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介休绵山:介子文化的朝圣地

2020-11-30武帅

文物季刊 2020年2期
关键词:寒食节介子寒食

□武帅

介休市地处山西省中南部,南依绵岳,北临汾河,是大太原都市圈南部区域性中心城市,晋中市域次中心城市。介休素有晋陕通衢之称,是三晋腹地的重要交通枢纽。

介休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有着2600多年的建城历史。因史出春秋时期割股奉君的介子推,东汉时期博通典籍的郭林宗和北宋时期出将入相五十载的文彦博三位贤士名人,素有“三贤故里”之称。

介休因纪念介子推而得名。《介休县志》乾隆版中有“秦郡县天下,置界休县。以晋文公旌介子绵上之田,故名。”这里的“界”是田字下一个介,就是指这块田地是姓介的。这就是《左传》中讲的“晋文公以绵上为之田,曰:‘以志吾过,以旌善人。’”

在《辞海》中查“界”字的涵义,除了“边界”的意思外,还有“范围、区域”的意思,所以乾隆志中“秦郡县天下,置界休县”,界休县的范围指的就是环绵山的田土封给介子推的范围。

正因介休是介子文化的发祥地,有介子推神灵的护佑与感召,这里历年香火最盛,是官员文人膜拜朝圣之地,介休被名正言顺命名为“中国寒食清明文化之乡”。讲介休为介子文化的朝圣地是基于如下因素的:

一、绵山为介子朝圣地由来已久

到绵山朝圣介子推,最早的传说要数晋文公率众臣在子推死后第二年上绵山,臣僚们头戴柳圈,看到了复活的清明柳,找到了血衣血书,晋文公还把烧死介子推的树木带回去削木制屐,每怀割股之功,便俯视其屐,曰“悲乎足下”。

国人上绵山朝拜介子推有历史记载要提到汉代,西汉太初二年(前103年),汉武帝用事介山、祭后土,皆有光应。后有著名文学家杨雄就此事写了《河东赋》,言汉武帝“以览介山,嗟文公而愍推兮”。汉武帝上介山追悯介子推是一个信号,西汉时期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儒家为当时的正统思想,介子推忠君、清正、孝道、功不言禄、执着天命,流亡中最困难时期肯割下身上的肉服侍国君,这无疑就是儒家难得的“尊君抑臣”的典范。《汉书·古今人表》中,班固将介子推母子排位在为数不多的上三等行列,而将晋文公、秦始皇这一类国君只排在中四、中六等行列,这里足见介子推在当时社会上的阶位之高。由于时代需要这样的典范,一些儒家的追捧者也就在自己的著作中编造出有关介子推的一系列故事、传说甚至神话。如东方朔编的晋文公穿木屐称介子推“足下”;《韩诗外传》中记载的“介子推割股,天下莫不闻”;刘向《列仙传》中编的“介子推化名王光到东海卖扇”;《表服要记》中讲的“国人葬埋介子推用桂树礼”;《拾遗记》则记载说“介山四周不能对白鸦设网罗”。汉代人还反复多次改诗谱曲演唱为介子推鸣不平的“龙蛇歌”等等。这一时期在神化介子推的过程中,为介子推建造“介神庙”及过禁烟冷食节的习俗也在介山周边出现。不难看出,正是汉代文人们对介子推的宣扬与舆论神化,这无形增加了世人对介子推的膜拜与信仰,介神庙与寒食节俗的出现,则更给人们朝拜圣人提供了规定时间和特定场所,有汉武帝览介山追悯介子推带头,汉代人每逢禁烟节,到介神庙祭拜介子推形成了惯例。

三国以后的南北朝时期社会战乱不止,但社会动乱中我们还能见到当时人朝圣介子推的一些例子:西晋时冯翊太守孙楚到介公庙供奉介君神灵,仅用“黍饭一盘,醴酪二盂,清泉甘水,充君之厨”;北魏著名农学家贾思勰在绵山朝拜介子推之余,还在其《齐民要术》中记述到:“于今,介山林木,遥望尽黑,如火烧状。又有抱树之形。世世祠祀,颇有神验”。

唐宋时期,社会相对安定,经济文化繁荣,当时人们对介子推的敬仰之情较汉代有增无已,七天的寒食节长假则更为人们对介子推的缅怀凭吊提供了契机。唐宋时代是绵山极盛时期,时有十大名寺,百所伽蓝,接待宾客有三层凤阁,四楹馆厅等设施。著名诗人贺知章,当年与亲友数次上绵山,攀登抱腹岩云梯,81岁回到浙江老家,酒后忽逢山西汾州客人,情不自禁,又作一诗,让旧友汾州马刺使刻于抱腹寺石碑。唐宋时期游客朝圣绵山介子推,至今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诗句,如卢象《寒食》:“子推言避世,山火遂焚身。四海同寒食,千秋为一人”;王昌龄《寒食纪事》:“泣多流水涨,歌发舞云旋。西见之推庙,空为人所怜。”;李频《送友人陆肱往太原》:“并州非故国,君去复寻谁。......更想经绵上,应逢禁火期”;胡曾《寒食吊介子推》:“绵上烟高标气节,介山祠壮表忠贤。只今禁火悲寒食,胜却年年挂纸钱。”;北宋黄庭坚《清明》:“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芜自生愁。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金代李俊民《抱树石》:“火余介子身犹在,槁立鲍焦心愈坚。欲向前村问遗叟,石荒树老不知年。”

明代,到绵山及介休各介庙祭拜介子推的文人官员更是络绎不绝。仅介休龙凤村介神庙就有状元曾启、进士林魁、吏部尚书李东阳、解元吕某的六首追悼介子推诗词。同时还留下了大量的祭文、题词和评赞介子推的文章。从民国年间邑人董重撰写的《介休金石略》记载中,仅西关介神庙碑碣,就有二十通是专门祭吊介子推而题刻的碑石。其中有北宋河东路提点邢狱权发遣张商英行书诗刻,明代吏部尚书杨巍《题介子祠三首》,临汾令、介休令祭介子推祠文等等。清初著名学者顾炎武在介休祭拜介子推驻留期间,写下了“介君祠庙在,风义敻难攀”的诗句,赞扬介子推高风亮节平常人远不能超越。

二、绵山朝圣介子有其特有的感召力

明代吕解元驻足介休时,曾留有《吊绵山介子推》,诗曰:“绵山驻马断云浮,介子香火动春秋。百年节岁同寒食,万里封疆立介休”。在介休这块神奇的土地上,唐代李世民贞观年间朝圣绵山时,曾写诗把绵山说成“福地”,历代《通志》《府志》中把介休称之谓“风俗淳朴、士习驯雅”。究其原因,无非是百年寒食使这里的子民们饱受了介子厚重文化的滋养,介休这块介子推祭田,经历千秋香火之陶染,积淀了厚重的文明文化,也难怪古人乐于看中绵山的灵应文化。如《齐民要术》中说到绵山“世世祠祀,颇有神验”;《冀州图》一书记载:“绵山岳庙甚灵,鸟鹊不捿其林,猛兽常守其庭”;唐代礼部尚书温大雅在《创业起居注》中则记载有绵山白衣野老助李唐王业之兴的故事。《晋书》《荆楚岁时记》《祭辛杂识》,绵山宋代碑文等记载的是介休绵山一带,每年过寒食节要禁烟火,若不然,就会来一番疾风骤雨或冰雹灾害。东晋咸和元年(331年),后赵皇帝石勒寒食节没有禁火,结果就下了一场特大雹灾,冰雹大如鸡子,平地三尺,起自介山,波及太原,东至乐平,一直到赵郡、钜鹿千余里。石勒无奈,只好第二年恢复寒食,并立了祠堂,让百姓普遍奉祀。

介休绵山之所以能发生并引领国内两千多年的寒食节,证明这种神秘灵应的文化是有生命力和感召力的。古人修庙建祠,其意为理存天下。人们对介神庙奉祀纪念,心里既存愿又生感,感必生劝,劝以存教。“圣人作而万物睹”,古代大道圣化的途径和作用其实就在于此。据目前可见到的历史资料,介子推庙现有史籍记载的,晋省外有陕西延安府雒川县有过一处,晋省内有文献可查的计有二十五处,这二十五处中,介休的石屯、小宋曲、神林、龙凤、抱腹岩、西关、介公岭等处都建有介子推庙,前后共达13处,超过全省的半数之多。介休之所以出现如此多的介神庙,原因是介休为介子推封田所在,是“万里封疆立介休”所在,是介子文化的根祖所在,根脉所在。

三、介休为介子文化集大成之乡

介休是介子推的归隐地,休风振古,介土尚香。千百年来,人们怀念介子推、评赞介子推,其感念之情无不由火烧绵山引发:“绵山烟高标气节,介山祠壮表忠贤”;“如何坚执尤人意,甘向岩前作死灰”;“魂魄山河气,风雷御宇神。光烟榆柳灭,怨曲龙蛇新。”;“但使亡人能返国,耻将股肉易封侯。山中松柏烧难尽,身后封疆草自秋。”;“漫向绵山寻旧迹,火能烧骨不烧魂”;“火余介子身犹在,槁立鲍焦心愈坚”“高风若问何时尽,直待绵峰与地平”……介子推故事引发了世世代代人们的百感交集之情。

绵山又是中华大地寒食节风俗的源发地。“晋阳寒食地,风俗旧来传”;“一原风俗异衣裘,流落来从绵上州”;“年年寒食动春愁,生不明心死便休”;“今辰何辰夕何夕?留于千年作寒食”;“岁岁逢寒食,其如惆怅人”;“年年寒食节,风雨不堪闻”;“民间禁火寒为节,绵上遗封莽未耘”;“寒食千年遗世俗,介山百里始封侯”;“壮哉寒食祭,天下第一哭”;“年来犹怕逢寒食,禁火家家遗恨留”;“子推言避世,山火遂焚身。四海皆寒食,千秋为一人”。寒食节风俗由绵山引发,风行全国各地,传承百载千年,形成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这种文化凝结着民众的精神与感情,承载着华夏子民的血脉,凝聚着民族思想的精华,绵山寒食节还将传承着万古不朽的民族亲情!

得益于介子文化的滋养陶染和两千多年寒食文化的积累与传承,至今介休仍保留有许许多多关于纪念介子推与见证寒食文化的遗迹、遗俗和记载。古籍中有关介子推与母上绵山的故事传说,介休境内遗址就有小宋曲、介坂(坂地)、石桐(石屯)、龙凤、张壁、南槐志、母奶头、栖贤谷等处。有关介子推隐迹绵山与母抱树而死的遗迹,绵山至今还有抱树石、避火洞、足下亭、哀号坡、思烟台、母子柏、介公岭、介公墓、介公祠等纪念场所。历朝历代的文人官员怀着“拜介子故里、寻介子桂树、访介子封田”的心愿,徘徊在这些遗址与场所,无不感伤与敬仰。

说介休为寒食节起源地,这不仅在国内一些典籍中已能找到答案,就在当地也能寻出充分的见证。早在汉代,介休石屯已建有供奉介子推的介公庙,至今保存的唐宋时期的数通碑文中,清楚不过记载着:“子推,邑人也。寒食之风实始于乡。旁郡县因而效之,竟成习尚。”古人把寒食节说成“风俗来自绵上州”、“绵山寒食事”,这些都证明:介休旧志中讲的“寒食之风实始于乡”是有根有据的。

水有源,树有根。我们今天缅怀先贤介子推,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介子推清正廉明、功不言禄、唯诚唯信、隐不违亲等精神品质,在今天提倡弘扬民族文化,构建和谐社会中依然很有历史价值。

猜你喜欢

寒食节介子寒食
清明节与介子推
寒食节题墨竹图
渐行渐远寒食节
读苏轼《寒食帖》,最是惆怅多情时
4月3日寒食节
介子推守志
ТРИ ШЕДЕВРа
清明节的传说
“寒食”的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