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常见传染性脓疱病的治疗
2020-11-30马洪琴
马洪琴
(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尔木市畜牧兽医工作站青海海西 816099)
1 临床症状
羊在感染传染性脓疱病之后,其皮肤和黏膜会出现损伤,同时也随着皮肤和黏膜的接触进行传染,危害其他的山羊,儿童也有被感染的个例。其中3~6 月龄的羔羊发病率比较高,这是由于该年龄段的羊年龄小,抗病能力比较低。羊在患传染性脓疱病之后的初期,症状表现为精神不振、食欲衰减,在口部有黏性、泡沫液体流出,其牙龈会出现红肿的情况,在鼻部、上唇、嘴角处有针眼大小的红点;随着病情的加重,会出现一些白色水泡,水泡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变成脓疮,之后溃烂结痂,这时候患病羊的体质会非常虚弱,采食困难,若是管理不当,体质虚弱的羊可能会继发感染坏死杆菌,造成较高的死亡率[1]。
2 诊断
诊断方式主要是依据临床症状进行判断,之后根据剖检变化,或是实验室诊断进行。其中要注意该疾病和羊痘病的区别治疗。通过对病死羊的剖检能够发现,患病羊的口腔中有大量水泡,口唇部有溃疡或是糜烂结成的硬痂,肺部肿胀明显。一般根据临床特征以及病死羊的剖检,能够进行确诊。
3 防治措施
3.1 西医治疗方式
首先,清洗病灶结痂的表面,若是结痂的皮比较硬,可以先用刀片轻轻刮掉干硬的结痂皮,再用高锰酸钾溶液进行冲洗,之后涂上3%碘酊或红霉素、磺胺类的软膏,根据患病羊具体的身体状况,2~3 次/d,直至痊愈为止。除了用0.1%~0.2%高锰酸钾溶液,还可以用0.1%聚维酮碘溶液进行黏膜和创面的涂抹,也能够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对于剥落的结痂皮,要进行无害化处理,避免造成二次感染。另外,对于患病羊的结膜处,可以涂红霉素眼膏,蹄部的病变可以用福尔马林溶液浸泡,再涂上龙胆紫溶液。
为了避免继发感染,可以用10mg 阿莫西林,配合10mL 黄芪多糖注射液,再加上10mL 鱼腥草、金银花提取液,将其混合,2 次/d,连续注射3d,该治疗方法比较适用于体重30kg 以上的羊,体重在30kg 以下的羊可以酌量减半。
3.2 中医治疗方式
中医治疗可以服用荆防败毒散,具体需要的药材有:羌活、独活、柴胡、前胡、枳壳、茯苓、防风、荆芥、桔梗、川芎各4.5g,甘草1.5g。针对轻症的患者,一天就能够见效,一周之内便能够痊愈。且该方剂对于怀孕母羊也有一定的作用。重症的患病羊在2d 后会见效,一周多的时间会痊愈,治愈率在95%以上。
对于口腔病变严重的患病羊,可以用冰片、元明粉各50g,硼砂500g,朱砂30g,将其混合,之后研末,搅拌均匀,之后调成糊状,涂抹在口中,连续使用3d,观察效果。蹄部病变严重的可以先用盐水清洗患病处,之后将冰片、植物油、白芨粉按照1:5:10 的比例进行调匀,兑水调成糊状,之后涂抹到患病处,1 次/d,根据病情进行涂抹,一般连续使用5d 会有非常好的效果。
3.3 预防措施
首先,羊的养殖可以采取自繁自育的养殖方式,必需购买和引种的,羊的来源地要有保证,新引进的羊不要立即混群饲养,可以在隔离两周之后,确定不携带疾病之后再混群饲养;其次要做好日常清洁和消毒工作,及时消灭细菌和病毒,这样能够有效预防一些疾病。保持羊圈通风、干燥,有充足的光照,为羊提供一个好的生活环境。其次,要喂养营养丰富的饲料,饲料搭配要合理,同时饮水要干净,可以在水中加入适量的淡盐水,避免羊出现口唇黏膜的损伤[2]。
4 结语
综上所述,羊传染性脓疱病是羊的养殖和生长过程中常见的一种疾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一旦发现会迅速蔓延整个羊群,所以也严重地影响了养殖户的经济效益和羊群的健康,所以相关的养殖人员一定要重视该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及时采取治疗措施,并且在日常饲养过程中,做好预防,对症治疗,采取多种方式,维护羊只健康,促进养殖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