为草原丝绸之路与绿洲丝绸之路已经紧密的联系为一体。隋唐时期,草原丝绸之路继续沿着固有的路径发展,这得益于唐朝对漠北草原的统一,周边民族以唐为贵,尊唐太宗为天可汗,民族之间的团结使得草原丝绸之路的东段也得到了开发。辽时,以唐朝奠定的线路为基准,将其统治下的各个城市连接起来,形成了以点带线的开放式格局,大大促进了草原地区的经济繁荣。蒙元时期,成吉思汗及其后代沿着草原丝绸之路横扫欧亚大陆,将东西方一体化,把草原丝绸之路的南道和北道联系起来,形成了草原丝绸之路的大贯通格局,至此草原丝绸之路达到了鼎盛状态。马可·波罗来华,在觐见忽必烈时,曾过草原丝绸之路的南道,其所写的《马可·波罗游记》一书,“详细记载了上述陆地和海上丝路的情况,尤对草原丝路记载精确,是令人信服的亲历记。”①明清时期,受战争的影响,明朝修建长城以抵御元朝的残余势力,中原和草原联系被人为掐断,此后草原丝绸之路逐渐衰落。清朝旅蒙晋商通过草原丝绸之路与乌兰托巴和莫斯科进行商贸往来,但昔日的辉煌已经无法复制,那驼铃之声唱出了草原丝绸之路的尾声。
二、“新意”:将草原丝绸之路融入内蒙古地区发展中
(一)挖掘草原丝绸之路的经济功能,扩大对外开放的力度
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世界一体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区域之间如何密切联系成为当今各国所面临的重大问题。利用好本国的历史文化资源是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之一。自古以来,草原丝绸之路承担着东西方之间的商业贸易往来,这种往来体现了草原丝绸之路固有的经济功能。以地理位置定位,草原丝绸之路可分为东部草原丝绸之路和西部草原丝绸之路,东部草原丝绸之路可连接俄罗斯、蒙古甚至可以延伸到日本、朝鲜与韩国,西部草原丝绸之路经新疆连接着中亚等地。沿着东部草原丝绸之路内蒙古可以深度融入中蒙俄经济走廊与中日韩自由贸易区,不断加强与区域国家的互补性经济联系,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和资本,扩大贸易空间和维度,贯彻和落实好“8337”发展思路,把草原丝绸之路建设成向北开放的新动力,扭转内蒙古地区西贫东富的局面。西部草原丝绸之路汇入绿洲丝绸之路,连接着中亚地区,内蒙古要立足于本区特色,做好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沟通、资金融通和民心相通,深度对接与中亚国家的发展战略,紧密衔接经贸政策,加快产业升级,促进转型发展。只有东西两路要齐头并进才能最终实现内蒙古全区的共同发展。据2017年《内蒙古年鉴统计(内蒙古同“一带一路”主要沿线国家海关进出口总额)》“内蒙古与蒙古国进出口总额达89.35亿美元,与俄罗斯进出口总额达30.43亿美元,与哈萨克斯坦的进出口总额为17.54亿美元,与土库曼斯坦的进出口贸易总额374万美元。”②由此可见内蒙古与中亚国家的贸易额相比蒙古和俄罗斯相对差距较大,由此下一阶段内蒙古要沿着西部丝绸之路大力发展与中亚国家的贸易往来。综上所述,内蒙古要利用好历史优势和战略机遇,加大对外开放的力度,发挥好北疆桥头堡的作用,以实现“兴边富民”的宏伟目标。
(二)牢固草原丝绸之路的文化根基,发挥草原文化的价值
文化作为软实力,越来越得到人们的关注,因此文化先行成为复兴草原丝绸之路的关键因素。“只有把‘乐由心生’作为文化事业发展的根基,才能把文化和文明的作用推到丝绸之路的至高点。”③“乐由心生”也是草原丝绸之路的文化根基,这种文化根基有着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共性特征,也兼具着草原文化中天人和谐、开拓进取、充满活力的个性特征。由此草原丝绸之路的文化根基不仅成为内蒙古地区各项事业发展取之不竭的精神动力,更是草原儿女用汗水谱写新时代篇章的重要支柱。当然这种文化根基表现在实物上,就是千百年来草原儿女在生产实践中所创造的草原历史文化资源上,它们深深地印上了草原文化的标签,如今草原文化已经成为内蒙古地区向外宣传的重要品牌。近些年来,内蒙古大力开发草原丝绸之路沿线的历史文化资源,形成了草原、古迹、沙漠、湖泊、森林、民俗“六大奇观”独特的旅游胜境。内蒙古地区的名胜古迹更是数不胜数,呼和浩特的五塔寺庙、大召、昭君墓、席力图召、白塔,包头市五当召、美岱召、老城等,赤峰市的辽上京、辽中京、大明塔等,这些城市作为草原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节点,要发挥好“领头雁”的榜样作用,以这些城市为基点,以点带动草原丝绸之路的沿线城市,将草原丝绸之路的余热普及到整个内蒙古地区。《内蒙古年鉴》统计数据显示“内蒙古地区入境旅游人数从2000年的391970人增加到2017年的1848321人,全区旅游总收入从2000年的42.72亿元提升到3440.11亿元。”④由此可见内蒙古地区作为草原文化的传承地,丝绸之路的交汇地带,其历史文化资源越来越被外界所熟知。“牢固文化根基,发挥文化价值”已经成为内蒙古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支撑点,所以内蒙古必将逐渐成为中国二十一世纪生态旅游的重要基地。
(三)重塑草原丝绸之路的历史形象,凝聚民族之间向心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各民族手挽手、肩并肩,共同努力奋斗。要以铸劳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全面贯彻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坚持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为基础性事业抓紧抓好,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包容性更强、凝聚力更大的命运共同体,共建美化家园,共创美好未来。”⑤几千年前,草原游牧民族开发了草原丝绸之路,草原地区的匈奴、鲜卑、柔然、契丹、女真、蒙古等许多民族在不同历史时期共同创造了草原丝绸之路。但由于游牧民族经济本身所携带的脆弱性基因,游牧民族必须依赖农业文明,所以在历史上出现了和亲、朝贡、战争等交替的局面。尽管一些战争破坏着草原丝绸之路的经济文化交流,但几千年来,其核心目标未曾改变,那就是以和平为基,以经济,文化交流为通道,各民族之间友好往来。费孝通先生曾提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多元”指中华民族不是单一民族;“一体”指各民族之间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中华民族的形成是一个漫长且不断完善的过程,各民族之间相互融合才奠定了现今五十六个民族的基本格局。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民族分布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大杂居、小聚居的格局。内蒙古地区居住着48个少数民族,他们的祖先共同缔造了草原丝绸之路的辉煌,这也为当今生活在草原之上的各民族儿女留下了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生活在此一地区的各民族,在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的指引下,在“一带一路”倡议实施的背景下,可以共同利用草原丝绸之路将内蒙古各地区聚居的少数民族连接起来,通过经济联系、文化认同,从而增加各民族之间的向心力、团结力、凝聚力,提高草原人民的生活幸福感指数,将草原丝绸之路打造成一条和平之路、绿色之路、发展之路、创新之路、合作之路,最终实现内蒙古地区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三、结语
发展少数民族地区文化经济事业是民族政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当今草原丝绸之路的复兴是民族政策的延伸与扩充、发展与创新,因此“旧情”与“新意”所内化的涵意与民族政策有着辩证统一的关系。“旧情”与“新意”是重塑草原丝绸之路的根本所在,民族政策支撑着草原丝绸之路的复兴,而草原丝绸之路重塑的最终落脚点要符合民族政策的具体原则。因此在回顾草原丝绸之路的历史时,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要坚持和平发展的理念,防止历史上草原各民族之间“马革裹尸”“腥风血雨”的战争,要坚持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原则,反对一切形式的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各民族在社会交往中平等相待、友好相处,摒弃“大汉族主义”的理论,在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基础上,实现共同繁荣。关照现实,将丝绸草原之路融入内蒙古地区的发展中,需要民族政策的指引和支撑,加快地区经济文化事业的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民族政策的进一步创新和发展提供强大的物质基础和理论来源。总而言之,在新时代背景下,内蒙古地区既要充分地吸吮“旧情”,又要不断地探索“新意”,以民族政策为根基、以产业兴旺为动力、以文化建设为导向、以实现民族大团结为目标,释放草原文化的活力,保持发展劲头,提高发展质量,重新打造一条“使者相望于道,商旅不绝于途”的草原丝绸之路。
注释:
①李凤斌.草原文化研究[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171.
②数据来源于《内蒙古年鉴统计(内蒙古同“一带一路”主要沿线国家海关进出口总额)》.http://www.yearbookchina.com/navibooklist-n3018120202-1.html.
③孟和宝音.包头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之文明建设研究[J].学理论,2017.
④数据来源于《内蒙古年鉴统计(旅游业基本情况)》.http://www.yearbookchina.com/navibooklist-n3018120202-1.html.
⑤习近平.习近平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中国政府网.https://mp.weixin.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