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问题教学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2020-11-30

现代交际 2020年23期
关键词:设置教学法教师

(吉林师范大学 吉林 长春 130000)

20世纪70年代,马赫穆托夫将“问题教学”这一理念真正融入日常教育。问题教学法通常需要具备三个基本条件,简单来讲,所有的问题都需要有已经设定的条件,同时存在需达成的目标,通过排除所遇到的困难,进而深入地解决这些问题[1]。郑金洲在《教学方法应用指导》当中再次解释,问题教学法最重要的就是通过提出问题的方式,让学生深入地了解课本中知识的内涵,学生能够随时提出质疑,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将更多的教学内容转化为自身的理解[2]。蓝新盛认为问题教学法是一种更具有综合性的教学方式,不仅解决了目标和结构性问题,同时也从过程等多个角度实现了对问题的归纳和分析,因此这种方式属于一种双向交流的模式,能够让学生在总结和概括的过程中对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3]。从上述分析和探究可以看出,“问题教学法”已经成为当下的教学重点,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运用这种方式来帮助学生发现并解决问题。

一、相关理论基础

1.建构主义

这一理论非常重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才是学习存在的关键,而学生的主动建构体系能帮助他们对知识有更深入的了解,而非机械地接受知识,非常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教师利用问题情境的建立去引导学生分析、解决问题,学习的关键在于学习者在问题情境中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

2.发现学习法

布鲁纳在总结他人教育教学方法的基础上,最终提出“发现学习法”。这种方式更加偏向于对问题情景的设置,教师了解学生的实际发展情况,通过总结知识和经验的方式,使整体的问题情景更加有效,学生也可以在了解问题的基础上不断思考创新进而得出最终结论。学生通过自主地解决所面临的难题,个性化得到发展。

3.问题教学法

“问题教学法”由杜威提出,其一出现就进入很多教学课堂[4]。杜威提出“五步教学法”,主张发挥学生主动性,认为教育的关键在于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

4.马赫穆托夫理论

马赫穆托夫理论实现了对问题教学法深入的探究和分析。马赫穆托夫通过更加详细的理论解释,将问题落到实处,提出在创设情景的过程中将学生的认知与情景的对话设计相结合,作业不再占据主导地位,而是帮助学生提高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认知[5]。他的《问题教学》一书是诠释“问题教学”的经典著作。

以上理论的提出和应用构建出问题教学法的理论体系。

二、问题设置的原则

1.问题的设置要坚持适度性

首先,教师要注意到所设计问题的难易性,以及是否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要考虑到学生实际的学习情况。所设问题应该难易程度适中,如果问题过于困难,不仅不利于学生产生学习兴趣,还会打击学生的自信心;如果问题过于简单,会压抑学生思考答案的欲望。对于一些难度较大的问题,教师可以将其分解为几个容易理解的小问题,通过对几个小问题的解答,最终实现对教学难点的突破。例如,《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一课,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这一问题对于学生来说难度较大,因此教师可以将此分为以下几个小问题:第一次工业革命产生什么影响?第二次工业革命又带来了哪些变化?在市场经济发展中,资本主义市场的经济和政治之间的不平衡产生了何种后果?经济与政治间的不平衡是否会影响世界稳定?学生在深入研究这些问题之后,得出结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在经济和政治发展不平衡的过程中,资本主义帝国已经无法维系自身的稳定和安全。

其次,教师要注意所设问题的数量应该适度,一节课中问题数量不宜过多,否则会使学生感觉到枯燥,降低学习兴趣。

2.问题的设置要有针对性

问题的设置要有具体目标,如为了解决课程难点、为了吸引学生学习兴趣、为了引出下一节内容等。例如,《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一课,教师在讲解“人类文明的产生”最后一个知识点“人类文明产生的标志”后,设置问题:文明都具有这些标志吗?还是具有差异性?通过设置问题来引发学生的思考,从而引出“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

问题的设置应该建立在一节课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根据教学的难点重点、教学目标和课标等来确立,不能脱离教材。教师可以通过问题的设置查缺补漏,了解学生知识掌握的情况,并把学生已掌握的旧知识与课堂教学新知识联系起来,形成知识体系。例如,在学习《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一课时,涉及甲午中日战争中的相关案例。教师讲解的内容非常丰富,针对北洋舰队的全军覆没代表的社会现状这一问题,教师带领学生回顾之前所学内容,得出结论:标志着洋务运动失败破产。通过此问题的设置,既能复习所学,又有利于学生建立起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3.问题的设置要具有创新性

教师要通过不同的角度来设计问题,让学生对这一系列问题保持一定的兴趣,这样在学习过程中就会更具主动性,主动学习、主动参与,进而提升自主学习能力。

4.把握设置问题的时间

首先,新课导入。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可以通过设置问题来导入新课,通过问题的设置引发学生的思考,并且能够有效地引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

例如,在学习《两次鸦片战争》一课时,教师首先出示《大清官民吸食鸦片图》,进而设置问题:为什么这幅图片与我们之前所学的“康乾盛世”有着巨大的反差呢?教师首先通过图片展示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生观察图片后设置问题,引发学生对19世纪中国现状的思考,进而导入本节课。教师在提出问题后,应当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探索和分析,通过讲解19世纪中期中、英两国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对比,以及鸦片贸易、虎门销烟和鸦片战争等相关史实,从而引导学生得出答案。

其次,课堂教学结束后,教师可以通过设置问题来引发学生进行深度思考,也可以通过设置问题让学生课下收集相关资料,拓展学生的视野,加深学生对知识理解。

例如,在学习完《两次鸦片战争》一课后设置问题:战争让你学习到了什么?你有什么认识?学生思考后能够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认识到战争的残酷等。后续的问题设置可以让学生对课程有更深入的理解,例如第二次鸦片战争名称的由来和第一次鸦片战争之间存在什么关联,以及这两次战争对世界产生的影响等相关问题。

三、高中历史教学中问题教学法应用

1.设置问题情境

这种方法在使用时最重要的就是能够体现问题涵盖的内容,同时设置提出问题的情境[6]。比如在学习《五四运动》一课时,教师首先讲述五四运动爆发背景,进而设置问题:假如你是当时的学生你会怎么做?借此教师把学生引入历史的情境中,从而引起学生的共鸣。比如在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一课时,教师可以播放开国大典的视频,让学生感受当时的盛况。

在设置问题情境时教师也可以结合实际生活,将知识与现实相结合,通过学生的切身体会,构建情境,更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有利于学生理解。例如,在学习《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成就》一课时,教师展示高铁和港珠澳大桥的图片,介绍“一带一路”倡议,以及5G技术等,教师设置问题:你还知道哪些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成就?这样做可以将情境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更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除此之外,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利用假期去参观博物馆等,学生通过亲身感受,更能理解课堂所学,有利于深入了解历史,从而丰富历史知识,开阔视野。

2.设置问题链

课堂当中的问题设置要注重问题之间的关联性,所有问题既是一脉相承的,又是独立存在的,教学结构更加清晰,更有利于学生建立起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随着问题的不断解决,完成一节课的教学。

例如,在学习《第二次世界大战》一课时,教师可以设置以下问题链: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经过和影响?通过问题链的设置可以让学生轻松地把握整体,清晰地了解本节课的知识结构。

3.加强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胡文雪在《高中语文课堂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策略——以贵州凯里一中为例》中指出,教师在学习中至关重要,需要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学习,重视学生的问题意识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更加有效合理的课程评价方式,能够使学生对问题的形成有更充分的认知,进而形成问题意识[7]。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利用问题的设置去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还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创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学习环境,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培养发现问题的能力。

4.完善课堂评价体系

教师可以通过设置一系列问题进行一节课的总结,从而使学生加深印象,巩固知识。例如,在学习完《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一课后,教师可以设置问题:古代埃及的文化成就?古希腊城邦民主政治的局限性?通过问题的设置可以检验学生课上的学习情况,了解学生基础知识的薄弱点。教师最后强调补充,有利于学生加深印象,更牢固地掌握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讲解历史人物事迹或者历史事件时,要教会学生辩证地看待,引导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观点。

在阶段教学后,教师可以通过试卷来检验学生近期的学习情况,并及时做出反馈。

5.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更多的课堂开始应用多媒体技术。这种方式利用图片或珍贵的历史资料、视频等丰富的多媒体教学方法,将更多的知识展现在学生面前,可让学生对课堂产生极高的兴趣,进而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比如,在学习《全球航路的开辟》一课时,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新航路开辟路线示意图,知识呈现更加直观、清晰,有利于学生了解新航路开辟的意义。

6.进行知识整合

2017年提出的针对高中历史方面的新课程标准,解决了历史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同时也对教科书的顺序和结构进行了有效调整。对应的内容不再是简单的知识罗列,而是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更有深度的重新整合[8]中外历史纲要教材的课程内容分为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和世界史三个部分,每一部分知识点都很多,教师对知识内容进行整合显得尤为必要。

例如,将中国史的《两次鸦片战争》与世界史的《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整合在一起,以19世纪的世界为新的学习主题,对中、外在19世纪的实力进行对比,有利于学生树立全球史观。也可将中国史的秦至明、清的历史整合为一个新的学习主题,这样做就有利于学生从纵向上了解君主专制,以及中央集权削弱或强化的发展演变过程,了解中国古代这一时期政治制度的发展演变,也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和复习。

四、结语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教师也应紧跟时代发展需要,不断探索新的课堂教学方式方法。将“问题教学法”应用到高中历史教学中,有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猜你喜欢

设置教学法教师
初中英语“三段四部式”写作教学法的实践探索
异步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思考
最美教师
体验式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大山里的教师
船舶防火结构及设置的缺陷与整改
ControlUWP 让Windows 10的设置更方便
高中英语单词象形教学法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栏目设置一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