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镇化进程中非遗传承保护的社区实践
——来自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江欣苑社区的思考

2020-11-30武汉市汉阳区江欣苑社区武汉龙洲置业有限公司

非遗传承研究 2020年2期
关键词:遗传武汉居民

武汉市汉阳区江欣苑社区 武汉龙洲置业有限公司

城镇化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但城镇化进程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生存、传承环境产生了巨大影响。如何更好地保护中国传统民间文化?如何让非遗融入城市,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江堤街江欣苑社区近年来在城镇化进程中对抢救、保护、传承非遗做了一些探索和思考。

一、缘起高龙

(一)从村湾到社区的巨大变迁

江欣苑社区,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还建社区,这里的居民过去是汉阳区渔业村的村民,他们世代靠种田、打鱼为生。2007 年,在城镇化进程中,他们离开了祖祖辈辈赖以生活的土地,搬进了江欣苑社区这个现代化的住宅小区。从农村到城市,从乡村渔民到社区居民,不仅是生活环境的改变,更多的是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的变化。如何让丢下锄头、放下渔网的农民快速适应城市生活,尽快融入城市,是全国城镇化进程中的一个大课题,也是摆在村转社区基层管理者面前的一个大难题。

(二)高龙随农民“上岸”而“上岸”

在汉阳区旧时的农村和渔村,活跃着一项传承了1400 多年的民间舞蹈祭祀活动——高龙。在当地群众中,舞高龙、祭高龙是一种寄托着人们祈求幸福安康、和谐美满,向往美好未来的重要表达形式,它深深熔铸于当地村民、渔民的情感与血脉之中,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高龙更在1999 年获得中华舞龙大赛山花奖和金奖第一名,并在北京长城、天安门进行展示演出,因此她还承载着当地村民的自豪之情。但是随着住进城市的村改居社区,高龙也和许多经历城镇化的其他非遗项目一样,逐渐失去了原来滋生的土壤、传承的空间和发展的环境,出现了培养传承人难、组织表演难、筹措活动经费难等一系列问题。如何让寄托着当地人情感,并传承千年的绝活、绝技,随着农民的转型“上岸”而跟着“上岸”?走进新的城市社区,社区党委和居委会顺应民意,多方努力,依托社区居民活动阵地,组建了“武汉高龙制作传承培训部”“武汉高龙生产制作工作室”“武汉高龙表演培训部”,并创建了“武汉高龙博物馆”,使武汉高龙随着“村改居”和农民进城变居民而得到很好的保护和传承。目前已组建了十多支高龙舞龙队,传承人多达300 余人。高龙被国务院批准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多次赴北京、上海、广州、香港等地参加节庆活动,还代表国家出访俄罗斯、日本、哈萨克斯坦等国进行文化交流。在武汉举行的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上,高龙还在闭幕式亮相表演。可以说,高龙已成为武汉市的一张靓丽名片和重要文化品牌,舞进了老百姓的心里,刻在了老百姓的记忆里。

二、兴于“武汉高龙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园”

高龙在城镇化进程中成功传承保护的实践,给了社区很多启发。从2012 年开始,江欣苑社区以高龙保护为基础,继续探索非遗保护传承的社区之路。2012 年8 月社区自筹资金建成非遗传承园一期工程——“一园两馆”,即武汉高龙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园和高龙博物馆、汉绣博物馆。这是全国首家建在社区的传承园、全国首家由农民自筹资金建立的非遗传承园,也是全国首家文化与科技融合的传承园、全国首个社区文化再造示范园。传承园通过“四免”(免装修,免房租,免一切日常生活必需品,免费带徒弟),为汉绣、木雕船模、雕花剪纸、黄梅挑花、楚式漆器、铅锡刻镂技艺等近60 个国家级、省市级非遗项目及代表性传承人提供了1.1万平方米的非遗展示厅、近1.4 万平方米的传承工作室和超过1 万平方米的室外表演展示广场。高龙博物馆面积达500 多平方米,利用声、光、电科技生动地展示了高龙文化的历史、高龙的扎制、高龙的舞法技巧和获得的荣誉;全国首家汉绣博物馆面积700 多平方米,展示了汉绣发展的历史、传承人的发展脉络、不同品种风格的汉绣纹样,还征集了近千幅珍贵的汉绣藏品。2014 年6 月非遗传承园二期工程“楚香汉味”建成并对外营业,建筑面积达3 万多平方米,主要涵盖湖北省武汉市非遗饮食类项目,包括武汉热干面、武汉煨汤、湖北鱼圆等,在江欣苑社区营造了浓郁的非遗生态环境,也真正地让来访游客到江欣苑社区看非遗、用非遗、吃非遗、购非遗、学非遗。2015 年以来,传承园还把非遗文化产业推上“互联网+”,建成开通了“高龙非遗网站”,网站开设了“非遗传承人目录”“指尖上的中国产品销售”等栏目,使非遗从保护、传承到文化文创产品的设计销售,从线下走到线上,从幕后走到前台,双轮驱动,共建共享,互补互促,相得益彰。

几年来,传承园的工作得到了各级政府的肯定,园区已被国家发改委、文化部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国家文化和自然遗产建设项目,获得“中国民俗文化之乡”“全国科普与文化融合示范基地”“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湖北省现代服务业示范园区”“湖北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武汉市首批现代服务业示范园区”等称号。中央电视台、BBC、东森电视台、《人民日报》《中国文化报》《光明日报》《香港商报》《湖北日报》、人民网、新华网等数百家媒体到园区进行采访报道和全球转播。

三、“武汉高龙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园”发展探索的体会

(一)非遗活态传承需要进行资源整合

非遗的传承保护不能单单是某一方的事,而要靠政府、传承人和社会多种力量,需要充分整合各类资源,形成非遗传承保护的强大合力。

比如在保护模式上,我们探索建立了传承项目双边联络保护机制,即联合原来保护单位对传承项目进行联动传承保护,联动项目管理,使非遗传承项目“离土不离乡”。目前在社区聚集的每个项目,我们都与原保护单位共同研究,努力使每个月都有传承项目的推广普及活动,同时在保持项目核心技术不走样的前提下,对项目进行二次开发和拓展。

再比如,在传艺带徒方面,我们设立了“核心学员助学基金”,鼓励传承人和社区居民积极参与非遗传承。目前已建立“入驻代表性传承人—核心学员—爱好者”三级免费传承体系与机制,重点项目在园区均有3—5 名技能掌握较好的核心学员,部分项目如汉绣的社区学习者超过600 人。每年都会举办非遗项目拜师仪式,绝大部分学徒代表均来自江欣苑社区居民。此外,我们还分别与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南民族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江汉大学、武汉纺织大学、武汉商业学院等高校合作,让这些高校在江欣苑社区建立研学基地、实习基地,把实践课堂搬到社区,吸纳大学生学习非遗。

下一步,我们还将继续把适合在社区生存、保护、传播的全国、全省的非遗项目,吸引、集聚到江欣苑社区的专门传习馆中,采取定期和不定期的教学授课方式,培养一批新的传承人;同时利用已经与各大高校建立的良好合作关系,引进科技文化企业,利用网络技术,构建非遗数字化保护系统,并将相关资料数据展现在对外开放的数字博物馆中,供市民共享,同时探索拿出更多的地方和区域构建适合非遗活态传承,适于百姓参与的体验式互动场所。

(二)非遗活态传承需要非遗的“集聚效应”

我们发现单个非遗项目在保护传承上明显势单力薄,出现“待字深山无人知”或是“九代单传”等现象。而将非遗项目聚合起来,统一进行宣传,集中开展活动,能够产生强烈的“集聚效应”,激发非遗项目的活力,使非遗项目和传承人的知名度、社会地位、经济收入、实践能力得到提升。

1.集聚的效果是非遗项目影响力极大地提升

武汉高龙城开园至今,共接待中央十多个部委和全国各个省、市、区及港澳台地区以及50 多个国家共90 多万人次参观,园区以高龙为代表的8 个项目曾随湖北省及武汉市代表团出访多个国家。在武汉举行的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上,除了高龙作为闭幕式表演节目外,园区还有8 个非遗项目在军运会主媒体中心、运动员村、军运会指定官方酒店等场所公开展示,有的作为特许商品进行售卖。园区非遗作品还受邀到米兰世博会、上海世博会、成都国际非遗节、深圳文博会等进行宣传、展示、展销。项目的集聚也使传承人的收入增加,传承人的收入相比入驻前有了大幅度提高,一般增幅都在150%以上。同时,传承人的社会地位进一步提升,汉绣传承人任炜被推荐为汉阳区人大代表;任本荣、石九梅等传承人被江汉大学聘为客座教授;剪纸传承人刘泥巴被授予“大城工匠”和“荆楚工匠”等称号。

2.集聚的效果是非遗传承人之间碰撞总结

园区传承人之间通过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相互借鉴,提升了实践能力,实现了非遗作品的创新。例如传统汉绣以大红大绿为主色调,浓墨重彩,构图以龙凤花鸟居多,而通过碰撞交流,学习借鉴,现在汉绣的色彩更加轻快,构图更加多元。再比如园区剪纸大师在传统剪纸中引入汉绣元素,作品变得更加有层次,色彩更加艳丽,更符合现代人的审美。也正是这些思想上的碰撞、技术上的创新,传承人的传承能力、实践能力得到迅速提升。黄梅挑花非遗传承人石九梅获得了“第二届非遗传承人薪传奖”,石九梅还和江汉皮影非遗传承人汤先成、汉绣非遗传承人任本荣、武汉花灯非遗项目传承人刘泥巴、武汉高龙传承人刘卫祥等获得了湖北省技术人才奖。

(三)非遗活态传承需要回归社区

非遗传承的本质是以人为核心、以生活为载体的活态传承实践,所以它更应该回归民间,回归生活,回归社区,在最广大的老百姓中扎根,在社区这片沃土上茁壮成长。

1.非遗扎根在社区居民中间,能够获得长久的生命力

传承人与居民打交道,才能真正深入了解居民的所思、所想、所盼,发掘居民的潜在需求,源源不断地创作出居民喜闻乐见的文化作品。例如,为了满足居民对高龙的视觉需求,高龙在轧制过程中引入灯光和烟火,在夜间舞龙时,高龙通体灯光闪烁,龙嘴烟火飞射,能给人非常强烈的视觉冲击,深受老百姓的喜爱。同时非遗回归社区,越来越多的居民能零距离领略非遗的无穷魅力,从而对非遗从不了解到了解,从了解到喜爱,从喜爱到参与,从参与到传承传播,这使得非遗传承保护队伍逐渐壮大,非遗在社区再次焕发青春活力。例如,黄梅挑花原是黄梅县偏远村落的非遗项目,作为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石九梅,连自己的子女都不想学,项目传承处境岌岌可危,黄梅挑花到江欣苑社区后,以其美观大方、易上手等特点迅速得到社区居民喜爱,现在已经发展核心学员10 多名。

2.非遗扎根在社区居民中间,能够促进社区治理

通过社区搭台,非遗唱戏,居民入戏,实现阵地建起来、传承人聚集起来、学徒带起来、非遗活起来,成功带动居民就业2000 多人,真正做到了一日学艺、终身受益,一日上岗、终身在岗。居民有事可做了,精神充实了,生活富裕了,社区治理的基础也就更加牢靠了。同时,社区不遗余力地大力推广非遗,在社区逐渐形成:十米之内有非遗楼道文化,进门可学、出门可看;百米之内有非遗文化阵地,能自编自导自演,自娱自乐可宣传;千米之内有非遗文化培训阵地,可实现创业就业。居民群众生活在非遗文化的乐园里,对社区形成了文化认同、家园认同、组织认同、价值认同,获得感、幸福感和归属感得到极大增强,主动参与社区治理的意愿十分强烈,也有力推进了基层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猜你喜欢

遗传武汉居民
石器时代的居民
“85后”非遗传承人的旗袍梦
别哭武汉愿你平安
我们在一起
武汉加油
决战武汉
还有什么会遗传?
还有什么会遗传
还有什么会遗传?
高台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