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荀子“富国裕民”经济思想阐释

2020-11-30刘书正刘朝阳

管子学刊 2020年1期
关键词:道义荀子

刘书正,刘朝阳

(1.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山东 淄博 255130;2.山东财经大学 国际教育学院,山东 济南250014)

荀子是战国后期一位集大成的思想家,他在自然、哲学、政治、社会等方面有自己独到的观点,堪称我国思想史上的一座丰碑。他对人类经济生活的客观作用也有更多的关注和研究,提出了较为系统的富国裕民政策,形成了一套较完整的治国方略,其理论体系蕴含着内容丰富而颇有见地的经济思想。荀子的经济思想在《富国》《王制》《王霸》中论述较多。他提出了以农为本、上下俱富、节用裕民、重农兴商、开源节流、轻徭薄赋、合理利用资源等一系列经济思想和经济措施,无疑具有划时代意义,不仅对战国末期经济发展有促进作用,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也有重要借鉴价值。

一、欲望论:荀子经济思想理论前提

先秦时期,思想家们注意到了人的欲望问题,但很多思想家是靠直觉的观察而未做深入的理论分析。荀子对欲望问题进行了细致的考察和分析,提出了系统的欲望论,他对欲望问题论述详尽而丰富,对欲望的表现、性质、满足等见解独到,提出了许多富有研究价值的观点。

荀子认为人有多种多样的欲望。“夫人之情,目欲綦色,耳欲綦声,口欲綦味,鼻欲綦臭,心欲綦佚。”(《荀子·王霸》)荀子列举了人的五种欲望,“目欲綦色”“耳欲綦声”“口欲綦味”“鼻欲綦臭”“心欲綦佚”。“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是无待而然者也,是禹、桀之所同也。”(《荀子·非相》)同样,“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也是人的欲望。通过分析人的生理要求和物质欲望,荀子认为,欲望不仅是人生的重要事情,而且是与生俱来的。“人生而有欲”(《荀子·礼论》),欲望是人们的生理机能,满足自己的欲望是合乎自然的行为。人们的欲望是天生的,“若夫目好色,耳好声,口好味,心好利,骨体肤理好愉佚,是皆生于人之情性者也。”(《荀子·性恶》)荀子认为“目好色”“耳好声”“口好味”“心好利”“骨体肤理好愉佚”,这些欲望都源于人的本性。“人之情,食欲有刍豢,衣欲有文绣,行欲有舆马,又欲夫馀财蓄积之富也,然而穷年累世不知不足,是人之情也。”(《荀子·荣辱》)“食欲有刍豢”“衣欲有文绣”“行欲有舆马”“欲夫馀财蓄积之富”,同样是人之常情,人的正常欲望,天生就有的。

荀子深刻地分析了欲望的性质,他把欲望本身和满足欲望的要求区别开来。他认为欲望是自然而然的事情。“欲不待可得,所受乎天也”(《荀子·正名》)欲望不是靠得到才有的,是人天生就有的。从现代经济学角度看,是一种自然需要。荀子称“满足欲望的要求”为“求”,“求者从所可,受乎心者也”(《荀子·正名》),满足欲望的要求是能够实现的,是受心支配的。欲望是人情所不能免,又是向外扩展的,对物欲的追求没有止境是人的共同心理。“贵为天子,富有天下,是人情之所同欲也。”(《荀子·荣辱》)期望贵为天子,富足天下, 是人们所共同追求的,人们对物质利益、政治地位的追求没有止境。

欲望是人们的生理机能,很多情况下人们的欲望是可以满足的。对于如何处置欲望问题,荀子认为不可听之任之,不管不顾,置之不理。荀子否定了老子的“绝欲”说,明确反对寡欲论和去欲论,认为欲望是否得到满足要看欲望本身是否合理,欲望本身不能消灭,不能完全遏制,也不能任其自由发展,应当加以适当限制。荀子认为一定限度内的欲望应当予以充分满足。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份、地位、社会等级,在特定的范围内消费,从而满足自己的欲望,而不必“去欲”“绝欲”。各阶级的消费水平不必整齐划一,而是根据阶级情况允许有差异。荀子对“欲”和“求”作了区分,对欲望问题的分析有了较大进步。

欲望能带来祸患,产生罪恶,“欲多物寡”是酿成天下大乱的根本原因。荀子认为,罪恶的根源在于纵欲,不能节制自己的欲望。“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荀子·性恶》)由此看来,荀子不赞成“欲望”是人类恶德,但以为要有一种“度量分界”(1)梁启超:《先秦政治思想史》,北京:中华书局,2016年版,第135页。。人人有“生而有好利”“生而有疾恶焉”“生而有耳目之欲”“好声色”的本性,如果任由这种本性发展,就会发生争夺、陷害、淫乱的事情。“无君以制臣,无上以制下,天下害生纵欲。欲恶同物,欲多而物寡,寡则必争矣。”(《荀子·富国》)面对“欲恶同物”“欲多而物寡”的现象,要避免争夺的发生,需要以君制臣、以上制下。

对于欲望的正确态度,不能忽视,应当引起重视,不必加以遏制。荀子主张“节欲”和“道欲”,并进行了精辟地分析,而“道”就同时具有满足欲望和节制欲望的功能(2)王威威:《富民与教民之关系——以老子·荀子·韩非子的思想为例》,《哲学研究》2015年第6期。。他主张对欲望加以合理的引导和调节,对于那些合理的欲望尽量务求做到满足,对于一些不合理的欲望则加以适当节制。“欲虽不可尽,可以近尽也;欲虽不可去,求可节也。”(《荀子·正名》)通过“导”和“节”,达到“近尽”欲望的目的,在一定程度上缓和生产和消费的矛盾。

关于节制欲望的方法,荀子认为“礼”能限制人的欲望,使人与人之间不发生冲突。他对人性的道德自主能力持悲观态度,进而强调规范约束的必要性(3)阮航:《先秦儒家对经济伦理问题的分析及其人性论根据——以孟荀为例》,《哲学动态》2012年第5期。。“礼者,养也。刍豢稻梁,五味调香,所以养口也;椒兰芬苾,所以养鼻也;雕琢、刻镂、黼黻、文章,所以养目也;钟鼓、管声,琴瑟、竽笙,所以养耳也;疏房、檖貌、越席、床笫、几筵,所以养体也。故礼者,养也。”(《荀子·礼论》)这里,荀子用“养口”“养鼻”“养目”“养耳”“养体”等事实说明,礼,是用来满足人的欲望的。“然则从人之欲则势不能容,物不能赡也。故先王案为之制礼义以分之,使有贵贱之等,长幼之差,知愚、能不能之分,皆使人载其事而各得其宜,然后使悫禄多少厚薄之称。”(《荀子·荣辱》)人的追求是无止境的,如果顺从人的欲望情况是不允许的,物质上也是不能满足的。先王为人们制定了礼义以区别高下,这样便有了贵和贱的等级,长和幼的差别,有智慧和愚笨、有能力和没能力的区分,使每个人各司其职、各得其所,使得俸禄多少与工作岗位相适应,礼能使物质和欲望之间达到某种平衡,一方面不能使人的欲望得到完全满足,同时也可以使人们的欲望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满足。礼,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自己,亦能保障他人,从而达到人们之间“群居和一”,和谐相处。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荀子的欲望论有深刻的意义。其一,他认为人的欲望是与生俱来的,看到了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无法得到满足,但是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其二,他提出了限制“欲”的具体措施,即用“礼”来加以限制。其三,他将物质欲望本身(自然需要)和满足欲望的要求(求)区别开来。荀子心目中的“求”是人经过理性思维判断后做出的决定。

二、义利观:荀子经济思想的理论基础

义利观是中国经济思想史上一个重要话题,是荀子经济思想的灵魂,体现了他对物质财富的的基本态度。“义”是人们应该遵守的伦理规范,是对获得物质财富的限制。儒家主张重义。孔子“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论语·里仁》),孟子也有“王何必曰利”(《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的言论,在孔孟那里,在义利关系中,强调的却始终是“义”的绝对统率和优先地位(4)韩德民:《荀子与儒家的社会理想》,济南:齐鲁书社,2001年版,第136页。。

荀子继承了儒家重义的思想。对“义”仍然很重视。“夫义者,内节于人而外节于万物者也,上安于主而下调于民者也。内外上下节者,义之情也。”(《荀子·强国》)道义,是用来对内调节人心对外调节事情,对上能安定君王而对下能调节臣民的,是人们做事的标准。调节内外上下,是道义的本质。道义的作用和意义不仅体现在“内节于人”和“外节于物”方面,在治理社会方面,道义是根本,这是作为君王最主要的。荀子把它提高到了君主治理国家的高度,是“君人者之大本”,也是道义的突出价值。“入孝出弟,人之所小行也;上顺下笃,人之中行也;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人之大行也。”(《荀子·子道》)在荀子看来,在家孝敬父母,在外尊敬兄长,这是小的德行;对上遵从,对下忠厚,这是中等德行;遵从道义不遵从君王,这是最大的德行。道是表示最高准则的范畴,不仅能坚持“小行”“中行”,还能做到志向合乎礼义,语言遵从法度,坚持以义为上,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则为“大行”。“义之所在,不倾于权,不顾其利,举国而与之不为改视,重死持义而不桡,是士君子之勇也。”(《荀子·荣辱》)真正的勇士是遵从道义,不向权贵屈服,不考虑自身的好处,即便把整个国家给他也不改变,重视生命坚持正义而不屈从。

在重义方面,统治阶级应当起带头作用,这样百姓才能做到讲义。“君臣上下,贵贱长少,至于庶人,莫不为义,则天下孰不欲合义矣?”(《荀子·强国》)在荀子看来,如果君臣能够以上率下,贵贱老幼、甚至于普通百姓都遵从道义规范,那么天下的人都会遵从道义规范。要达到全社会成员都讲义的理想状态,为上者应当带头贵义敬义。“今上不贵义,不敬义,如是,则下之人百姓皆有弃义之志,而有趋奸之心矣,此奸人之所以起也。”(《荀子·强国》)荀子警告君王对待道义不可不慎重,他认为奸人兴起的原因,是因为君王不以道义为贵,不敬重道义。道义,是用来限制人们作恶为奸的。荀子把百姓弃义之志、趋奸之心和奸人之起的责任,都归结于上者不贵义不敬义。

荀子对儒家的义利思想做了充分发挥,主张用礼义节制财利,人们获得物质财富应该遵守社会相应的伦理标准,把获得财富和遵守伦理规范有效结合起来。“君子之求利也略,其远害也早,其避辱也惧,其行道理也勇。”(《荀子·修身》)君子应该平淡地追求财力,远离祸患是有预见的,小心地规避灾祸,勇敢地奉行道义。可以看得出,荀子对待“利”的态度,和孔孟相比,已经有了明显变化。是见利思义还是唯利为上?荀子主张重义并不否定义,不以利害义。“义与利者,人之所两有也。虽尧、舜不能去民之欲利,然而能使其欲利不克其好义也。虽桀、纣亦不能去民之好义,然而能使其好义不胜其欲利也。”(《荀子·大略》)道义和财利,是人们想同时拥有的。即便是尧舜这样的圣王也不能抹杀人们追求财利的欲望,然而他们能使人们对财利的追求不超过对道义的偏好。即便是桀、纣这样的暴君也不能抹杀人们对道义偏好,然而他们能使人们对道义的偏好不超过对财利的追求。和重义轻利不同的是,荀子把义和利并列起来看待,义和利都不可缺少,是“人之所两有”,“利”未必服从“义”,这样既肯定了“义”的价值,也肯定了“利”的价值,反映了荀子重视人们的正当利益要求。荀子主张“以义制利”“见利思义”(5)刘书正:《先秦儒家义利观及其当代价值》,《管子学刊》2007年第1期。。“义胜利者为治世,利克义者为乱世。”(《荀子·大略》)判断社会是否安定,就要看道义和财力的关系,道义战胜财利的社会就是安定的社会,财利胜过道义的社会则是混乱的社会。说明在荀子的心目中,伦理规范仍然制约着财富生产。当义和利发生矛盾时,荀子主张先义后利。“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荀子·荣辱》)光荣和耻辱的最大区别在于,是以道义为先还是以财力为先。以道义为先、以财力为后的就光荣,以财力为先、以道义为后的就耻辱。

三、富国裕民:荀子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

从唯物主义观点出发,荀子注重研究社会的经济现象,对人类经济生活发生的客观规律给予了更多关注,对经济生活的作用进行了理性分析,提出了许多深刻而独到的见解。孔、孟的经济观点,大多是在其伦理理论和政治理论中体现出来。和他们相比,荀子的经济思想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荀子提出的“富国裕民”经济思想,继承了儒家“亲民爱民”的基本内容,以提高人民的幸福感为前提,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存、生活、生命,始终是儒家关怀的对象(6)张义生:《隆礼重法:悦读《荀子》》,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68页。。在这点上,荀子和孔孟是一致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章句下》)荀子的经济思想,是以“王者富民”(《荀子·王制》)为基础的。“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也。”(《荀子·大略》)上天养育人民,不是为了君王;上天设置君王,却是为了人民。人民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一)重农

重农思想是中国传统经济的重要内容,荀子的重农思想在先秦时期最具代表性,是中国古代真正的重农主义者。“故家五亩宅,百亩田,务其业而勿夺其时,所以富之也。”(《荀子·大略》)荀子肯定了农业是获得社会财富的重要源泉。认为每家拥有五亩的宅地,百亩的田地,让他们努力耕种不占用他们的农时,这样农民就能致富了。“罕兴力役,无夺农时,如是,则国富矣。”(《荀子·富国》)这里,荀子把少服徭役,不占用农时,作为国家富强的基本条件,这是使人民富裕的好政策。荀子深刻地看到,农业的发展是国家走向富强、实现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荀子主张社会的发展要以农业为基础,维护农业生产的基础地位,要增加社会财富,必须紧紧依靠农民,具有重农主义倾向。

荀子心目中理想的“王道”社会,必定是经济上藏富于民,人民普遍富裕的社会,他将民本思想进行充实、完善,并且发展到前所未及的高度(7)王天海、宋汉瑞:《荀子富民强国思想阐释》,《现代哲学》2014年第1期。。荀子对实现富国的途径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将其概括为“强本”。“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荀子·天论》)强本,是指发展农业生产。如果能够重视农业,那么上天不会让他贫穷。“本荒而用侈,则天不能使之富。”(《荀子·天论》)农业荒芜并且生活奢侈,那么上天也不能让他富裕。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农业的基础性地位。

荀子认为富国要先富民。荀子把“富国”和“富民”统一了起来,他对“下贫则上贫,下富则上富”做了详细的阐述,提出了“上下俱富”(《荀子·王制》)。人民贫困,国家也会贫困,人民富裕,国家随之富裕。“下贫则上贫,下富则上富,故田野县鄙者,财之本也;垣窌仓廪者,财之末也。”(《荀子·富国》)“潢然使天下必有馀而上不忧不足。如是则上下俱富。”(《荀子·富国》)在富民和富国的关系上,荀子强调下对上的重要性,上对下的依赖性(8)周炽成:《韩荀人性论与社会历史哲学》,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65页。。

从当时的实际情况出发,荀子提出了许多切实可行的“富国裕民”经济政策,以实现强国之道,基本方针就是“裕民以政,善藏其余”。

所谓“裕民以政”,指通过制定好的宏观政策,不误农时,减轻百姓负担,调动其生产积极性。 荀子认为要增加财政收入,就要发展生产,藏富于民。“彼裕民,故多馀。裕民则民富,民富则田肥以易,田肥以易则出实百倍。”(《荀子·富国》)荀子制定了“裕民以政”的具体措施,“量地而立国,计利而畜民,度人力而授事,使民必胜事,事必出利,利足以生民。”(《荀子·富国》)荀子认为应该测量土地分封诸侯国,计算收入来养育百姓,估算人力来安排农事,让百姓一定胜任自己的事情,这些事情一定要有收入,这些收入一定要能养育百姓。

所谓“善藏其余”,就是要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兼顾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把富余的产品及时收藏起来以备后用。荀子重视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强调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并由“虞师”的官员专门负责。比如,注意保护生态环境,对山林湖泊鱼塘,设立禁伐禁捕时间,以做到自然资源的持久利用。“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鼋鼍、鱼鳖、鳅鳝孕别之时,罔罟毒药不入泽,不夭其生,不绝其长;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时,故五谷不绝而百姓有馀食也;洿池、渊沼、川泽谨其时禁,故鱼鳖优多而百姓有馀用也;斩伐养长不失其时,故山林不童而百姓有馀材也。”(《荀子·王制》)这些制度措施有效地保护了生产的长远发展。

荀子认为,君主应当进行合理安排,把握正确的生产时机。“群道当则万物皆得其宜,六畜皆得其长,群生皆得其命。故长养时则六畜育,杀生时则草木殖。”(《荀子·王制》)在荀子看来,如果组织群体的方法正确,滋养及时,六畜就能繁衍兴旺,砍伐种植得当,草木长势就会茂盛,万物都能各得其宜。荀子特别强调通过改进生产方法达到提高产量的目的。“今是土之生五谷也,人善治之则亩数盆。”(《荀子·富国》)荀子主张,田地里的五谷杂粮,通过百姓的精心管理,可以得到大量增产,其他的诸如蔬菜、禽兽等也能够供给人食用的东西数不胜数。这说明,通过生产方法的改进,可以提高农副产品的产量。

荀子反对横征暴敛,反对与民争利。“从士以上皆羞利而不与民争业,乐分施而耻积臧,然故民不困财,贫窭者有所窜其手。”(《荀子·大略》)“上好羞,则民暗饰矣;上好富,则民死利矣。”(《荀子·大略》)荀子的这些论述,从正反两个方面说明统治阶级应该注意发展生产,百姓与国家的一致性,反对豪取侵夺。人民富裕,国家增加财政收入。百姓贫穷,不得温饱,国家也会贫穷。

(二)开源节流

荀子认为,农业生产是财之本,发展生产、治理国家必须开源节流。“明主必谨养其和,节其流,开其源,而时斟酌焉,潢然使天下必有馀而上不忧不足。如是则上下俱富,交无所藏之,是知国计之极也。”(《荀子·富国》)在荀子看来,真正懂得治国理政的君主,就要节约开支,开发利源,又经常预先考虑,这样百姓富足有馀,君王不必担忧缺衣少食。君王也一定会努力维持和谐的大好局面。荀子把是否能做到开源节流,提高到了发展生产和国家兴衰的高度,认为能开源节流在经济上和政治上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他把百姓的支持看做治理国家的基本条件,主张利用人民的力量,与自然界相抗争,开发利源。“用国者,得百姓之力者富”(《荀子·王霸》)治理国家的人,能得到百姓尽心尽力劳动的就会富裕。他把开利源、保护生产看作是统治者的一项重要任务。

在开发利源的同时,应该提倡“节用”。所谓“节用”,就是“节用以礼”,节制消费。荀子认为国家的财政开支体现在君主生活消费、政府行政经费和军事花费三个方面(9)黄娟:《荀子财富观探微》,《人民论坛》2013年第7期。。根据礼的规定和要求,不同等级的人享用不同的物品,不能超标准享用,以达到节用的目的,实现“德必称位,位必称禄,禄必称用”,如此,“朝无幸位,民无幸生”也是顺理成章的了。政府应该节俭,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节俭,即便眼前财力富足,也应该加以节制,否则也会陷入贫困。“今人之生也,方知蓄鸡狗猪彘,又蓄牛羊,然而食不敢有酒肉;馀刀布,有囷窌,然而衣不敢有丝帛;约者有筐箧之藏,然而行不敢有舆马,是何也?非不欲也,几不长虑顾后而恐无以继之故也。”(《荀子·荣辱》)当下,“食不敢有酒肉”“衣不敢有丝帛”“行不敢有舆马”的原因,并不是不想这样,而是从长计议,为后续打算,“几不长虑顾后而恐无以继之”,担心没有接济的财物。节用不仅能增加政府财政收入,而且能推动社会发展(10)姜希玉:《荀子裕民富国经济思想及其现代价值》,《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3期。。

与开源节流相反的是奢侈浪费、贪得无厌,荀子总结了历史上能否做到开源节流的不同结果和经验教训,指出奢侈浪费、贪得无厌的做法是非常危险的。“今夫偷生浅知之属,曾此而不知也,粮食大侈,不顾其后,俄则屈安穷矣,是其所以不免于冻饿,操瓢囊为沟壑中瘠者也。”(《荀子·荣辱》)当今苟且存活、目光浅陋的人,不懂的其中的道理,粮食浪费多,不从长计议,钱物很快用完陷入贫穷,这是他们不能免于受冻挨饿、拿着乞讨的瓢和布袋饿死在地沟中的原因。“不知节用裕民则民贫,民贫则田瘠以秽,田瘠以秽则出实不半,上虽好取侵夺,犹将获寡也。”(《荀子·富国》)荀子深刻认识到,如果不节俭,君王最终获得的仍然很少。“将以求富而丧其国,将以求利而危其身。古有万国,今有十数焉。是无它故焉,其所以失之一也。君人者亦可以觉矣。”(《荀子·富国》)想追求富裕反而失去了整个国家,想追求财力反而危害了自身。古代有成千上万个国家,现在只剩十几个了。其中没有别的原因,他们亡国的原因是一样的,荀子警告君王应该觉醒了。“田野荒而仓廪实,百姓虚而府库满,夫是之谓国蹶。伐其本,竭其源,而并之其末,然而主相不知恶也,则其倾覆灭亡可立而待也。”(《荀子·富国》)田地荒芜而粮库充实,百姓贫困而国库富裕,看来国家即将灭亡了。失去了根本,断了源头,把钱财都搜刮到国库中,但是君王和卿相不懂得其中的危害,那么国家的灭亡很快就会发生。

荀子反对贪得无厌的聚敛行为,对聚敛提出了尖锐的批评,认为聚敛丧失民心,危害人民,灭亡国家。“成侯、嗣公,聚敛计数之君也,未及取民也”。(《荀子·王制》)“聚敛者亡,故王者富民,霸者富士,仅存之国富大夫,亡国富筐箧,实府库。”(《荀子·王制》)荀子以成侯、嗣公为例说明君王搜刮钱财失去民心的后果,认为富筐箧实府库的行为是最糟糕最危险的,并把召寇、肥敌、亡国、危身的原因都归结为贪得无厌的聚敛行为。这样荀子把反聚敛慧民生提高到前所未有的空前高度。

(三)分工

荀子主张社会分工,将人民划分为不同的等级,使人人各安其业,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贵贱有等,长幼有差,贫富轻重皆有称者也。”(《荀子·礼论》)高贵的和卑贱的有等级,年长的和年幼的有差别,贫穷和富贵、轻的和重的都有相应法度,各得其宜。在荀子心目中,贫和富、贵和贱、长和幼的存在,会促使社会和谐的存在。

从历史发展的过程来看,分工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明显提高,这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相较其他动物“高等”的原因(11)段宜挺:《儒家经济伦理:从荀子礼学谈起》,《孔子研究》2018年第6期。。社会要发展,需要各行各业,每个人不能离群索居,不能兼长各种技能,需要分工合作。“农分田而耕,贾分货而贩,百工分事而劝,士大夫分职而听,建国诸侯之君分土而守,三公总方而议。”(《荀子·王霸》)这里荀子指出了分工的必要性。荀子主张把社会职业划分为农士工商等。“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兄兄、弟弟一也,农农、士士、工工、商商一也。”(《荀子·王制》)每个人从事的职业是相对固定的,每个人根据自己的身份做事。农民得像农民,士人得像士人,工匠得像工匠,商人得像商人。

对于为何要进行分工?荀子的回答是每个人擅长的业务是不同的,不应该做自己不擅长的事情。一个人专注于一种业务,就能提高技艺水平,从而提高产品质量。“好稼者众矣,而后稷独传者,壹也;好乐者众矣,而夔独传者,壹也;好义者众矣,而舜独传者,壹也。倕作弓,浮游作矢,而羿精于射;奚仲作车,乘杜作乘马,而造父精于御。自古及今,未尝有两而能精者也。”(《荀子·解蔽》)众多人中,只有后稷、夔、舜的好名声流传了下来,原因在于他们用心专一。倕会造弓,浮游会造箭,而羿精通射箭;奚仲会造车,乘杜创出了四马驾车法,而造父精通驾车。自己应该选择从事技艺精湛的一项业务,而不应该见异思迁,另作他事。从古至今,还没有三心二意就能做到精通事情的。“相高下,视硗肥,序五种,君子不如农人;通财货,相美恶,辩贵贱,君子不如商人;设规矩,陈绳墨,便备用,君子不如工人。”(《荀子·儒效》)君子在有些方面有自己的不足。比较农田地势的高低,观察土地的贫瘠与肥沃,安排五谷种植,君子比不上农民;流通货币财物,识别货物质量好坏,分辨货物的贵贱,君子比不上商人;陈列绳墨,使用器具,君子比不上工人。“人积耨耕而为农夫,积斫削而为工匠,积反货而为商贾。”(《荀子·儒效》)人们积累了耕种锄草的经验就变成了农夫,积累了砍伐刀削的经验就变成了工匠,积累了贩卖货物的经验就变成了商人。成为“农夫”“工匠”“商贾”的原因,是由于长期积累磨炼造成这样的。

在荀子看来,划分阶级最大的好处,在于止于祸患,每个阶级都有相应的待遇和报酬,这是常理。“两贵之不能相事,两贱之不能相使,是天数也。势位齐而欲恶同,物不能澹则必争,争则必乱,乱则穷矣。”(《荀子·王制》)两个一样富贵的人不能相互伺候,两个同样卑贱的人不能相互指使,这是正常的道理。权势地位一样,欲望和厌恶也一样,财务不能满足需要就互相争抢,争抢就会混乱,混乱就会出现贫穷。

(四)兴商

荀子重农,亦重商。但荀子并不否定商业的社会职能,相反,他对商业有着较为清醒的认识,洞悉商业的重要性,认为工商业是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故良农不为水旱不耕,良贾不为折阅不市。”(《荀子·修身》)好农民不会因为水旱自然灾害不耕种,好商人不会因为赔本不买卖。看得出,荀子是鼓励发展商业的。

在商业经济方面,荀子主张降低关税,降低商业成本,发展商品贸易,促进商业流通。荀子从当时的实际出发,提出了有关商业特别是自由贸易方面的理论。“北海则有走马吠犬焉,然而中国得而蓄使之;南海则有羽翮、齿革、曾青、丹干焉,然而中国得而财之;东海则有紫、紶、鱼、盐焉,然而中国得而衣食之;西海则有皮革、文旄焉,然而中国得而用之。故泽人足乎木,山人足乎鱼, 农夫不斫削、不陶冶而足械用,工贾不耕田而足菽粟。故虎豹为猛矣,然君子剥而用之。故天之所覆,地之所载,莫不尽其美,致其用,上以饰贤良,下以养百姓而安乐之。”(《荀子·王制》)北方的良马和猎犬,南方的羽毛、象牙、犀牛皮、曾青、丹砂,东方的粗细麻布、鱼、盐,都能在中原获得、使用,主要是得益于商品流通。渔夫有充足的木材,山民有充足的鱼,农夫不需要砍伐、烧窑冶炼也有充足的器具,工匠和商人不需要耕种也有充足的粮食。虎豹多么凶猛啊,但是君子能够剥皮使用。所以上天所涵盖的,大地所承载的,没有不展现出它们的优点,发挥出它们的效用的,对上可以用来做贤良人的饰品,对下可以滋养百姓生活安居乐业,社会就会出现盛世景象。荀子鼓励人们相互交换产品。

(五)薄敛

税收是国家经济的来源,荀子继承了儒家的传统,国泰民安、社会和谐安定一直是他关注的焦点(12)郭志坤,陈雪良:《提问荀子》,上海:中西书局,2012年版,第87页。。荀子主张轻税薄敛,采取轻徭薄赋的税收政策,减免农业税,主张实行“轻田野之税”(《荀子·富国》)、“平关市之征”(《荀子·富国》)、“省刀布之敛”(《荀子·王霸》)、“相地而衰征”(《荀子·王制》)的税收政策。“田野什一,关市几而不征,山林泽粱以时禁发而不税,相地而衰政。”(《荀子·王制》)农业只征收十分之一的税,关卡和市场只监察不征税,山林湖泊及时关闭、开放不进行征税,根据土地的肥沃贫瘠情况而分别征税。减低田赋税率,控制在十分之一以下。

在商业领域,主张加强关税保护,反对苛捐杂税。“关市几而不征,质律禁止而不偏,如是,则商贾莫不敦悫而无诈矣。”(《荀子·王霸》)关卡和市场只监察不征税,商品交换禁止弄虚作假公正无偏私,如果这样,那么商人就会忠厚诚实而没有欺诈了。减轻赋税商贾就会诚实无欺,赋税重人民就会想方设法巧避。

荀子对聚敛之事深恶痛绝,对“厚刀布之敛以夺之财,重田野之税以夺之食,苛关市之征以难其事”(《荀子·富国》)的行为进行了猛烈抨击,他反对统治者的横征暴敛、巧取豪夺,其结果必然是统治者“自取之”,人民背弃他。“亡国富筐箧,实府库。筐箧已富,府库已实,而百姓贫,夫是之谓上溢而下漏。”(《荀子·王制》)“聚敛者,召寇、肥敌、亡国、危身之道也,故明君不蹈也。”(《荀子·王制》)荀子对“聚敛者”给予了强烈抨击。

结语

荀子“富国裕民”经济思想包含着丰富的价值资源,他从历史的转折点和学术的制高点出发,在先秦时期最早系统论述了经济思想,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上产生了深刻而巨大的影响,其经济与道德的张力中体现的合理思想,具有较强的现实感和可操作性。尽管由于受时代和经济发展程度的局限,荀子尚不能完全摆脱道德规范对经济思维的制约,但其“富国裕民”经济思想独树一帜,至今依然闪耀着耀眼的光辉。今天,汲取荀子思想中有益的因素,可为实现新时代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新思路。

猜你喜欢

道义荀子
李大钊:播火者的铁肩道义
王根保藏枪
道义
Spiritual Humanism: Its Meaning and Expansion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
吉光片语
经典语录
和谐
《荀子》:先秦思想集大成之作
知识小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