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谢维俊:坚守初心铸忠魂

2020-11-30吴义国

湘潮(上半月) 2020年1期
关键词:林彪敌军红军

★吴义国

1930年6月,中共中央命令红军集中力量攻打中心城市,“进攻南昌、会师武汉”。对于这一指示,红军第一路军(后改称红军第一军团)政治委员毛泽东左右为难:执行决定,无异于“鸡蛋碰石头”,革命根据地面临丢失的危险;不执行,就违背了中共中央意图,“不执行中共中央命令”的帽子戴定了……紧要关头,毛泽东想起了一个红军将领,“他对党特别忠诚,有很好的军事才能”。

这个红军将领就是1908年10月9日出生于湖南耒阳县的谢维俊。

特殊使命:“乱云飞渡仍从容”

1930年6月下旬,按照中共中央命令,红军第一路军各部依次开拔,经广昌、兴国,沿赣江向南昌推进。

部队雄赳赳气昂昂,毛泽东却顾虑重重。如何既让指战员正确领会行动的真实意图,又能符合中央的精神?毛泽东把谢维俊调到总前委任秘书,要他担负“巧妙向红军指战员传达正确指令”的特殊使命,并向他面授机宜。

谢维俊欣然领受“特殊使命”,依照毛泽东的“锦囊妙计”首先做林彪的思想工作。谢维俊找到林彪:“深山的考虑去大城市咬人,与毛政委倡导的‘诱敌深入’军事原则不一致,不知林军长怎么看?”林彪干脆地说:“可打则打,不可打就走。”谢维俊见林彪分析精辟,连声称赞,留下“毛政委要你见机行事”的嘱咐后策马而去。8月20日,红一军团攻占浏阳文家市,取得了组建后的第一次大胜利。

1930年8月23日,红一军团与红三军团会师,组成红一方面军。中共红一方面军总前委会议决定:“再攻长沙。”林彪想起了谢维俊提示的“见机行事”,想出了“火牛阵”:将千余头公牛尾巴点火,迫其攻城。成功固然好,不成功,部队也没有太大损失,对中央可以用“长沙城坚固难攻”的理由来解释。

“火牛阵”攻城失败,林彪垂头丧气,谢维俊以《三国演义》中曹操鸡肋之说开导他:“鸡肋者,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并正确分析了毛泽东的意图,解开了林彪的思想疙瘩。

军事奇才:“谁持彩练当空舞”

“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雨后复斜阳,关山阵阵苍……”1929年初,湘赣两省军阀何键、鲁涤平联手第三次“会剿”井冈山。1月14日,毛泽东率红军主力下山,意图将敌军引离井冈山。离山后,红军在赣南数战不利,险象环生。直至大柏地战斗歼赣军刘士毅两个团,才打破危局。谢维俊就是这次战斗的重要指挥员之一。这首词是1933年毛泽东重经大柏地时所作。

大柏地距瑞金30公里,是一条10多里长的峡谷,山势险峻,一条小道蜿蜒绕至山底。1929年2月9日,红军夜宿前村,决定在这里伏击追踪而来的刘士毅部。1929年农历大年初一,红军不等天亮就进入伏击地点,谢维俊率一部分人装扮成挑夫,伺机引诱敌人进入包围圈。

为了演好“戏”,谢维俊让部分战士装扮成花枝招展的姑娘。不等刘士毅部队靠近,“挑夫”们纷纷撂下行李朝伏击区跑,“姑娘”们扭扭捏捏夹在人群里跑。敌人不知是计,奋力追赶,很快进入了伏击圈。顿时,枪弹横飞,刘士毅部慌作一团。但是,敌人毕竟受过专门的训练,不一会儿就反扑过来。谢维俊不慌不忙地指挥部队交替掩护撤退至前村南侧,敌军紧追不舍。这时,萧克率部突然向敌人发起袭击,林彪则率部切断敌军后路,红军取得大捷,俘虏敌团长及以下800余人,缴枪800余支(挺)。

1932年7月21日,中革军委决定江西军区组成5个独立师,划分为5个作战分区。11月,谢维俊任二分区司令员、新编独立第五师师长,指挥部设在乐安。乐安、宜黄、崇仁是中央苏区北线门户,是敌我争夺之要地,敌情十分复杂。谢维俊一到乐安,就打土豪分田地,建立了中共崇仁县委,开辟了大片苏区。12月22日,谢维俊带领新编独立五师、游击队和乐安等3县的独立团攻打崇仁县城,准备彻底消灭龟缩在城内的反动武装,“粉碎敌人进攻,保卫苏区”。

部队进至登仙桥时,遭到桥对岸反动武装保卫团和“独立勇敢队”的重兵阻挡。谢维俊一面组织当地群众扰乱敌军,一面指挥部队猛烈攻击。同时,他安排江西军区独立第十一团的战士装扮成国民党军队,在团长屈元清的带领下靠近敌军。敌军以为来了援军,纷纷拥向城内。突然,屈元清命令部队向敌军射击,击溃了反动武装。这时,谢维俊下令发起总攻,一举攻克了崇仁县城。

为了不与驰援的国民党军第九十师吴奇伟部正面交锋,谢维俊率部主动撤出县城。1933年1月,谢维俊再次围攻崇仁县城,因敌军火力密集和城墙坚固而受挫。一天,敌军在城墙下发现5口棺材,导火索正在冒烟。如果发生爆炸,城墙很有可能被炸掉。敌军急忙令士兵把棺材吊上城墙查看,没想到开棺之时,棺材两边的挡板突然打开,藏在棺材里的红军端着机枪突然发动攻击,手榴弹同时向还没反应过来的敌人飞去……很快,谢维俊率部强攻,再次一举攻克县城。

两打崇仁,出奇制胜,谢维俊的威名不胫而走。就这样,他率领部队主动出击,打了许多漂亮的硬仗,有力地配合了红军主力在宜黄的作战,打乱了蒋介石对中央苏区军事进攻的部署,受到周恩来、朱德的高度赞扬。

实事求是:“遇事虚怀观一是”

1959年夏,毛泽东曾与梅白在庐山谈诗:“遇事虚怀观一是,与人和气察群言。”他解释说,“遇事虚怀观一是”,难就难在“遇事”这两个字上,即有时虚怀,有时并不怎么虚怀;“与人和气察群言”,难在“察”字上面。“察”不是一般的察言观色,而是要虚心体察,这样才能从群众中吸取智慧的力量。

在毛泽东的影响下,不少党内高级领导干部和红军将领做到了“遇事虚怀观一是”,为党的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谢维俊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谢维俊调任红一方面军总前委秘书期间,朝夕工作在毛泽东身边,对毛泽东推崇的“实事求是”感悟很深,成为毛泽东调查研究的得力助手。毛泽东在《农村调查》一书中写道:“一九三〇年十一月十八日,红军放弃吉安。十九日,我和古柏、谢维俊二同志从吉安往永丰属之蘅田,会合红军主力,二十一日经水南到白沙。在木口村吃午饭,调查了村政府委员的成分及村所杀反动分子的成分。”

红一方面军总前委撤销后,谢维俊随毛泽东从闽西回到赣南瑞金。这时瑞金的肃反斗争出现了扩大化现象,不少人遭到怀疑和逮捕,有些甚至被错杀。为了改变这一局势,谢维俊提请刚从右江革命根据地来到瑞金的邓小平担任中共瑞金县委书记,并积极协助邓小平开展工作。经过深入调查,他们很快把真正的坏人揭发出来并公审处决,为被冤屈的干部群众平反,然后召开县苏维埃代表大会,选举了一批本地农民干部充实各级政权。

在中共永丰中心县委和中共江西省委工作期间,谢维俊坚决抵制“左”倾错误,不同意“地主不分田,富农分坏田”,继续按照毛泽东所主张的土地政策办事,确保土地革命健康发展。有一天,谢维俊正在教唱红军歌曲。仁居乡地主藩天龙走进校园,见到谢维俊后二话不说,跑到他面前用剃头刀往自己肚子上一抹,顿时鲜血直流。谢维俊立即叫来卫生员进行抢救。抢救过来的藩天龙说:“我家几十亩水田是祖宗三代省吃俭用积攒的家业,红军来后不但家产全部充公,地主还不分田,我们没有活路了。”谢维俊经过调研,了解到当地干部犯了“急性子病”,决定以仁居乡为样板,以“抽多补少、抽肥补瘦”为原则,按人口分配土地,及时、坚决地纠正了当地干部在土地分配上的错误。

“英烈壮志今犹在,坚守初心铸忠魂。”1935年11月28日,谢维俊率部剿匪,不幸壮烈牺牲。

谢维俊牺牲的消息传到瓦窑堡,毛泽东大为震惊,邓小平扼腕叹息,林伯渠挥毫赋诗痛惜革命英杰早逝:“偶忆往事便心惊,谢古邓毛剩小平。割裁无情读八股,江西路线有罗明。”

猜你喜欢

林彪敌军红军
爱听红军的传说
李红军美术作品欣赏
林彪最后一次题词
回赠
十送红军
雁群藏敌情
曹玮诱敌
庐山会议之后的林彪
倔强的小红军
林彪之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