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积极心理学视域中大学生自我教育优化探析

2020-11-30

现代交际 2020年19期
关键词:心理学个体因素

(广西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广西 南宁 530000)

自我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方法,自我教育方法是在充分认识人的主体意识的基础上,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1]。自我教育强调把人自己作为教育对象,由原本的教育客体转变为教育主体,在教育者及外部环境的引导下,积极利用各种方式实现自己对自己的教育,促进自我的全面发展。当代大学生的自我教育需要充分挖掘个体自身的潜力。积极心理学主张关注个体潜在的积极因素,利用积极的力量来克服人们在成长道路上的困难,与自我教育具有一定的契合度,通过对积极心理学的探讨与改造,与积极心理学的理念融合,为自我教育提供新的思路和视角,对完善大学生自我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大学生自我教育的重新审视

关于自我教育的概念,学界有不同的观点和看法,广义的自我教育“指受教育者按照一定价值观标准,对主观世界产生深刻认识并教育自己的过程,也可以称作自我修养,即人们以一定的思想行为准则为基础,对自己提出明确的规划,要求自己不断实现这些目标,对自己的实践结果做出评价的过程”[2]。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自我教育是受教育者根据社会规范和自我发展需求,以自身作为发展对象,进行一系列自我认知、自我体验、自我调控、自我发展的活动。自我教育能够促进受教育者个体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将教育力量的发挥由教育者扩展到受教育者本身,由内因及外因共同作用,进一步促进受教育者自身的成长发展。

1.自我教育的内部因素

自我意识是自我教育的理论基础,自我教育的内部构成要素是从自我意识逐渐发展而来的,在社会交往活动中,随着人的语言和思维的不断发展,自我意识逐渐演绎为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调节这三种心理成分,并构成了自我意识体系。

自我认识是个体对自身的道德质量、思想动机和行为等方面的意识,在自我教育中起着重要作用,没有自我认知就没有自我教育的生成,是自我教育的基础和前提;自我体验是一种情感体验过程,是人们对感受到的客观及现实事物,所产生的对应的态度和情绪,反映了客观现实与人们的情感需求之间的关系,是自我教育与现实活动之间的互通桥梁;自我调节的过程在自我教育过程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自我调节是当现实与理想之间存在距离或者矛盾时,个体对自己自觉进行思想、情绪和行为上的调节的方法。

自我教育的内部要素中,自我认知是基础,自我体验是过程,自我调节是保障,最终目的是实现自我发展,这些要素相互作用在个体自我的“内部”,在自我教育过程中,或许这些要素不是按次序发生并作用,但每个要素都不可或缺。人们为了达到某种目的,开展各种各样的精神和物质活动,但目标与现实之间总会存在一定距离,并且在实践过程中会产生很多矛盾,也正是由于这些差距及矛盾的存在,需要人们去否定、改进和提高自己,通过一系列自觉的有目的内在调整,实现现实向理想的转化,自我认知、自我体验、自我调节就是减少这段差距的重要因素。

2.自我教育的外部因素

自我教育作为主体自我发展和完善的教育行为,在关注自身力量的同时,也不能忽略包括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外在因素。家庭是构成人们社会活动的基本生活单位,也是人们进行教育与自我教育的主要场所,家庭环境对个人的成长成才发展具有潜移默化且深远的影响,家庭成员彼此在家庭范围中参与对方的生活,家庭教育环境在自我教育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学校是专门从事对人的教育、培养活动的场所和机构,是自我教育的重要场所,学校教育独具专业性及其他环境不可比拟的优势,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过程中,更能系统地将自我教育深入学生个体的内心。社会以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社会教育环境多样且全面,在各形式的组织及单元下,社会环境总能发挥其作用并对人们产生影响,自我教育也在社会环境的总体囊括下不断推进。

自我教育的外在因素中,家庭教育环境是基础,学校教育环境是关键,社会教育环境是重要补充,这三个因素以其广泛性及深远性,综合起来影响着自我教育。家庭、学校、社会三个教育环境作为自我教育的外在因素,在现实生活中不可避免地影响人们的日常活动,与内在自我因素共同组成自我教育完整体系,从外在环境所获得的知识与经验吸收成为内在财富,由外在与内在因素的共同作用促进个体自我教育的进行。

3.自我教育的新审视

自我教育是内在因素与外在因素共同作用下进行的活动,外在因素是自我教育的条件,而内在因素是变化与进步的根本,充分挖掘学生思想的内部动因,启发、引导学生,把思想教育的内容转化为自己的思想,才能促进大学生对自我教育的意识与行为从被动到主动,自发到自觉,取得教育的应有效果[3]。

大学生的自我教育,最后落脚点是大学生自我教育的本质,是大学生自己对自己进行的教育,归根到底,是受教育者遵循个人兴趣及自身发展规律,自己决定学习内容,自己掌握学习方法,自己对学习效果进行评价,本质还是需要个体发挥自身的能动性,对自己进行自我教育。研究自我教育,应从学生自身出发,以人为本,探索影响人自身发展的各种因素,通过吸收、融合更多与自我教育发展相契合的内容,以多元视角和方法提升大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

二、积极心理学与大学生自我教育的内在契合

自我教育本质上是个体自觉认识到自我发展需要通过自己的力量而进行一系列提高和完善自我素养的活动。积极心理学主张从积极的角度看待自身发展过程中存在及需要解决的问题,针对个体发展的所具有的积极特质,引导个体用积极的视角看待问题,与自我教育的理念与目标具有一致性,将积极心理学与自我教育相结合,为自我教育提供新的思维向度,丰富自我教育体系的同时提供可行的理论维度导向。

1.教育理念的一致性

积极心理学与自我教育从本质上讲,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人本身,在人的成长发展过程中,不完全是由外界客观事物所决定,最终决定人的发展动向的因素是人自身。积极心理学是从人本质中的积极特质出发,努力形成与消极观念相反的积极观念,自我教育也是注重通过自己的物质和精神活动,达到自己教育自己的效果。积极心理学和自我教育都是以人自身为根本,强调人所具有的思维能力和主观能动性,能够对所接收到的教育内容进行审视评价、选择吸收与内化再造,关注个体发展,教育理念具有一致性。

2.教育目标的一致性

积极心理学致力于对人的积极认知过程、积极情绪体验、积极人格特点、创造力与人才培养等问题的研究[4],主张从积极的角度观察对象、寻找和解决心理问题,致力于开发人的优秀品质和潜在的积极力量,激发个体自身已有的积极特质,让人们发现自己的优点并发扬优点,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自我教育强调个体发挥主观能动性,使自己意识到发挥自身力量的重要性并付诸行动,促进自身潜能的开发,通过自身内在的矛盾运动,再不断推翻升华,达到掌控、支配自身发展的效果,目的是提高人的思想素质,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二者在教育目标上有着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契合性。

3.理论依据的一致性

内外因理论是大学生自我教育的理论基础之一,在自我教育过程中,个体的发展是外在因素和内在因素的共同作用。外界环境的影响和现实因素的变化,个体在与他人的交往中逐渐产生对自身的思考,通过自我行为吸收、审视内化成为自身品质,再由自我教育下的内化结果对外在现实生活进行的思想指导,产生外化行为的结果,通过内在变化影响外在行为的模式,激发个体的自觉性与积极性。积极心理学强调,通过关注与激发个体优秀品质与潜能,应对外部环境变化,促进自我完善、修复与发展[5]。内外因辩证原理是共同的理论依据,强调内因是变化的根本,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内外因共同促进事物的发展。

三、积极心理学视域中大学生自我教育的路径

培养大学生自我教育能力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积极心理学主要研究个体的积极体验,积极人格品质的形成、积极组织系统三方面的内容,将积极心理学的自我意识、积极情绪体验和积极人格的内容融入自我教育,探索更科学有效的大学生自我教育实现路径。

1.培养大学生积极的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是自我教育的内在心理机制,自我认知作为自我意识中的组成部分,是判断自身思想言行正确与否的基础和前提,因而需要在自我教育过程中,引导大学生树立客观、全面的自我认知理念。大学生要敢于正视自己在成长发展过程中的优点和缺点,积极发掘与肯定自身的优秀品行及自身优势,善于自省和改正自身的缺点与不足。通过自主学习和参加活动,促进大学生在不同的角色和活动中更全面地认识自己,通过积极的自我认知方式来对自己进行客观分析,形成自我发展的认知体系,根据自身特点形成发展路线,确定自我教育的目标。

运用自我暗示和劝说功能。自我暗示是调节自我心理的一种方式,通过积极的自我暗示可以提高自我效能感,运用权威者的语言、行为对自身面临的境地进行调整,创建相应的缓解情绪的心理环境,能够促进自身对事物的把控能力。在大学生自我教育过程中,用乐观、积极向上的语言来对自己多一些鼓励,从言语上改变自己,对自己进行肯定,促进形成乐观的生活状态,通过潜意识的正面作用,影响大学生的思维和行动,减少消极语言暗示带来的不良影响,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2.增强大学生的积极情绪体验

积极情绪体验包含感官愉悦和心理享受,其中心理享受是更高层次的体验,需要对自身意义有一定的认知与评价,有自我心理享受意识的前提下,积极情绪体验的需求更强烈,个体以一种积极体验的状态面对将要发生的现实情况,更能促进大学生的自我潜能的发展。在自我教育过程中,提升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获得的积极情感,引导他们体味从中获得的乐趣,增强学生自觉学习动力和加深对自我教育意义的理解。还要注意培养和激发自身对学习、工作的兴趣和热情,通过情境体验、案例学习等方法增强自身对理论知识的求索欲,同时建立自我反馈、表扬的计划和目标,激励自己以更积极向上的态度及行为促进自我全面发展。

提高情绪控制能力。每个人每天都处在各种各样的环境中,不同的人和事必定会影响到自身的情绪,大学生在自我教育中,也需要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提高对情绪的控制力,使情绪尽量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发挥积极而非消极作用。积极情绪体验需要通过自我监控提高对情绪的感知力,并掌握科学的与自己、与他人的沟通技巧,及时调整并克服自己的悲观消极情绪,对自身个性特点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形成自己控制情绪的方式方法。学会教育自己,将面对的困难拆解开来,用理解、宽容、乐观的态度和情绪去思考事情的积极结果,记录自身各种情绪的变化,引导自己去整合复杂的情绪,找出解决问题的积极有效方式。

3.塑造大学生的积极人格

培养积极正义的价值取向。积极合理的价值取向对个人发展的方向和目标都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大学生在自我教育过程中逐渐形成属于自己的价值观,养成责任感、谦虚、友爱、勇敢、沉着等优秀品质是大学生发展的理想状态。每个人都是在各种冲突、挫折中不断发展和成熟的,什么样的价值取向就会引导怎么样的言行,强化价值观教育,帮助大学生从个体与外界环境两方面进行考虑,在内心建立起积极进取、独立自主的观念,指导自身个性及外在行为朝着良性方向发展。

引导积极坚强的意志行为。个体意志控制和支配意志行为,是否能以内在形成的积极特质来正确引导外在行为,是大学生自我教育是否有效的检验标准,大学生积极意志的升华,会引导个体形成良好的意志行为。因而,在自我教育过程中,需要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课外社会实践活动,通过与他人合作,参与未曾体验过的新鲜事物,在实践中磨砺坚强的意志,培养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性格品质;引导大学生积极地参与体育锻炼活动,在一些体现综合素质的比赛活动中,增强自身身体素质的同时,提高大学生的忍耐力及个人意志力,为促进个体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做好铺垫。

猜你喜欢

心理学个体因素
腹部胀气的饮食因素
四大因素致牛肉价小幅回落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短道速滑运动员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How Cats See the Wor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