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什么战旗美如画
——新疆中核天山铀业公司抗疫生产纪实

2020-11-30

国防科技工业 2020年10期
关键词:天山钻孔防控

2020 年1 月,正当华夏儿女沉浸在新春佳节的喜庆日子里,“新冠瘟神”悄然而至,四处肆虐,新疆按下了暂停键,天山铀业正常的生产生活被打断。“山上人下不来,底下人上不去”“生产现场如何运行”“生产、生活物资如何保障”等,在平时不成问题的问题,此时皆成了问题。经过共同努力,春暖花开的时候,天山铀业开始了正常的生产和生活,大家憋足一股劲要把疫情耽误的损失补回来,快马加鞭踏上了新征程。然而,好景不长,一个瓜果飘香的美好季节,“瘟神”再至,新疆又一次按下了暂停键。

然而,无论是全国“暂停”还是新疆“暂停”,都没有让天山铀业停下连续运转的步伐。

向前,引领方向担重任

2020 年1 月26 日至3 月9 日,2020 年7 月27日至9 月1 日,天山铀业党委接受了两次意想不到的重大考验,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疫情来了,又来了——是全部停下还是坚持生产?天山铀业党委没有丝毫迷茫,认真学习并严格贯彻落实党中央、地方政府、集团公司、中国铀业对疫情防控工作的各项决策部署,制定应急管理方案,立刻成立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和疫情防控指挥部:生产现场封闭管理24 小时运行,指挥部坐镇公司机关进行总调度,“我留下”“我也留下”领导班子成员主动担当,带头值守防控指挥部,带队蹲点驻厂,解决问题,有序应战,科学统筹,一手抓防控,一手抓生产,带领全体员工克服重重困难,保持连续生产不停步,确保全员零感染。确保生产稳中有进,确保安全环保无事故,确保科研项目有推进。

向前,打通 “最后一公里”

汹涌而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天山铀业带来了严峻的挑战。道路交通受到管制,外地物资车辆无法通行,如果生产物资在库存告急前还运不到现场,生产随时都可能面临停产。

天山铀业党委副书记哈力艾力同志在封城前第一时间选择了“逆向而行”,主动担负起防控指挥部的驻守职责,43 天时间里,他带领防控指挥小组和物流中心、各厂干部群众,不等不靠,积极与地方政府部门沟通协调,把许多的“不行”“不能”转化为“可能”“可行”。硫酸和液态二氧化碳通行证办下来了、中国铀业为天山铀业现场员工调运的口罩送上去了……物流中心主任李杰的电话总是显示着正在通话中,采购员袁学堂毫不迟疑地就用自己的钱垫交了货款。

7月底,正值现场施工的旺季,新疆再次按下了“暂停”键。钻孔施工方的人员慌了:我们的油料储备只够一天了,我们的食材没有了,膨润土、管子……好多东西都撑不了几天,该怎么办?

驻守疫情防控指挥部的副总经理张青林无论是深夜还是凌晨接到最多的就是告急电话。经过多方沟通与协调,县政府的物资配送车辆到了现场,生活物资、油料终于有了着落,防疫物资也一并到达。负责驾驶疫情期间天山铀业唯一通勤保障车的陈凯是一名50多岁的“老兵”,连续夜间出车28 天,物资送达后,随即又充当装卸工的角色,不知疲倦地战斗到“胜利日”。疫情防控指挥部樊新金为协调受阻物资货运车辆通行,不厌其烦地一边多方联系,一边给司机做工作,受到了大家的好评。

在新疆传统节日古尔邦节来临之际,防控小组想尽办法从周边农牧团场调运西瓜、蟠桃、牛羊肉等食品,当手抓肉、抓饭端上桌子的时候,吐尔达洪激动地说:“这次古尔邦节我们一次就宰了6 只羊,这是我过的最‘肥’的节”。

如果说疫情防控是一场史无前例的阻击战,那么物资保障就是天山铀业在应对大战中必须打赢的第一场“攻坚战”,有物资保障线的畅通才有生产的顺利进行。“疫”路走来,天山铀业干部员工携手同行,用百折不挠的坚持和植根心底的责任保证了“疫情”交通线的畅通。据统计,天山铀业2 月26 日至3 月8日疫情期间购运物资3774 吨,7 月29 日至8 月28 日疫情期间配送物资4113 吨。

向前,拿下生产新目标

很多新疆人调侃地说,两次疫情就像放了两个长假,一次临“三九”,一次值“三伏”。但是对于天山铀业生产一线的干部员工来说,确是实实在在打了两个从未经历过的“持久战”,最长的连续上班70余天,最短30 余天,天山铀业近一半员工在疫情下选择坚守现场。

第一次疫情基本结束后,天山铀业没有懈怠,仍旧保持着应对疫情反复的警惕性,提前做好生产生活和防疫物资的储备,在新疆第二次疫情来临时刻,天山铀业以最快的速度,组织骨干员工赶赴工作现场,战“三九”、战“三伏”、战疲劳、战疫情,每名员工除了完成岗位工作外,毫不迟疑地兼起消杀员、安全员、巡检员等多重角色。

七三五厂是天山铀业生产的“主战场”,也是人员劳动强度最大、最易出问题的地方。哪里有需要,哪里最艰难,天山铀业领导干部总是会出现在哪里。副总经理黄群英(主持工作)带领生产计划、科研开发相关人员一行四人组成工作小组,进驻七三五厂蹲点指导,同员工同吃同住共同抗疫,切实掌握疫情期间生产和人员情况,并针对井场钻孔堵塞存在的氧气加入参数控制,碳酸氢氨的配加比例控制,化学洗孔质量不高和效果不明显等重点突出问题,组织技术人员集中研究,对症开方。为了履行“强核基石、核电粮仓”的使命,天山铀业人协力铲除生产工艺中的“拦路虎”,坚定了全体员工战胜疫情、完成生产任务的信心。

付出总是与回报莫名的“默契”,天山铀业生产任务不但没有受到疫情过多影响,还保持了稳产的势头。在人员少、无换班的情况下,天山铀业能够创造生产运行奇迹的原因不仅在于团结有力的组织领导,也在于有着一支真正践行“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精神的“钢铁战士”。

2 月6 日,风雪交加,零下26 度,七三五厂的观测孔取样任务仍在继续,柯尔克孜族员工热依木和维吾尔族员工依力夏提,要从每个300~400 米的观测孔内,用矿泉水瓶大小的取样器取20 千克水样,这项工作难度较大。为完成厂内53 个观测孔的取样工作,他们已经连续奋战2 天了。最后11 个观测孔取样时又遇到了恶劣天气,两人顶风冒寒,相互鼓励,当他们睫毛上布满白霜,工作服上沾满冰渣,用嘴“哈”着双手,站在大家面前时,大家不约而同地伸出了“大拇指”。

7 月29 日,七三五厂井场组建了“10 人突击队”。利用2 天时间完成23 号采区的安装注液分配系统。他们分工明确,各司其职,现场打磨声、工具敲击声,偶尔也会传来一声安全帽相撞声,电焊弧光时明时暗,流着汗水黝黑的脸,在弧光的映照下,闪着金属的光泽,时间在管道的伸长和各种材料的“堆砌”中流逝,工作服后背圈上的“汗渍”为这项工作的完成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8 月4 日下午3:25,七三五厂内突然停电,对井场车间来说,停电就是命令,维修班已整装出发,检设备、查线路、找原因,35KV 变电站、10KV 线路……一路巡检,直至次日凌晨2:33 才恢复供电。

16-2 采区作为七三九厂提升产能的预备采区,为抬高钻孔水位,便于洗孔,必须用三条1800 多米长的提升管线做注水分配器,进行洗孔补加清水。在炎炎烈日下,12 位维修班的师傅们肩扛手拉,喊着号子,跨过深坑,攀上斜坡,化身戈壁战士,硬是将三条管线从厂区运到采区,在落日的余晖映照下,他们的身影越发显得高大。

向前,攻克成井新工艺

疫情中,天山铀业科研技术工作的推进也同样遇到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生产中的大多数问题需要靠技术突破去解决。疫情终究无法阻挡探索的热情。

山脚下,有几个“土人”在钻机周围忙碌不停;沟壑中,一阵阵跌宕起伏的嘈杂声渐渐地传向了远方;艳阳下,身背“地图”的那些人在互相调侃;风雨中,几个瑟瑟发抖的人在钻机与泥浆泵之间来回穿梭;夕阳下,倚靠在钻机上的几个身影好似在诉说着今天的劳累。而那些人就是新疆天山铀业地质工程技术中心的普通钻探人。

作为地浸钻孔工艺研发部门,他们承担了切割开窗成井新工艺——切割开窗式内置过滤器钻孔新型成井工艺研究任务。

面对新的钻孔工艺,技术人员和施工人员都倍加认真。切割钻孔施工一旦钻机转动,在没有其他重要事情的情况下不能停钻,一直要切割钻进到设计位置,防止停钻引起孔内卡刀等事故,所以要不停地忙碌。

远处一辆拖着长长“尾烟”的皮卡车行驶而来,中午时刻已到送饭吃饭时间,各自拿上自己的饭菜席地而坐就吃起来,他们不在乎饭菜的可口,只要能填饱肚子就行,不在乎艳阳的照射,黑黝黝的皮肤足以抵抗来袭的烈焰。

有时候,由于割刀磨损,泥浆泵漏液等情况的发生致使钻孔切割施工延长,从早上一直忙到晚上。夜色朦胧,完成工作的他们驱车行驶在回驻地的路上,灯光给他们指明了回家的路。

在2 个多月攻坚过程中,员工克服高温、远离驻地、饮食不便的困难,每日作业十余个小时,自主创新、设计使用了新型偏心式切割刀具、不锈钢夹网式内置过滤器、活塞式逆向投砾装置等7 种设施设备,形成3 项专利,有效解决了现场中出现的多个实际问题。

在七三五厂经常可以见到一名步履坚定的“行者”,时而驻足远眺,时而慢行沉思,他就是专程为解决七三五厂水冶吸附塔堵塞和合格液浓度低的问题到这里来的龙红福。他带领着由年轻的技术人员临时组成的试验队,经过反复摸索,制定了“三步走”的攻略,利用实验室取得的试验数据,进行局部生产试验,取得效果后再推广应用。每天他给每个队员安排第二天的任务,让大家都带着任务去工作和思考,充分调动团队的积极性。

经过鏖战,团队获取了大量现场应用的工艺技术参数,为实践转化提供了理论依据,通过逐步对管线进行优化和改造,借鉴饱和树脂再吸附的技术,利用4 塔淋洗,研制出固定床的饱和树脂再吸附工艺流程,进一步提高树脂饱和容量,提高合格液浓度近20%,原材料消耗也相应降低。

向前,踏破风雪保产能

洪海沟项目部靠近边境线,冬季降雪量大,常刮西北风,气温最低时达零下二十几摄氏度,冻土厚度达几十公分。

既要保证施工进度,又要保证施工质量,疫情使本身难度就大的天山铀业洪海沟项目推进工作雪上加霜。

午饭期间,突然一声哽咽,打破了饭桌上的寂静,周家将的眼泪在眼眶中打转,乌鲁木齐疫情发生后,伊犁地区再次进行疫情管控,此时已是他连续坚守岗位的第28 天。他来自四川,2019 年夏天毕业于成都理工大学,一直在项目部从事钻孔管理工作。大家都知道他累了,钻孔管理不仅是一项技术活,而且也是一项辛苦活,加上洪海沟项目部负责多处钻孔的施工,多台钻机钻进,可谓是点多面广。

钻孔裸孔测井时间不一,有些可能在白天,有些可能在凌晨。记得好几次裸孔测井完在凌晨一点左右,他为了不耽误施工方进度,一直坚守在电脑前,把设计出完经领导审核后,才松了口气,此时已是凌晨三点,他及时通知施工人员来项目部把设计取走,早上依然准时上班。期间他说:“这几天手脚没力气,等疫情结束后我要去医院好好检查一下。”都知道,这段时间他是因为累了才这样的。让他好好休息一下,他说:“咬咬牙,坚持一下,不能给大家拖后腿。”

钻孔工作忙完后,他又闲不下来,主动找活干,开始改进项目部的“6S”工作,按照“6S”管理要求,一项一项对项目部开展自查工作,对于不足项一一记录,制订整改计划。大伙叫住他:“小周你好好休息一下,注意身体。”他听完腼腆地答道:“前几天手脚没力气,现在好多了,闲着不如多干一点。”

王跃师傅的身影在雪地里蹒跚着,巡视每个钻孔的运行状况,突然他停留在一个注孔旁边,面露疑惑之色:怎么会没有溶液流动的声音,难道是风雪太大声没听清楚,他俯下身将耳朵贴在管上细听,就是没有溶液流动,回到集控室看到该孔的流量计读数为0m3/h,管线某处因低温被冻住,几十米长的管线,上部覆盖厚厚的冻土,要找出管线结冰处谈何容易,一般人会惊慌失措,但他却镇定自若,找来十字镐与铁锹,不急不躁地一镐一镐地往下松冻土,额头上豆大的汗水顺着脸颊往下流,大雪却不解风情地下着。当法兰片被刨出来,他像只发现猎物的豹子,弓着身子,快速地用扳手将螺丝卸除,发现该处存在冰块,利用喷灯加热管线,冰块融化后,重新将法兰片螺丝拧紧,检验下注情况,直到管线中再次发出溶液流动之声,流量计显示正常读数,他才轻轻地松了口气后,找来保温棉包裹好管线,开始回填冻土。

整个疫情期间,项目部坚守的每个人都保持着脚踏实地、敬业奉献的精神。公司领导随时与项目部保持着联系,指导解决项目推进中的“难点”,确保了洪海沟扩大试验在按计划有条不紊推进中,取得较好效果,保质保量地完成各项任务。

向前,上下同欲壮山河

天气越热,现场员工的干劲好像越足,采区里,洗孔、提泵的人员都忙碌着,安全帽下是一张张被汗水“浸”透的脸,偶尔落下的汗滴,在地上来不及停留,转瞬即逝。上班带去的瓶装水,不到两小时,全喝完了。

伏天的到来,戈壁原野毫无遮挡的“烧烤模式”时时历练着天山铀业人的耐力。在伊犁,连续38 摄氏度是夏季的常态,托克逊县戈壁中的七三八厂更是被40~50 多摄氏度的高温煎烤。为保障一线员工的身体健康,应运而生的“送清凉”拉起后勤和前线的纽带,厂长、书记们准时出发随时变身“清凉使者”。“书记,来碗凉白开”“我喝绿豆汤”。你看,张师傅许是热坏了,一碗绿豆汤一口气“灌下”都没打个“顿”“注意防暑,明天给大家送西瓜”,一缕清凉,为野外一个个黝黑的身影再次续满战疫的活力和能量。

虽然说不清,也不以为在山上已经待了太多时候,可这恼人的头发硬是长得自己都看不下去了,一边埋怨自己没有趁疫情前提早理个发,一边仔细一算有的同事都连续上班60 多天了。杜金林师傅是一名普通党员,也是个有心人,他知道现场戴着安全帽头发黏糊糊会让人浑身不自在。“我理发水平不高,只会平头跟光头,你选哪一种?”杜师傅直爽地说道。在二选一确定好头型后,他套上围布,左手拿着梳子,右手执电推剪,三下五除二的功夫就理出一个清爽利落的“发型”出来。杜师傅拿来镜子问道:“客官,满意不”“给你点个大写的赞”,互相调侃中享受到“从头开始”的惬意。你看,七三七的冯国平师傅、七三八的叶婷也都纷纷上场,当起了业余理发员,这些自学成才的“多面手”用积极的心态梳理着大家的困扰,一剪柔情,诠释了天山铀业人最难日子中最美的柔情。

疫情无情人有情,天山铀业党组织带领党员为武汉加油,为抗疫作贡献。2 月28 日,12 个党支部195名党员仅用一天时间就捐款113400 元,广大普通员工也积极向党员看齐,捐款22330 元,助力全国疫情防控取得胜利。

选择坚守是许多天山铀业党员、干部、员工的自觉行动,没有抱怨,更没有不解。曹英学是两个孩子的父亲,春节应与亲人们的团圆,也变成了他在岗位的坚守。可他却说:“与一直在野外工作的同志们相比,这都不算什么,唯有感到对老人和孩子有愧疚”;分析检测中心样品分析员钟雅莉,在孩子不足两岁的情况下,依然选择了坚守现场;谢卫红,还有2 个月就要退休的她,责无旁贷地带头坚守在了岗位;陈少杰说“我是愿意上班,待在家里会着急。”两次坚守让天山铀业的许多人有的错过了自己孩子最重要的一个生日,有的错过了与多年未见的亲人朋友的欢聚,有的错过了一场计划中的婚礼……一腔愧疚,成就了天山铀业艰难中的希望。

如今“瘟神已去”,“硝烟”尚未完全散尽。回顾两次抗疫经历,这场没有硝烟战斗的美丽画卷仍历历在目。在中核集团、中国铀业的关心关爱,地方政府的支持帮助下,天山铀业党委始终严格落实中央、地方、集团公司、中国铀业对疫情防控工作的各项决策部署,上下同心,扛起抗役、生产的大旗,让党旗高高飘扬在生产一线,飘扬在抗疫一线。利用钉钉召开党委会、总经理办公会、周例会等20 余次,从上到下步调一致,有力地保障了各项工作的研究决策和推进正常化,切实做到一手抓防控,一手抓生产,发挥了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作用,赢得了防疫、生产的双胜利。

猜你喜欢

天山钻孔防控
天山雪莲
配合防控 人人有责
提高钻孔灌注桩成桩质量的研究
基于钻孔轨迹精确测量的瓦斯抽采钻孔群空白带控制技术
天山儿女
猪常见腹泻病症状及防控
钻孔灌注桩+三轴搅拌止水在软土基坑支护工程中的应用
建筑施工中钻孔灌注桩技术研究
守牢防控一线 静待春暖花开
防控疫情 从我做起