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高校民族声乐教学改革创新思路探究

2020-11-30

现代交际 2020年23期
关键词:声乐民族技能

(东北大学艺术学院 辽宁 沈阳 110819)

普通高校音乐专业主要是为了培养合格的音乐教师。民族声乐是高校音乐专业教学中的重要专业,也是促进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方向。在当前高校民族声乐的教学中,培养目标比较笼统,教学方式单一且固定,师资力量较薄弱。随着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民族声乐教学模式和内容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推进高校民族声乐教学的发展,民族声乐教学改革应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发展学生的音乐素养、塑造学生的完美人格为主要目的,提出高校民族声乐教学改革的新思路,以促进高校民族声乐教学的开展。

一、民族声乐的基本简述

民族声乐主要是指“在继承与发展民歌、说唱、戏曲等传统演唱技术精华与特点的基础上,借鉴、吸收美声唱法的歌唱理论及教学方法,而逐渐形成的民族歌唱艺术”[1]。民族声乐最显著的特点是科学性、时代性、民族性和艺术性。我国有56个民族,在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古老而传统的中国文化,同时也造就了不同的民族声乐。民族声乐的演唱方法是在传统音乐唱法的基础上,将其进行提炼而形成的一种新型唱法。不同民族声乐有着不同的演唱技巧和演唱习惯。一般来说,民族声乐演唱者在演唱的时候情感表达以内心情感为主,并结合演唱者自身的嗓音特点进行演唱。近年来,民族声乐教学已经成为高校音乐专业的主要教学内容。

二、高校音乐专业学生声乐技能要素分析

1.演唱技能

声乐教学是普通高校音乐专业的主要教学内容。声乐教学的主要教学目的是让音乐专业的学生掌握正确的声乐理论知识和科学的演唱方法,为他们以后从事音乐教学活动奠定良好基础。每一个学生的声乐基础不同。有的学生嗓音条件较好,而有的学生嗓音条件不太理想,如果采用相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话,很难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在民族声乐教学内容选择上,主要对其声乐演唱技能进行训练。而对于那些声乐演唱技能较好的学生,应该注重演唱表演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能够通过演唱来表现歌曲中所表现的内涵,提高学生的演唱表演能力。而演唱能力较弱的学生,应该先掌握一些基本歌曲的演唱方法,从而激发其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音乐技能

普通高校民族声乐专业的学生不仅要具备一定的演唱技能,还要具备基础音乐技能,例如:视唱练耳、乐器伴奏以及音乐欣赏等。这些知识与提高学生的民族声乐技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对于音准有很大的问题的学生,我们可以通过视唱练耳课程来训练他们的音准。而对于那些演唱过程中缺乏情感表达的学生,教师就要增加其人生阅历,丰富社会经验,通过自身和一些名人的经历来丰富在演唱过程中的情感。声乐演唱是展现全部音乐技能的途径,但是如果其音乐技能方面不足,将影响到学生的整体演唱能力,因此提高声乐演唱技能就必须掌握一定的音乐技能。

3.教唱技能

普通高校声乐课程的培养目标不仅仅是提高学生的歌曲演唱能力,还要培养学生的歌曲教唱能力。因为普通高校音乐专业要培养从事音乐教育工作的人才,因此培养学生的教唱技能是普通高校音乐专业的主要教学目的。这需要声乐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针对学生的教唱技能展开教学。如果音乐教学专业学生在校期间没有对学生进行教唱技能训练,当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之后就会对如何开展教唱活动、怎么样开展有效教学等问题有所困惑。所以声乐教师应当在课堂中以培养学生的教唱技能为教学目的,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来提升学生的教唱能力。

三、当前高校民族声乐教学现状分析

1.培养目标较笼统

民族声乐专业在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人才以外,应以培养音乐表演能力的人才为主。具体来说,民族声乐专业课程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综合文化知识水平较高的,具有丰富的音乐基础知识和演唱技能,并具有较高的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和教学能力的,能够从事声乐表演、教学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音乐表演人才。此外,随着社会人才培养标准的变化,高校民族声乐专业培养目标显得比较笼统。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使得群众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尤其是随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不断推进,文化事业单位内部改革不断深入,同时对文艺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当前高校民族声乐专业培养目标还不能满足社会对新型复合型人才的要求,在培养音乐人才时忽视对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在课程教学中只重视对音乐基础理论知识的传授,导致学生进入社会以后无法顺应社会对音乐人才的需求。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需要高、精、尖的艺术人才,因此高校应顺应时代的需求培养复合型人才,所谓的“复合”是知识复合、能力复合、思维复合等多方面能力的复合。高校音乐专业学生不仅要具备良好的音乐技能和丰富的经验,并具有较高的相关领域技能。但是,现有的民族声乐专业课程体系内容比较单一、知识面比较窄,只注重专业知识方面的教育,而忽视了学生德、智、体、美等综合能力的培养,直接影响了复合型艺术人才培养的质量,无法满足社会对艺术人才的需求。

2.教学方式较陈旧

当前高校民族声乐课程教学模式仍然比较固定、陈旧。目前高校民族声乐教学仍然采用“一对一”的传统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一直从古代延续到现在,而且基于声乐课程教学要求与其特点,这种模式一直被各个高校采用。由于声乐教学中存在着较大的个体差异,并且在声乐学习过程中需要学生用耳朵去判断,由此限制了民族声乐教学方式的发展。但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和音乐教育本身的发展,现阶段这种比较单一、固定的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民族声乐教学效率和其未来发展,这种“一对一”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只能从教师那里获取知识,知识面显得比较单一,毫无变化。而声乐演唱方式都秉承了师承制的模式,并且由于受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的限制,学生无法从别的教师那里接受知识,教师也无法教授新的学生,这种民族声乐教学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民族声乐教学,同时对教师教学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一对一”教学模式中,教师需要因人制宜在教学中转换多种教学方法。随着“一对一”教学模式的普遍展开,民族声乐教师的教学模式逐渐形成一种固定的套路,并将其套在每一学生的身上,这种方法不仅会影响学生的发展,而且也与教师应掌握多方面的知识技能和多种教学方法等要求产生了一定的矛盾。

3.师资力量较单薄

作为一名高校民族声乐教师,有非常重要的责任和繁重的任务,不仅要有专业的音乐基础知识和技能,更要具备一定的教学技能。在传统的“一对一”教学模式下,教师不但要教授学生一定的声乐演唱技能、技巧和方法,还要同时担当学生的钢琴教师和语言教师等角色。除此之外,民族声乐教师应该充分掌握曲式分析、音乐心理学等方面的基础知识。总而言之,民族声乐教学要求教师不仅要掌握丰富且系统的音乐基础知识,还必须具备较强的教学能力。随着社会的发展,对艺术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也对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民族声乐教师的知识和教学方法都是出自同一“师门”,随着师徒关系的发展,几代教师的传统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够满足当前人才培养目标。除此之外,当前普通高校民族声乐教师知识结构、年龄结构以及梯次结构不太合理,甚至出现了断层现象。首先,有些教师思想观念仍然比较陈旧,教学方法和知识结构体系很难更新,很难向学生传授新知识。其次,虽然目前高校引进了很多年轻教师,但是由于缺乏教学经验,从而影响了民族声乐教学效果。甚至因为每个教师之间的师门不同,在教学过程中缺乏沟通交流,很难从对方身上吸取有效经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民族声乐教学效果。

四、新时期高校民族声乐教学改革创新思路

1.明确教学目标,培养民族音乐人才

当前,普通高校民族声乐教学改革首先应该以培养高素质综合性音乐人才为目标。当今,展现文化软实力已成为世界各国之间竞争的主要方式,已经成为提升国家综合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文化软实力的基本要素之一就是艺术文化工作者。普通高校音乐专业不仅要为国家培养大量的音乐教师,也要给国家文化事业单位培养很多的文艺工作者。民族声乐专业教育是当前高校音乐专业教育的其中一部分,所以民族声乐教学也应该以培养高素质复合型音乐人才为主要目标。高素质复合型音乐人才首先应具备较高的专业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同时也应具备一定的社会交往能力,能够善于与别人进行合作以及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2]。为了培养高素质复合型音乐人才,民族声乐课程教学应结合民族本土歌曲有所创新。教学内容应该充分考虑民族声乐专业学生的特点和当地音乐资源,将本土音乐融入教学当中。学生通过学习民族歌曲,可以深入体会这个地域民族歌曲中所蕴含的思想情感,在扩大知识面的同时,还能够提升自身的创造能力。同时,要优化学生理论与实践课程结合。通过参加实践,学生能够与他人进行合作,学习到别人身上的优点,并培养一定的社会交往能力和实践能力,有利于成长为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2.结合学生实际,采取多种教学方式

高校民族声乐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应当创新教学方法,采用多种教学方式,要改变传统的“一对一”教学模式,将其与综合教学进行有效结合。首先,应该开设与民族声乐教学有关的多媒体声乐教学课程,将其作为当前民族声乐教学的补充。例如:向学生展示在学民族声乐过程中的生理变化,将其用多媒体的方式展现出来,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在学习音乐过程中自己身体的变化,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其次,民族声乐课堂教学应与课外实践教学联系起来。高校音乐专业教学最终目的是能够使学生顺利参加实践。因此,教学改革一定要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从前的民族声乐教学都是单纯地教授学生基础的声乐技能,并且都是“一对一”授课,这种教学模式使得学生失去了自我表现力和创新能力。将实践课程纳入高校民族声乐课程教学体系,可以增加学生的社会经验,提升他们的思维能力、学习能力、自我表现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可以全面提高综合素质。最后,高校民族声乐教学中可以采用现代信息技术。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学校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很大改变,教师可以利用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和计算机软件进行教学,通过实现教学资源共享,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他们的知识获取渠道,提升他们的学习效率。

3.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学师资力量

随着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对人才的培养要求越来越高。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一专多能、具有创造力和较高人文素养的声乐艺术人才,就需要有优秀的教师队伍作保障。高校民族声乐教师的综合素质以及教学能力是影响民族声乐教学活动顺利开展的关键,因此民族声乐教学改革应注重师资队伍的建设。首先,优化教师培训机制,定期开展民族声乐教师培训会,加强教师的专业能力,促进各教师之间的交流、相互学习,共同成长。其次,要从社会引进专业的民族声乐教师,并留住校内骨干教师,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并通过开展各类教学和教研活动,提高民族声乐教师的综合素质。再次,要加强校内基础训练。学校可以组织教师定期开展教学活动总结会以及业务汇报会,开展公开课或者示范课活动,并对其教学活动进行常规检查。在学校内部建立教师间的交流平台,鼓励教师定期与同事进行交流、学习,进行教学评价,交流教学经验,从而优化学校师资结构,提升综合素质,促进民族声乐教学改革顺利进行。

五、结语

民族声乐既是我国多元化文化的体现,也是促进世界各国之间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近年来,高校民族声乐课程教学面临着一些问题。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培养一批高素质复合型音乐人才,高校民族声乐课程应该创新教学思路,明确培养目标,采取多样化教学方法,优化师资队伍,从而提升民族声乐教学效率。

猜你喜欢

声乐民族技能
演唱中国声乐作品的责任与使命——喻宜萱1946—1948年声乐活动考述
女生总有一些神奇的技能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MINORITY REPORT
劳动技能up up!
声乐诊疗室
声乐诊疗室
声乐诊疗室
拼技能,享丰收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