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层统计执法中存在问题与措施

2020-11-30郭培志

法制博览 2020年27期
关键词:执法人员法律法规体制

郭培志

沧州市科技创业中心,河北 沧州 061000

统计执法其概念指,政府统计部门依据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对统计工作开展监督检查的一项活动。基层统计执法工作是我国统计制度、法律、法规真正贯彻和落实的重要基础,同时也是依法治国的重要体现,其执法的效能与统计工作的顺利、高效开展息息相关。然而伴随着经济飞速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如火如荼,经济利益主体愈发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与此同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实施条例》颁布以及《统计法(修正草案)(送审稿)》已上报国务院审议等背景下,基层统计的范围在逐步扩大,统计工作面临的环境愈发复杂,对统计工作的效能也提出了更高水平的要求。然而受制于多方因素影响,基层统计执法工作仍存诸多不足,无法解决基层统计执法面临的新问题,更加无法满足基层统计执法的全新要求。

一、基层统计执法中存在的问题

(一)统计执法相关法律法规体系仍不完善

我国统计法虽于2009年重新修订,并于2010年正式实施,于2017年也正式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实施条例》,但相关法律法规体系仍不够完善。这些法律法规仅仅是指导性、原则性文件,基层统计执法部门还需要在执行过程中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完善相关细则及条例,才能够有效开展统计执法工作。其次在当前相关法律法规中对于违法性质、情节认定以及处罚等层面缺少更为精准的标准,执法过程中尺度难以把握,为基层统计执法工作带来了巨大难度。

(二)基层统计执法工作意识不强

目前基层统计执法工作存在工作意识不强的问题,这一是体现在对于基层统计执法人员执法效能的指标与评价体系尚待完善,无法提升基层统计执法人员工作积极性。二是体现在部分基层执法人员对统计工作的重要性认识程度不足,统计法制意识也较为淡薄,多认为统计调查业务更为重要。三是体现在基层统计执法人员实际工作中面临着许多限制因素,如地区经济利益,甚至是人情等因素,加之相关法律法规尚不完善,对于问责的力度也存在不足,无法起到有效约束基层统计人员行为的重要作用,进而阻碍了基层执法工作的有效开展。四是存在弱化统计执法程序的问题,部分基层统计单位只重视法律条文宣传,不重视执法程序培训,进而导致了执法流程错误、执法标准不一等问题。五是存在执法效果不明显的问题,除相关法律因素外,部分单位也出现了重检查、轻执法的问题,对于违法案件的处罚力度多采取限期整改、通报批评等治标不治本的措施。

(三)基层统计执法队伍建设存在不足

首先基层统计执法编制本就不足,专业人才力量更是缺乏,基层统计执法队伍建设有待提升。首先执法人员存在素质较低的问题,这一是体现在部分基层统计人员为兼职,缺少正规的统计执法业务培训,自身又缺乏终身学习的意识,其工作只能够满足统计执法的一般需求,并不具备高效参与执法检查全过程的工作素质。二是存在法律文书使用不当现象,对于违法、违规事件的处理意见、处理流程、如何立案等内容知之甚少,进而也产生不能规范使用法律文书的问题。三是存在执法手段较为落后的问题,信息化建设程度不足,缺少良好的信息技术手段,同时也缺少与各部门的信息共享,进而为统计执法工作带来诸多不便。

二、强化基层统计执法的有效措施

(一)提升基层执法法制意识

为强化基层统计执法效能,基层统计执法各专业要提升基层执法法制意识,以此为基层统计执法工作的高效开展提供科学的方向指引。为此基层统计单位首先要强化基层统计执法法制工作的宣传力度,大力宣传基层统计执法工作的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既要加强人民群众对基层统计执法的理解程度,提升人民群众对基层统计执法工作的理解与配合程度,优化统计执法的工作环境,又要强化基层执法队伍对统计工作重要性的理解程度,提升团队内部的工作意识,对于违法行为要敢于亮剑。其次基层执法单位要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提升基层执法工作效能。一是要选派更为专业的统计执法干部充实队伍,提升基层执法队伍的整体素质。二是要定期对基层统计执法人员开展职业能力素养培训,使其能够更加深入的了解《统计法》以及与之配套的法规性文件,强化培养其法律思维及专业知识,使其能够规范运用法律解决统计执法过程遇到的问题。三是要强化执法业务培训,重点开展统计执法程序、统计违法行为查处程序培训,使其能够规范使用法律文书及法律法规查处统计违法行为。

(二)强化基层统计执法体制建设

为强化基层统计执法工作,基层统计部门要强化基层统计执法体制建设,以此为完善基层统计执法工作建立良好的基础。为此基层统计执法队伍要首先要依据国家方针指导政策以及基层工作的实际经验、需求等内容,完善基层统计工作体制建设,以此为基层统计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体制上的保障。其次基层统计单位要根据这一体制完善基层统计工作制度,规范基层统计执法行为、流程、指标、细则及评价标准,以此提升基层统计执法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及规范性。

(三)强化基层执法监督体制建设

为强化基层统计执法工作,基层统计部门要强化基层统计执法监督体制建设,强化对基层统计执法工作的监督力度,为基层统计执法工作的科学、高效、持续开展提供根本保障。为此基层统计部门首先要结合基层执法制度、基层执法实际需求等因素完善监督体制建设,为监督工作的高效开展提供体制上的保障。其次要根据这一体制完善基层执法监督制度建设,明确各个专业、部门的监督权利与义务,规范监督工作流程与监督行为,形成一套权力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监督制度。最后基层统计部门要通过阳光服务、政务公开等制度强化外部监督,保障人民群众的监督权、知情权,主动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为完善基层统计执法工作提供根本保障,同时基层统计部门还要发挥网络信访举报的重要作用,利用多元形式畅通举报渠道。

(四)在统计执法工作中融入创新理念

为强化基层统计执法工作,基层统计部门要在统计执法工作中融入创新理念,深度提升基层统计执法工作效能。基层部门一是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建立完善的统计执法工作网络体系,强化与相关部门的信息共享工作,实现“街道、社区居(村委会)”二级联网直报,以此形成完善的统计执法工作数据体系。并利用这一体系及时发现基层执法存在的问题,分析相关数据,采取一系列的科学措施持续跟踪直至有效解决。二是要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及实际工作需求,进一步建立健全处罚制度,适当融入刑事处罚制度,提高违法成本,全面提升基层统计工作的严肃性,加强对基层统计工作的监督力度。三是要在统计执法工作中融入创新理念,大力推广告知、约谈、处罚的全新执法手段,运用多元执法手段提升执法效能。四是要强化与各部门之间的协作能力,定期与如人大、政协等部门开展联合检查行动,提升基层统计执法的严肃性。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加强基层统计执法工作能够起到提升基层执法工作质量,完善基层统计执法制度建设的重要作用。基层统计部门要提升统计执法法制意识,完善基层统计执法制度建设,强化基层统计执法监督工作,完善基层统计执法队伍建设,规范基层统计执法行为,以此促进基层统计执法体系的创新发展。此外基层统计部门一方面要时时关注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变动,及时调整执法工作的流程及相关处罚尺度,最大限度避免违规执法现象发生。另一方面要在工作中融入创新理念,强化基层执法信息化建设,深度拓展基层执法工作效能。

猜你喜欢

执法人员法律法规体制
试论乌俄案对多边贸易体制的维护
7月起将施行新的法律法规
法律法规与民生新闻
海外房屋出租市场法律法规
建立“大健康”体制是当务之急
为“三医联动”提供体制保障
灵川县安监局全面开展行政执法人员专项清理工作
建立高效的政府办医体制
福州市色山区一黑电镀厂“死灰复燃”被执法人员查处
汝阳县一村民暴力抗法被刑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