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许阁森事件到“瓢虫”号事件:全面抗战初期英国对日政策及其动因*

2020-11-30

日本侵华南京大屠杀研究 2020年2期
关键词:瓢虫英国日本

崔 巍

关于全面抗战初期英国的远东政策,中国大陆学界已有丰硕的研究成果。不可否认的是,当时英国对日本侵华的态度相对消极,绥靖主义彰显,既不愿意主动调解中日争端并援助中国,也不承诺对中国承担任何义务,甚至连谴责日本侵略的声明都不愿公开发表。但我们细致考察1937年下半年英国的对日政策时却发现,当时英国对日态度也并非完全一成不变,其中既有对日消极的一面,也有强硬的一面,这在许阁森事件和“瓢虫”号事件的交涉中表现得尤为明显。笔者考察了英日就这两起事件的交涉过程后认为,在许阁森事件的交涉中,英国对日态度相对软弱,而在“瓢虫”号事件的交涉中,英国的态度却较为强硬。(1)两起事件的交涉过程,参见崔巍《1937年英日就英国驻华大使被炸事件进行的外交博弈》,《学海》2015年第6期;崔巍《“瓢虫”号事件与英日外交博弈》,《日本侵华南京大屠杀研究》2019年第2期。认真分析这种差异的原因,对于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这一时期英国的对日政策及其根源,以及中国当时所处的国际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据笔者目力所及,国内学界尚未对这一问题进行系统探讨。笔者以所掌握的史料为依据,(2)本文运用的史料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英国外交档案,收录于大型英国外交档案史料集Ann Trotter, British Documents on Foreign Affairs(BDFA), Part II, Series E,Volume45, China, July 1937-March 1938, University Publications Of America,1996;二是陈谦平、张连红编:《英国使领馆文书》,张宪文主编:《南京大屠杀史料集》第31册,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就该问题进行深入考察和分析,以期对这一问题的深入研究有所裨益。

一、英美磋商无果与英国对华消极态度

众所周知,英国是老牌殖民帝国。从17世纪到19世纪,英国通过殖民扩张,建立了遍布全球的广大殖民地,号称“日不落帝国”。20世纪初,中国周边的东南亚、南亚及西亚都有英国的殖民地。中国虽然没有彻底沦为英国的殖民地,但也是列强进行资本输出和商品倾销的重要国家。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国国力大减,逐步停止了“炮舰政策”,其对外政策的核心是维持既有的殖民体系及维护既得利益。到20世纪30年代中期,英国衰落的趋势更加明显,已无法像过去那样在国际上行事,但仍然是一个具有全球利益和影响力的大国。这一时期,英国对华政策的目标也是维护其在中国的经济利益和条约权益。然而此时德国和意大利在欧洲崛起,侵蚀着英国在欧洲的利益;日本则在东北亚强势崛起,并染指中国,对英国在华利益构成重大威胁。为了维护自身利益,英国国内逐渐滋生出不惜牺牲弱小国家利益以满足法西斯国家的侵略胃口,进而保全自身的思潮,并影响了英国的国家政策,这就是所谓的绥靖主义。

1918年,英国驻华公使朱尔典(J.Jordan)曾表示:“英国面临的远东问题实际上是如何对待日本在中国的地位问题”。(3)Jordan to Balfour, 23 December 1918, FO 371/3693[3057].这就是英日两国争夺在华利益的真实写照。1936年,英国在华资本达104590万美元,位居欧美列强之首,而位居第二的美国仅有34050万美元。英国在华投资中约72%集中于上海。(4)吴承明:《帝国主义在旧中国的投资》,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45页。长江中下游是英国在华经济利益最为集中的地区,其次是华南地区。位于长江出海口的上海是当时中国最大的城市,也是在华外国人的聚集地。1937年在上海居住的外国人达5万多人,其中英国人超过9000人。(5)Peter Lowe, Great BritainAnd The Origins Of The Pacific War-A Study of British Policy in East Asia 1937-1941.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7, p.20.上海还有英、法、日等国的租界。因此,英国对上海格外重视。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并侵占中国东北时,英国的反应十分冷漠,但1932年日本发动一·二八事变进攻上海时,英国则积极出面调停,为中日双方达成《淞沪停战协定》起到了很大作用。随着日本侵略步伐的加快,其排挤包括英国在内的欧美列强、独占中国的野心日益暴露,英日矛盾也随之加深。然而英国有遏制日本侵华的主观愿望,又不愿意单独挑头。1936年上半年,英日双方就因日本在华北主导大规模走私活动触动了英国在华经济利益而爆发了外交冲突,结果不了了之。(6)关于英日在华北走私问题而发生的外交风波,参见崔巍《1936年英国对中日关系的调解》,《民国档案》2016年第3期。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中日两国在华北发生军事冲突,且呈日益扩大之势。鉴于九一八事变以来中日关系不断恶化的形势,英国意识到冲突区域有可能向南扩展,并转化为中日间的全面战争,进而危及英国利益。而使中国不被日本彻底击败则是保障英国在华经济利益,进而确保英国在亚太地区殖民地安全的最佳选择。7月21日,英国外交大臣艾登(A.Eden)在伦敦召见日本驻英大使吉田茂,希望日本政府为了自身及远东和平考虑,采取自我节制的措施。艾登还提醒日方:“东京认为中国之抵抗仅限于口头,如此看法实属错误。彼深知中国极愿和平,但蒋委员长之忍耐有一限度。过此限度,不能再忍。”(7)《蒋院长与英大使许阁森谈话记录》(1937年7月21日),国民政府外交部档案,(台北)”国史馆”藏,172-1/1033。实际上,艾登表达了对日本的不满。8月13日,淞沪战役爆发,日军进攻上海,英国最不愿意看到的事情终于发生。上海的战火可能使英国在华大部分投资化为乌有,因此英国希望强力威慑日本,促其停火。然而,当时英国在远东的军事力量十分有限,“只是在香港和马来亚驻有数量不大的陆军和空军,在中国的北平、天津、上海等地有少量派遣部队。作为其远东主要力量支柱的海军远东舰队只拥有6艘巡洋舰、1艘轻型航空母舰、10艘驱逐舰、17艘潜艇及一些辅助船只。”(8)王建朗:《抗战初期的远东国际关系》,(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96年版,第55页。显然,仅凭这些力量,英国无力单独对日本构成有效威慑。同时,英国迫于德国和意大利在欧洲及地中海地区引发的紧张局势,也无法向远东地区增兵。在此情势下,英国把目光投向美国,希望借助美国的强大实力,联合对日交涉,以实施军事威慑,遏制日本的侵略。

7月12日,卢沟桥事变爆发仅5天,艾登便对美国驻英大使宾厄姆(R.Bingham)表示,希望两国政府就华北局势的发展保持密切沟通。(9)Mr. Eden to Sir R. Lindsay(No.224)(Telegraphic), Foreign Office, July12, 1937. BDFA, Part II, Series E,Volume45, p40, F4034/9/10.这说明英国十分希望来自美国的合作和声援。7月中下旬,华北局势进一步恶化,20日,英国驻美大使林赛(R.Lindsay)奉命正式向美国国务卿赫尔(C.Hull)提出建议:两国联合采取外交行动,要求中日两国同意以下两项建议:一、下达停止调动所有后续军队的命令;二、同意由英美两国提出建议,以打破目前的僵局。(10)Mr. Eden to Sir R. Lindsay(No.239)(Telegraphic), Foreign Office, July20, 1937. BDFA, Part II, Series E,Volume45, p47.实际上,英国提出的两点建议并不是重点,而重点在于英国希望与美国联合采取外交行动。然而美国对英国的提议并不热心。当天晚间,美国国务院远东司司长亨培克(S.Hornbeck)答复林赛称,赫尔国务卿将于第二天召见中日两国驻美大使,重申美国的一贯立场。至于英美两国联合采取外交行动的问题,亨培克并没有正面回答,只表示:“目前日本军方已经控制了政府,任何力量都无法阻止他们。”林赛因此推断:“他(亨培克)似乎相信,联合外交行动只会加剧已令人绝望的形势。”(11)Sir R. Lindsay to Mr. Eden(No.194)(Telegraphic), Washington, July20, 1937. BDFA, Part II, Series E,Volume45, p48, F4317/9/10.可见,美国婉拒了英国关于联合采取外交行动的提议,这无疑使英国十分失望。

然而,英国并未就此罢休。随着7月底、8月初中日冲突的不断扩大,英国再次寻求与美国联合采取外交行动。7月28日,艾登再次召见宾厄姆指出,远东的形势正急剧恶化,并询问道:“现在是否到了我们两国采取联合外交行动的时候?”为了说服美国,艾登还以游说的口吻对宾厄姆说:“我承认成功的希望可能渺茫,但无论如何这样的尝试是无害的。或许,这一行动能在东京产生看得见的积极效果。”(12)Mr. Eden to Sir R. Lindsay(No.717), Foreign Office, July28, 1937. BDFA, Part II, Series E,Volume45, p46, F4620/9/10.但是,美国政府对英国的“苦口婆心”仍然无动于衷。30日,宾厄姆向英国外交部常务次官范西塔特(R.Vansittart)转达了美国政府的看法:美国政府认为,美英两国政府都已明确向中日两国政府表达了希望双方克制的态度,并希望维持远东和平。(13)Viscount Halifax to Sir R Lindsay(No.752), Foreign Office, August6,1937. BDFA, Part II, Series E,Volume45, p59, F4891/9/10.宾厄姆言下之意,目前不需要采取其他外交行动。经过仔细考虑,英国于8月6日又向美国提出了调解中日冲突的建议:中日双方各自派出全权特使以讨论停火安排,英美两国所要做的是为此进行斡旋。具体为:一、提供中立的地点以使中日两国特使可以会见;二、在谈判期间努力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如果中日双方在原则问题上达成一致,其余事项就可能通过后续的谈判解决。在此基础上,英美就可以敦促中日双方停止向华北增兵。为了获得美国的支持,并使英国不过度卷入其中,英国强调:“这样的建议只是斡旋,并不构成任何干涉。任何貌似干涉的举动都可能激起日本公众舆论的愤怒,导致日本强化军方控制力的后果,并且会使中国方面产生英美将采取积极措施以限制日本的错觉。”(14)Viscount Halifax to Sir R Lindsay(No.752), Foreign Office, August6,1937. BDFA, Part II, Series E,Volume45, p60, F4891/9/10.

客观地说,英国希望中日停止冲突的愿望是较为真诚的,其在自身实力不济的情况下寻求美国的合作也无可非议,所提出的斡旋建议似乎也具有可操作性。可以说,英国为缓和中日冲突还是做出了一定努力的,但在当时的形势下,这些努力未能得到美国的响应与配合。究其原因,首先,美国在远东没有重大经济利益。如前所述,美国的在华投资仅相当于英国投资的约三分之一,而且美国在亚太地区也不像英国那样需要保护庞大的海外殖民地。其次,美国国内孤立主义盛行,从朝野到民间都不愿卷入美洲以外的争端。美国国会于1935年、1936和1937年连续通过了三个《中立法案》,要求政府不得向发生战争的国家提供军事装备和贷款。亨培克曾表示,其不喜欢联合行动,而倾向于平行行动,这是因为平行行动在政治上更加受到欢迎。(15)Peter Lowe, Great BritainAnd The Origins Of The Pacific War-A Study of British Policy in East Asia 1937-1941.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7, p.22.所谓“在政治上更加受到欢迎”,显然是指更容易获得美国国会和舆论的支持。英国驻美大使馆参赞马利特(V.Mallet)也指出:“美国公众舆论如此强烈地捍卫不干涉主义,以至于国务院都担心被指为是任何脱离孤立主义轨道的行为。他们不愿采取联合行动有几个原因。我认为其中之一就是害怕被批评者指责为被我们牵着鼻子走。”(16)Peter Lowe, Great BritainAnd The Origins Of The Pacific War-A Study of British Policy in East Asia 1937-1941.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7, p.23.再次,英美都不愿向日本施加过大的压力,进而导致与日本发生军事冲突。7月20日,艾登在与宾厄姆讨论采取联合行动时就承认:“我们不能因中日冲突而与日本发生战争,我们双方都不会这样做。”(17)Mr. Eden to Sir R. Lindsay(No.6844), Foreign Office, July20, 1937. BDFA, Part II, Series E,Volume45, p48, F4031/9/10.这是英美两国都对日本持绥靖政策的一种体现。就这样,英国寻求与美国联合对日本采取外交行动以阻止中日冲突的努力最终无果而终。对此,英国颇为不满,1937年8月底,英国首相张伯伦(N.Chamberlain)在一封信函中曾私下批评说:“在美国人成为世界事务中有用的伙伴之前,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我曾竭力在日本和中国的问题上让美国人参与进来,可是他们已经被自己的人民吓破了胆——尽管我认为,如果他们愿意发挥作用,他们是完全可以制止那里的战事的。”(18)转引自王建朗:《抗战初期的远东国际关系》,第61页。

由于上述原因,英国在对华问题上态度相对消极。卢沟桥事变爆发后,中国政府意识到中日全面战争难以避免。7月下旬,国民政府寻求一切渠道购买武器,英国也是重点争取的对象之一。7月28日,中国驻英大使郭泰祺奉命紧急约见英国外交大臣艾登,希望英国向中国提供战争物资。郭特别提出,希望英国将新加坡和香港的飞机售予中国。艾登则推诿称,英国自身在军备生产方面也有很大困难,即使对于那些与英国签订有防务条约,英国有义务向其供应武器的国家都难以满足。艾登还建议中国向美国寻求帮助。(19)Mr. Eden to Sir H Knatchbull-Hugessen(No.422), Foreign Office, July28, 1937. British Documents on Foreign Affairs(BDFA), Part II, Series E,Volume45, 1938, University Publications Of America,1996.p53, F4619/9/10.就这样,英国婉拒了中国希望其提供战争物资的要求。

1937年9月和11月,为讨论中日冲突问题,国联大会和《九国公约》缔约国会议先后召开。英、法是国联的主导力量,中国政府曾对会议寄予期望。9月30日,当国联大会正在召开之际,蒋介石在南京约见了英国驻华大使馆代办豪尔(R.Howe),询问英国及国联对日本实施经济制裁的态度,豪尔回答说这种可能性很小。对此,蒋非常失望。(20)Mr. Howe to Mr. Eden(No.511)(Telegraphic), Nanking, October1, 1937. BDFA, PartII, Series E, Volume45, p135, F7343/9/10.当时国联大会和《九国公约》缔约国会议所通过的决议都没有谴责日本对中国的侵略,也没有提出对日本采取实质性的制裁措施,仅表达了对中国的同情,要求会员国不要采取削弱中国抵抗能力的行动。这样的决议显示出英国既对日本侵略的不满,而又不愿意得罪日本的矛盾心态,其绥靖主义面目显露无遗。

二、英国在许阁森事件交涉及国联大会中的态度

英国消极的对日政策除了表现在婉拒向中国出售武器外,在处理许阁森事件上则更加明显。许阁森爵士(Sir H.Knatchbull-Hugessen)1936—1937年任英国驻华大使。淞沪战役爆发后,上海的英国侨民社区陷入恐慌。一方面,英侨希望尽快撤离陷入战火的上海;另一方面,他们又割舍不下巨大的商业利益。在两难处境下,身在南京的许阁森接受了同僚的建议,决定亲自赴上海安抚侨民,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英国政府重视本国侨民生命财产安全及在华经济利益。(21)参见Sir H. Knatchbull-Hugessen to Viscount Halifax(No. 386)(Telegraphic), Nanjing, August24,1937. BDFA, Part II, Series E,Volume45, p80, F5761/9/10.还有一种说法是许阁森前往上海是为了会晤在那里的日本驻华大使川越茂。参见[日]松本重治著,曹振威、沈中琦译:《上海时代》,上海书店出版社2010年版,第574页。1937年8月26日,淞沪激战方酣,许阁森及随从分乘两辆轿车从南京前往上海。为了显示这是中立国车辆,其除了在车身插有英国国旗外,还在车顶画上英国国旗。但即便如此,许阁森一行还是在前往上海的途中遭到日军飞机的攻击,许阁森身受重伤。这就是“许阁森事件”。

无论从国际法或国际道义的角度看,这都是一起严重侵害英国权益的事件,也是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在中国领土发生的日军严重侵害第三国权益的事件。该事件深深伤害了“大英帝国”的尊严。事件发生后,英国迅速与日本进行外交交涉。当时,英国驻日大使已经离任,而新任驻日大使克莱琪(R.Craigie)正在上任的途中。于是,英国驻日大使馆代办多兹(J.Dodds)首先与日方进行交涉。8月28日,多兹奉命向日方提出三项要求:

一、日本政府向英国政府正式道歉。

二、处罚对攻击负有责任的人员。

三、日本政府保证采取必要措施,防止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22)Mr. Eden to Mr. Dodds(No.256) (Telegraphic), Foreign Office, August28,1937. BDFA, Part II, Series E,Volume45, p83-84, F5838/5727/10.

无论从国际法还是从维护国家主权、尊严及利益角度,抑或从人道主义角度来看,英国对日本提出的这三项要求都是合情合理的,甚至是最基本的。英国连赔偿要求都没有提及,这与“大英帝国”一贯的高调作风相去甚远,这说明英国政府十分谨慎,仅希望该事件得到妥善解决,保全英国政府的颜面而已。显然,由于此时英国与美国磋商联合对日威慑行动无果,其自信心不足,对日委曲求全。然而即使对这样的要求,日方也显得非常傲慢,不仅在事实面前百般抵赖,甚至指责许阁森行前没有向其通报。日本的态度令英国大感意外,张伯伦和艾登没有想到日本竟如此不顾起码的外交准则。8月31日,多兹向日本政府表示,英国不可能降低本已十分温和的要求,如果英方得不到满意的答复,将可能召回驻日大使克莱琪。(23)Mr. Eden to Mr. Dodds(No.267) (Telegraphic), Foreign Office, August31,1937. BDFA, Part II, Series E,Volume45, p87.然而,英国并没有将这一表态付诸实施,克莱琪还是按期抵达东京履新。这或许是因为英国认为一位正式大使的到职有利于交涉,同时也说明英国不愿真正对日强硬的心态。

在英国多次与日方交涉,并拿出确凿证据的情况下,(24)英国政府于8月31日向日方提出的照会中提供了目击者证词,以及发动袭击的日本飞机型号,指出,袭击地点位于中国政府控制区,中方不可能攻击自己的目标,并指出“攻击武器来自日本”。参见Mr. Eden to Mr. Dodds(No.267) (Telegraphic), Foreign Office, August31,1937. BDFA, Part II, Series E,Volume45, p87.日方才于9月21日向英方提交了一份照会,作为对事件的最后答复,照会称:

日本政府认为,事件的发生是由于日本飞机错将大使先生的座车当作军用车辆导致的。大使先生受伤可能是由于这样的行动造成的。然而,这并不是日本飞行员愿意看到的。为此,日本政府愿意向英王陛下的政府正式表达深切的遗憾。

至于惩处有关飞行员的问题,毫无疑问,无论何时发现日本飞行员故意或因疏忽导致第三国人士伤亡,日本政府都会采取适当的措施。(25)Sir R Craigie to Mr. Neville Chamberlain(No.419.) (Telegraphic), Tokyo, September21,1937. BDFA, Part II, Series E,Volume45, p124, F6769/5727/10.

这份照会只是在强调各种客观因素制约的情况下,承认袭击许阁森是日本飞机所为,而且仅仅表示“遗憾”,连道歉的词汇都没有。至于惩处责任人的问题,日方则用空泛的外交辞令应付。然而,英国政府见日本承认了袭击许阁森是日本飞机所为,并表示了遗憾,认为这是保全英国颜面,顺势下台阶的绝好机会。9月22日,克莱琪遵照艾登的指示,向日本外相广田弘毅递交了英国政府对21日日本致英国照会的答复:

我荣幸地通知阁下,在阁下于21日紧急向我递交了关于英王陛下的政府驻华大使于上月26日在上海附近被两架飞机袭击事件的照会后,我及时与英王陛下的政府进行了沟通。现在我已得到英王陛下的政府的指示,并声明,英王陛下的政府对日本政府的答复感到满意,并认为这起事件已经结束。(26)Mr. Eden to Sir R. Craigie(No.3334) (Telegraphic), Foreign Office, September22,1937. BDFA, Part II, Series E,Volume45, p125, F6758/5727/10.

英日就许阁森事件的交涉过程,表明英国不敢在自身实力不足及没有美国配合的情况下单独对日强硬,但其遏制日本的愿望仍然是明显的,如果美国发出某种“积极”信号,英国就会有所回应,这从当年国联大会上也能看出来。

应中国政府请求,讨论中日冲突问题的第18届国联大会于1937年9月13日在日内瓦开幕。英、法自然是会议的主导,美国不是国联会员国,因此没有与会。日本也不是国联会员国,但因其与会员国中国交战,因此国联邀请日本参加会议,但被日本拒绝。会议持续数周,直到10月初,仍然无法达成令各方都能接受的草案。中国要求谴责日本的侵略,并对其实行经济制裁,但英国始终不同意。

就在这时,美国发生了一件令各国瞩目的事情。10月5日,美国总统罗斯福(F.Roosevelt)在芝加哥发表演说,罗斯福列举了日军在侵华战争中对平民犯下的暴行,并表示:“爱好和平的国家必须做出协调一致的努力,反对这些违反条约和忽视人类天性的行为……不幸的是,世界上无法无天的传染病似乎正在蔓延……无论是否宣战,战争具有传染性,它可以影响远离冲突起源地的国家和人民。我们决心置身于战争之外,然而,我们无法确保自己不受战争灾难的影响,也无法避免卷入战争的危险。”(27)转引自杨夏鸣、王卫星:《日军南京暴行与罗斯福的反应》,《历史研究》2015年第5期。这就是著名的“隔离演说”。其实,罗斯福的演说只是试探性的,目的是试探美国国内孤立主义势力的反应。芝加哥是美国孤立主义的大本营,罗斯福在此发表演说,也增加了试探意味。该演说虽未直接点日本的名,更没有承诺美国将承担何种义务,但其矛头明显指向日本,因此在国际上引起了很大反响。从总体上看,这个试探之举并没有立即扭转美国国内孤立主义盛行的趋势,也没有导致美国政府对日政策立竿见影的改变。

然而,罗斯福的演说却对久议不决的国联大会产生了影响。就在罗斯福发表演说的第二天,即10月6日,国联大会通过了两项议案,第一项议案指出:“日本以陆海空军对中国实行军事行动……不能根据现行合法条约或职权认为其有理由,且违反了日本在《九国公约》及《巴黎非战公约》下所承担的义务。”第二项议案称:“目前中国之局势,不只关系冲突之两国……许多国家及人民皆已直接蒙受其影响……故国联有依照盟约及条约下之义务,以迅速恢复远东和平之职责与权利。”这实际上隐含着国际社会应该团结起来应对日本侵略的意味。此外,第二项决议还提出两条具体建议:第一,各会员国应给予中国精神上的支持,避免采取任何可能降低中国抵抗能力、增加中国在中日冲突中困难的行动;第二,建议召开《九国公约》缔约国会议讨论中日问题。(28)决议内容转引自臧运祜:《七七事变前的日本对华政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259—262页。

上述决议虽然没有对日本实施实质性的制裁,但还是表达了对中国的同情,并希望国际社会团结起来解决中日冲突问题。这可以看作是英国对“隔离演说”的积极回应。首先,国联大会数周都无法协调达成决议,而在“隔离演说”的第二天就通过决议,这绝不是巧合,实际上是主导国联的英、法(主要是英国)和其他会员国对“隔离演说”的积极回应。美国驻瑞士的外交官在上述决议通过的当天即向美国国务院报告称:“从权威方面得到的消息称,总统的演说影响了多个准备投弃权票的代表团。”(29)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State, foreign relations of United states Diplomatic papers,1937, vol.1, p.397.可见演说对国联会员国还是起到了鼓舞的作用。其次,英国通过国联决议表达了呼应美国的声音。英国深知,仅凭该演说并不能表明美国将会改变孤立主义政策,并与英国在欧洲和远东协调配合,但英国不愿放过美国发出的任何积极信号。从国联大会决议的措辞来看,也与“隔离演说”的基调相类似,虽没有正式谴责日本,但明确表达了对日本侵略的不满。这显然也不是巧合。此外,国联决议提议召开《九国公约》缔约国会议,以讨论中日冲突问题。美国是《九国公约》缔约国,如果召开这样的会议,美国势必参会。这是英国再次发出希望美国参与解决中日问题的信号。遗憾的是,《九国公约》缔约国会议虽然召开,但与国联会议一样,并没有取得实质性的成果。

三、“瓢虫”号事件与英国的强硬态度

由于英美等国未能阻止日本侵华的步伐,中日战事愈演愈烈。日军于1937年11月12日攻占上海后,即开始向中国首都南京方向发起进攻,并基本控制了长江下游水道。而长江下游黄金水道是英国在华经济利益的重要支撑。日军对上海的占领及对长江水道的控制意味着英国在华经济利益的重大损失。在战火日益逼近的情况下,英、美等国的舰船为躲避战火,纷纷溯江而上,向长江南京上游驶去。

12月12日,进攻南京的日军重炮兵部队和日军飞机分别袭击了位于南京上游芜湖附近江面的英美舰船,制造了“瓢虫”号事件和“帕奈”号事件。英国军舰“瓢虫”号、“蜜蜂”号、“蟋蟀”号、“圣甲虫”号及英国商船均遭到攻击,其中“瓢虫”号遭到重创,造成1名英国水兵死亡,多人受伤的严重后果,这就是“‘瓢虫’号事件”。制造“瓢虫”号事件的直接责任人是日军野战重炮兵第十三联队长桥本欣五郎(大佐),他也是根据第十军司令官柳川平助封锁长江并攻击所有舰船的命令行事。同一天,在长江南京上游的美国军舰“帕奈”号也遭到日军飞机的攻击,“帕奈”号被击沉,4名美国水兵死亡,多人受伤。

“瓢虫”号事件是继许阁森事件后日军在侵华战争中侵害英国权益、损害英国国家尊严的又一起严重事件,且两次事件相隔不到四个月,这说明日本并没有兑现其处理许阁森事件时许下的保护第三国在华权益的承诺。事件发生后,立即引起英、日间另一次外交危机和激烈的外交博弈。12月13日,身在东京的克莱琪奉命开始与日方交涉,并提出强烈抗议。随后,英国向日本递交了正式外交照会:

鉴于这些事件的严重性,英国政府毫不怀疑日本政府将会以官方照会的形式表达歉意和提出保证,同时作为实质性补偿,日本政府将支付赔偿金,并向英国政府保证将采取一切措施确保在华英国公民、船只和财产今后不受任何日本军队或当局的攻击及非法干涉。前面提到的袭击事件的有关责任人应受到应有的惩处。英国政府认为只有这样才能阻止此类暴行的再次发生。英国政府回想起在先前的事件中,日本政府对袭击英国国民和财产表示遗憾并保证要采取必要措施防止事情再次发生。(30)《外交部发给日本的照会》(1937年12月14日),陈谦平、张连红编:《英国使领馆文书》,张宪文主编:《南京大屠杀史料集》第31册,第31页。

这一照会表达了英国政府对“瓢虫”号事件的正式官方立场。从照会内容看,英国的立场是非常鲜明和强硬的。在处理“瓢虫”号事件时,英国的态度明显比处理许阁森事件时的立场要强硬得多。在许阁森事件中,英国并没有提出明确的赔偿要求,只要求道歉、惩罚责任者及采取措施,保证不再发生类似事件。而在此次照会中,英国提出了道歉、赔偿、惩罚责任者及采取措施保证不再发生类似事件等要求,而且照会在措辞上使用了“事件的严重性”“英国政府毫不怀疑……”等语句,暗示英国政府绝不会在这些要求上做丝毫让步。

英国在处理“瓢虫”号事件时态度明显强硬有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日方食言,再次侵害英国权益,令英国朝野上下十分愤怒,无论是国内舆论压力还是国家尊严都无法再让英国政府保持对日软弱的态度;二、日军占领上海并控制长江下游的水道使英国在华利益遭到重大损失,其对日本的不满更加强烈;三、更关键的是,在“瓢虫”号事件交涉时,英国看到了联合美国共同对抗日本的希望。

以往英国与美国磋商共同对抗日本时,美国国家利益并没有受到日本的直接侵害,而“瓢虫”号事件发生时,还发生了美国军舰“帕奈”号被日军飞机攻击的事件,美国军舰“帕奈”号被日机击沉,多人伤亡,其所遭受的损失比英国还大。在国际关系中,一国的军舰无端被他国军队击沉,并造成人员伤亡,是极其严重的事件,甚至有可能导致战争,1898年发生的“缅因”号事件引发美西战争就是典型事例。

“瓢虫”号事件发生后,英国获悉美国对日就“帕奈”号事件进行交涉,且美方态度强硬。英国敏锐地意识到,再次与美国协调立场共同对日的机会来了。因此,英国对日交涉的同时,再次与美国磋商,以共同对抗日本。艾登在获悉“瓢虫”号事件和“帕奈”号事件后,当即召见美国驻英大使馆代办约翰逊(H.Johnson),表达了希望在对日交涉问题上与美国协调立场的意愿,并希望美国在决定行动前先征询英国的意见。此外,艾登还指示英国驻美大使林赛向美方递交了一份声明:

你们看到,日本不仅攻击英舰,也击沉了美舰,他们也轰炸了其他英舰,这些行径似乎显示发动攻击者是蓄意所为的。虽然(日本)高层当局会在一切外交场合进行道歉,但持续向外国舰船攻击的行为应该不会有其他目的。我提及此事是要强调(日本)那些发动袭击者的心理处于亢奋状态,英美双方必须在事态变得无法容忍前采取一些行动,以防止此类危险事情的发生。毋庸置疑,应该采取联合行动,否则在任何情况下将无法达到效果。然而在仔细考虑这项行动前,我想知道美方的观点。美方无疑将提出强烈的外交抗议,且若英美双方都准备这样做,双方都应向对方通报情况。更为重要的是,美方是否倾向于采取诸如动员舰队等具有威胁性的行动,或是等待日方的答复。若正在考虑任何这类事情,我们双方都应尽快让对方知晓,因为在那种情形下,双方都应采取类似行动,虽然英舰无法如美舰那么快就能抵达远东水域。(31)Anthony Eden, Facing the Dictators:The Memoirs of Anthony Eden, Earl of Avon(Boston: Houghton Mifflin Co.,1962),pp.615-616.

从这份声明可以看出,艾登对与美方协调行动给予很大期待,甚至希望英美两国采取联合军事行动威慑日本,而不像以往那样偏重于联合采取外交行动。这充分表明英国对日本侵害其在华利益的愤怒及对美国的期待。然而美方对此却反应消极。当地时间13日上午,林赛在华盛顿约见美国副国务卿韦尔斯(S.Welles),向其提及两国在远东采取联合行动的问题。然而韦尔斯在交谈中却刻意避开“联合行动”这一说法,只是勉强同意双方进行海军参谋人员的会谈。不久,艾登向美方表示,他对在短时期内结束中日冲突的前景感到悲观,并对战火蔓延到另一个英国利益集中的区域——华南感到十分担忧,希望美国海军派遣部分舰船到远东,如果美方如此,则英国也会采取相应的行动。(32)杨凡逸:《美日“帕奈”号(U.S.S.Panay)事件与中美关系1937—1938》,(台北)“国立”政治大学历史系,2002年,第74页。英国外交部次官贾德干(A.Cadagon)则提出了一个更加具体的计划:首先由英美两国单独采取行动,然后两国在舰队部署方面采取某些协调行动。贾德干是英国外交部负责远东事务的次官,曾担任英国驻华公使和大使,对远东国际关系和外交事务十分熟悉。然而这些提议并没有得到美方的积极回应。

美日两国就“帕奈”号事件的善后进行了初步接触后,美国国务卿赫尔于12月13日晚连续给美国驻日大使格鲁(J.Crew)发去了指示,要求他与日本外相广田弘毅磋商。赫尔特别指示格鲁,在与广田磋商之前,先向英国驻日大使克莱琪通报美方对日交涉的计划内容,但不要等到克莱琪采取行动就立即向日方递交照会。美方对此的解释是,为了防止日本在美方向其提交正式照会前就抢先道歉。(33)杨凡逸:《美日“帕奈”号(U.S.S.Panay)事件与中美关系1937—1938》,第76页。美国副国务卿韦尔斯还于14日会见了英国驻美大使林赛,对此进行了说明,并对未能事先与英方磋商感到遗憾。很显然,美方是故意避开与英方采取协调一致行动的。当然,美方的立场并非铁板一块。当地时间16日,罗斯福在白宫秘密会见林赛,并表示希望美英双方进行“有组织的秘密情报交换”,其目的是实施一项封锁日本并切断其原料供应的计划,并提出该计划将在日本实施“下一次暴行”时实行,(34)参见王建朗《抗战初期的远东国际关系》,第176页。但罗斯福并不赞成美、英立即派出舰队向日本示威。这表明他已经意识到听任日本侵略的危害性,但他暂时还不能摆脱美国国内孤立主义势力的羁绊,因此只能着眼于一项未来的对日遏制计划,但这并不能对眼前的局势产生立竿见影的影响。

对此,艾登既失望又无奈,只得指示克莱琪单独向日方递交英国政府的照会。这其中的原因,自然是美国政府不愿被绑在英国的战车上。英国认为,美国政府怀疑英国有意要将其卷入“非美国所关心范围的纠葛中”。(35)杨凡逸:《美日“帕奈”号(U.S.S.Panay)事件与中美关系1937—1938》,第76页。由此可以看出,当时美国国内的孤立主义仍十分盛行。此外,这时的美国无论在物质上或精神上都没有做好与日本直接对抗的准备。

面对同时袭击英美两国舰船而酿成严重外交危机的日本政府,也担心英美两大强国联手对其施压,且日军攻击“瓢虫”号不久,“蜜蜂”号参谋长霍尔特(Holt)就与桥本欣五郎进行了会晤,桥本承认袭击是日军所为,(36)《豪尔转发蜜蜂号的电报》(1937年12月13日),陈谦平、张连红编:《英国使领馆文书》,张宪文主编:《南京大屠杀史料集》第31册,第3页。因此,日方已经无法抵赖。于是日方采取了妥协让步的策略。英国对日交涉不久,广田外相即于15日向克莱琪递交了一份日本政府的答复照会:

日本帝国政府对近来所发生的事件深感不安,在芜湖和南京地区,瓢虫号、蜜蜂号、蟋蟀号以及圣甲虫号等军舰于12月12日遭到误炸,我谨代表我国政府表示深深的歉意。我荣幸地告知阁下,日本帝国政府已果断采取必要措施,以防止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并将尽快结束调查,惩治责任人。同时政府也预备对贵国的损失支付必要的赔偿。帝国政府衷心地希望这些不幸事件的发生不会损害我们两国之间的传统友谊。(37)《英国炮舰受到日军攻击》(1937年12月15日),陈谦平、张连红编:《英国使领馆文书》,张宪文主编:《南京大屠杀史料集》第31册,第49页。

由此,日方很快承认了日军攻击英国舰船的事实,并答应承担相应的责任。这与许阁森事件发生后日方的强硬与推诿形成鲜明对比。这固然是因为“瓢虫”号事件是日军所为的事实非常清楚,日方难以抵赖,但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若此时英美真的联合对日交涉,甚至加以军事威慑,或许真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但遗憾的是,美国的态度使这一切未能实现。

由于日本承认了侵害事实,并承担了相应的责任,英日双方就“瓢虫”号事件的交涉已没有原则分歧,于是转入赔偿数额、惩治责任人等具体问题的谈判。最终,日方满足了英方提出的道歉、赔偿、采取措施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等要求。但关于事件发生的原因,日方仍强调客观因素。广田在12月28日递交给克莱琪的照会中称:“该事件的发生,一方面是由于相关部队认为,外国军舰和商船在战争情况下应该离开该水域及附近地区,除了敌方船只,不会有外国船只停留;另一方面由于当时大雾弥漫,能见度很低。”这与处理许阁森事件时日方强调客观因素的做法如出一辙。此外,英国认为,桥本欣五郎必须受到相应的惩罚,否则不能认为此事件得到解决,但日方在这份照会中只是笼统地提到,“至于惩罚相关责任人一事,虽然该袭击完全出于失误,日本政府为杜绝类似事件再度发生,鉴于相关陆军指挥官、海军指挥官以及航空部队编队未能防患于未然,将依法对其进行了处理。”(38)以上两段引文均出自克莱琪1937年12月28日发给英国外交部的电文。这份转发照会的电文篇幅较长,克莱琪分两次发给英国外交部,可能中间还有脱漏。这两份电文收入《南京大屠杀史料集》时的名称都是《日方就英国照会袭击英国军舰事件的答复》,登记号分别为F11647/10816/10和F11669/10816/10。参见陈谦平、张连红编《英国使领馆文书》,张宪文主编:《南京大屠杀史料集》第31册,第77、78页。

对此,英国政府有所不满。但此时日方已满足了英方提出的大部分要求,且美日就“帕奈”号事件进行的交涉也接近完成,因此,克莱琪在给英国外交部的建议中说:“美国已经接受日本政府就击沉帕奈号事件的答复。我认为,关于袭击我国船只一事,如果我们坚持不让步的立场,会造成不幸的结果。但是,我建议,我们的回复应针对保护长江上英国船只及英国在华人员生命与财产的具体措施。我不赞成进一步公开提及惩治措施一事,通过秘密会谈解决此事,才能带来令人满意的结果。”(39)《R.克莱琪致外交部第886号电报》(1937年12月30日),陈谦平、张连红编:《英国使领馆文书》,张宪文主编:《南京大屠杀史料集》第31册,第75页。对此,艾登表示赞成。艾登回电克莱琪称:“就你提及的两个方面而言,日本政府照会不能令人满意。但是我也同意,像你建议的那样,此事最好通过协商来解决。”(40)《外交部致R.克莱琪第607号电报》,陈谦平、张连红编:《英国使领馆文书》,张宪文主编:《南京大屠杀史料集》第31册,第75页。英国在对日交涉时受美国因素的影响之大由此可见一斑。英国由交涉开始时的对日态度强硬到最后虎头蛇尾式的结束,也说明在“瓢虫”号事件的交涉中,英国的“强硬”只表现在态度层面,而在没有美国配合的情况下,并没有真正强硬的行动。

结 语

从1937年7月到12月,即中日全面战争爆发后的最初6个月,面对日军不断侵害英国在华利益,英国有遏制日本的愿望,但由于国内绥靖主义的影响,并在其实力不济的情况下,积极寻求美国的帮助,希望英美联合对抗日本,这从许阁森事件到国联大会,再到“瓢虫”号事件中都非常明显。但由于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初期美国国内孤立主义盛行及在远东没有重大利益,英美协调终无结果,英国的对日政策因此而消极无为。这在客观上促使日本的侵略扩张野心进一步膨胀,并使中国争取国际援助的努力遭受重大挫折,加剧了中国在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初期的不利处境。

猜你喜欢

瓢虫英国日本
日本元旦是新年
探寻日本
小小瓢虫
Fancy a curry?Millions do!
欧盟同意英国“脱欧”再次延期申请
《黄金时代》日本版
飞呀,小瓢虫
英国“脱欧”的经济账
瓢虫
瓢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