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众理论视域中大学生思政教育传播策略分析
2020-11-30
(大连艺术学院 辽宁 大连 116600)
2019年3月18日,党中央首次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明确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作用和关键地位。
从社会发展层面来看,2019年6月6日,我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向几家网络运营商发放了5G商用牌照,标志着5G商用元年的开启。5G时代近在咫尺,万物互联、交互传播,传统的受众身份真正转变为阅听人角色,其信息传输与接收渠道将更多元广泛,速度将进一步突破时空限制。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机合一”将不再遥远,更不是危言耸听。在此社会背景下,作为伴随网络成长起来的“00后”用户,虽然身处象牙塔,但网络上充斥着良莠不齐的海量信息,后现代主义思潮引起的历史虚无主义和极端自由主义倾向、碎片化的读屏习惯导致的注意力集中困难等不良现象,不可避免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一定的挑战和压力。高校思政课教师,可以说是与课堂上学生手中的智能终端来争夺其眼球或注意力。本文通过结合传播学中受众研究理论来分析当代大学生的信息使用规律,进而对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策略进行探讨,从而更好地提高思政课传播效果,真正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一、作为一种传播形式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从传播学的角度分析,高校思政教育隶属于社会信息系统,同样是一种传播形式,其既符合传播学学科领域的一般规律,同时也具备自身独特的传播特点。从实质上而言,思想政治教育是通过传播政治理论和政治价值观,帮助受教育者建立起相应的政治信仰。它以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作为语言符号系统,通过符号化的传播实现其话语功能。因而,传播学属性是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重要属性,忽视这一属性将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在教育教学和育人工作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如话语教育功能受限、话语教育效果滞后、话语主导权失落等问题[1]。
二、思想政治课的“使用与满足”分析
“使用与满足”理论的产生是传播研究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之前传播研究大多站在传播者的角度,就传播者如何影响受众进行研究,而“使用与满足”理论则把研究焦点转移到了受众身上,形成了受众理论的研究视域。
(一)“使用与满足”的提出
“使用与满足”理论具有强烈的功能主义色彩。从个人的角度来看,媒体的使用是一种功能性行为,由于我们紧张、对环境不确定、遭遇不顺或者孤独而产生某种动机,而接触媒体则能满足这些需求,使个人得到放松、了解环境、逃避不愉快的经历、进行社会交往(现实的和替代性的),保持了平衡。在这一过程中,因为媒体使用只是功能性的,它既可以替代某种现实的行为,也可以被满足同样需求的现实性行为所替代[2]。因此,可以说受众具备某种主动性。
社会学家卡茨等学者认为,由于生活环境及自身心理因素影响,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需求,不同的需求影响人们对不同媒介或信息源的期待,而不同的期待会导致人们接触不同的媒介或其他社会行为,接触后果表现为人们的需求得到满足或收获其他未预期结果。受众对信息的使用及满足被看作传播者产生效果之前的阶段,究其原因在于只有受众愿意接受传播者,传播者才能对其产生影响。
(二)大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使用与满足”调查与分析
1.研究对象
本文采用了随机抽样调查法,对哈尔滨和大连两个地区的三所高校学生进行了调查。调查采用了网络问卷的方式,参与者达到1200人,回收795份有效问卷,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2.调查结果
以受调查者所学专业划分,其中社会科学类(含文科)占比43.14%,艺术类占比35.97%,理工科占比20.88%。对于在高校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有93.06%的受调查者认为有必要,其中50.44%的调查对象认为非常有必要。81.13%的受调查者表示自己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感兴趣,91.45%的调查对象表示思想政治理论课对今后的发展有帮助。在谈及自身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所倡导的思想及理论有何看法时,55.85%的受调查者表示较切合实际,但内容比较泛泛。在当前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方面,56.6%的调查对象认为思政课教材过于偏重理论,与社会现实结合不足;51.19%的学生认为目前课堂教学模式主要表现为灌输型,学生参与度略低;30.19%的学生认为任课教师照本宣科,缺乏创造性;27.3%的学生对思政课程不感兴趣,只为了应试;20.63%的受调查者提出自身与任课教师有代沟,沟通交流比较困难。针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的改进意见,问卷回答及关键词云统计显示:学生希望教师增强与自身互动,同时通过创新来提高自身的积极性。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上希望学习何内容方面,问卷回答及关键词云统计显示:大学生希望任课教师能结合社会时事政治来进行思想理论的解读。
3.大学生群体对思想政治课的“使用与满足”情况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群体对思想政治课程是感兴趣的,而且认为比较重要,但对传播者的传播手段与信息内容也提出自身看法。他们认为任课教师的教学方式方法略显生硬,同时课堂内容偏重教材理论,与现实结合不足。大学生群体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受众群体,在某种程度上具有一定的主动性和选择性。施拉姆曾提出一个选择或然率公式:选择的可能性=回报期待/费力程度。对使用回报期待越高,费力程度越低,则它被选择的可能性越大。在课堂信息的选择上,由于思想政治理论课长期形成的大课大班教学模式及教师主导的讲授方法,内容上欠缺创新和与时俱进,形式上缺乏互动与交流;对于学生来讲,“使用”课程的回报期待比较低,会影响一部分学生对思政课程信息的选择和接收。另外,智能手机传递的信息可实现随时随地获取海量性、娱乐性、交互性内容,回报期待高、费力程度低。因此,当任课教师讲授的内容无法吸引学生兴趣或让其产生缺乏帮助的“使用感”时,他们极易将注意力转移到身旁的手机媒体,忽视或回避思政课内容。
三、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策略分析
1.传播者——思政教师主体分析
作为课堂活动的传播者,高校教师对思政教育传播起着关键性作用。根据学者霍夫兰实证研究的结果——“可信性效果”表明:一般来说,信源的可信度越高,其说服效果越好;可信度越低,说服效果越差。试验结果说明,传播者的可信度对最终的传播效果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因此,高校专业课教师要树立良好的形象,争取受众的信任是提高传播实效性的前提。可信性的建立,一方面需要传播者信誉良好,即具备诚实、客观、公正等品格条件[3]183,正所谓“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另一方面是专业权威性。本次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学生更加喜欢理论素养深厚,具备扎实的专业功底和对时事有自己独到见解的任课教师,选择以上两种素质特点的学生分别占75.97%和72.7%,足以见得学生对教师专业能力尤为看重。因此,在日常授课过程中,任课教师对课程内容的把握亟须有一定高度和深度,不仅要阐释书本上的基础知识点、完成知识教学目标,还要将自身学科与当下社会发展或具体实践操作的内容紧密结合,让学生增长学识,开阔眼界。
2.讯息——课堂教学内容分析
从社会发展层面来看,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获取与传递更加方便及时,在某种意义上“消灭”了空间上的距离感,让东西方文化得以快速交融,处于象牙塔中的大学生体会到了不同也增添了更多困惑,良莠不齐的信息内容不断影响着大学生群体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调研显示,大学生群体普遍对未来就业产生比较大的压力感,其他方面体现为学业压力、经济压力和感情处理方面的困扰。“使用与满足”研究把受众成员看作有着特定“需求”的个人,把他们的媒介接触活动看作基于特定的需求动机来“使用”媒介,从而使这些需求得到“满足”的过程[3]165。受众之所以形成,是因为他们被不同的内容所吸引[4]。因此,教师要善于从高校学生关注的发展问题与感兴趣的潮流性内容来进行课程讲述。例如,针对当下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如何在日常学习期间端正态度并提高技能,为今后走入社会做好准备;对学生普遍关注的社会热议现象、网络热门事件,结合思政课内容进行讲述、引导和积极价值输出。
与此同时,思政课教师对大学生群体所关注内容的态度亟须转变。在操作层面,要主动靠近、了解学生感兴趣的事物,杜绝“一棒子打死”所有年轻人支持和喜爱的人、事、物;要避免一直运用“老观点”去看待新生事物,避免由于自身刻板印象,在尚未彻底了解的情况下,在课堂上对学生极其关注的内容直接下定论或打标签,导致价值引导起到反作用。
3.传播渠道——教学方法与传播技巧分析
高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摸索并掌握正确的方法。不能仅仅从字面意义去宣传相关政策或进行道德说教,为了“思政而思政”。如果讲授形式刻板生硬、内容晦涩难懂、缺乏生动性,那么,不仅不会起到积极的引导效果,反而容易引发学生的逆反心理。
学者研究表明,在日常的思想教育活动中将“诉诸理性”和“诉诸感性”传播技巧结合起来,将收到更良好的教育效果。如遇到是非原则问题通过冷静地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性或逻辑的力量来达到说服的目的;遇到社会人情世故层面的问题,可通过使用感情色彩强烈的言辞来感染对方,“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在教学手段上,高校教师在课堂讲授中可采用视频、音频、图片辅助现场教学,亦可运用智慧教室、一屏三端等媒介技术尝试翻转课堂互动教学。在教学形式上,可通过观看纪录片、开展主题讨论或组织公益活动等方式来调动学生对思政课程的兴趣并积极参与。课下时段,可借助社交媒体平台——微信、微博、抖音等将与学科相关的信息分享给学生,使教学位置、时段、方法变得更为灵活多样。
四、结语
传播学研究表明,传播效果依其发生的逻辑顺序或表现阶段可以分为三个层面:认知层面上的效果、心理和态度层面上的效果,以及行动层面上的效果,这三个层面的效果是逐步积累、不断深入的。因此,任课教师需要认识到思政效果的阶段性规律,既要在心理上避免急切希望学生马上呈现引导效果,又要明确价值引导需要持续进行。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对学生的影响和积极引导是个“持久战”,效果的呈现可能在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