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乌石千秋励后人
——怀念宋任穷

2020-11-30刘正初

湘潮(上半月) 2020年1期
关键词:金江浏阳家乡

★刘正初

从浏阳市区往西行驶约20公里,就到了葛家镇乌石垅。一栋建于清末的湖南民居映入眼帘——矮矮的平房,小小的院落,外墙上杂货铺字号“咸恒泰”3个大字清晰可见。这就是开国上将宋任穷的故居。1909年7月11日(农历五月二十四日),宋任穷诞生在这里。

尽管家中贫穷,但望子成龙的父母,仍节衣缩食地送他上了几年私塾。13岁时,宋任穷在过继出去的大哥宋骏臣资助下,来到金江高小就读。当时的金江高小,云集了陈昌、夏明翰、黄谱笙、陈作为、陈清河等一批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他们传播革命思想,宣传劳工神圣,开展启发式教学,在宋任穷的心底播下了革命的种子。很多年后,宋任穷依然记得在金江高小学唱的歌曲:“修我们的马路,贯彻我们的精神,怕什么寒和暑、雨和风……”

高小毕业后,宋任穷回家务农,后来到枨冲街上的忠恕小学任教。在忠恕小学的教员中,宋任穷年纪最小。一天,县劝学所的巡视员来学校巡视,听完课,得出了这样的结论:这个学校3个教员,年龄最小的那个教得最好,有培养前途。18岁的宋任穷,成了一名优秀的小学教师。

这时,浏阳河畔燃起了革命的星星之火。1926年6月,宋任穷在金江高小同班同学熊振华的介绍下,加入了共青团。是年12月,又由共青团员转为共产党员。1926年秋天,冲和区成立了农民协会,宋任穷当选为农民协会委员长。他投身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带领农民兄弟打土豪、分田地,减租减息,在斗争中接受革命的洗礼和锻炼,走上了职业革命家的道路。

马日事变之后,混在农民自卫队里面的反动势力企图杀害宋任穷,宋任穷机智脱险。接着,他被安排到浏阳县工农义勇军第四团第二中队任党代表,参加了秋收起义。三湾改编后,跟随毛泽东上井冈山,后来在战斗中与部队失散,只得一路乞讨回到浏阳老家。此时的家里,经历了巨大的变故:母亲去世,大哥被敌人杀害,二哥病逝……宋任穷一年之间失去了3位亲人。在家乡,宋任穷东躲西藏,四处打听共产党的消息。后听说自己的入团介绍人熊振华在广州,他决定到广州碰碰运气。但家徒四壁的宋任穷连一身像样的衣服都没有,更别说盘缠了。宋任穷四处借贷,好不容易向一位姓黎的皮匠借了20块大洋,便义无反顾地踏上了寻找党组织的路途。

“此地一为别,孤篷万里征。”宋任穷自此次离开家乡,再回来,已是新中国成立后。20余年中,家乡人民只能零零星星了解到他的信息:知道他曾经在袁文才、王佐部担任党代表,参加了长征,在刘志丹部担任过政委,在“百团大战”中身先士卒,担任了安徽省委书记……点点滴滴,给家乡人民带来了无限的荣耀。

而最让乡亲们至今仍津津乐道的,是宋任穷3次回乡时的感人场景。

第一次回乡,是1949年新中国刚刚成立后。当年,宋任穷受命从南京赶往昆明,途中经过长沙时,乘隙回到了阔别20余载的家乡。此时,宋任穷父母亲和大哥、二哥均已过世,只有三哥宋瑞庭一家苦苦支撑。一见面,宋任穷与三哥抱头痛哭。他再三感谢三哥三嫂含辛茹苦操持家务、奉养父母、抚养大哥二哥的遗孤。自古忠孝难以两全,无情未必真丈夫。宋任穷戎马倥偬,百战成名,留给家中的不是子荣父贵,而是担惊受怕。现在宋任穷平安归来,乡亲们奔走相告。那几天,宋家摆起了流水席,每餐都有六七桌。这给平时节俭过日子的三哥家平添了不少负担。宋任穷抱歉地对三哥三嫂说:“看来我得走了。我们实行的是供给制,没有多少钱给你们,再住下去会把这个家吃垮啊!”

第二次回乡,是在1956年春。宋任穷出差广州路过长沙时,再一次回到家乡探望三哥三嫂。当时,三哥正在田里耕田。他见弟弟回来了,赶紧上岸。乡亲们至今记得,兄弟俩一个穿着皮鞋一个赤脚拥抱在一起。那时,小汽车并不多见,乡下孩子觉得稀奇,纷纷挤上车。宋任穷见此,干脆让司机开车带着孩子们转了一圈,让他们过了一把坐小汽车的瘾。

斗转星移,岁月更替。此后30多年,宋任穷在中国政坛大起大落。先是主政东北,当选全国政协副主席、八届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再是被打倒下放;然后复出,担任中组部部长、中央书记处书记、政治局委员,成为传说中的中共政坛“八老”之一。

1988年5月24日,宋任穷第三次回到家乡。这也是他最后一次回到家乡。这一次,他带回了自己的夫人钟月林。钟月林是宋任穷相濡以沫的革命伴侣,他们结婚在1935年的长征路上,共同走过了半个多世纪的风风雨雨。按照浏阳乡间新婚夫妇回家的习俗,他们俩买了很多喜糖分发给左邻右舍。乡亲们品尝着一对老夫老妻迟来的喜糖,禁不住热泪盈眶。

身居高位的宋任穷,时刻关心着家乡的亲人。面对亲人们这样那样的困难,宋任穷或者鼓励他们自己克服,或是从自己微薄的薪水中抽取一部分资助他们,却从未利用手中的权力为他们谋取任何私利。

第一次回乡,宋任穷给了每个侄儿两双袜子两条毛巾,给了曾经支持自己参加革命的黎姓皮匠一件卫生衣。担任中组部部长的时候,侄孙到北京找他,想让他帮忙安排个工作。他深夜下班回家后,坐到侄孙的床头,语重心长地说明了不能那样做的原因。在侄孙答应回家继续当农民后,他给了侄孙5元钱和1斤粮票以示关爱。侄儿患眼疾无钱医治,侄媳妇心脏病动手术,他分别从自己的工资中拿出2000元和3000元给予帮助……正如钟月林在回忆录中所说:“他没有为家乡、为亲属办过任何事情。面对一些人的不理解甚至抱怨,他都默默承受。他离休后,联系资助家乡建立起一所希望小学,这是他为家乡做的唯一的大事。”在马家湾希望中学,琅琅书声里凝聚着一位老革命家的拳拳之心!

在宋家保存的一封家书中,宋任穷这样说道:“参加革命工作几十年,没有为家里做过什么,也没有给亲属留下什么,希望你们能理解。也许我留在世间的时间不多了,这是我过去穿过的一些衣服,现在选一些寄回来,也许侄儿和侄孙们还可以穿……”

这就是一个共产党高级领导干部的家风!

怀着崇敬的心情,在宋任穷110周年诞辰前夕,我来到了宋任穷故居。新中国有别于旧中国,共产党有别于国民党,就在于一大批像宋任穷一样的共产党人心中时刻装着人民大众。宋任穷没有给家乡修路办厂,没有让亲人升官发财,但是他给浏阳留下了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浏阳人民自力更生,不等不靠,成了全国百强县市;葛家镇人民发扬宋任穷精神,将家乡建成了一个现代化的山乡小镇;他的十几个侄孙,踏踏实实奋斗在平凡的岗位上。他的家乡和亲人,以实际行动告慰了宋任穷的在天之灵。

青山不老,绿水长流,宋任穷精神在故乡、在中国正一代代传承!

本刊声明

本刊版权属《湘潮》所有,凡转载本刊或摘编本刊内容,请注明出处并按规定向本刊和作者支付稿酬,同时向本刊寄送样报样刊。

作者向本刊投寄稿件,从寄出之日算起,一个月内未收到采用通知,可另行处理。请勿一稿多投。来稿一律不退,请作者自留底稿。

除非作者另有声明,本刊对来稿有权修改。来稿文责自负,因原稿问题引起的侵权纠纷,本刊概不承担任何连带责任。来稿凡经本刊使用,如无特殊声明,即视作投稿者同意授权本刊与合作媒体进行信息网络传播、无线增值业务及发行,同时,本刊支付的稿费包括上述所有使用方式的稿费。

本刊所摘部分图文,作者姓名及地址不详,请相关作者与本刊编辑部联系,以便按国家有关规定奉寄稿酬。

本刊已许可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在中国知网及其系列数据库产品中,以数字化方式复制、汇编、发行、信息网络传播本刊全文。本刊支付的稿酬已包括上述著作权使用费。

猜你喜欢

金江浏阳家乡
浏阳: 用红色之光照亮奋进之路
浏阳“双洞”苏区的历史价值
听闻浏阳话才知何为“相识太晚”
金江农商银行为受灾群众送爱心
沿江河谷地区冬早马铃薯栽培技术
雕琢残而不缺的人生
试论棋例裁决难点
一泓潭湾梦中情
夏天的家乡
家乡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