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的路径探索
2020-11-30石津
石 津
遵义医科大学珠海校区,广东 珠海 519041
近年来,随着高校入党积极分子越来越多,对其进行培养、教育成了高校党建的一项重要工作。
一、高校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的重要性
《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等党的重要文件中就有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的规定。《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中提到:“对要求入党的积极分子进行教育和培养,做好经常性的发展党员工作,……,发现、培养和推荐党员、群众中间的优秀人才。”《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中指出:“党组织应当采取吸收入党积极分子听党课、参加党内有关活动,给他们分配一定的社会工作以及集中培训等方法,……,使他们懂得党的性质、纲领、宗旨、组织原则和纪律,懂得党员的义务和权利,帮助他们端正入党动机,确立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信念。”《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中要求:“培养教育学生中的入党积极分子,按照标准和程序发展学生党员,不断扩大学生党员队伍。”
高校承担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任。作为大学生中先进分子的学生党员,是建设祖国的骨干力量。按照发展党员的要求,在入党之前要先列为入党积极分子,接受党组织的培养教育考察。入党积极分子作为党员的后备军,其培养质量直接影响到党员队伍的素质和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做好高校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工作,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的必要举措。
高校基层党组织要认真贯彻文件要求,对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培养给予高度重视,不断探索路径,提升培养教育质量。
二、高校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质量的路径
高校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要想取得良好效果,需要多方面施策。
(一)强化政治理论学习。要对入党积极分子开展党的历史和优良传统、党的基本理论和知识、路线方针政策和形势教育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1]每年年初应制定针对入党积极分子的政治理论学习计划。不断拓展理论学习的路径,采取多样化的形式开展理论教育。常规的理论知识集中学习不能简单地读文件、听报告,应增强互动性,增加深入探讨的环节。还可开展理论宣讲比赛,以赛促学;邀请马克思主义学院的老师上一堂深刻的理论课;组建理论学习小组,调动学习的主动性;定期进行党的理论知识测试,检验学习成果。还要充分利用短视频、漫画等青年喜闻乐见的载体和“青年大学习”、“学习强国”等线上平台,多形式开展学习,激发学习的兴趣。
(二)重视实践锻炼。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说到:“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理论,指引着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动。”[2]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格外注重实践。因而,对入党积极分子而言,光是学习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党支部应提供实践锻炼的平台,如有些院系成立了专门的志愿服务队。在党支部安排下,入党积极分子通过参与志愿服务队的志愿活动,服务社区、学校,为社会做贡献。党支部还应要求入党积极分子参加主题党日活动和主题团日活动。积极鼓励他们参加每年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深入基层、乡村、社区,了解世情国情。要充分利用当地红色资源,组织参观红色教育基地,感受革命先辈为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的崇高精神,体悟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多种形式的实践锻炼是理论学习的延伸,有助于入党积极分子更好地理解理论,同时在实践中锻炼了品格、增长了才干、增强了党性修养。
(三)加强朋辈引领。朋辈,是同辈的友人之意。同是大学生,年龄相近、成长经历相似,彼此之间更容易受到影响。加强朋辈引领,就是要让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中的优秀者起引领、带动作用,帮助入党积极分子正确认识自己、奋发进取。[3]党支部要建立党员对接积极分子机制,根据党员、积极分子情况,平均一名党员可对接三至四名积极分子,关注其生活、思想、心理动态,交流想法,解决其困惑。将党员、积极分子分组,平均四人一组,在党支部书记的指导下组织策划主题党日活动、理论学习研讨等。小组成员各尽其力,互相学习、进步,达到共同成长的目的。为了发挥榜样效应,党支部要适时评奖评优。如每年评选优秀学生党员、优秀学习小组,并通过PPT汇报、张贴宣传栏、微信公众号发推文的方式宣传其事迹,激励入党积极分子向先进同志看齐。
(四)培养联系人要做细做实工作。党支部要安排政治素养高、有能力、有责任感、踏实肯干的人担任培养联系人,并经常督促履行其职责。作为培养联系人,要把培养考察积极分子当作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来抓,真正做细做实。既要掌握培养对象的理论学习情况、思想动态,又要关注生活、学习、工作情况以及心理动态。特别要善于运用谈心谈话的方式来开展工作。真诚的谈心谈话能让入党积极分子感受到组织的关爱,增强其向党组织靠拢的信念和决心。入党积极分子一确定,培养联系人与其进行一对一谈话,介绍责任和义务,给予真诚可靠的建议,勉励其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每半年进行一次考察,同时开展一次正式谈话,了解其最近动态,肯定其成绩,同时指出不足。在平常的工作中也要抓住机会展开谈话。如有入党积极分子通过QQ、微信朋友圈等传递出失落、消极情绪,要主动与之联系,了解情况,给予关心。
(五)发挥群众监督作用。党支部负有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职责,同时接受群众的监督。培养教育入党积极分子的工作要想取得良好效果,就不能忽视群众的监督评价。要及时公示新确定的入党积极分子人员和基本信息,如有疑义,请党内外群众如实反映。畅通群众表达和监督渠道,在办公室门外设置意见箱,提供线上邮箱,在入党积极分子公示期收集意见,并作为长期监督手段,随时接收群众投递的意见。在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考核时,通过召开座谈会、个别访谈等方式收集群众的评价意见,邀请群众参与积极分子的思想汇报会,并进行打分,作为考核依据。在入党积极分子的宿舍门上张贴身份标记,群里名片注明积极分子身份,扩大群众监督范围。党支部在开展学习会议、主题党日活动时也可邀请群众参与,使群众加深对党支部工作的了解,更好地行使监督权。大力发挥群众的监督作用,有助于党组织全面了解入党积极分子,正确、客观地予以评判,也可拉近与群众的距离。
(六)科学地评价与考核。对入党积极分子的考核和评价每半年进行一次。党支部建立量化考核指标体系。指标主要包括政治素养(占30%)、学业成绩(占25%)、实践活动(占20%)、行为规范(占25%)。[4]大的指标又细分为小指标。如政治素养方面,可通过参加党组织理论学习次数、学习笔记情况、心得体会质量、党的理论知识测试成绩等来具体体现。学业成绩体现在专业课成绩、英语四六级考试、计算机等级考试等。实践活动主要包括参加校内外活动的态度、次数以及获奖情况。行为规范要结合其日常生活的表现,如课堂出勤率、宿舍不合格次数、晚归晚休情况等。还要引入不同人群的评价,对其表现打分。评价打分主体包括入党积极分子自身、培养联系人、辅导员、与之对接的党员、班委、室友、同组人员(如实验课小组)等与之联系较为密切之人。党支部要开展入党积极分子思想汇报专题会,会上,积极分子PPT介绍半年时间内的学习、生活、工作、思想状况,党员和部分群众代表出席打分。在一年考察期满,进行班级投票。综合量化指标(占40%)、不同人群评分(20%)、PPT汇报评分(20%)、班级投票(20%),筛选优秀的入党积极分子列为发展对象。
三、结语
高校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有重要意义。要提高此项工作的实效性,就要将政治理论学习、实践锻炼、朋辈引领、培养联系人工作、群众监督和考核评价一一落到实处,并根据情况不断修正、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